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生病看病很贵,那么,究竟要不要买一个个人医疗保险呢,我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请大家参考。
外国人-
这里的外国人指的是拿wp,sp,ep和student pass,ep的dependant,陪读妈妈,可以长期居住在新加坡的人,但不是新加坡citizens或者pr的家属
就wp来讲,雇主是一定要帮雇员上一个work injury保险的,相当于工伤险,这个类型的保险是强迫性的,雇主只有买了才可以去MOH帮雇员申请wp。理赔多少是根据工作性质(危险程度)来算的,条条框框很多,目前来讲很少有保险公司卖个人医疗给wp,如果哪家经纪知道自己公司可以卖wp医疗可以补充。
就sp&ep来讲
这类的公司会帮雇员上稍微好一点的公司医疗险
差的医疗-“年费99”,这是内部起的一个玩笑名称,因为它一年的保费就真的只有99,保险经纪内部还有折扣价格,这种险种,只可以住政府医院的C级病房,就是8人间,如果住其他的话,那么病房费,膳食费,杂费需要自理,其他的手术费用倒是也按照实际收费来报销,但是每年上封是1w5,也就是说最多这个保险每年赔1w5给您,多了自己就要掏钱咯。
一些大的公司,福利比较好,和prudential保诚,aia,大东方等等买了公司医疗险,那么您的公司真的挺好的,因为这几间公司的保障还算是买好的。但是也有要看具体保单,大概就是几点要搞清楚,我的门诊报不报,我家人的门诊报不报,我的手术哪些保,我可以去住哪些医院,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公立的话我要住什么病房,每年可以claim多少钱。这些问清楚了再去看病比较安心。
student pass
学校通常也会给学生上一个保险,但是那种是在学校发生意外而导致的治疗才会报销
ep的dependant
就更是要看丈夫或者是妻子的公司有没有cover到家属这部分了
陪读妈妈
现在我知道的保险公司只有大东方和ntuc给陪读妈妈上医疗保险,听说大东方只可以买私人医院的配套,(如果不是可以告诉我,我会改正),ntuc可以买私立和公立的配套,但是听说私立医院只是cover到90%,自费部分最多封顶付3k。
新加坡人
众所周知,新加坡人有cpf,cpf里面有medisave account,就是给新加坡人用来支付医疗费用或者是买医疗保险用的。
我们先说说medisave里面的medishield life就是终身健保,在终身健保之前还有个健保双全,15年已经被终身健保取代了,它可以帮助病人支付入住被b2或者是c的病房的账单,详情可看下图
但是如果病人想住去别的病房A(1人间)B1(2人间)B2(4人间)C(8人间)那么还有别的限制,就是说不是100%的。在政府津贴过账单之后,我们还是会按住的病房看有多少自负额deductibles,共同承担额co-insurance和超出索赔顶限的数额。
我们看一下终身健保的自负额:C级病房的$1500,b2/b2+病房$2000,b1病房$2000,a病房$2000,无津贴社区医院、短期住院病房$1500,公共医院/私人医院无津贴日间手术$1500,公共医院无津贴短期住院病房$1500
举个例子:
陈先生,60岁住b2病房10天,医药费政府津贴过后是$8100,自负额是$2000,共同承担保险是$455,所以病人要自己自付$2455(账单的30%),剩下的5645(70%)才是终身健保赔偿。
所以自己还是会掏腰包的哦。2500大洋就没有掉了!!!。
也就是为什么几家保险经纪,苦心去推医疗保险,因为真的很重要。有几大误区
1. 我公司医疗福利好,都报。
首先,虽然公司会赔付,但是在转工作的期间呢,公司是不会保险转工作期间这部分的,对于pr和citizens来说,还好,因为始终有medisave,但是拿sp和ep的那些宝宝们呢?要怎么办呢?
其次,人始终是会有退休的那天,假设没有买个人医疗的话,在退休之前出现什么身体上的疾病,虽然公司有理赔,但是退休之后,再去想买个个人医疗在就难上加难咯,我们叫pre-existing condition,就是前病史,这边的医疗病例都是互通的,假设在申请个人医疗的时候没有申报前病史,之后复发了,很可能拒保(往好了说,保险公司没查到,医生没往诊断报告里面写有前病史;但是如果病情严重的话,病人自己也会向医生坦白的呀,医生手欠,写进去病例里面,保险公司看到,就有可能拒保)。或者,申报前病史了,有几种情况,1.病已经被医好了,保险公司会让客户做身体检查,或者开医生证明。接受保单申请。2,病没有被医治好,就有3种结果,1,完全拒保,2部分拒保(有疾病的器官之后发生疾病所带来的医药费不保)3,加保费。这些情况都是真实出现的。
2.我是ep或者sp,我正在申请pr,我等pr下来了再说。
其实pr的价钱不会比外国人的价钱便宜很多,特别是年轻人来讲,私人医院的计划才贵那么30块左右,只不过pr或者citizens有一部分可以用cpf还。但是假刚刚申请到pr的话,medisave里面是不够钱的或者说没有钱,自己还是要top-up充值。但是万一,有什么病的话,一要自费,看自己公司医疗福利好不好,报多少了;二,preexisting condition!前病史啊!而且换工作的话,之后的公司是不会保前面疾病的复发带来的医药费用的!;三,申请到pr之后,可以再重新做申请以pr的价格购买啊,之前的钱也会按比例退给客户的。
3.我中国有医保,我回中国。
对于慢性病,或许还可以,急性病的话,难道以为贵不治了吗?不会吧。假设回国治好了,回这边再买一个医疗保险,bingo,又是preexisting condition咯,虽然中国的病史保险公示查不到,但是复发了,严重了,自己也会告诉医生的嘛,回国治疗,机票,耽误的时间和旷工旷学。不如这边买个医疗保险省事,有保障。
这些就是为什么建议大家都有个医疗保险先。
那我再简单的介绍一下医疗保险大概包括什么内容。
现在和cpf合作,可以扣cpf的保险公司有6间,prudential保诚,aia,ge大东方,ntuc,axa安盛,aviva。
prudential和aia都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保险公司;ge和ntuc是比较老牌的本地保险公司,axa和aviva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有可以扣cpf的医疗计划,而且听说只可以卖给新加坡人和pr(不对,告诉我我来改正)。其中,上市公司只有2间,prudential和ge。
每家的计划,其实来讲大同小异,分为私立医院,去公立医院也100%报销和公立医院,如果去私立只报65%。
大体的保障内容有5项
1,住院(床费,膳食费,杂费,医生巡诊)
2,手术(大手术&日间手术(无需住院的那种))
3,住院/手术前&后的问诊和化验费(这个要看清楚了,因为每家都不同,长的话高达180天&365天,短的话只有90天&90天)。个人觉得这个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讲特别重要,因为疾病总是会复发的。
4,住院/手术后的中医(中国人嘛,总是喜欢中医治疗)
5,因意外导致的紧急门诊(个人觉得这个也很重要,特别是对小孩子)
还有其他几项,比如说妊娠并发症,先天性疾病之类的,这两者都有等待期,每间公司都不一样,短的话是10个月。
有些人会问“啊,没有保门诊啊”宝宝们,得饶人处且饶人,门诊cpf都可以保的话,那cpf局要赔大了,要不就加保费咯。有几个私人保险公司的全球医疗也是有保门诊的,一年最便宜是3k。
那么,其实用cpf买的也只是主险,买主险不等于全包哦,要用现金买附险,主+附才是全包的哦。对于没有cpf的宝宝们,那就都是现金了。
希望以上的建议可以帮到各位大大们,其实,谁都不希望生病,但人吃五谷杂粮,天有不测风云,真的说不好,用小钱给自己买个保障,我个人觉得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那种觉得自己怎么也不会生病,生了病,我宁愿自己掏药费的人,可能以上就是废话了。
谢谢大家!祝大家以后都健健康康哒!
馨蔚
写的很全面,赞!
在下有个小问题,最近也是在考虑住院保险,(惭愧一下自己后知后觉的保险意识)比较倾向购买保到私立医院100%的程度。也就是需要升级Medishield然后再加现金Rider的那种。在联系保诚的Agent了解后发现有一条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条款,就是如果有claim的话,后续年份的保费根据你当年claim的金额要梯级增加,最低1.4倍,最高2倍。例如当年claim了5000SGD,第二年的保费就要变成1.8倍。
不知道大家对此条款有没有什么认识可以分享一下。
确实是有保险公司这样做,但是加倍部分只是rider的部分,所以也不会加特别多钱。个人从客户角度来看,也觉得特别不合理,也觉得没有安全感,我要的就是一个保障,excuseme,我生病了,你要加我钱?但是从保险公司和政府来看,现在私立医院的风气是不管你病情严不严重,有保险吗?ok,有保险的话直接住院。这是我客户和我说的。所以像我们这种可以扣cpf的医疗保险,政府每年在亏钱,公司也在亏。大家的每一块钱保费,保险公司要赔5块。这几间保险公司都是,除了axa和aviva因为它们去年刚刚推可以扣cpf的医疗暂且没亏。所以私立医院的加价势在必行,医疗器械与费用每年升18%。而且私立医院的幅度也会比公立大很多。至于这种因理赔看之后保费的方法虽然于一些客户无益,但是也会督促客户自身注意身体健康,不要滥用医疗资源。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会普及于之后所有的保险公司,所以还是早买早好。不知道回答你问题了没有
加保费,是指如果客户去私立医院,但是客户去公立医院,不会有加价,也不会翻倍。而且去私立医院看病的话,如果账单没有用到rider保障的那部分利益也是不会涨价钱的。
不可能不用到rider的。只要有deductible和co_insurance就会用到rider,除非没买。
可否请教一下现在哪些保险公司实施了这样的政策,哪些还没有呢?
历次医疗保险有重大变动或者生价钱的时候,保诚是第一个做出回应的公司。别的公司会不会用这个方法暂且不知道。现在私立医院plan最贵的是ge。如果公立医院,最便宜的是我们。
保诚的新定价方式:
试着回答下:
医药费和理赔(特别是私人医院)的逐年增加,导致医疗保险费也跟着涨价,其中不乏一些医疗资源浪费。保诚在行业内率先实行更公平的定价方式,意在鼓励和奖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尽量一直让每个人支付的起保费。个人认为保险的意义在于,利用多数人的力量帮助小部分需要帮助的人。买医疗保险,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健康,在需要治疗时可以负担的起,得到理赔,而不是得到为了更高额的理赔。
保诚安康奖励(Pruwell reward)共分为六个等级。每个人的保费都将从标准等级保费开始。若保单生效之际with no exclusions,就可以获得10%的标准等级保费优惠。
以后保费等级将根据私人和公立医院的索赔经历,决定新的年度保费。
私人医院索赔:
$1000及以下 保费等级不变
$1000-5000 保费上调2个等级
$5000以上 保费上调4个等级
无索赔 保费下调1个等级
公立医院索赔:
任何索赔 保费下调1个等级
无索赔 保费下调1个等级
可以看出:公立医院的任何索赔都不会引起保费上涨,私人医院则跟索赔额有关。如果这个新的定价方式,能够减少部分医疗浪费,鼓励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维持保费支付力可持续,这个角度看,我会认为保诚是负责任的保险公司。
从长远来看吧,这种定价方式可以防止保费增长得过高,新出的saver plan对政府医院的补贴也是蛮高的,除了正常的每天两百cash incentives,住8天院后还有500 块的get well benefit
其实市面上最便宜的是AXA和NTUC,图表显示的是1-75保费的总和(最高级别,保至私人医院),Prudential和GE都相当的贵(几乎差不多一样贵,别五十步笑百步)。
而且今年五月起,索赔经验将影响将来的保费,那就不是贵而已了,是很贵。其他保险公司会不会跟进我是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要买医疗险得朋友,想清楚了呀~
这位朋友,以上的图表里什么是medishield cash outlay? 是指upgrade medishield life而且不可以从CPF里扣的那部分金额么?
索赔经历大幅影响保费这点我也觉得影响蛮大….现在有点犹豫中…
这里说的saver plan是要另外购买的么?还是指买到私人医院现金rider以后住政府医院?
指的是需要交的现金的部分。目前的医疗保险的确是NTUC比较便宜,
不过提醒下prudential也曾经是比较便宜的保单,
保险公司都有一定的市场策略,客户选择口碑不错的保险公司和一个靠谱的保险经纪或许比选择当时最便宜的保险会更长期受益一些。
Rider cash outlay不是需要交现金的rider吗? 靠谱的代理我也很赞同…. 至于6家可以在新开展住院保险业务的公司… 怎么去了解好不好呢?
也是说的超过CPF的withdraw limit所以必须要top up的现金,最近才见到这个统计表格,至于口碑好的保险公司主要指的是索赔不拖拉,有效率,不搞什么咬文嚼字。
CPF MA有一个additonal withdrawal limit (AWL)供人民来提升他们的医疗保单,这个AWL会随着年龄增加,
1-40岁= $300
41-70岁= $600
>71岁= $900
当你的提升配套(可用CPF MA支付的那个部分)的价格大于以上的这个数目,你需要支付的差额就是medishield cash outlay.
是啊,虽然不知道以后各家的公司会怎样调整,但是目前最便宜的就是AXA了。
saver plan 是新出的,介于政府医院plan和私立医院plan之间的一种选择,政府医院全额保障,私立医院报销大部分账单,而且在incentive方面加强很多
医疗保险这一块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理赔口碑和理赔速度吧
https://www.moh.gov.sg/content/m … d-shield-plans.html
这边有一份政府发布的各公司理赔速度的总结,可以看出来这几家大的保险公司理赔速度都蛮快的
其实像Prudential,GE,AIA这样的公司,在医疗保险这一块做了很久了,经验都比较丰富,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策略来让价格从长远来看更稳定,更有竞争力。有时公司出台一个新的价格策略,一开始可能觉得不太理解,但长远来看都是为了稳定价格在一个合理的level。
私立医院花销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了,保险公司一亏钱保费就要再调整,记得几年前,2013年左右,当时几家大公司也是大幅提升私立医院plan的保费,但其实这样的变动鼓励了客户更多的使用公立医院(同时也出台了介于公立plan和私立plan之间的saver plan,以满足客户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私立医院的需求),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在私立医院这一块的花销稳定下来了,保费也稳定下来了。
所以保险公司都有一定的市场策略,客户选择口碑不错的保险公司和一个靠谱的保险经纪或许比选择当时最便宜的保险会更长期受益一些。
小五说的蛮对的,医疗保险其实每家保障内容都大同小异,比较便宜的却是是ntuc,但是保障也是比较差的。找一个靠谱的经纪和公司对于医疗险来讲对于医疗之后的理赔才是最重要的。aia,保诚,ge和ntuc都是launch医疗保险比较久的公司,做的理赔会比较多,axa是最近2016年才launch的那个医疗保险,可以扣cpf的那种,理赔经验不足。这几家保险公司,都是general insurance,就是什么保险都做,保诚是一家专注做life insurance的公司。新加坡,只有ge和我们是上市公司。
对啊,保诚的最棒,棒棒哒,又是上市公司,其他公司的都不好,就你们的最棒~
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特点,产品也是,没有不好,只是看适不适合,主要是看客户选择公司,经纪,和产品
回复第23楼dongo88的帖子:
666,过几年AXA涨了估计你都不做这行了是吧?
怎么这样看不起别人呢,我是就事论事,现在的确是axa最便宜,为什么要去买贵的呢?
再来axa会不会涨价我不知道,但和我离职又有什么关系呢? 至少顾客是获益的最大方。
奉劝你别只站在你的观点来评论,别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顾客的权益,好就是好,不好就说不好,要站在顾客角度想。
对啊,每间公司都有他的好与不好,
但是在你的回复看来,你只是说了你们的好,别的公司不好,什么叫做理赔经验不足?说话要有凭有据,不要直接妄下结。
还有嘛,就是上市公司,你知道什么叫做上市公司吗?就是已盈利为出发点、目的的公司,所以上市公司未必对顾客是件好事。
这是你说的”aia,保诚,ge和ntuc都是launch医疗保险比较久的公司,做的理赔会比较多,axa是最近2016年才launch的那个医疗保险,可以扣cpf的那种,理赔经验不足。这几家保险公司,都是general insurance,就是什么保险都做,保诚是一家专注做life insurance的公司。新加坡,只有ge和我们是上市公司。“
不要一味地强调你们的好,请站在顾客角度想,什么对他们才是最有利益的,而不是自己。
看客户选择吧,你开心就好
所以你的理解就是便宜都是好的?保险是大白菜吗?我不介意多还一点只要理赔的的时候经纪人能帮忙解决。那等哪天AXA保费超过NTUC你可以跳槽过去。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