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保险类的帖子多了起来,你觉得说明了什么?
我觉得是大家都开始有未雨绸缪的观念了。
说明大家都开始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了,不管是住院还是人寿。
新加坡人的保险观念都比较好,从住院险来讲,因为理赔真实有效。而在新加坡的国人的观念经过身边朋友和切身的体会,也开始有所改观。别的险种来讲,大家也都开始意识到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其实是一件好事。还有就是如果想考虑买的朋友们,比较过后一定要有所行动,不要因为忙或者现在资金比较紧张就搁置了,因为那样损失的是自己。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保险和投资比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更实际一些
说明了房市不好,股市不好,投钱进保险了。
说明保险经济不好做了
另一个角度讲,新加坡医疗太贵了,其实我一直觉得政府应该对那种重大疾病和重大意外免费医疗,因为不会有人故意为了这个抢占医疗资源,但是这个对个人拖累实在太大了
说明 经济不景气 大家的安全感 尤其是财物安全感系数降低。。。
对的,一般有行情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賺钱,没人讨论保险。
说明生病的人多了,医药费贵了。
经济不好,投资房产受制,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保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或者是更多的人被保险经纪洗脑成功了,哈哈
这个完全可以通过自己买保险来解决。如果这个免费的话,个人所得税恐怕就要加很多了,我第一个不愿意。
哈哈,首先我坚决反对剥削中产阶级,只是个人想法,中国不是号称实现全民医保不是都花不了一万亿吗,而把新加坡政府比作公司的话,只是给国民买一个基本的重大疾病和意外险我个人觉得花不了多少,我就算一人两百块,也不到十亿,对政府来讲真的不是很多钱.这些钱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省下来,根本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税
楼上想法太单纯,政府机构福利的提升所需要的资源远比市场竞争所需的成本高的多,个人认为坡政府新一代的精英政治完全是在破坏好不容易建立的体制,
两个字 精简,再多两字 有效,
小五哥说得很对,其实这样做,肯定有利有弊,也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就看怎么权衡,单单对于买保险,我觉得政府可以简单提出要求,请各家保险公司报价,价低者得就好了,其实很多公司就是这样的啊
如果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险只要两百块,那为什么个人不能去买呢,自己对自己要负责,不要啥都想着政府来兜底。
何况如何定义重大疾病呢,如果到时候保了abc,那def为什么不保,肯定又有人嚷嚷,如果从a到z全都给保了,那税负可就吓人了。
保险有很多产品,有投资为主的,有医疗保险为主的,有教育保险的等等。不过归根结底要看两个方面,第一:自己的长期供保能力,半途而废的话,得不偿失。第二: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重复购买或资金投在一个篮子里,毕竟保险公司也是有限公司。2008年AIA若无美国政府注资,一样倒闭了,保险公司也是靠新血来还旧账。
我反对
这个免费,最终还是靠税收。那作为纳税人,我宁可自己通过商业保险来安排这方面的保障,也不愿意政府加大税收然后把我交的钱来帮助哪些本来就不自己计划医疗保障的人。
因为股市房市都没有亮点了。呵呵
哈哈,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说实话,谁也不愿平白无故拿钱出来帮助别人,中产阶级做为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不愿意再出钱也是无可厚非,我只是觉得有很多老人,不管新加坡还是中国,那一辈人根本没有保险观念,很多就算他们现在要买保险了保险都不卖给他们,但是这些人很多一旦有重大疾病,对孩子也是很大的负担,所以需要一个基本的大病或者意外保单,做为中产阶级,这个基本的保单显然不够,你该买什么还是要买,但是对那部分人来说,支出会减少非常大.而且我说了,大部分可以从别的地方省出来,新加坡很多支出我真的觉得没必要, 比如很多社区免费吃,免费游或者组屋的水电费回扣. 对个人的生活没有大的帮助.当然,仁者见仁,没有说谁一定对,讨论而已.
重大疾病和重大意外免费医疗的话,证明政府需要有很多补贴给医院,因为医生,护士,医药费这些是实打实的钱要给出去的。而且重大疾病和重大意外的后期花费很多的。每个人还不一样。政府如果这方面免费就意味着政府要自己掏钱,政府支出增多,就需要向人民征税来弥补过多的支出。试想如果政府多收人民50%的税的话。这样会带来社会问题的。。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重大疾病和重大意外,没生病却交了这部门税的人会怨声载道。。。。
这也就是为什么像重大疾病,重大意外这些需要靠保险公司来承担风险。人们自愿根据自己觉得自己假设得了重大疾病时需要的保额来支付保费购买保险获取到时候的保障。。这样也比较公平合理些~
而且本身住院保险对于重大疾病重大意外的住院医疗方面和住院前后的各种花费也基本全部报销了。基本也可以当做免费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