最近很多新加坡市民都受水价上调影响,各种省水新招出来,当然,有人支持的同时,也有人一直在抱怨。说政府不为人们着想,blablabla的~但事实上,是人们不了解新加坡的水源状况,以后人们将面临的可不仅仅是水价上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足够的水用的问题。
近日,副总理张志贤说:“我们现在就须为长远的将来做好准备,应对2061年第二份水供协议到期时的情况。”据了解,新加坡柔佛林桂水坝目前只有三分之一满,如果天气长期处于干旱状态,附近的居民就无法从柔佛河正常取水,新加坡人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缺水的情况。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昨天在新加坡世界水日于滨海堤坝举办的活动上致辞时指出,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水目前能满足我国一半的用水需求。他说:“林桂水坝的水会流入柔佛河内,而我国是从柔佛河提取所需的水供。”因此,张志贤要国人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干旱气候对林桂水坝和蓄水池造成影响,新加坡就得面对缺水的情况。他说:“同样的,我们现在就须为长远的将来做好准备,应对2061年第二份水供协议到期时的情况。”新马在1961年及1962年各签订一份水供协议,让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获取生水。首份协议已于2011年期满,1962年的水供协议则在2061年到期。张志贤指出,我国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为应对水供协议到期做好准备,将水视为我国的优先战略。为此,我国须重金投资发展本地的水源,包括扩大新集水区的范围、建造新蓄水池等。
他说:“如此一来,他人就不会对我们予取予求,我们也能视协定列出的条款是否合理而选择是否要更新水供协定。”谈及新加坡在增加水资源方面的投资,张志贤说:“在2000年至2015年,政府在水资源基础设施上投入70亿元,相等于每年约4亿3000万元。从今年至2021年,这个数目几乎倍增至每年8亿元。”这些资金投入到我国的海水淡化及新生水厂等设施,以及用来更新水管和水泵,让新鲜干净的食水能从每家每户的水龙头流出。 一瓶330毫升水价钱可支付1000瓶自来水 在谈到水价时,他说:“一瓶330毫升的水,超市的售价一般少过一元。同样的价钱,在水价分两年调涨后,稍微少过一元将可支付1000瓶昼夜从水龙头流出来的新鲜干净饮用水。”财政部长王瑞杰上个月在发表财政预算案声明时做出水费将上调的宣布。政府将从今年7月起分两次上调水价,到了明年7月第二次上调时,国人和企业的水费将一共上调30%。水费上调的宣布以及如何省水近两周引发国人广泛关注。张志贤说,新加坡的水价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相差不远,它们可从河流与湖泊取水,但我们却没有这些天然资源。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如果新加坡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那新加坡将成为全世界最缺水(water-stressed)的国家。
有鉴于此,张志贤说:“关于我国水资源最真实的故事就是新加坡坚决要存活下来并繁荣发展的故事……这是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那一代领导人为我们写的故事。这是我父亲教会我的故事,我也用这个故事教导我的孩子,这也是你必须传达给你孩子的故事。”与张志贤一同到滨海堤坝出席新加坡世界水日庆祝活动的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早前在国会上参与新财政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时也就水费上调一事回应多名议员和民众的关注。他说,政府希望通过正确定价,培养人人省水的习惯,让省水成为“我们DNA的一部分”。今年的新加坡世界水日将透过多项活动传达惜水节水的信息。昨天在滨海堤坝的活动与展览吸引了来自59个机构和学府的超过4000人前来参与,互相分享省水小贴士。 在1962年新马水供协议下,新加坡每天可从柔佛河获取2亿5000万加仑的生水,公用事业局则须向柔佛售卖500万加仑食用水。
而早前,柔佛河因受污染,请援新加坡额外供水,虽然新加坡能够应付短期内缺水的问题,但一旦不及时处理,民众难免会受到影响。去年,已完工的柔佛河坝可透过机械运作,解决盐水入侵问题,进而使柔佛河的供水量增加。不过,如果林桂水坝发生故障,柔佛河的自然流量并不足以应付目前柔佛州及新加坡人口的需求。 新加坡虽然降雨充沛,但因为土地面积有限,无法贮存雨水,因此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量曾经是全球倒数第二位。在严重的资源型缺水面前,新加坡被迫高度依赖马来西亚的淡水资源,于1961年和1962年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两份长期水供协定,但这两份协议将分别于2011年和2061年到期。新加坡人深切感到,在“水”这个关乎自身生存的资源问题上,减少对马来西亚的依赖,提高自给自足能力非常迫切,“水安全”成为国家战略。 为了提高2011年以后供水的可靠性和自给自足能力,新加坡开始谋划“维持可持续性的水供”新策略。2002年,国家长期水供策略拟定,新加坡人形象的称之为“四大水喉”。“四大水喉”即淡化海水、新生水、国内集水区和外来供水。一个是拜上天所赐,一个是向国外买水,还有两个是通过高科技获得洁净水,围绕“水安全”谋划的这“四大水喉”,称得上是一体化的水源体系,让被列为“水资源紧张”国家之一的新加坡解除了“用水之忧”。但是未来新加坡会否再次成为水资源紧张”国家,面临用水之忧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现在,不少人为了水价上涨的问题一直研究如何从生活中的细节节约用水,可以看出,其实水价上涨还是有意义的。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