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PR在新买公寓,如果1mil的公寓,就要交将近8w的税,这8w的税,都可以租公寓好几年了,是不是?哈哈
不管租几年,都是空空如也。
买了,若干年以后,拥有一套房子。
现在大家换房的频率是4,5年,完成可以租个4,5年,其实跟买没啥区别,若干年后,可以直接全款买房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怎么样,还是自己的家有归属感。
目前来说,租公寓的费用,应该会比每个月要还贷款的数目低。
也就是说,买主的租金收入一般是不能COVER贷款的。
然而,公寓可能会越来越贵,租金也会越来越高,租客会发现,自己几年后花了一笔租金,可是公寓价格依旧比自己期望的高。
其实4,5年的租房,也是有家的归属感,哈哈
公寓可能越来越贵,也有可能不涨反跌,政府是不希望涨的
首先计算方法错误,税不能按照8w来算,因为就算是公民买房,也是要交将近3w的税,pr额外付出的,只是5w而已。1m的公寓,除非内部特别破,否则一个月的租金按照3k来算,一年就是3.6k,你多付出的这5w,也就租个一年零几个月而已。
其次,如果是自己的房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装修和购买家私电器,而租房子,稍微大一点的东西,你压根不想买好的放在家里。所以这是生活品质的问题。
最后,租房子的话,房东过段时间要涨房租怎么办,要卖房子了怎么办,虽然说买卖不破租赁,但是也够你烦的。
更重要的是,租房子的钱就是白白扔掉的,楼主的想法是以后租金和房价都不涨,自己能够顺利拿到公民进而避免absd,这几条都是你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何况人心不足蛇吞象,等拿到公民,是不是还要想着干脆bto,这样算起来,不知道过多少年才能住上自己的房子。
嗯,无可否认,生活质量会提高,但也提高不多,不能按租金3k来算,现在很多1mil的房子,租金就在2.5k左右,而且买房了,就要供房,除去1k的利息和300多块的维修费,自己等到的只是1k多一点,而且如果不买房,首付的钱放在银行,也不少了
租金将来涨不涨,这个不确定,但房价是一直在跌,所以从买房的那一刻起,自己的资产就先缩水了8w,还不计算其他损失。
生活品质更重要吧。不能光用钱来衡量。关键看你在新多少时间。短的一两年也就忍了。更长时间的还是买了更好。
现在存款利率这么低,放银行那点利息基本上等于没有。
生活品质的对比,自己的房子和租房,如果仅仅是认为“提高不多”,那干脆别租整套了,租个房间,品质同样“下降不多”。
楼主的意思是,现在1m的房子,租金假设一年3w,如果第二年只要97w以下,第三年94w以下,以此类推,越等越划算。
买组屋也可以啊,为什么一定要公寓呢
多交5万的税吧,租同样的公寓也不能租太久,一到两年最多了。
如果楼主觉得2年能肯定能拿到SC,那么等等也算值得。如果没有移民计划或者要等很久才能拿到SC,那么这么比较也没什么意义。
现在公寓价格不算便宜,如果lz觉得买房和租房体验差不多,是可以继续租的,5年内价格上涨趋势已经不在了
所以是租到房子大涨的时候再去买?
那不是要交更多税?
不在低点的时候让自己辛苦点,何来高点时候的套利
楼主的意思是接下来房产是一路走低的,每年付出的租金都比房产掉的价格少,所以是赚到的。
帖子应该改名字。《在新, PR买公寓不如租房》
总还是有要买房的时候吧,难道一辈子租?
看跌不买,看涨才买,这才是典型的。。。。。。。
哈哈,确实是,这充满了矛盾
有钱就买,一次付清,钱不够就租,换着地方住,生活品质一点儿都不影响,皇帝在皇宫里住久了都烦呢。组屋价高时买的,都掉多少了,这几年掉的钱,租普通公寓还有剩余。所以说租房未必亏,买房也未必生活品质高。
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不同
HDB价格跌了?
搬家也是很累人的。自己的房子,不用搬来搬去的。
早买早划算
看现在的走势,公寓5年内不会大起,还可能有跌。这一波涨幅已经被征服遏制了,一开始就是开发商的赌博,拉高收购价,从而把整个世行推高。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5年后的私宅供应量大涨,不知道房价会如何发展。
要算机会成本你这公式可不行啊:
买房的成本:
1.楼主是和租房比,所以印花税当然要按8%而不是5%算。
2.按揭还款在前几年中大部分都用于还利息。5年内还掉了本金的多少希望有专业人士出来给个大概。
3.首付+印花税 所带来的利息损失。
租房的成本就是租金。
房价的起跌和租金的起跌一样不可估计。
以现有的利率,房价在5年内要涨多少才能覆盖买房所承担的8%印花税+贷款利息+首付和印花税利息-省下的房租?
如果只是打算住5年的话,那当然是租房比买房合算了。毕竟刚开始付的利息最多,还有税。
为什么取5年比较而不是8年、10年?
短期来说,按照你的算法可能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时间)来确定租房是否合算(不考虑心理、搬家、和房东交涉等其他因素)。但是一旦市场和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房价启动、或者租金增长,那么这个平衡点会大大缩短。这是租房的风险。
长期来说,买房肯定比租房便宜,因为肯定有达到平衡点的那一天,除非你长期看空经济发展,认为10年后房价比现在低或者持平。
但你这么计算的同时不要忘了,租房是消费,买房是投资+消费;租房是前面爽(没负担),买房是先吃苦(还贷)再收益。你只拿前5年出来算账,是把租房的前面爽和买房的先吃苦比,而忽略买房还贷后的收益。
5年如果租房,你租金花掉15万,也就花掉了,但如果买房,这钱成为资产的一部分了。房价涨,买房的赚了;房价不涨,这钱还是你的资产。
简单的算一下,1m的房子,贷款80w,30年,利率2%,月供大概3k。
5年需要还款18w,其中的8w是利息。
所以这五年,买房付出了8w利息,8w的税。其余杂七杂八的先忽略。
如果租房,按照租2.5k来算,5年需要付出15w的租金。和买房相比,少出了1w。
可是,下一个5年呢,又是15w的租金,可是买房的人需要付出的,只是少过8w的利息了。
没有考虑房价走势,如果看跌,肯定租房合算
跟楼主算笔账:假如租房房租是2400一个月,一天租房成本是80块;如果是买房贷款100万的话,前几年还贷一个月的利息在1800,这样一天平均还60块(这个数字会随之着贷款年限变得越来越少)。而贷款除了利息,剩下的就是你要还的本金。本金只要房价不跌,哪怕保持持平,30年后买同样类型的房子还是要这么多钱的(姑且认为通膨和房屋折旧相互抵消)。如果你把本金看作是保本投资,那就是说楼主买房就是一个长期用更便宜的价格租房,并且持续了30年的投资行为。感觉买房没有什么不好啊。
如果打算长期待这边,一个人的话先租公寓的主人房等转公民,一家人的话刚需不用犹豫赶紧买
如果目前这个市场环境下你觉得公寓3-5年后的价格比现在低,那你比新加坡政府还高明,政府加税调控调错了。
事情不一定向你想的方向走。
如果看跌,五年后还继续跌你继续租?
大部分人买了房子都不卖的是吗?也不换房子,只买新房。只买不卖
因为房价不一定涨还可能跌啊。
你看从2013-2018,新加坡经济也不是说多烂是吧。但房价确实或多或少跌了。你买HDB跌更多。乡下的HDB跌了不止10%吧?
这说明,买房不一定涨的。注意,我说的是不一定。房价和租金的涨跌都是未知的,而买房的价格,以及因此付出的税费是一定的。
为何以5年为限?因为楼主说大概四五年就会换一套。。。。所以获利周期自然是5年来计算咯。
大家表忘了,楼主可是说4-5年就会换房子。。。。
租房的四五年换一套,可是买房的人可没有兴趣四五年换一套来陪你玩。
所以拿四五年为一个周期来对比,不合适。除非你真的打算就在新加坡待四五年就走人。
4-5年换一套房?一次而已,不可能一辈子这个频率换房子住。换第二次的时候就觉得不划算了。而且,楼主的标题本身很误导,如果写成4-5年内换房,买房不如租房,那可能就对了。
13-16年房价下跌,17年企稳,18年上半年一下就起了,要不是政府动作快,今年公寓平均涨8-10%完全没问题,等你想追都来不及。
说到底,你和楼主是觉得公寓价格还会跌,这个是个人判断了。那你就继续等个5年去抄底就好了,祝好运
我没表达我的观点啊
我只是顺着楼主的观点来推算机会成本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习惯了房价只涨不跌。
房价是可能跌的,而且没理由是不能跌的。
如果坚定的看涨那就入嘛。中国租售比那么差还不是大批人炒房赚得盆满钵满?就是靠房价涨。
中国的历史是涨了10年(其实之前10年也基本在涨),新加坡的历史是涨了5年又跌了5年。
接下来五年会如何走呢?
大家的计算方法没有加上自己买房的装修费用。
最近两年,房租下降,觉得租房还不错,另外还避免自己乱买东西又省钱了。
100万新币一年的定期利息大概有1.4万新币,每个月租金2K,可以租房6-7个月。如果楼主4-5年内能拿到公民,这段时间房价不涨,还是租房合适。
不少人现在不想给ABSD而从买两套房变成换房。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第二套ABSD是12%,如果期望房价上涨(比如中国某些地方一年能涨50%)能超过这个数我想他们是不会介意这个时候多给12%的。
对比的时候要对等,住自己新装修好的房子,和去租不知道多少年前装修过又住过多少任租客的房子,这居住体验不是一回事。
100w的房子,如果租金一个月2k,那这房子内部的情况肯定好不了。
我们说的是新加坡,不是中国。中国房价,我明确看空。
房价的确也会有涨跌,本地房价像你说的13年之后也跌了很久,HDB现在还在跌。但,没有永远涨的反面也是没有永远跌。日本经济90年代起停滞,房价跌了20年,现在不是也涨了吗?
要是觉得新加坡房价5年内继续跌,那你只能寄希望于经济不发展、人口减少,可能到那时你也不需要考虑房价问题了
只是举个例子,历史只是作为参考,主要还是看你对于后市的判断。
5年为限,房子涨多少才能比租房合算?
10年?20年?
这也和人生规划有关系。
我所提出的,只是考量的方式而已,并没有下任何结论。
房价跌的可能性,恐怕不仅仅是你说的大环境恶化(何况大环境恶化也不是不可能)。
关键是这个体验的差距和为装修投入的金钱是不是相称的。
装修得好的房子比较好卖,但卖的时候能带回来多少收益这也未知。
比如iphone xs比小米8好无疑。但贵了这么多,是否合算?(这只是个例子)
那你的结论是什么呢?那我反过来问,你觉得以几年为限,买房才会比租房合算?
你的结论其实是基于你对房价的判断之上的。你的帖子其实已经间接的反应了你的判断了。只不过,你没有我这么明确说出来而已。
大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全世界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风险无处不在,你要说中美之间打仗都有可能。但是,如此悲观和担心的话,除了把钱锁在自家保险箱里,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没结论啊,反正不是花我的钱我干啥死那个脑细胞?
我只是提出个计算方法,至少能给自己一个期待值:万一房子不涨甚至跌的计算。
如果我只是考虑5年内的收益,那我必然要考虑这么多。买卖房子本身可比找房子租闹心多了。还不说后续的装修买家具等等。
房子和股市不一样,进出过程都很长。
像你说的,如果看到20年,估计还是会决定买的。不说别的,自己当房东那个爽劲租房就享受不到。
当然,除非你手上有特别好的创业项目急需钱。。。。那个风险就更加。。。
回看了楼主之前的帖子,14年的时候就问了要不要投资公寓,4年过去了,还在自己说服自己房价会跌啊,14年高点确实不值得投资,可是4年都过去了,楼主也眼睁睁错过了16、17年房价的好时候,确实也只能这么想了。
短视的人是赚不到钱的,小钱上算盘打的飞快,谁都没他算的清楚。但眼光太短了,只看眼前利益。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这哥们看之前发的帖子,感觉在这里啥都干,非法的事情也在做,所以一直定不下心来买房,估计也怕哪天就准备从这里走人了吧。
今天刚上来了,就看到这么多回复,我干哪非法的事了?就一个讨论贴子,想看看其他人的想法,这能说明我有没有买房吗?没乱人身攻击。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房市~~~~~~~~~~~~
房事的值和量都很重要的!!!
通货膨胀,长期值一定涨的
地方有限,量一定会受限的
有钱的买吧,没有的BB吧
量力而为
这个问题之前建过一个静态的模型,结论是”买99年的公寓比租公寓更合算“这个命题是有条件的,买之后一定要在10~30年这个区间卖掉,否则都不如租房子。当然那个是静态模型,实际情况还是要看下面这些参数是怎么变的。
当时用的参数:(具体记不太清了,大概大概,要是不合理请轻喷)
1. 房价1M
2. 1SC+1PR, 贷款 80%,贷款年利息2.8%. (最后发现其实2PR的结果也差不多)
3. 如果首付用来投资,可收到的年利息4~5%. (参考新加坡的Rites股息大概是7%, 中国的无风险B2B或者存款能到5%~8%)
4. 租金2500 (2200~2800) / 3 BR. (SRX北部实际成交价)
5. 房价每年平均涨幅 2%.
凭空说买还是租是没有意义的,天底下就没有绝对的事。谁能保证新加坡整体房价不会继续多年下跌呢?在大多数国民住HDB的国度内,HDB RESALE价格早已被抬的太高,而多年的阴跌不仅导致RESALE和BTO的差价越来越小,也会影响包括私宅在内的整体房价。现在空置率最高的就是私宅,很多位置差些的私宅租金纯回报率还不如国内的基金余额宝之类的呢。目前的状况我觉得两者中没有明显的胜算方。
还得看具体情况了。如果只有一套房产,就是居住+投资,如果买对了房产,居住环境适合自己,也投资对了,就算买房胜出。如果买错了房产,就会造成损失,那不如租房。如果租金一直下跌,比如一千块钱就可以租到三房的公寓,不是供应过剩就是需求太少,房价定是下跌。如果租金高,银行利息低,说明市场需求高,钞票也多,很多人自然就会考虑买房,房价就会升。所以一般情况,我们选择投资哪个项目,Rental Yield 是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楼主的说法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