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就在昨天,政府重拳出击,宣布收回房屋

《标题党》就在昨天,政府重拳出击,宣布收回房屋
芽笼3巷私宅屋契到期后 房子须归还政府(联合早报网讯)芽笼3巷的191个私宅地契在2020年到期后,所有住户必须迁出和把房子归还政府,让位给新公共住屋发展用途。新加坡土地管理局今天宣布,芽笼3巷191个私宅的60年地契在2020年12月31日到期后,房子必须归还给政府。据了解,大多数屋主在几年前已陆续搬迁,将房子出租用给外劳或是宗教团体,目前仅剩33户人家居住,多数为年长者。根据土管局提供的数据,那里目前有143个单位出租给外劳居住,31个单位则给宗教团体租用。占地2公顷的土地腾出后,将用来建造新政府组屋,为加冷重新发展的总蓝图一部分。届时,加冷一带将建有更多优质组屋和打造更多绿色空间、体育设施等。土管局人员今早走访芽笼3巷,向居民分发传单和讲解搬迁事宜。当局也为每个住户安排指定工作人员,协助他们筹备搬迁。


这个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如果不收回,那就乱套了。


什么意思?那其他地区呢?99年的公寓呢。


那肯定是一视同仁,地契到期,不管是hdb也好,condo也好,照此办理即可。之前有一个部长已经就hdb的问题回答过了。


哎,看来过段日子,大部分人会脱手。


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不会受此影响。新加坡80%的人住hdb,hdb没得选。有地住宅以及freehold condo,是很少一部分人有能力买。就算有能力买,位置也不一定合适。人是为自己活着的,总不能就为了个freehold而不考虑住房的其他条件了吧。


只是说要房子归还政府,没有提到如何安置现有住户~~~

如果是弱势群体的屋主,我相信政府会有相应补偿政策,比如给予优先选择政府组屋之类的~~~


当局也为每个住户安排指定工作人员,协助他们筹备搬迁。


收回公寓,政府补偿一套组屋?

以后老龄的旧公寓将更难卖


不是补偿,最多是“优先选购”之类的政策而已,还是要一分不少花钱的,到期价值归零就是真的归零,如果“补偿”就不叫归零了


拆迁其实是两个独立的transaction,第一个是政府按照市价购买你的房子,如果地契归零,那市价也就几乎是零。第二个是屋主按照市价或者适当有点优惠有点优先权,去市面上购买房子。


就应该这样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同面积大小郊外过20年的公寓要比市中心的HDB便宜了


那个剩余年限加屋主年龄大于80怎么理解?


这个会遏制炒风吧。


屋子老了旧了也是一堆毛病
有时候和房契没有关系,也是住不下去的。


默默地希望自己的freehold能升点值 :)


政府其实是喊在前面,不然到时间会很被动的,呵呵哒!


我在想如果是大型公寓(比如1000多户的),地契到期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般HDB到期会给你造一个差不多位置的替代组屋,然后拆迁的户主有权利先选。然后自己出钱买BTO。

确实99公寓基本20年以后就走下坡路了。大家看到15年就果断出手卖吧。


会不会引发永久地契公寓很热销?


完全赞同政府的做法,这才是契约精神。

如果不遵守合约去补偿,必然像大国那样寅吃卯粮、增加财政负担损害其他纳税人利益。而且,久而久之就变成无赖社会,谁有权会耍赖谁得利,中间滋生大量灰色链条。


不要做梦了。。。。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并且发博文做出回应,提醒购屋者不要怀抱错误的期望,认定旧屋最终都会被纳入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

黄循财提醒,大部分组屋在屋契满了以后会归还给建屋发展局,土地则归还政府。

他指出,只有位于土地尚未被充分利用地段的组屋,才会获选加入SERS计划;因此22年来仅有4%的组屋获得重建。


地契折旧费可以计算的啊  买房子时就该考虑到的了 只要不超过租金 不管多旧的房子都是有价值的


这样土地就成为可再生资源,统治者是永远的地主。


在地少人多的地方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是能否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基本土地的使用权

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土地税


地少人多的地方,有限时间地契是没办法的办法,否则后代还怎么活。


中国70年地期到期怎么办?赶到大街上面去?


这样统治者拥有财富再分配的主动权, 更能够创造财富的增长。


中国房子到期后?国土部: 自动续期不收费。
国土部回复温州20年房屋产权到期:不需申请 自动续期不收费

李克强:房屋70年产权到期后可续期 无前置条件

2017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就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投票。到目前,已经有2131万网友投给了“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请问总理,国家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谢谢。
  李克强:我也想问一下,诸多问题当中你讲的这个问题是排在第几位?
  澎湃新闻记者:第一位。
  李克强: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网民们实际上也是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可以理解。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谢谢.
国土部: 自动续期不收费。针对温州当地20年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协商后回复,对目前在法律安排明确之前,可以采用“两不一正常”的过渡办法处理。
  第一“不”是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这是《物权法》149条讲的,自动续期,不需要提出续期申请,所以少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期间届满的权利人不需要专门提出续期申请。
  第二个“不”是不收取费用,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收取相关费用。现在是按有偿怎么收费,无偿怎么收费,就是国家法律没有规定之前,不作出任何收费的决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收取相关的有偿使用的费用。
  第三是“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此类住房发生交易时,正常办理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手续,涉及“土地使用期限”仍填写该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原起始日期和到期日期,并注明:“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少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问题的复函》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全部房子都免费续约。那就不需要新房子了。房子不是越来越多?


不认为中国的房子70年产权后还有价值,建工差、不维护、城改等等因素,就算不续约到时还有人敢住这破房子吗,还是关系房子没人住后的命运靠谱点吧。


新加坡的freehold不也经常en bloc再盖更多的房子?大城市房子的确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因为人都往大城市跑了。现在一线的存量房交易数量就超过新房。需要新房子的时候。要不政府再划地,要不就拆迁旧房子。而且别看一线这么贵,其实很多土地。你在上海坐个地铁往外走,比如往嘉定走吧,一路上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土地,虽然嘉定的均价都4万了。


这个就有点偏颇了,中国很大,穷乡僻壤到国际都市。不拿一线跟新加坡比是看不起新加坡吧,所以我看的是一线。我目前在上海的房子,万科的,说实话,物业比我新加坡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完全是天上地下的感觉。上海的每天各种维护,各种通报,各种活动,微信联系管家,秒回,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小到灯坏了要修理,过年了门外帮我贴对联,汇报安全隐患及时加建栅栏,大到出租出售房产,等等,还特意有个 住这儿app 让整个社区的居民交流,购物,交物业费,等等。相比新加坡,服务意识就差太远了,你跟他汇报楼里有需要维护的地方或者有安全隐患他嫌你找事,一年就一次AGM能讨论问题,还只是讨论。厄,我现在每天安慰自己不要对比,否则总觉得物业费白交了。至于建工好坏,不是行业人士不评论,但是我自己经验是复式顶楼,没有漏水,顶上是混凝土整体浇灌,据说这样不漏水。
我父母那辈,又是小城市,以前房子维护意识差,房子几年就看着很旧了,现在维护下也好很多了,区政府还在楼下草地上铺了一片红砖地,建了老人儿童活动健身设备。这次带娃回老家,还在楼下荡秋千玩跷跷板,感觉跟在新加坡似的。另外,我老家那三线小城市,也有滴滴打车,共享单车了,这次回去感觉真是跟一线没太大差距了。
我有同学在广州,以前买了个楼梯房,现在也加建了电梯,成电梯房了。广州这几年来,每年为楼梯楼加建了很多电梯,费用是政府一部分,业主一部分。
所以中国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全是负面新闻里那样的。你要光看负面新闻,那简直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实际回去转转,安居乐业,蒸蒸日上。新闻为了搏眼球,很具有误导性的。


同意 而且这里的公寓住个十年就一堆毛病
叫人来修,都说十年了这样很正常
我在国内的有个老屋子,年数几十年了,还春暖夏凉呢。


说到加装电梯,这就涉及各层业主之间的博弈,非常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相关讨论。


这是带店铺的房。

这家应该也在其中吧。
前些天看到,有点不可思议。
看了好多次,以为少看了1个0。


像万科这种物业的确是好的,可是大部分房子是没有这种物业水平的,我就说我知道的,上海我原来住的房子,高层有电梯,卖掉的时候10年不到,已经脏乱差到不行。后来给老人买的房子,到现在也是10年多一点,外墙开裂、门禁失灵、水压越来越小、公共设施损坏。。。这小区在附近还算是不错的,其他的更难想象了。所以,真的别说70年,以目前这种整体物业水平,40年后房子就没法住了。


所以我一再强调,国内买房子要看开发商


问题是好开发商未必拿得到好地段,买房子不是最终还是讲究地段+地段+地段嘛。


房子这东西,还真是要看维护。我老家那边是个工业城市,有些大企业给自己职工盖的房子,四十多年了,但是因为维护的好,所以房子状况看着还不错。再加上邻里之间其实也是工友,好歹也要讲个素质,否则在厂里面没法混了,所以楼道啥的还是比较整洁干净的。

相反,那些社会上的房子,特别是没有物业的那种,十年不到,破烂不堪,楼道里面乱堆乱放,和贫民窟没啥两样。


工业城市的下岗职工比较可怜啊。是煤矿吗


有钱才好办事。工厂破产,员工下岗,这种情况下不但不维护房屋,反而要员工追加一笔钱买断房屋,否则就滚蛋。
只有那些效益好的垄断企业,才会每年有充足的经费来维护家属楼。以前一个月5块钱,水电随便用。后来一方面社会意见太大,另外大功率电器越来越多,公司也有点吃不消,才把这项福利取消了。


当年进厂做个工人,是很抢手的啊,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没这个体会了,都去东莞打工去了


那个时候工人是统治阶级,地位崇高,收入也高。当时政府部门没有现在这么烂,收入比不上工人,所以进工厂在当时是个热门的选择。唉,后面的事情就别提了。。。

除了政府部门,那个时候公检法也都容易进。


情感上还是挺难接受的。

中国的70年现在都可以续了。

哎。


HDB很多三四十年屋龄的屋子,如果屋主拿到BTO或EC的钥匙,限期卖掉之前的旧屋不是难上加难?


还是看地点 大巴窑 壁山 这么老的房子不也是那么贵


是的。碧山1985年的5房屋子,卖80万。


借这个帖子问问大家,99年的公寓15 年了,是不是最好还是赶紧卖了? 还是等下个cycle 房价涨上去再卖? 不懂要等几年,说不定到时都超过20年了


租金多少


租金3300左右, 位置还行,地铁站对面


这是必须的啊,不然叫那些买999freehold的人情何以堪 发现有些帖子里总有答非所问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粪倾精分怎么那么招人烦


其实亚龙这种情况是相当罕见的。一般情况下,leasehold的房产很少有能挨到寿终正寝的,通常会被top up lease, 重新发展。也就是所谓的en bloc. 亚龙三巷是因为政府对该地段另有用途,所以才不允许en bloc. 跟本地做地产的几个朋友谈起此事,他们说十多年前就知道这个决定了。


那这意思是如果超过20年的房子,也不用急着卖?

还挺喜欢自己这个房子的,准备一直住下去的,就怕过了一二十年,万一要卖了,会不会卖不动没人接了?


不会没人要,就看你想卖多少钱。就剩一年,你只卖500块,也是有人买。


回复第59楼闲看云起的帖子:

如果贷款全部还完为什么一定要卖呢?无债一身轻不好吗?中途有en bloc就更好啦。如果地点好的话出租价格好那么剩下70多年不是纯赚的吗?不知我这种想法对不对


这倒也是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