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不是新加坡国籍的话,将来上大学选专业是否有限制?比如,中国籍的话,如果申请本地或国外大学,不能选医学或法律专业。虽然现在孩子还小,正纠结要不要换国籍。我家老大正赶上新的小六会考,是否公民的话上好初中更容易,不完全看分数。请教前辈们大侠们的意见
同样的分数会优先sc 有些工作只请sc还需要clearance 当然 现在说这个有点早
据我所知没有明确说神马国籍不可以去这个专业 学校也不敢这样说 这是歧视 不过他们信奉同样的成绩sc优先 这个多少对非sc的孩子有些影响 当然除非你特别出众 所以sc靠ntu nus相对容易些吧
孩子这个年龄基本被同化了 每天念着信约“我们是新加坡人…” 入不入公民要看孩子的身份认同感有多少
同上,没有听说过哪个专业不要哪种国籍的,新加坡确实优先新加坡人,招够了自然就没有学额了。这在欧美都是有的
不过也不是说上不了,只要你成绩够好~
新的小六会考准则还没有出来,不过我估计国籍会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个band里一大群孩子没办法区分时。
我听说去美国上大学的话,中国国籍是不能报医学专业的。我女儿从小幼儿园就在这上,她很认同新加坡,每次讨论要不要回国上学,她都板着脸不高兴。要是孩子可以自己入籍,不用必须大人一起该有多好
今年女儿小一开学时,校长介绍新的plse规则就说身份是一个考量因素
如果考虑拿新加坡奖学金读医科,是需要换公民的。
但如果不准备拿奖学金,读海外医学院只和成绩有关,你想多了。
准备拿新加坡奖学金读医科至少要在top1%中,其他就不用想太多了。。
准备拿新加坡奖学金读医科其实在top1%也还是不够的,因为每年读医科的奖学金就不到10个,除去不愿拿奖学金的优等生,至少也要新加坡同届前50名之类吧,所以应该是前top0.1%的孩子。
不如先衡量一下,现在要考psle了,如果现在没拿到gep成为1%,未来的机会需要花很大努力去争取。国籍来做考量,其实是很次要的问题。
谢谢,明白了,按她现在的水平达到1%估计很难,那我们还是不换国籍了
以前面试时听过倒是 有教授去聊过专业内学额的2.5-5% 各个学校不一样。 smu 多点 两所少点 sit 比两所的普通专业也少
不过还要看专业的火爆还是啥的
因为今年开始给本地的Discretionary Admissions (DA) 加了多2000学额。 挤压了一些的位置
http://www.straitstimes.com/sing … on-academic-talents
国家的教育资源都是优先给本国国民的 当然也会适当开放给外国人 不然大选的时候 就知道了
这个应该是错误的信息。美国的医学院其实并不想限制外国人入学,但他们确实不会招没有绿卡的人,因为医学院需要实习,所以需要类似于工作准证的东西。外国人如果没有绿卡的话就没法实习,医学院就没法招。但如果有绿卡,美国医学院是不会歧视中国公民或任何外国人的,因为这违反美国宪法。
那美国华人和西方人的录取分数线不同,是整个国家范围的?还是只是某个学校而已?
每个专业对外国人的名额都有上限的限制 所以外国人是自己和自己
竞争的
反正我以前老板的女儿前两年去美国上大学,听他说外国人不能上医学专业。你分析的有道理
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歧视”华人。其实学校也有苦衷,因为华人太能考试。如果光凭考试成绩,好学校就要被华人占领了。
虽然我也希望华人子弟都能进好学校,但我们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分低能的问题。所以那些学校歧视华人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他们这样做是否公平?很难说。。。。
是呀,真的很纠结
以前看过这个图片,我觉得在西方包括新加坡都是右边的公平,而华人更倾向于左边的公平。我们相信实力,和有实力的人能带来的更多改变。
我到是觉得右边的更公平,因为要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真正的梦想之地。
这一点上,新加坡还和美国有一点距离。当你已经太超前了,你能稍微帮一下旁边的人,其实你得到的更多。
还有一个很多人喜欢说的什么华人高分低能,其实这是对华人的某种歧视和刻板影像。
要知道在当今的美国,华人的地位已经是在很稳定的上升,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金融投资界。
很多在美国金融界的以色列人都对华人有种说不出的无奈,因为以前这个领域是他们的世界。
现在,华人真正的进入了这个世界。
看图是这样的感觉
实际的是,越大能力的人容易得到更多资源,用好手上的资源也更容易创造有利于全人类的改变
但是在学习上面右边的图才能保证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激发
这个才是最新的
哈哈哈,是呀
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