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2017.9月底,我去柜台交材料,儿子与我一同申请,丈夫是外国人,工作也在外国,我是政府学校的教师,学历硕士,09年来新,PR2年,儿子未满一岁,CPF从我工作以来一直有交,只是在2017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儿子,我请了无薪假1.5年回国生产并照顾他,今年年底才会再回新复职,送上的资料上我都有详细交代。 当时柜台官员问我的话,让我觉得是不是我这次申请没希望了?
交材料的时候,柜台官员问我要不要先我一个人申请就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申请不过还可以省100元,而如果申请过了,再帮儿子申请也可以..我说: 请问我儿子会影响我的申请吗?她说: 不会,孩子是很纯洁的,主要是看你的收入,你请这么长的假,都没有收入,这可能会影响…我听了,心一凉地说: 我会请这么长的假,主要是因为他是我第一个孩子,我想自己照顾…她想了一下,说: 也对,通常第一个孩子妈妈都会比较小心一点 最后,我坚持儿子跟我一同申请。 想请问,柜台官员这样问的意思是暗示我没机会了,是吗?
审核的boss在幕后
只要在这期间 你有需要更新你自己 而且是能说服他们你是能support你自己和小孩 那么就能有机会
主要在半年或者一年后的补交材料
1.同上决定权在后台。
2.他只是根据通常惯例评价。
3.不过的确如此,9月还没有复职,就申请公民,不知道你的根据是何,悲剧可能90%。准备下次申请吧
同意,虽然后台决定,但以前前台就有权拒绝收材料,相信前台以前有初审拒收的标准,只有现在改了
她的条件没理由拒收,Pr早满两年了,有工作,自己申请的pr等等。
她问题在于: 1.未来公民审批过程中没有任何收入。2.老公外国人,不在本地工作。3.未来家庭去向不明。
如果未来不回新加坡工作,这个公民只对她本人有意义,对新加坡没意义。
所以综上所述,做两手打算,准备补交薪水单税单cpf等,或者直接准备第二次申请
好的,感谢大家的回应 🙂
心里大概有个底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回复第10楼dayday43的帖子:
:)我的问题刚刚跟你相反、柜台人员问我为什么不跟孩子一起申请!他说孩子申请批准了不用担心、孩子是双籍的。如果申请不到的话、那就亏多100块而已。没什么影响。运气好的话,那就恭喜你了……最后我也听他的话。加多100块拼一拼
呵呵..那就先预祝你成功,100元不亏:)
可能时间太短。
省100块是对的。批准了之后加上去很容易
前台只是根据经验,给你一个建议,没有任何暗示的意味,不用想太多。。。
目前不在新工作,要到18年的年底才回新,这个肯定是有影响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五年间,最后一年要有cpf和税单
除了是政府学校老师这一条,其余的都不乐观。前台说的话确实是暗示。如果没有这一条,那就是百分百被拒。
其实也不要小看前台,她们比网友意见专业多了
他们是想要孩子,不想要别人
晓林不知道为何一直有这种言论,ica要孩子。看来ica还需要给拿到pr的孩子先买一份保险。
新加坡从来是认为孩子是依附与家庭的,低素质的家庭孩子再多也是枉然。决定Pr公民从来是申请本人的条件。前面不是一个网友从第一次申请到现在4,5年了,生个三个孩子了,prpending两年了吗?
哈哈哈啊哈,男孩子
不知道你怎么想出来的
时间太短的意思是?
好的,谢谢你!
我也这么觉得
以下纯属发牢骚…
我其实纳闷的是,政府希望人民多生育,却不希望你请长假照顾孩子,这不是很矛盾吗?当然现在结果尚未明朗…只是情况似乎不乐观~呵
另一点我思考的是,据前台官员所述:”这1.5年请假没收入可能会影响”,我只是请假,不代表我失业,请假的原因是去照顾小孩,不是跑去玩,若真因这1.5年的no pay childcare leave 被拒,我会认为ica眼光太短浅了,应着重在申请人之前工作上的表现及未来可塑性,我会觉得..真有心的人也可以等拿到SC再请假…
楼主薪水多少?
人都希望不出力而有所收获的事情,政府有时也希望如此(i.e.帮他们生孩子且没有请假在家而是继续上班交cpf和tax)
但,事与愿违,很多人不会轻易请月嫂/女佣 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自己跑去上班(尤其是还没断奶),所以政府到底是目光短浅还是不短浅,就等你的申请结果了,
zf希望人民多生育,但绝对不是父亲不在本地工作,母亲又拿了1.5年的无薪假期,你们是有家底儿所以不恐慌,如果是没家底儿,这1.5年的无薪假期,坐吃山空,如果需要求助于zf的话,成了sc,不就成了zf的负担了么?zf不可能无端去信任一个人说我只是1.5年不工作,就算不批,这也绝对不是zf短视,只是zf理性的看待你们希望zf感性对待的现实问题。。。
看来还是没明白,你的问题重点不是拿假不工作,而是你的变数太大。离开新加坡期间,新加坡已没有任何羁绊和联系,除了一纸合约。
无法确定你一年半后一定会回新加坡。
好文采
谢谢你的关心,薪水养家餬口没问题
谢谢你的回复!
了解,谢谢你,这番言论让我稍微理解他们的立场
嗯..可能是我首篇的表达不够清楚让你不明白~
我会认为问题的重点是拿假不工作,也就是这1.5年没收入可能会影响,是来自于前台官员亲口所述,您所臆测的家庭未来走向的问题等等,那是个人臆测,我当然是根据前台亲口点出的问题去探讨。
先前我也曾担心丈夫是外国人且不在新加坡工作,可能会影响,也事先想好前台官员可能会问我这方面的问题,没想到我交材料那天,前台官员看了我的资料,完全没有提到我先生,也没有询问我关于未来家庭走向该如何等问题….所以我直觉这不是个问题,且前台官员也毋须跟我客气,倘若这会影响申请结果,我相信当时她会直接点出,告知我先生是外国人不在新加坡会影响…….,然而她点出的问题却是我请假过长没收入这事,而且是非常明确的跟我说:可能会影响。
再者,我是permanentteacher,不晓得为何您在尚未了解对方的背景之下,却可以很武断地说对方“离开新加坡就与新加坡无任何羁绊和联系,除了一纸合约”这种话?
很简单的道理,男方不在新加坡工作,女方请一年多的无薪假,谁知到假期过后还回不回来呢,要是不回来,这sc名额岂不就是浪费了。
要知道不少双方都在新加坡工作的,学历薪水都比你们高的,孩子也都好几岁的家庭,还在等候sc呢,你要是ica,你会选择给谁呢。
这不是政府短视,这是政府务实。楼主这条件,要是以前walkin的时代,恐怕材料都不会收的。
看来楼主没有理解permanent的意思。这个permanent的合同对双方都没有特别的约束,你想辞职随时都可以,学校想炒你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只不过相对contractor来说,雇主需要赔偿一定数额的钱而已。
最近有不少孩子说在政府机构,Permanent position. 其实很久以来新加坡就不存在这样的职位,所谓permanent 就是无过失,有教学岗,就可以继续。如lta,很多都是跟项目走,如果下一年没有这么多项目,一样会被割除,大多数不会白养着的,只有少数尖尖留着做闲差。老师也一样,如果学校减少,华文老师过剩,一样会优胜劣淘,没啥永久职位。
收材料的前台只是评估收取材料的简单评估,不会也没能力涉及家庭等深层问题。他们只是看有没有两年pr,单独申请有没有收入等基本条件,对他们不要期望太高,很多连poly都没有。
人都是愿意听自己喜欢听的,这里晓林不再多说,祝你好运。。。。
我并不觉得自己条件有多好,也并不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拿到,因为前台官员的一番话,让我惴惴不安,才特地上来请大家帮我鉴定,请您仔细看我的首篇..
而你的言论让我觉得你挺自负的,记得,贬低别人并不会使得自己较高尚..
“学校炒你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光你这句,我就可以感受到你的外行+浮夸
嗯…虽然不认识你,但欣赏你的直言,也让我说个一两句
我会认为在这个论坛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许你看过很多例子都是如此,才会如此分析,但,再精准的研究也会有误差值,例如刚刚我在板上就看到一个妈妈16年带孩子申请,等待13个月,批准。老公中国人,未持任何有效新加坡准证..
我想说的是,说服人不仅言之要有理,还得有据,我相信前台评价我这次申请的影响主因,是因为他们是ica的一份子,所做的分析应有其参考价值,而您却可以批评他们的学历,似乎您讲的才是真理,如果今天你告诉我,其实你就是ica的后台,那我百分百相信你。
在这个论坛上,你有你的看法,别人也有别人的见解,应该互相尊重,不能当别人的看法与你相左时,就说人都是愿意听自己喜欢听的,我不太认同,这不是听自己喜欢听的,而是相信有凭有据,反之,您是否也只接受别人认同你的看法?
先前之所以说你武断,是因为我觉得您有些细节尚未完全了解就下论点,承上所言,您应该认为我是华文老师,可是我并不是。
政府希望人民多生育,却不希望你请长假照顾孩子,这不是很矛盾吗?
——人民指的是sc吧 生孩子有婴儿花红 有老人或孩子的家庭请女佣还有津贴 孩子上幼儿园妈妈全职工作的话有津贴 …
政府为本国国民服务 非国民嘛……楼主家里有人是sc就好办了
请假的原因是去照顾小孩,不是跑去玩
——没有为新加坡贡献cpf,income tax 孩子非sc
若真因这1.5年的no pay childcare leave 被拒,我会认为ica眼光太短浅了,应着重在申请人之前工作上的表现及未来可塑性
——未来谁知道 现在才能评估 过去已过去
我会觉得..真有心的人也可以等拿到SC再请假…
——是不是sc都有请假的权利 没毛病啊
政府要的是为新加坡做贡献的人 你做了贡献达到政府认为的标准就能申请到sc 当然要先看到你的价值 工作 cpf income tax是一种体现 再谈福利 sc就是通往福利的门槛 也许有人觉着也没啥福利 但政府应该觉着有 没有好处 谁要申请sc泥 是不 人都是现实滴 政府也一样
楼主 咱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作 老师也是平凡的工作 职业规划上不是走部门主任这条路 就是senior teacher,就算是校长在政府看来也是不可预知的未来 也是平凡的工作 怎么能用过去或是未来来衡量现在呢?
无意冒犯
人要知道自己在哪和目标方向 才能判断往哪走 能不能走到 怎样能走到 哪里要努力 够不够努力
换位思考 有时候能帮你看清一些事
另外就像找工作 人家没录用咱 咱也没必要质疑人家的标准 咱可以努力 或者去别家公司 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 有些东西冷静下来想想 咱也改变不了 就发发牢骚而已 之后该努力努力 该换公司就换公司 更何况面试结果还没出 你咋知道肯定过不了呢 平常心 尽力就好
供参考 不喜请忽略
码字挺累滴
赞一个,辛苦了楼上,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啦,说再多,也是等结果,左右不了什么,大家各抒己见到这个份上了,已经很明了了,祝楼主好运,好消息快快来
要么是对permanent理解不深,要么就是自我感觉太良好,新加坡的劳动法偏向于雇主,员工相对公司来说是弱势,如果公司不需要你这个人了,permanent的一样炒。这是普遍规律,对楼主是这样,对我自己也是这样,对广大网友同样是这样,除非自己就是老板,把握自己的命运。或者有特别的技能,不等老板炒你你就主动炒老板。
狮城为了抵抗老龄化达到年轻平均年龄指标,会希望孩子加入进群,大人就不太喜欢了
丛林法则,你跟他们良心实在白搭,他们不把我们当回事时就知道谁最后笑了
同意,政府鼓励生育是自己国民的土生土长的孩子。外来的孩子,要挑的,拿成绩来说话,要不孩子自己优秀,要么父母优秀,因为政府相信优生优育。政府一直是鼓励所谓精英们多生多育。
面试官说,下次来时,办身份证,不要在外面拍照,在我们这儿拍。结果三个月就过了。
首先,我自己的理解是ICA的前线柜员,也就是楼主所谓的“柜台官员”,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暗示,他们只是根据他们的经验随口问了这么一句而已,而楼主就当真了,要知道,他们的职责只是收材料,并核对材料是否完整,决策层面上的东西与他们无关
其次,回到楼主的这个案例本身,楼主的想法其实有点先入为主,就像其他楼层的回复所说,政府鼓励多生,但这个多生仅针对本国国民,尚未入籍的应该不在此列,政策层面上也是如此,最简单的例子,坡籍新生儿的妈妈与非坡籍新生儿的妈妈产假就多出一倍。所以现实一点讲,所谓拿假一年半去照顾宝宝,这完全是你的个人选择,但这个选择,对你的申请本身是不利的,申请前半年以及申请后一整年都属于停薪留职的状态,要在之前还有柜台审核的阶段,我敢说你的材料就直接被退回去了,将来的东西,ICA的确没法掌控,但是过去和现阶段你的个人状况,完全是会左右你的申请结果的
再次,楼主的申请还有一点不利,即丈夫非坡籍非中国籍,对于ICA而言,除了中国跟新加坡,楼主还有一个潜在选择,而且不单单是楼主,楼主的儿子也一样,而且现阶段楼主儿子应该已经有了中国籍以及楼主丈夫的国籍,所以拿到坡籍之后楼主跟儿子是否会长居这边,对于ICA也是一个未知选项,这也是楼主需要知道的
所以其实从客观的角度而言,在PR满两年以及楼主自述条件的基础上,楼主拿SC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现阶段这个时间点的确不合适,个人理解是,楼主休完这个一年半的长假回坡重新稳定工作1-2年后再申请会更为合适,当然,楼主有自己的决定,所以还是祝楼主好运
楼上说对了几点,其中一个就是先生的国籍,
错了。小孩能凭空成长?果军得花多少钱啊
国军现在不如清军有优势了,但这边目的为了降低平均年龄,对于小国来说很容易
的确如此,最好的办法是每年从非洲直接引进1万名三岁孩童,五年时间就把平均年龄降低到35岁
前提是必须拿PR两年
童男童女最好,秦始皇再世
降低年龄有什么好处?难道能得奖?
你懂的,哈哈
面子工程好看,告诉世界:狮城是个年轻的国家
他们想要孩子那为什么不给跟随父母拿PR的上学孩子单独申请公民?
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也不够资格
说得你好像是ICA一样,ICA明确答复这些孩子不允许单独申请公民,至于人家父母是什么条件ICA倒没追究(都没申请哪来的追究)。
其实“ICA明确答复这些孩子不允许单独申请公民”已经说明了所谓ica要孩子的理论是谬误的。有父母拿到pr的孩子都不被接受公民,怎么会因为孩子而接受一个家庭的pr申请???
这是国家政策的自然规律,父母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别的都白搭
起码要在观察范围,如果是神童,不是神经病那种可以优先考虑,但普通的要看具体分析了
这个建议很好,事实上应该把申请pr的孩子都召集起来,考一次,神童,就惠及父母,一起奉送pr。神经或笨蛋,就连累父母降一个档次。有点优生优育,天才论的意味。。。javascript:void(0)
别在这里yy了,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成才,已经在工作,给政府交税,夫妻双方带孩子的人都有大把在排队呢,哪有单单因为孩子就能带全家的道理,还真把自己的孩子当神童不成。
您这是中国新城市?
哎呀,想到哪去了,咱不过是反应大家的心声,不甘被专家皇上牵着走而已
这边很多家长不惜重金先砸上,把孩子培养成全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出头。
新版 养儿防老
果然不是坡政府的想法。
其实很显然的,适合的劳动人群最受落
不公平的的待遇。对特权人群没有用,他们凌驾于人民头上
见怪不怪了
你是说新加坡的特权人物
让谁入籍是新加坡的事儿啊
楼主不要害怕的,你过几个月把最近的CPF和薪水教到ICA就好了,我认识的MOE teachers没有一个不批公民的,而且按楼主的情况的,收入和工作都没有问题的。
主要是我觉得你申请的时间稍微有点不妥,你应该先回来工作一个term,然后去申请,这样就完全没问题应该。
另外对于论坛里说什么“学校分分钟炒你“,真的是没见识加没文化,自己去查查看政府学校老师要被炒是怎么可能的事情,除非不想干了,乱七八糟干活,不然完全没可能。
公务员在新加坡不是这么容易没保障的。
公务员 有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