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阿窿屋” 屋主半年不敢住
早报网 18/05/18
男子花28万购买四房式组屋,却在领锁匙隔天发现信箱有十多张追债信,才惊觉买下“阿窿屋”,如今一家四口半年不敢踏入新家。
买下“阿窿屋”的林亚豪(42岁,冷气维修员)向《联合晚报》申诉,去年11月,他以28万购下位于义顺一带的四房式单位,该单位是被建屋局收回的单位。
不料,他领了锁匙隔日检查信箱时,惊见有十多封向前屋主追讨债务的信件,除了借贷公司、车行、银行的信件,还包括两封阿窿的恐吓信。
阿窿恐吓信 红字写冥纸上
他说,恐吓信以红字书写在冥纸上,上面写着:“打给我,不要逼我们做出一些手段”。
“我很担心,若我搬进去,借贷公司或阿窿会不会上门骚扰,我已经向警方报案。”
他说,妻子是家庭主妇,两名女儿分别一岁半及四岁,由于担心家人的安危,一家四口至今还不敢搬进新家。
据他向邻居了解,前屋主是一对夫妇,在这里住了半年,期间警察曾多次上门,但邻居不清楚发生什么事。
“原以为可以开心搬家,我甚至已一次还清28万的屋价,却遇上这样的事情,不知该怎么办。”
他也说,前屋主也拖欠水电费。他已向建屋局提出要求,希望能换到另一间新屋。
他指出,房款虽已还清,但每个月还需偿还一些杂费,而自己却不敢住。
“买了房子,就像是买了烦恼。”
警方受询时表示,证实接获报案。
铜牌评论
这位买主应该是买的SBF屋子。即建屋局回收后再出售的屋子。
这种屋子有问题的较多,通常由于
前屋主无法还贷,万般无奈,屋子被收回。
前屋主去世,无人继承,屋子收回。
前屋主违反建屋局条例,屋子被收回。
新屋主一定很郁闷。
跟阿窿沟通一下无妨的
感觉HDB也有责任。不过旧房的SBF屋子肯定问题多多,少买为妙!
四房28万,是够便宜的。
看来便宜无好货是有道理的
新屋主还以为自己捡到宝了
大耳窿在新加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到底合法与否,如果不合法,怎么还继续存在?对新加坡政府来说,想取缔掉大耳窿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呀。
有证的大耳隆是合法存在的。
他们叫金融公司,方便那些小散借到钱,有市场需求。
28万真是便宜。。。
现在难道不是HDB出门收拾干净再交房?
新加坡政府没有这么厉害呀!国家小资源非常有限的。取缔酒驾更简单吧?几十年了也没有收拾干净哦。还有垃圾虫啊,卖淫啊,高楼抛物啊,超速行驶啊,欺骗啊,打架啊,失业啊,都没有收拾干净呢。
贩毒是死刑,照样有人干,完全让某种事情彻底消失那是做不到的。
看谁做咯,看有没有资源做咯。例如天花霍乱曾经人们谈虎色变的,现在新加坡做到完全消失了吧?万一的小概率不算哦。
借贷是合法的。
讨债手法是不合法的。
这是大耳隆生存下来的法则。讨债一般都找边缘人去泼油漆,倒粪便。。。塞冥纸。
解决方案很简单,新加坡早就有成熟的方案,一个巴掌拍不响,受贿的要严惩,行贿的也跑不了。
合法放贷的雇佣一些边缘人去做违法的事情,那就连放贷的一起处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就行了。
宜顺这个价钱不是很普遍吗?感觉没便宜到哪里去
四房式要40多万啊。我家那边的四房式卖56万
义顺没有这么贵啦。4房也就是二三十万。
即使是义顺, 也得超过30年的老房子才是那个价。目前义顺四房式2010年之后入住的最便宜也要45万。
私人借贷,无所谓合法与否。
这些事和政府真心没有半毛钱关系。政府不能禁止人家往你信箱投信吧。。。
很多人,一卖房就借钱,目的就是为了不还钱。。。这些最可恶,而不是大耳窿。
我那房子,还租客拿去借钱等等,讨债信寄来了多少了。根本不用怕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