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削发为僧

标题党

诉方开庭陈词 果峻百万和尚总资产500万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03:37 PM
文/任其, 李耀文
来自/新明日报

果峻法师再惹官司,被诉方李文条指是“百万和尚”,以到澳洲求学为名义要求资助,却把钱用来投资当地房产,总资产近500万新元。
近来风波不断的菩提阁前住持果峻法师,昨天被菩提阁管委会前任第一副主席李文条在高庭起诉。
诉方开庭陈词中揭露,果峻在2014年找上李文条,请他资助自己前往澳大利亚修读四年的博士学位,每年需要6万澳元,一共花费24万澳元(当时约30万新元)。
李文条在2010年先后两次将这笔钱转给果峻。诉方表示,这笔钱是助学金,只能用在与求学相关的花费上,不能他用。
然而,李文条却在2015年6月间得知果峻在收到这笔钱不久,就在悉尼中央商业区购买了一套价值约54万5000澳元(当时约70万新元)的房产加停车位,后于今年6月以81万多澳元卖出,获利至少33万澳元(约34万新元)。
李文条认为,果峻买房出租投资,却又租下另一单位自住,而最终博士学位也没拿到,因此算是滥用这笔助学金,所以入禀高庭,要追讨这笔钱。
李文条也发现果峻在澳洲的银行账户内,在2009年3月至12月间,有三笔数万元的投资分红入账。这三笔分红应属于三宗不同的投资,而根据2%到5%的年回报率计算,三笔投资本金至少有300万澳元(当时约384万新元),因此称果峻法师为“百万和尚”。
若再加上果峻在2010年购买的房产,他当时拥有的身家或接近500万新元。
据了解,李文条将传召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释广品法师,来说明僧人不应拥有财富,僧人有的金钱属于佛寺所有。
完整报道,请翻阅2017年11月28日的《新明日报》。

读完这篇报道,我的感想是:
1)和尚生财有道,投资收益非凡。
2)僧人不应拥有财富,僧人有的金钱属于佛寺所有。。这是什么逻辑?不明白,好想听一下怎么解读。


和尚都知道投资理财赚更多的钱了,我们还不赶紧?


想到城市丰收教会。


用善款投资必须得到批准的 且收益不属于个人
他应该是违反了这一条


感觉很多信徒都是一根筋,糊涂又好骗,城市丰收和这个和尚的案例都是同理。


国内也是一样


1.少林寺和尚更有钱,国内大妙观的和尚道士驾豪车的多得是。
2.居士花了钱心安了,和尚用了钱开心了,傍观者看了眼热了


这么高新的工作,得要求NTU的PHD已经工作经验的吧


宗教是最蛊惑人心的一种洗脑。


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嘛


自古至今宗教都是被用来控制群众思想的。

我四大皆空都不相信。


哈哈,你历史学得好哈哈


我更关心这投资买房的和尚,会不会金屋藏娇?
荤和尚不少啊  败坏信仰的宗教领袖,要严惩不贷


他喜欢男的。前段时间的新闻报他和二男友金沙开房被拍到。

https://read01.com/zh-sg/2dPNMn.html#.Wh5E3FWWbIU


这个难道不算下班时间的私事么?


宗教一向是最大的传销组织,洗脑洗钱。
只不过人家自有一套说法,买门票人家叫香火钱、卖广告位人家叫捐功德、出场费人家叫做法事。。。。。。
人家高级的是自有一套哲学系统和价值体系可以解释天地万物、生老病死,能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脑子不够用了,去庙里拜一拜,让法师洗一洗,就可以了。
像新闻里这位施主还去调查方丈财产的,不仅是脑子坏特了,而且良心也坏特了


就是,他应该想的是,这位方丈前世积了德,才会花到我的钱,我应该捐多一些,让他使劲花,自己下一世也好做一个和尚。。。


看看什么是出家人的戒律。

海城大悲寺的僧人护持佛教的戒律,纪录片。这才是佛法尊严。
新加坡的这个,根本就是整个宗教界的耻辱。


。。。。。。。。。。 让我吐一会儿去  恶心到了


也可以这么说, 不然会有那么多XXX私生活混乱的八卦体么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