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看某些人帖子说一辈子很短,要怎么样怎么样。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不小心活到一百二十岁,你考虑过会怎么样嘛?
据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在,钱没了。
真能活到这么久,退休时间就可以延长。理财还是继续,就不会没钱啦。
为什么要活那么长?活到100都嫌多。
比人活着钱没了更痛苦的是,人活着钱也有但花不动了,那活着有啥意思?
别说活到100岁,也别说得了大病生活不能自理,就算健康活到90岁,到时估计牙也没了,也没什么可以吃的了(太硬咬不动了,能吃的也未必消化的了了),性欲更早早就没了。老祖宗说,食色性也。连食色这种基本人性都没了,活着还叫人吗?
得了病受病痛折磨的就更别提了。
除非科技发达到可以保证我的基本健康水准和基本人性欲望,否则我宁愿早点死,所谓早死早超生。活太老,自己都厌倦自己了,就别说别人了。
你这是活的太空闲了
恰恰相反,我活得要很丰富,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可以享受生活的。太空闲,无所事事,没法享受了,天天等死,我觉得活着就没啥意思了。
算我空闲吧,你觉得活多久算够呢?
那天不能自理了就可以死了。
何必变成活死人躺着让人伺候拖累小孩呢?
要有质量的活着,能够行动自如,能够吃嘛嘛香,还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如果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那不叫活着,那叫做苟延残喘,换我还不如早死早超生。
最好的死法是寿终正寝,平日没啥大毛病,八九十岁哪天一觉睡下去就醒不过来了,这叫仙逝。
这是看造化的,一般人是没这么好命的,多数是病死的。
我是不愿意病死的,宁可安乐死自我了断,也比死在医院甚至手术台上好。
当然,中国人基本的想法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这种想法绝对是少数。
如果楼主准备要活到120,那么你60岁退休有点早了,你要赚够之后60年的养老钱啊,要好好算笔账了。
就算是没性欲而且必需靠点滴,至少还有动画看、好歌听和手机游戏玩啊。
物质与精神两者并不矛盾,都需要努力去获得,至于能不能得到,是个人的命,
有个同事的父亲新加坡人,73岁过世,从五十岁起就食道癌,做好手术,又正常生活了二十多年,甚至烟还是照抽不戒。
前些年晕倒,医生说是心脑血管都有点问题,做了手术,救醒后他说:如果再次晕迷,不要抢救。他觉得现在活着没多大意思,朋友们都是短命的,找不到一个讲话的人。再次跌倒晕迷,同事的哥哥不肯放弃,结果整得老人在病床与养老院之间辗转,因为得鼻饲,还意识不清,所以不敢带回家,那位同事的大哥也后悔不已。
我们国内的邻居就是个好命的老人,我回国时看到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骑着脚车,还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心里很感慨,九十多岁了,还能骑脚车,耳不背、眼不花、不糊涂,真是有福的老人。我刚回新加坡,就听说这位老人过世了,当时很吃惊,我说怎么回事,上个星期还看他骑脚车问候我。。。他们说,上个星期都多久了,昨天还在场子上转悠。。。
我说可惜可惜,堂弟怅怅然说,已经好命了,他爸才七十出就走了。
这真是好命的,90多还能身体这么健康很少见的。大部分能撑到90多的,基本都抖抖索索,窝在家里了,能不去医院已经算幸运了。哪天去见马克思都是天数
所以,我觉得普通人养老,自己计划到85-90岁左右足够了。再之后,老天爷给你命活,那命里面也一定也有那钱,不用操心了。
唯一的变数是科技,50年后如果可以让人平均能健康活到100以上的,那世界就不一样了。
害怕不小心很长寿,所以要买年金,买医疗保险。公积金买足够多年金, 每个月至少有2千多公积金年金收入, 拿到过世为止。
至少有两套房子,一套住,一套出租。保证除了年金收入外的现金收入。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 自住房也拿来出租, 租金可以用于住疗养院。
害怕长命与养老金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大家真正要担心的是健康与收入。
象那个90多岁的老人,人家也这样过了,够吃够用就好,年纪大了,心如止水,要求不高。要求高的,欲望多的,可能也不会长命,相生相克的吧。
生活顺其自然,能跑能动的时候,不用太早退休。
面临绝症,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象那个本地阿嫂,母亲癌症,以为保险会报销,结果欠下百万医药费的,不足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能把前60年健健康康的过好,孩子养大能够自食其力了,就算是不错的了。
年轻的时候是需要为养老做点准备,不能成为子女的负担,但是也不能过犹不及,好像一辈子活着就为了最后养老。
正常情况下,老了其实花销不大,日常衣食住行,每年出去旅游个一两次,能花几个钱呢。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大病,问题是得了要花巨额资金的病,基本上花了也是白花,不如把这钱吃了喝了玩了,然后潇洒告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不只是楼主,很多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现代的生活确实已经能活得很久了,现在的问题是有钱活那么久么
我脑洞略大,假如我能活到120岁的话,当初给儿女买的人寿险估计都能领到赔偿金了(假如我是policy owner的话)
所以,活太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二代等到死都没拿到遗产,有很多第二代可能会“死不瞑目”的。
反过来,你还要和第三代抢二代的遗产,多出很多家庭矛盾。
总之,千万不要”老不死“,除非财务上安排合理,不给子孙添麻烦和添矛盾,遗嘱早早定早早公开,有余钱早早分掉,省得别人惦记。
不知道新加坡的法律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中国的法律,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你说的这种情况,第一代和第三代抢第二代的遗产,还真的是存在的。但是也有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第二代走之前立好遗嘱。
新加坡是如果有配偶和孩子就是配偶和子女,如果没孩子是配偶和父母。其实很多问题可以写遗嘱解决,只是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认为写遗嘱就是希望自己早点死。其实写遗嘱也要注意很多东西,随便写还不如不写。最后导致遗产分配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