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早些年几乎不用讨论,对于绝大多数星飘来讲,几乎都是在新加坡工作赚钱,除了在新加坡本地买房、生活消费一部分收入以外,还可结余一部分,邮回家乡,或者在老家买房,或者支援父母兄弟。但最近几年好像情况有很大变化,完全反过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是从国内拿钱,在新加坡买房和消费。我看到很多小年轻在新加坡工作一年,也剩不下几万新币,但没几年都在新加坡买了公寓,一问才知道,很多人钱都不是在新加坡赚的,而是来源于国内的父母。
还有一部分年纪大一些的星飘,在新加坡买了比较高档的公寓,一问才知道钱也来自于国内,原来是吧国内自己的房子买了,把人民币换成新币买的房。
不奇怪。
1.新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钱不给他们给谁?
2.国内房产爆涨,来新读书的多有点底子,在国内房产都赚到了,资产也需要转移。
3.新加坡月入要15000以上才能算中高收入。
当然,对于很多星飘来讲,新加坡还是他们的资金输出地,但确实对越来越多的星飘来讲,新加坡已经是他们的资金输入地了。个人感觉,对于年轻的星飘,新加坡是资金输入地的比例现在有百分之20左右了吧?
所以…想感慨什么呢?
楼主想说新不如中
30+ 家庭月基本收入只有14000 能算得上中等收入吗
目前只能算中等,以后可能会提高。
两个国大南大大学毕业生夫妻工作6年就会超过这个值。。。
星飘? 你是从北漂衍生的过来的吧
大部分人已经拿到PR, 算是新加坡户口了,医疗教育买房养老都有一定保障,还飘啥?
北京完全不一样,没北京户口,小孩上学是问题,医疗和买房都有限制,这才叫做飘。。。
哇 真假?假设本科毕业起薪4000(中等了略高)要每年工资增长20%左右 才能6年后到达7000的月薪呢!这要跳几次槽啊?您说的是普遍现象吗?
楼主说的是个别现象吧。我周围的还是寄钱回家为主,没几个是中国倒给来拿钱到新加坡的/
楼主认识的都是有钱人。不一样的。不能作为代表。
我周边认识的人基本上是靠自己,但是除了必要的礼节以外,不会给国内父母钱。就算给父母也不会要。父母都有足够用的退休金,子女自己过好就行了,不会要子女的钱。
2%都没有,还20%,数据张嘴就来
稍微给你补一下脑,一小撮纯投资移民拿身份的,肯定是在新加坡大把大把花中国赚的钱,大量的小学就来新加坡读书留学一直读到到大学的,他们在新加坡花的钱也基本来自于中国,包括部分他们的陪读妈妈。前几年来新加坡拿创业准证的,有一部分也是投的多,赚的少,亚龙那么多餐馆关门,就是一部分小老板把裤子都亏进去了。还有那么多沪籍、京籍、广东籍、江苏籍、浙江籍的年轻人,你觉得他们在家乡有 N 套房产的父母会看上他们在新加坡打工赚的那点钱吗,他们的父母会不给在新加坡打工的子女经济支持吗?不管最后他们拿没拿到PR , 入没入籍,他们都是星飘。你敢绝对地说这些人的比例没有2%。当然具体多少我是不敢说的那么绝对,所以我才询问一下。
4个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就有25%,管中窥豹,20%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楼主想说:新不如中,你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