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房子也能存银行了!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宣布:为发展租购并举,实现住有所居,该行将推出存房贷业务,提升租赁住房流动性。
那么,这个“存房贷”具体怎么操作呢?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做了一些简要的解读,概括起来,就是三部曲:
首先,手握出租房的房东,将自己的住房租赁权出售给建行,比如5年期;然后,建行一次性支付全部租金,比如,5年租金为50万,一次[关键词屏蔽]付给房东;最后,建行将房源交由专业的租赁运营机构去出租。
有了建行这一招,不仅哪些是长租房、哪些是短租房会更清楚,而且还能引导房东把原来的短租房交给建行去做成长租房。你想,一次性拿到几十万租金,这个诱惑还是蛮大的。不出意外,市场上长租房的数量将明显增加。有了建行当二房东,就不会发生租户租一段时间就被房东赶走的事,房租也会比较稳定,不会动不动就涨个不停。这样,无房者租房住的体验,将明显改善。
广州已经实行,褒贬不一
叫存房贷,但其实根本就没贷款的意思,就是个人房东把房子租给银行,银行再转租给租房者. 断绝了出租租用双方直接接触,会少掉一些麻烦。但估计银行这个租金差价会吃的很厉害。
对待没房的青年人,谈不上什么利好,个人估计从银行手里租来的房子便宜不了。但确实那是绝对的省心,直接和天大的大国企建设银行签租赁合同,保险系数比天还高,再也不用担心租一段时间被赶走了。
4.对房多子的人,变现又多了一个方便的选择,不用卖房,一下签10年出租合同,就相当于出售10年使用权,那几十万进帐是绝对有把握的。
大城市中心地段的房子越来越像优质奶牛了.
感叹一下,北上广的土著啊,你们的命为啥这么好呀?
这个政策有意思……
楼主可爱得离谱!银行要收你房子的租约,就高兴成这样!
想一想,仔细地想一想。谁是这个房地产市场里对房地产最了解的那位?
是你吗?不是?
众多的散户都是韭菜,给各位放贷的银行才是大佬。
大佬现在知道租约要起才来收你的租约。不要很傻很天真。
好好收着你的租约。不要在低部被银行给抢了。造不?
其实天朝的租约是真心的便宜。比白菜还便宜。呵呵哒!
你好像在批评我,但又好像批的不是地方,在不把搂搞太歪的前提下,我一时还真不知怎么反驳你。
主要想表达的是有房的不用操心了,租房的也不用操心了,相当于多了一个绝对靠得住的大中介,私人之间直接产生纠纷的可能性极大的降低了,租房者花了钱,租房时不再受气了,可以体面的花钱了。这个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当然也是有利于炒房者的,只要有钱,放心的炒吧,放心的买不吧,不管有多少房,只要让银行赚点小钱,银行就给你当管家,实际就是放下高贵的血统,反过来给炒房者当家奴。
放心的买吧,多个不字
给马云点赞,没有他,银行是不会赚这小钱的。银行现在被挤兑的当二房东了,哈哈哈。
我不知对这政策理解的对不对,跟天朝银行的朋友交流,说他们现在很难,要去当二房东了,搞到这个朋友都不高兴了。
建行做租房中介了,喜大普奔,赶紧去看看上海执行没。我昨天刚在广州买了个碧桂园管理汉溪长隆地铁站边上的30年长租房,不打算赚大钱,只希望能赚几年租金外加自己有个度假屋。
刚才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建行介入租房市场,其巨大的意义简直可以和78年全国开始的土地承包制一样,给天朝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买房不再是年轻人结婚的必要条件了,年轻人完全可以在从建行手里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生子。只有建行租来的房子才能让他们体面的结婚,体面的生活,体面的生养下一代。长期稳定的租赁关系才能让租售同权不是一句空话。年轻人才可以放手干事业,不会早早地就被房贷压得弯了腰。为建行点赞。
目前的国情,从私人手里租来的房子,用来结婚生子,可以是可以,但后顾之忧太多啦,太没安全感了。天朝绝大多数丈母娘都不能接受。
长租公寓,链家也能做了,房子交给链家,长期租赁
mi’shu链家比私人的可靠度好不了多少。但只要天朝在,建行就会在。
链家下面的自如已经做了九个城市了
这种事国企永远干不过民企
而且我强烈怀疑建行拿了那些长租房也是和第三方合作的,建行那些官老爷哪里可能做得好房产租赁这种脏活累活?
建行和谁合作不要去管它,那是它内部的事,不管怎样租房双方的合同都是和建行签的,那就是绝对的放心,有事就找建行。
链家那种公司,也不是绝对不能用,就是基本上可以说没啥保险细数,一些小中介缺起德来那绝对是无底线,小中介坑你一下跑了,你再去找他公司打官司,那就有得告了。
除了自住一套,钱房都在银行周转,好像只有自住的一套真正属于自己。
不是说今后租赁市场份额就都会被建行占了,建行的优势是保险,但价格绝对不会好的,出租方和承租房价格上肯定都会吃亏,建行肯定店大欺人,会狠狠地吃差价。
一次性得到一笔钱,就是最大的好处。钱怎么用?买房买理财,又被圈回去了。
建行的出现让一部分追求生活品质,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多了一个选择。但有很多对价格敏感的群体是绝对不会考虑在建行租房的。
这个确实是建行的一大独有优势,其他小中介没人敢一次性预支你若干年的租金。这个对于需要资金周转的特别有宜。
不是彻底把房子卖了,就出售若干年的使用权,就能提前套出一大笔钱,对很多人来讲,真的有很大诱惑。
有些人拿套出的钱会又去买其他的房产。
问题是,手握N套房的,又有几个人敢去银行做抵押?不怕政府顺藤摸瓜,把你底细调查一下?
一下收十年的房租? 亏大了。就好像现在你要出租你的房子,一个房客说要跟你签十年的长租合同,十年不涨价,你愿意吗?尤其是在中国印钱放水造成涨价预期的情况下。
也许你把收来的10年租子都存银行,那你确实亏大了,但房叔房婶房哥房姐可没你那么傻,十年的租子一到手,立马加杠,再买一套。房子到收,再租给建行10年,又可再套现再加杠再买房,如此循环。这个建行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炒家资金不足的问题,客观上是变向支持炒房。
不过,这要求起始的房产要价值高,太便宜的房子即使十年的租子一起收也不够首付。
京沪千万以上房产,估计可以循环炒作几次,不过肯定是越买越小,越买越偏,越买越从一线下行到二三线。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政策是帮了炒家的大忙,估计这样操作的人多了,国家会叫停。
你这问题不靠谱,买房都有房产登记,不再到银行抵押,国家要查也清清楚楚。
以上海一套一千万的房子为例,建行真要可以一次性预付10年的租子,现在每年按10万算,再考虑今后10年的每年租金市价都上涨,估计银行可以给120万左右,买断这个千万房产的10年使用权。
这120多万到了炒家手里可就管大用了,立马加杠,就可以买接近400万的房产了,去西安,重庆那样的城市,又可买个三四套。然后再租,再套现,估计就只能买西部三线了。
不过这只解决了炒房首付,但循环操做贷出的那些钱,每月的还款可不是开玩笑的,每月要顶的住才行。
有条件的该出手还是尽快出手吧,被互联网辐射过的农民不会再守农民的本分了,大量农民会彻底抛弃那一亩三分地,彻底融入都市生活,早买房的城里人最少可以再爽二十年,坐看房价再长二十年,直到城市化基本结束。这些年房价上涨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大城市人口喝农村人扣血的历史。我没事天天琢磨这些东西,可能理解得不对,但都还是有点深度的。
欢迎有深度的批评
40年前的包产到户让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仅仅只能是温饱。现在看天朝农村一家一小块土地的模式是最愚昧原始的生产形式了,和美帝那种大规模的农场耕种相比是极其落后的。
所以有人说和美帝相比,中国最落后的不是科技,而是农业。农业的根基,包产到户这一极其原始的生产关系不改变,农村永远好不了,已经彻底被时代抛弃了,但天朝为了维护稳定大局,是不会放开农村土地买卖的,这种小农经济会一直持续下去,这种小农经济彻底把农民锁死在那一亩三分地上。
我说这个的意思是,农民不会都是傻瓜,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睡醒的,他们会意识到留在农村就是死路一条,尽管媒体经常宣传农村现在有多好,那都是和农村自己的过去比,和大都市完全不可类比。 睡醒了的农民一定会彻底抛弃禁锢他们的那一亩三分地,而冲向大都市的。
只有大都市,才有工业化,才有集约化,才有现代化,才能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有了效率,才有好的收入。没进过城的农民,没上过网的农民是不理解大都市的好处的,但去过的就再也不会回去了,除非体弱多病,实在混不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大城市房价最少还要再涨20年的原因.
有了互联网,农民一定会大量睡醒的,这就是天朝今后20年最大的红利,赶紧在大都市买房抢占个好位置,再不下手,等数亿农民都冲进来,那你可以就绝对抢不到了。一切调控都是为了稳定的上涨,开赌场没有自己砸场子的,我都说实话。趁早下手。
有机会春运时到广州南站看看,数十万农民工一起候车的场景,那一双双充满对财富向往的眼神,一双双对大大都市现代生活方式向往的眼神,看起来很可怕。
千万不要让自己醒的比农民工都晚
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父母该怎么住?
现在都是独身子女,帮忙带孙子,孙子大了不需要带了,爷爷奶奶们该怎么住?回老家还是继续住在一起?还是买多一套房子靠近住?
看上去很美而已,不看好这种模式.
说穿了是银行做二房东吃差价.银行的算盘是你们买不起就租吧,租也租不起?没关系,我贷款给你们租,
但是以目前的租金收益来说大城市只有2%都不到,银行成本那么高,根本无利可图,只有长租(比如5年)加上发放贷款才有赢利的可能性.
但是租赁本质上一定是短期的,长期一定是想买房的.租客一旦有能力买房肯定不愿意租的,同样是还贷款为什么要租而不买?
如果短租3-5年,银行又不怎么赚钱,除非租金水平足够高,但市场租金水平放在那里,没人会因为房东是银行就愿意多付房租的.
再说,看遍全世界也没有这种生意模式的,要是能赚钱外国银行早就应该有这种业务了,别说什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全世界都一样的.
这种事情银行推出前肯定精算过的。
可能给你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半。所以,也不用太高兴。
你都不一定愿意把屋子给他呢。
是的,银行永远是对的,就像以前我总是说李家城(香港李嘉诚),淡马锡永远是对的一样。
他们的数据远远超出你的想象。银行是不会做亏本的生意的。
不,已经过去的这几十年证明,开发商是傻瓜,银行是笨蛋,他们的赚钱收益不够给一个字不识的炒房大妈提鞋的。
买房并坚定持有的大爷,大妈才是大智慧。开发商和银行只是大爷大妈的赚钱工具而已。
你这是让我觉得这大爷,大妈个个都是巴菲特的赶脚!
是的,他们就是活跃在各自社区的民间巴菲特,他们理财的收益比值得很多金融专家学习和膜拜。
RMB的贬值预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