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已经第7次申请了

曾经申请过3次, 申诉过3次。算下来也是第七次申请了。我和我老婆都来了10年了。理性上已经不存任何希望了。
自己:33,EP, 月薪5200,工作4年,国内2本,新加坡注册会计师,5年义工。新加坡读了一个英国的金融硕士
老婆:32,EP, 月薪4800,工作6年,国内2本,新加坡注册会计师,5年义工。
孩子:2岁半,本地私立幼儿园。
去年买了个公寓。

我在申请的时候,我问ICA是否需要贷款和房屋资料。ICA官员说“不需要”。不知道为什么不查一下我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么?
资料交的很顺利,3分钟完事。然后告诉我4-6月等消息。


我觉得您条件挺好的,别着急 会批准的 。 来了几年了?有时候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也是时间短,所以我想还是时间问题。 别着急。
我觉得你是不是找个中介给你看看你的资料,我有个朋友就是,条件很好,总是秒据,最后找了中介写的PENDING 一年 ,批了。


或许这位朋友不是很了解本版的版规,本版不允许讨论任何中介相关的话题,所以,请不要再继续分享找中介写信这种事情了,谢谢。。。

PS:楼主,你的情况,如果是第二次申请,感觉会妥妥的批,不过折腾的次数有点过多,感觉会对批准几率造成扣分,但这次还是有希望的。。。


嗯呐,没关系哒,看你也是无心但是提了多次所以才回复提醒的,只要不提中介就好,欢迎继续参与讨论。。。


混论坛这么久了,第一次听说写信能有帮助PR 批准,更夸张的是找中介写信,当别人都是没读过书的傻子么?

就算是找议员给你写封信,议员都会告诉你写信并不有助于批准,只是让ICA加快处理速度,好多人找议员都被拒了!  

不要再骗人了好么?


lz和老婆都来新10年,可是一个工作4年一个工作6年,那lz前面6年老婆前面4年在新做什么呢?


楼主只能算申请了3次。
申请PR跟薪水有关,跟你有没有资产无关。


1.很简单啊,都是吃了私立学校的亏。
2.目测还是有希望的,洗白私立的自己只有时间。


晕, 你才工作4年就申请了7次, 当然会被锯。 不过这次应该不会的了, 时间点好, 明年1月,2月的时候正好有名额, 有顺手就批了。


楼主有魄力啊,交了18%的印花税,佩服


楼主夫妻之前应该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 不知道会计行业在新加坡是不是政府倾向于保护本地人的行业 如果是的话 可能只能继续熬时间了。 跑个题 楼主应该不差钱 高高的印花税居然交了买公寓


除了印花税, 什么乱七八糟的律师费加总,一共20多万。。。MB


大学毕业后直接来这里读ACCA了,然后找工作,我读书比较慢了。
家里人的支持很重要,要不买不起房子。


最初是在读ACCA,我读书不好,比较慢, 然后也找不到工作, 所以就拖着不毕业,你懂得


新加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还是你们钱完全不用愁了。
钱这么多的话,可以移民到其它国家去了。


申请次数太多了 学历硬伤 楼主做多重打算为好 加油!


主申请学历没有优势,工资太过于平均,房产不属于PR参考因素,这样就可惜了这么久的来新时间。
如果主申请工资能提升一个20%-30%,pr就有了;如果维持现状,实话实说,机会不大。


说明了义工没卵用,房产也没卵用。

有那个做义工的时间精力,多投入点在工作中更好。


看起来条件挺好的啊.
很多本地家庭收入还远低于你们啊
ACCA应该也有利的啊
是不是条件太好了政府觉得你们不需要PR了


再加上首付等于付了50万啊,牛掰


歪一下楼,哈哈,其实感觉没有那么多,我感觉。

楼主买的是Lilydale,03年TOP的公寓,三房也就是80万左右吧,非常实惠。在新外国人是至少25%的首付加上18%-5400的absd,总共34万不到的样子。

律师费2K-2.5K,valuation好像150吧,剩下就是装修了吧,装修就见仁见智了。

我觉得这样子至少在新加坡有个稳定的家也是好事啊。


@ 天涯第二牛人 @狮尾鱼公园[url=http://bbs.sgcn.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46460414&ptid=16247738][/url]

你们说的都没错
我首付比较多。快50W了。


Valuer给的valuation 和房价一模一样。
银行给的valuation 只有房价的60-70%


希望吧。 不过我真的不指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名额的事情,我算过,怎么算,也算不到我的头上


都歪楼就一起歪吧。。。
你的首付加了额外的印花税近50万,是不是因为贷款贷不到那么多?


我觉得多少还是有用的

以前没有义工的时候,被拒的理由是“没有融入新加坡社会”
现在有了义工活动,被拒是没有理由的。没有理由, 没有理由,主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没什么钱,都是一家四口的钱。我曾想过去其他国家,想想新加坡也挺好。交通购物都方便。


房子都买了,5年之内,除了把房贷还清,没有什么打算了


可以贷款80%。只是我不想还过多的利息。


在申请PR的人群里,我相信,我的收入是低收入的。我觉得我的收入翻2倍,才有可能是拿PR


看了下楼主去年的帖子,两口子每个人在今年加了700块的薪水,涨薪幅度好大


公寓的贷款和HDB的贷款算法不一样,他们俩夫妻一起贷,肯定是能贷足的。

但是我记得很清楚,如果买公寓,新加坡人和PR可以贷到最高80%,在新工作的外国人最高75%,海外外国人最高70%。


“没有融入新加坡社会”是你自己感觉出来的吧,我头一次听说拒信给理由,还是给这种理由的


我也有一次听说有给理由的


融入就是个万金油,怎么说都能说得过去。ica不可能给你这种理由的,也从来没有听说ica拒人还给理由的。


楼主在小的audit firm 做工吗?现在小firm基本拿不到PR,没有名额申请EP,做假工资的太多了。


我干嘛骗人啊!你这人说话真有意思!


LZ 关于提前买房的事情,我觉得看怎么想, 不见得非得等着8%的印花税。
比如我刚来的时候新币对人民币才4.5-4.6 那时候买,房价低汇率低,现在房价高汇率也高了 跟多了10%有什么区别,而且还得多租房几年。
所以我现在也是万分后悔刚来的时候没有果断下手买房


谢谢你的支持和理解, 我这个ABSD交的我舒心多了,


我是后悔万分,我当初来的时候就该买,两年多前,多合适。


你又算过,查多少钱么


我们租房三年差不多就花了快10W了。 要是买个100W 的公寓也就多付10%也就是10W

那时候汇率4.6 现在4.9-5 涨幅了7-8% 你算算吧 (当然这条就是针对我们这种需要从国内拿钱的人,赚钱多的这边的赚的就够了的 就无所谓了)

亏大了 如果那时候买就说房价和现在一样 也是合适的啊

所以现在很尴尬 小孩上学也不知道买哪 都等这么长时间了 觉得没有PR 再买更烦 所以回忆起来还不如以来就果断买了呢


租房三年10W新,一个月差不多2800,完全自费不分摊?


唉,所以说身份就是钱呀,租房三年花掉10w,听着很吓人,其实这就是整租一套房子需要花的钱。想想看如果不是三年而是更长时间。。。

看隔壁有个帖子,因为是公民,申请了bto,最后拿到房子就出了几千的cash。。。


买公寓 ,我们外国人首付要20%至少吧 。 我问了很多银行都是在20-30%首付的。

如果汇率是7%变化。 那就是7W新币啊。。。我的个日。

100W 房子为例:

汇率损失:7W
房价损失:5W
ABSD省:(1W)
租房支出:9W
3年损失:20W

我靠。T-M-D也太多了吧。


这个身份的事情。没法说清楚。对吧。
谁叫咱们出国来了别的国家呢。


2800可能是2室一厅的公寓。夫妻一个房间。 孩子一个房间。
也很合理。


没说这个价格不合理,而是一家三口完全自费每月出2800三年,感觉少见罢了。。。
我见过太多是外派,公司出租金,或者一家人租整套,然后分租一间房出去之类的。。。
自己出这么多租金的,还真是不如当初一家买个稍微偏点儿的公寓。。。浪费钱。。。


谁跟我们分摊呢?


也不少见 很多我们这样的 就是老是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在这呆着,在这想好这个事就要最少两年,比如我现在两年你也没想好呢。
但是孩子该上学了,帮我们决定了。
很多人都是没想好,毕竟这里地方小,投资这的房子,并没什么太高收益,首付60W ,在国内做好了三年收益10W 不到16% 也不算高。

所以我说你这房子买的合适,没啥后悔的,外国人买房本来就和本地人立场不同,因为本地人是要在这里呆一辈子的,这是刚需,不用考虑那么多,咱们这种
漂泊的人,谁知道下一站是哪,这里又不是美国买个房子地都是你的了,万一走了,这边的房子也不好处置。

不过,一旦确定了留下来,我觉得赶紧买房是关键,這点上我们做错了。 所以非常后悔现在。可是现在就是,都等这么久了,买也不合适了,只能等着了


我不是楼主,你回复错了。。。


之前是工作时间短了点,到现在才4年。这回申请就差不多该批了。
话说楼主来新10年,只工作了4年。竟然能忍受六年无收入的生活。


楼主之前读书来着吧。。。


没有,我就是给您解释下,您不理解的事,其实在我周边一直这么发生着。

因为我们考虑的角度不同,你们觉得新加坡房子能涨,可是我们这种注定了要回去的人看,最多长个30%到头了。 可是即便是PR ,一卖一买手续费也不少。 而且谁能保证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

何况新加坡移民政策不开放,这么小的地方,还有空地盖楼,所以99年的公寓,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都是跌的。 这跟咱们国内一线不同,没地方了,几乎二手房为主,

涨幅也高。 主要是我们的角度是,这边的房子,比如我们10年后走了,越放越不值钱,除非我买个999 ,那么买的时候如果买个偏远公寓,又觉得租金收益更差, 果断卖了陪的利息和各种手续费,物业费房产税加起来,和同样的首付比例的现金做一些金融投资这么多年累计的收益其实是差不多的。 省下来的租金。

因为你比如你租公寓,你不用交税和物业费。 当然这些前提是,新加坡的房地产稳定,如果和北京那样,那肯定是不敢不买房的。

比如租个三房子: 现在租金比较低,我也住的偏僻,三房2800*12*10=336000
买个三房子同样小区:大概118W 作为PR 首付20%+8% 118*28%=33.04 W  
                                                   10年物业费: 280*12*10=3.36W
                                                   10年的房产税:2000*10=2W
                                                   贷款利率: 我不会算。。。。。
                                                   总共38.4 W 加上贷款利息 估计十年得有8W 吧少说 ,一共就说不到50W
                                                   50W 按照年化收益5%算,十年大概就得81.W多了 ,收益31W  (10年内租金33W)
10年后, 如果房子出租,每年除了了这些费用还要多一笔租金的税。如果移民不开放,租金不会太涨,比如我家这个合同,一样户型在小区租金已经跌倒2500了,因为周边又交了两个公寓。空置率太高。
10年后房子出售了,你能拿回来的本金23.6W+10年月供累计能到20W?+房价涨幅比例不知道是不是高于50W ?

这是我时常算的糊涂账,不一定准,大概是这个意思。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直纠结买不买房,但是孩子现在要读书了,所以还是觉得得买个。所以我仍然是特别后悔没买房。。。。。

**


算的不错,我们也在考虑中,如果有PR就会买一个永久地契的公寓,可能保值好一些,回报率差一些。如果没有PR不会买。等待中,还有孩子在哪里上大学的问题。


是的

走一步算一步吧


其实说白了还是没钱 哈哈 有钱就不用这么算了。。。。这是我老公的原话 哈哈哈


我能理解。定不下来,就没有办法下决心去干一件事情,尤其是这件事还比较重大。


嗯,老是没想好要不要留在这。 各种原因太复杂了。 最终能决定也得靠时间了


这个完全看个人习惯吧,如果不愿意合租,多花钱也是预期之内的。


一开始学校让读语言, 后来又读书,读书比较慢,一直等着找工作,已找到工作,就马上毕业了。
不找到工作,绝不毕业。 一个小策略吧 。
家里帮忙支付生活费。也是很有负罪感。不过为了工作没办法


我做决定的方式是, 看最重要的2个目标, 看中短期效果,

比如,我买房子就这么考虑的啊:
目标: 孩子有稳定的住所,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里人来新加坡照顾孩子有地方住(因为如果租房,客人很可能没有地方住)。
效果:买了房,确实安心多了。

财务方面。我只考虑贷款利息最低和REFINANCE 最方便的银行配套, 3个月里,我亲自跑了UOB , OCBC, DBS, HSBC ,CITIBANK ,BANK OF CHINA ,其中的HOME LOAN 配套我也比较了20-30个。
最终选定了UOB的。当时国庆有优惠配套,我就直接给BANKER联系好,给我预定下一个。

基本来说, 我做重大决定,基本先看目标,然后才是财务。


竟然翻看历史记录,好可怕啊


你要是不相信,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自己的收到的信,我自己很清楚的。


是在很小的小的audit firm 做工。 但我们公司不做假。没必要啊。


有目标就好办事


您这一看就是跟家里要钱买房啊,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35.6了,怎么跟老家儿开口,都是要花自己的积蓄。所以还是会犹豫。

不过这个过程是损失了不少。。。


楼主不是说你啊 是很多人这么做 已经弄坏行情了


楼主这是打算用钱在这里砸出一个pr来.


楼主既然有米,就安心等


我们也是第七次申请,一起祈祷吧。


楼主还是坚持吧。公寓都买了这边生活质量肯定比国内高。回国也是一线城市,房价贵利息高承担不起的。你10几年前要在一线买房发展还行。记得看过一博士15年离开新加坡去上海发展,1700万外滩买了房,发展的怎么样不知道,房子3000多万了。


有申请就有希望, 看起来也一直在提高中, 祝好运


没有钱, 用的是心


一起加油


谁也不能说10年的事情啊。 也说不好10年后的事情。过好当下吧


回复第75楼Jerry蒙奇奇的帖子:

你记得的那位博士在15年能用1700万买到的那是“北”外滩,这种故事听听拉倒呵呵了吧


有个男客户,  曾有非礼, 打架, 非法赌博的案底婚后,  丈夫sponsor妻子申请PR,  获得成功.但是, 申请公民被拒了几次, 于是, 还找议员帮他上诉,  最后也是被驳回.妻子收到的回复, 理由写的很简单, “你的丈夫由于犯罪累累,  三司决定驳回你的公民申请”


楼主有没有想过你们夫妻两人单独申请?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帖子就是一起申请一直悲剧,后面分开申请了,然后移民厅又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under他的妻子(因为他妻子的工资稍微高一点),然后就批了,我觉得你们两的薪水如果单身,在新时间又这么长,应该就批了,但是如果是一拖一,主申请人的薪水也许不是很够,个人意见,楼主可以参考!


应该稳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