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至所有还在PR申请路上的朋友

大家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了接近6个月,最后还是rejected…….
说无奈也好,说自嘲也罢,我这里还是有一些经验想聊聊,俗话说久病成医,没生过病的人很难深入了解病人的痛苦的。那些申请成功的人大可一笑而过,说这里有个阿Q在讲话~~呵呵

生活呢,不管是你拿到PR也好,没拿到也好,一定是要继续的,并且要尽可能高质量的继续。什么叫高质量呢,当然有人说没自己的房子,没自己的窝谈什么高质量。这显然是表面的东西,我想说的是心里要过的高质量一些。。心里高质量的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个PR把什么都耽误了,没PR不深造,没PR不旅游,没PR不敢回国陪一陪父母,没PR不生孩子~~~什么都不敢做,千篇一律的借口–没PR.
PR是一个基本权利的诉求,可是这是在其他国家,并不是在天朝大国。还是那句话,没PR,还是该干啥干啥,可能会多花费一些,但是要尽可能小的别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你现在的薪水少,生活没质量,我敢说的是,即使给你一个PR,你薪水也高不到哪里去,质量也还是差不多。。

我呢EP+2DP,来这里也不短了,都近十年了,可能有人说为啥08,09年不申请,那时候毛头小伙子,谁想那么多,还不知道能呆多久,等你需要的时候,政府早已不放水了,而且我还是日渐没落的建筑行业。薪水呢,现在家庭收入刚刚小一万,不过上次申请并没有等到更新薪水就给悲剧了。一般都是5-6个月悲剧,有人讲能PENDING到7个月+的基本都是看运气了。并不想感叹什么运气不运气,但是久病成医的我还是感觉有那么一点运气成分。我们行业近一些年,是有几个批准的,不过基本都是能明显看出来有点小放水的那几个月集中批准的,我当然是说的毕业院校,家庭收入,基本情况都基本一致的人群,所以不要跟我说什么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不能比较,我肯定是拿情况基本一致的人进行的比较。难道那几张PR申请纸能写出花儿来??所以还是别相信中介…给他们还不如给父母…

1. 就前几次悲剧的情况来看,政府基本是3-4个月集中分析国家每个行业需要的人才数量,然后确定需要引进的人数,即便你条件可能好一点点,但是你错过了一个窗口期,那么很抱歉,也可能悲剧.
2. 如果大家都是外国工作人士,行业的优势绝对大于薪水的优势.  政府可能对于家庭收入有一个加分红线,但是也顶不住行业的优势来的大,比如说我,主申请人接近7000,老婆也上班,可是我是土木建筑行业,另一个朋友,薪水也是7000,但是人家是奶粉厂的,老婆不上班,去年批准的. 更别说有其他更好的行业,4000-5000 批准的一大堆…
3. 还有那个推荐信的作用,如果你老公是新加坡人,可能有点用,要不基本用处等同于0.
4. 申诉的作用,其实也不用浪费时间在申诉上,可能有些说毕竟有人申诉成功呀,我只能告诉你,他申诉的时候可能刚好赶上下一个窗口期了. 要不90%结果一样. 给政府哭诉自己的可怜没用的. 他们更不 需要你纸上的决心.

现在只能总结出以上几点了,看不惯的人也不要喷啦,肯定是有漏洞的,那些POLY,本地大学毕业的,本地人或PR的配偶没有比较的必要的,这些人一定会批的.

现在嘛,该吃吃,该喝喝,心态很重要。

有些时候在想,什么时候的文字最能让自己感动,其实并不是成功之后的获奖感言,而是你在逆境的时候的真实文字。现在我没有申请到PR,等我以后有一天申请到的时候会再回来这个帖子,也算还个愿…….

—————————–

看着上面的文字,真的很感叹,2018年12月10日,PR 终于批准了,也算还愿了。希望还在等待的朋友不要灰心,继续努力.


嗯 很客观 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最重要 不批生活一样的过 当然批了更好 不用太在意 随缘


赞成楼主的想法!其实没到最后谁都不知道这次的逆境是不是你辉煌未来的垫脚石。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刻感叹:呵呵,因为那时的苦,让我更珍惜现在拥有的。时刻保持谦卑的心。


我倒不觉得行业有这么大的区别


深有体会,pending 七个月,刚收到rejected letter ,可能是孩子明年要入小学的缘故,这次会比之前在意点,不然应该是一笑而过的那种感觉,这次竟然有莫名的痛


打卡,帮老婆申请DPR中


楼主是基本薪水7k吗
如果是算上加班,allowance7k的话一般不做数的。


如果是7k基本薪水的话,十年还被reject,真的好惨


基本薪水


行业绝对是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又一个朋友,男护4000薪水,全家拿到了,时间没我长。还有一些金融业的,一般两三次90%能拿到.


没有pr,虽然没有到什么都不能干的地步,但是卡住不能买房子这一条,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影响生活质量。毕竟大家都是工薪阶层,pr的5%已经算是很多了,何况外国人的15%。我一直觉得,对那种和新加坡屁关系都没有的外国人,应该严格控制,禁止进来炒房。但是在这边拿工作签证的,不应该收那么高的absd。


我觉得楼主还是把自己的行业看的有点悲观,人力市场上,职业千千万万,ica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分辨呢。的确有些行业不受ica待见,例如销售,这是因为政府想要留给本地人。但是对于技术职位,我觉得既然公司能给你这个薪水,说明就是新加坡需要的人,老板又不傻对吧。ica没有必要去鉴别职业,留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做这件事。
楼主列出的信息有点少,只能基于有限的信息来看,一个EP,两个DP,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DP上,为什么不自己申请工作准证呢,ica评估的时候,是评估夫妻双方的。


其实批准的那些,有很多都是EP+DP的组合,我们公司就有几个是这样的批了的。


我身边有一个EP+DP的组合申请了五次还没批,不过薪水没你高,而且是自雇人士


被据五次的飘过,也是来十年 在油气行业


说句马后炮的话,什么东西不管当前是不是需要,能整一个最好整一个,以后备用。说不定以后需要更大的代价来获得。往大里来说,PR算一个,往生活小事来说,驾照,游泳技能等等都算。


7k还拿不到 太可怕了


请教楼主, IT行业的码农SP, 薪水6000多, 申请PR成功概率大不大?


楼主说得很在理。 建筑业还在萎缩,有点麻烦,所以政府积极地准备推出cross island line 在年底或明年。
从个人薪水看,还可以。亲属最好在新。虽说情况一样,国内院校一定不一样。建筑业Pr有这方面考量。
如果全家在新,在维持两三年应该拿到了。反正你也很难回去了,不是吗?
上面的码农,还没来新加坡,没有人能说你的pr成功几率,如果说小,你不来了吗?如果有国内稳定职业,不建议来,新加坡市场小和机会少。


楼主加油~ 静待花开


静观其变


受本地教育的,文化融合度比较高。。。这是个事实,那些国内过来工作的,在本地文化融入上,确实不如那些在新加坡受教育的。 虽然政府很现实,但毕竟不是做生意的,很大方面要考虑当地的民生。

如果楼主实在拿不到身份,也许可以考虑换个地方。 不想回国,澳洲,欧洲也不错的。 楼主应该不年轻了,如果有下一代了,那楼主这收入,就过不上中等生活了。  房租,医疗,教育费用,外国人不是多花“点”钱, 你家的1万块,跟本地5000的生活差不多, 但本地5000可就算低收入家庭了呀。


top 10互联网公司IT码农8k+5k+ pending 6个月悲剧。来新7年,都是本地master,有房无孩。不过看到隔壁印度senior同事薪水10k+也悲剧(pending 1年)我们心里还是挺平衡的。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继续努力提高薪水,不为pr,就是为赚钱升职,这样就舒坦多了。


来新7年,航运企业7000+ 老婆DP3000+ 试了好多次还是不给。最新一次还在pending 不给就走


就当没北上广深户口一样,该干嘛还是得干嘛


在新加坡没有pr,和没有北上广深户口,哪个更麻烦,各有千秋。

先说就业,没有pr,就要申请准证,而准证的条件年年往上提,一旦准证办不下来,就要滚蛋了。而没有户口,基本上不影响你就业,就麻烦程度来说,新加坡胜出。

再说买房,没有pr,要多付10%的absd (相对pr来说),只能买公寓,资金上要求比较高。没有户口的话,好像要连续几年社保,这其实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好在有万能的中jie能提供服务,不过这几个地方的房的价格。。。。,这一次双方不分胜负。

再说孩子。没有pr,孩子能长期留在新加坡的条件也是越来越高,而没有户口,孩子留在北上广深没问题。这一次新加坡再胜一局。

如果孩子能留下,虽然上学的时候学额的优先级低于公民和pr,但还是能上学的,只不过学费贵了点,一直读下去成绩都不错的话,上个本地大学不成问题。而没有户口的话,呵呵呵,孩子恐怕只能去读打工人员子弟小学了吧,学校差倒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到了高考的时候要回原籍去考。大家都知道,为了掩盖高考的不公平,近些年各省市都已经单独命题了,让分数没法比较了。在北上广深读了初高中,再回原籍去考,学的和考的脱节,就是神仙恐怕也是搞不定的。看明白了没,新加坡是从一开始就把关,而户口这玩意,是十几年后突然一剑封喉。这一次,户口完胜。


只能谈北上,广深的户口没个屁用,而且很好拿,尤其是深圳,只要是本科就能拿,但其实也没几个人去拿。要知道广东的211录取率是全国最低的几个省之一,985录取率基本上就是全国倒一,谁拿广深的户口,就是坑孩子。


也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工作在什么地方。北上户口到了广深一样屁用不顶。在哪里发展,能拿到哪里的户口才是王道。


户口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像PR又不是PR


有北上户口的去广东是小概率,不必谈。在北上打工的99%都削减脑袋想搞个户口,为啥?无外乎是为了买房和高考,高考是第一要素。
但是外地人去广深打工的,拿广深户口干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加入100人只有1个人能上985的高考大军?


外地人去广深打工,一样需要搞定户口,否则同样不能买房买车。
至于想打破头去哪里,首先要看哪里更利于自己的发展,先要考虑大人,其次才是孩子,不可以本末倒置。


你完全不了解情况,谁跟你说外地人在广深要有户口才能买房买车了。
广州:缴两年社保可以上牌,缴3年社保可以买房
深圳:缴两年社保可以上牌,缴5年社保可以买房

单纯为了买房买车,没必要搞什么户口,搞户口就是为了孩子上学。


北京外地人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一样可以买房买车


涨知识了


你真逗。你刚刚自己说“广深的人没户口不能买房买车”,我只是告诉你在广深没户口也能买。


这没啥歧义吧,很明显你也知道没户口就需要几年社保才能买房买车,这一点上,北上广深都是一个道理而已。
归根结底,就是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没有当地户口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到底有多不便,因人而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大到不可承担之重。
如果仅仅为了孩子,那不应该去削尖脑袋追求什么北京户口,吸着雾霾长大,就算是运气还不错,是同龄人的前20%,那又如何,985里面的烂校多了去了,毕业之后没后台,照样是个屌丝而已。


有道理


EP的孩子的入学优先级是仅次于公民和PR么?  我还一直觉得EP的DP孩子  跟其他纯外国人一样呢。


现在申请PR条件这么苛刻了啊, 我都觉得你们家这条件够高的了呀.    现在搞IT的家庭收入多少才能申请成功呢?


晓林都说了,你现在还没来,谈这些没有意义。。。。如果说2万新币,一年可以拿到,你做得到吗?
以你的条件,三年后再申请,还需要看那时的情形,新加坡没有人可以确保自己或别人拿到pr,除非是奥运冠军?诺贝尔得主?或干脆投资移民


标准不明


继续提升自己, 隔6个月再申请一次, 只要有交申请, 就有50%的机会


谢谢. 多次申请被拒的记录不会对下次申请有不良影响吧?


楼上说的都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EP的小孩不能保证有公立学校上,如果公立小学还有剩余名额,需要抽签,学费还很贵600多每月。
抽不上的可以去国际学校,每月学费2000以上。
PR就一定能保证公立学校名额


应该没没有, 我见过中国建筑工程师申请了4次才批准的


1.多次申请被拒的记录不会对下次申请
2.但每次被拒都会标注被拒主因,如是时间问题薪水问题,比较容易改变,如是学历或其他问题,没有改善,被拒更快。
Ica是不会通知你被拒理由的。


本来以为pr没啥福利,看了中小学学费,感觉pr还是有点福利的,否则纯外国人一个月小学就要600多,而pr只需要不到150。


PR 终于批准了,还愿来了……


楼主你最新一次等了多久批的 我的十一个月了等哭了


我等了6个多月


回复第53楼wuming9527的帖子:真快啊 十一个月真的绝望了


1.恭喜。
2.开始新的生活,买房,cpf等于加薪了。
3.得到有点晚。但第一代移民本来就吃苦在己,希望在第二代上,所以早晚都是不迟。


谢谢,嗯,开始计划以后的生活了,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结果。


恭喜楼主,感谢正能量。

请问楼主学历情况,申请日期,做个参考,谢谢。


国内本科,5月份申请的.


好啦,新生活开始了


恭喜恭喜,大大的贺喜!
PR批了,生活上,工作上部分问题也迎刃而解!
如同北漂拿到北京户籍…..


嗯,谢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