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了261 +2,想试试华中或者RI,不知道有没有希望呢?如果有,哪个会更好一些?如果没有希望,还有什么其他的学校可以考虑呢?谢谢
可报两校,后面报别的如立华,德明等。考虑距离比较好。
恭喜!从英文网站看到,今年的截分点可能在260。
请问
你儿子平时每课的分数在什么区间?
华中和RI, 哪个更好一些呢?
他的数学和科学比较好,但4门都差不多,大概90左右。这次的prelim 数学考了100分。PSLE 也看不出每门到底考了多少分。
可惜了,可能差一分拿不到奖学金。一个月200元,六年一万多块呀,差一分。
有人爱吃饭,有人爱吃面
拿到了,听说今年260分的都有拿到
建议去RI, 不要去华中。据知华中和德华等很苛刻,成绩稍微不好就让你去考O,每年大约两个班约50多人因为成绩要去考O,对学生造成巨大压力. RI就比较人性化,对自己的学生很照顾,每年只有不到10个学生考O。即使这样,RI的A的成绩也比华中高很多。
谢谢了,你的分享太棒了,不想儿子有那么大的压力,虽然很心动华中的华文背景。
“RI的A的成绩也比华中高很多…”
这是谣言, 俩个学校的网址可查的
”成绩稍微不好就让你去考O“
这偏颇了,从中三开始有俩年缓冲期
RI Olevel 班一样上报纸的
每一门都是90+吗? 好牛!!!
中国人来这里,英文咋学的。求教
两间都是好学校,至于O-level班,毕竟都是少数跟不上的孩子,也不可能成绩稍微不好就让你去
什么200块?
能说具体点的吗
为了答一下这个帖子,我特意费事把丢了的密码找回来。
关于O班:RI很少学生考O, RGS完全没有O班,这不是把学生照顾的很好,而是照顾的很松。虽然几乎所有学生都顺利升学进入RJC,但是初院的要求并不低。到了Y5年终考,成绩不够的学生,要么留级要么转学。因为莱家学生进初院几乎没有门槛,所以一口气玩五年的学生不是没有。等到了初级学院,面对门门不及格的情况,咋整?反之,华中和南洋的确管的严,成绩不够就进O班,可是,有这条紧箍咒,对有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有用的。
关于A考:莱家华家基本平手。但是,中一入学时的生源,莱家明显高于华家。所以到底谁家好呢?
关于选校: 在学术上基本难分高下。比较一下其他方面更有意义。首先是距离远近,孩子要读6年书,在路上花的时间越短越好。其次是教学特色,莱家是英校,华家是华校,家长和孩子更看重哪一个?
压力都很大。
本地出生的,英文是好,但是华文不太好啊
奖学金啊,今年应该是260分以上的学生如果上independent school 就可以每年有2400元的奖学金。
感谢你特地来分享,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两间学校离家都不近,感觉华中更不方便。早上我们能送,但是放学时间早就很难接了。孩子的华文其实比较弱,他自己比较抗拒去华中。虽然我是很喜欢华中和环境和氛围。总之决定了两所学校都报,能进其中一个就很开心了。
有什么官方消息吗
不读ip 就没有 是吧
读政府中学的IP也没有,要independent school 的。政府中学的学费华便宜的
那你觉得“中一入学时的生源,莱家明显高于华家”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是大家都不了解情况?
A考莱家华家平手的情况,似乎只出现在个别年份吧。
RI和华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GEP和270以上的高分学生,还有各科尖子生,如奥数,音乐,体育,华文等全国前几名,在任何一家想学成尖子都不容易,然而,同学都勤奋努力,做PROJECT积极认真,而且老师教学水准高,学校管理严格,家长会省心省力的多,这是几所自主学校最大的优势,所以进任何一所都是好的
明白了,谢谢。
数据: 最近三年的A level HCI 和RI 不相上下。
18年华中的A成绩是没有公开的。
RI和华中在学术上难分高下已经成为历史。近年来华中的退步不是一点点,现在能和RI比的只有国大附中了。
具体情况可以看V姐的这个贴:
A水准昨天放榜了!各位考A的家长来分享一下吧!
https://bbs.sgcn.com/forum.php?m … peid%26typeid%3D794
不过老实说,考完PSLE选择中学,不应只看A考的成绩,进入RI的生源分数线比华中略高,A考成绩稍好很正常。RI有优秀的学生,也有后来进入O班的,华中也是如此。两所学校都是优秀的学校,选择哪一所,还要看它的文化传统、氛围、环境、CCA、离家远近,看看你是喜欢英文传统还是华文传统的学校。
生源分数线不是RI定的,是申请的学生定的,申请的学生多,截分点才会高。
如果2个学校都一样,为什么申请的学生会更多?
想一下吧,真相都在细节里。华中再固步自封就会退步更大了。这几年事态越来越明显了。
国大附中才几年就引头赶上了,华中在干嘛?
好好看数据吧。当然如果要装睡,别人是叫不醒你的。
本想就点评一下,可是话多,装不下。还是再回一贴。
你这段话,刚好全部说反了。历史上RI学术高于华中。但是,现在华中进步不是一点点,在某些指标上,已逼近或超越RI。
如果你要例子,我也可以随手举出一个。在剑桥大学新生录取人数上,RI维持了多年全球第一,每年送入剑桥大学的人数甚至超过英国本土高中。但是,2017年底这届,华中录取人数多年来第一次超过RI. 我话多,再举个例子,2018年某政府重要部门公布的奖学金名单(不是PSC,这个尚未公布),华中人数超过了RI,这也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关于RI,2013年到现在,已经换了两任校长了,办校方向,一直不明。未来它到底是前进,是踏步,是转弯,是后退,不知道。
最后,你给的这个帖子,是2017年2月的,说的是前年2016年的A考成绩。这个有点老。2017年底的A水准考试,RI学生的整体表现还比2016年略强。但是,我上面举的两个例子,也都是2017年最近这届的。华中对RI的反超,也发生在这届。
没错,最后一名被录取的学生的分数就是这学校的COP。别忘了,18年华中的COP是258,而RI是257.RI和华中肯定不可能都一样,千差万别。说华中固步自封,就不太明白,是不是A考成绩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是不是这几年华中与RI的A考成绩越拉越大?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也不方便评论。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自己喜欢的就好,每个学校都是好学校。
这边就是重英轻华,华校在这种氛围中有提高真不错了
看到层主这么可爱我也无语了。同样2018 A level放榜,RI要数据有数据,要成绩有成绩,再看看华中的网页,啥也没有,好奇怪啊,自己去理解吧。我就不来和你争了。你懂得!
RI:
https://rafflespress.com/2018/02 … our-colours-flying/
HCI:
https://brightsparks.com.sg/arti … rks-takes-hwa-chong
和往年不同,连数据也不敢放出来。还敢说比RI厉害,不比不知道,一比就吓一跳了!呵呵哒!
连德明的网页也有数据:
https://dunmanhigh.moe.edu.sg/whats-new/2017-gce-a-level-results/
请不要整些某的东东给大家,啥和啥?讲得人一头雾水,哈哈!
还有就是不要比一间学校的入取,要比的是所有的牛校的入取,造不?
一定要说谁好一点,一定RI。这没办法,英语国家,大多学生对华文敬而远之。
上面说的COP,看起来好像华中还高一分,其实可能是华中加了华文的三分,而RI没有。这一点和南洋和莱佛士女中一样,南洋总比莱佛士高三分。RI如果加上华文的三分或两分,其实是比华中高的,希望没理解错。。。。
华中和莱佛士的比较由来已久,但也是第一次看到层主这么挺华中的,真爱啊!哈哈!
总的来说,RI的生源成绩就比华中略高,A考成绩稍高也正常,但华中也没有差到固步自封、不思自取。撇开A考而论,RI和华中谁又更好一点?
其实A水准考试是个非常直接的硬性数据和指标,就像大天朝的高考,很难绕过去。
而楼上的层主一直在要绕过这个硬性指标,说一些有的没的。
其他的指标其实很多:比如各个学科的国际奥赛的参赛选手,比如各种课外活动CCA的得奖人数,等等。
为什么我讲华中固步自封?是因为在这几年NUSH横空出世后,华中被分割了很多好学生。现在很多家长都把NUSH列在华中之前作为入学优选。但这却没有把RI拉下。这些事实其实这2年特别明显,华中今年罕见得连A水准考试成绩也不敢放上来就是明证。
一个人无凭无据就敢乱说,别人问数据他才现找,找不到了就说是人家不敢放出来。还把人家德明中学拉扯进来。
你既然这么有自信,说A考是绕不过去的硬指标,那请你分享一下华中和RI各自的A考成绩,让我们看看你证据在哪?提前说好,不要说什么华中不放上网就是明证。人家没义务放在那等着你去拿,你找不到就是空口无凭。
不对吧,似乎是您应该把数据贴出来。
你说有他说没有,当然是说有的贴出来,就直接打脸他了。
他说没有,自然什么也贴不出来。
新加坡学生参加国际5大科学奥林匹克的数据在这里:
2018IBOIChOIMOIOIIPhOHCI22%221NUSH48%22133RI30%2322017IBOIChOIMOIOIIPhOHCI13%12NUSH48%22322RI39%211232016IBOIChOIMOIOIIPhOHCI9%11NUSH35%2222RI57%323232015IBOIChOIMOIOIIPhOHCI9%11NUSH35%11123RI57%225222014IBOIChOIMOIOIIPhOACSI4%1HCI9%11NUSH26%1122RI61%134332013IBOIChOIMOIOIIPhOHCI26%33NUSH30%1123RI43%34122012IBOIChOIMOIOIIPhOHCI13%12NUSH26%132RI61%33323
华中没有公布成绩,并不等于不敢公布。
一直以来,新加坡最好的学生都集中在IP\IB学校,尤其是前几所,而华中一直能够保持在前四名的地位,足以证明它的实力不是虚的。
把A考成绩作为指标,还要看到一点,谁抢到优质生源,谁就赢了一半。就像两个水平相当的辅导老师,其中一人在20名学生抢先挑走了10名成绩出众的,几年后的结局已经基本可以猜想得到。
总之,优秀的学生不管在RI还是华中都会优秀,而基础欠缺的学生虽然也可以后发制人,但起跑无疑比别人慢了一步。
谢谢开心大侠的数据,其实我已经在你的网站上抄下了。只是等着楼上的那位再来要数据。
今年NUSH好牛啊,把2大的份额都分割了。
哈哈!
看来你是只关注2大,多关注NUSH,你就懂我在讲什么了。
谁责疑,谁举证,造不?
说的好,请举证吧!
原来层主看不懂中文,
我给你RI的数据,你不会不知道给我华中的数据吧?那好吧,你赢了!
吼吼,原来误会在这里呀。我是RI家长,不是华中家长。
两所都是好学校。当初也知道RI不错,但儿子选择了华中,因为他喜欢华中的环境氛围、自己的CCA特长也得到发展,丝毫没有考虑RI,虽然他的分数进RI没有任何问题。试想,如果我违背他的意愿,告诉他RI的“高考”成绩很棒,将来想考上好大学就必须进RI,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至于NUSH,也很不错,但它偏重于理工,很多学生是通过DSA进去的,PSLE后的名额已经所剩无几。
了解华中的三国只是读白话简易版后,它所谓的华校背景顿时毫无意义了,反而觉得RI的英校传统相对更纯粹点。
请问3rd language 重要吗?孩子没什么兴趣,我觉得不多学点有些浪费了
老实说,即使是中国的高中生,看原版三国演义,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深奥繁多的典故成语,加之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话,一本大部头的三国足以让众多高中生望而却步。
当年我看西游、水浒看得津津有味,三国也有涉猎,唯有红楼梦是无论如何看不下去。
新加坡学生看原版三国,估计跟中国学生看原版莎士比亚一样。
如果是新加坡公民,选择的范围比较多。如果是外国学生,好像只能选马来语,我儿子没有学第三外语。
华中每个学生在北京,西安交大附中,无锡,上海,顺德 一个月呢。
双文化中美都去交流。
每年协议十多个报送清华,北大,复旦的
每个学校各有特色是好事,RI 很好,有竞争会更好
据说从今年开始,华中的外国学生不能到海外参加浸儒游学了。
如果能坚持下来会很好, 看到几个去Cambridge的连法语,西班牙语的Alevel 都考
费用三千,自己只出几百。
MOE和学校赞助坡籍去的
中国籍学生被认为不用再去中国了
学校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机会,而不是集中在少数精英学生身上
这一点,华中做的比很多学校好
这种类比不伦不类,如果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每天有英语课,你觉得他们到高中不能读原版莎士比亚吗?
你认为新加坡学生不是从小在学中文吗?你认为新加坡高中生的中文能跟中国小学生比吗?
你太高看中国普通高中生的英文水平了。
笑话,华中是新加坡普通中学。
看你发言就知道你对新加坡小学华文水准了解仅限于你儿子读的邻里小学。
华中作为新加坡的最好华语中学,其实根本不能和中国好的英文中学比,现在很多好的国内私立学校都是以欧美名校为坐标。
不要说读原版莎士比亚,其实他们的课程都是原版的欧美高中的教材。
还不要说这些国内私立学校的孩子中文绝对碾压华中的学生。
这种比较没有意义。中国最好的中学和一些国际学校,目的是培养学生申请英美顶尖大学。
而华中的学生,主要方向也是英语国家的大学。
对!比较学校没有意义。
但比较华中的中文和这些国内的私立中学的中文有没有意义呢?
华中学生的中文是不是可以追上这些国内的私立中学学生的中文呢?
我是说追上,不是说一样,或更好!
如果下一代精英华校的好学生的中文素质大幅度下降,比如现在的早报水准的大幅度下降会有什么结果呢?
层主想过吗?
以前新加坡只有三所初院。 自己去查。 来福士那时只有初中。 华中有初院。所以过去许多来福士毕业的学生选择去华中初院。
想吵继续。反正志愿报完了、等待也是很无聊的。
我儿子从小学就来到新加坡,进入本地倒数的邻里小学,他现在华中,中文水平在全校、全年级我不清楚,但在全班可以碾压所有学生,除了个别来自中国的学生。你认为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高,我可以赞助你一笔钱,你可以拿着原版三国去任何一间名牌中学调查20名学生,看看有几个学生看得下去。
原来层主这么孤陋寡闻。
在直通车前,莱福士和华中都是个一间中学,一间初院,学生都互相流动。
根本不是只有莱福士中学的去华中初院,华侨中学也有去莱福士初院的。
而且由于其实很多南洋女中的孩子很喜欢去莱福士初院(最大的强强结合),造成了比例的不平衡,这就是后来教育部出台各自对口的道理。
这位干雀,拿着放大镜给华中挑错,你咋还出钱赞助,这不便宜她了。你叫她有本事拿放大镜给英校学生的英文挑挑错去。
要精通两门语言,对于还要照顾其它科目的高中生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出钱叫她干活
你孤陋寡闻得可以,本版有位版亲的儿子随便挑战原版三国。还有脸说出钱,钱多人傻就是这么来的
https://thesmartlocal.com/shop/c/education/singapore/junior-colleges_c193/
自己看吧。 我指1980年前。
找出一个人可以挑战原版三国,就认为所有本地学生都可以。那不等于说,中国有位学生可以通读原版莎士比亚,便说莎士比亚难不倒中国中学生。
你的华文是清洁工教的啊?我特指华中,你华文学成这样,去找你儿子补习一下[titter]
华中又怎么样?不是我吹,我儿子班上的本地学生中文都不是他对手。你儿子是不是本地学生,要不拉你儿子出来比试一下。
调查结果出来,输的要掏钱的。
神经病一个
她儿子是小六的?我儿子蒙着眼睛也能赢他。哈哈哈,是不是我太狂了?没办法,人不轻狂枉中年,哈哈
喜欢呆井里的,尽管住好了。
好像我不了解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一样。同样的,我对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也了如指掌。
联合国最新说法,60岁以下都是青年。
每年奥数和奥科成绩突出的孩子,通过DSA进RI的,以及PSLE成绩最好的学生进RI的远远超过华中。
所以国际奥数奥科竞赛,华中远远落后RI。
国大数理也网罗了很多数理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学校老师着重培养学生数理学习和竞赛。
参考开心的数据,这几年RI的国际奥科比赛成绩在退步。国大数理保持水准。 华中在进步。
以前看过一个统计和比较,2016年以前,RI的A 水准成绩比华中好。
2016年,两校不相上下。
个人认为,RI前5%的学生可能要强一些(比赛成绩)
所以,孩子选择去RI还是华中,主要还是看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自己喜欢哪所学校吧。
我不参与了讨论,岁数差距太大,有代沟。
不过出国是去英美,讨论华文干什么。
如果回国读文科,那你们出国干什么?
也不能这么说,新加坡政府不也要求学生要学习中文吗?
有些家长太听话,太相信学校,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亏。希望新移民的家长在孩子进入中学后,不要完全放手孩子。 在遇到机遇的时候,想想背后有没有坑。有可能过了几年发现这个选择对孩子的影响不一定是正面的。
国内私立中学的学生来自哪里?国外还是国内,将来是都出国呢,还是留在国内?
还有就是环境。新加坡的华文环境怎么和国内的华文环境比呢?
新加坡工作第一语言是英文,华中的学生不是去英美就是留在新加坡,学生们当然是把英文看得比华文重要啊。没有目标和兴趣,怎么学得好华文呢?
如果华中是为中国输送人才的特别华校,那另当别论。
华中只是传统华校。现在都没有华校和英校之分了。
华中学生的华文比RI的学生也没有好多少。
作为昨天吵架的一方,我还是要说两句。
我是RI家长,当然喜欢听别人说RI的好话。可是,说RI好,也要说的有根有据。
前面有位家长,说RI好,因为不限制学生,很少强制性O考。可是如果他知道在RJC有不少学生面对升学困境的时候,他就能明白华中和南洋设立O班的用意和好处了。这位朋友可能自己孩子还小,对中学高年级情况不了解,所以这样说还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后面来的这位hehehe219,自己说的话处处错漏,却叫别人去“好好看看数据”。我现在想,他叫我看的数据,可能就是指RI每年中一的录取分数线。如果是这样,直接说看看分数线不就得了,何必装模作样地说什么“数据”,让我以为真的有什么“数据”可看。
他说我举的例子,关于剑桥录取人数,关于奖学金发放人数,是“有的没的”,那我就诚意请教“数据”在哪?结果如何呢?他老人家被问到了才去别人网站上找,找又找不到,结果只好强词夺理。其实辩到这一步,已经没什么可说了。他无凭无据地,还有啥可讲的。可是没想到,他后面竟然又提到A水准成绩。你已经知道自己拿不出像样的论据,怎么还能如此得意洋洋?别人再追问下去,你能怎样,只能认输。
关于A考成绩,华中在2017年本来是公布的。对照华中的和RI的成绩,几乎看不出重要差别。由于两校公布的都不是具体数字,其实很难相比。但是整体来说,RI理科稍强,华中文科较好。在主要的H2科目上,两校A率的差别应该都在5%以内。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在学术上比较两校,其实没什么意义。
支持
理性讨论而不是用道听途说故作神秘。
很多不是这些学校家长和老师的,在这误导大众。
小六的还早呢,不要在这装专家了。
这个版上好几个牛剑PSC scholar家长请多发言
建议都说说自己小孩在哪。
说到英文,坡县几年都拿过这个奖,英文A 考全球最佳:
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 … or-a-level-students
我先反驳一下,小六的家长,不可以你就说他就是小六的经验。JC的家长、不一定也什么都懂。 见过不少高年级的家长擅长撒鸡汤,聊天,但是对于孩子升学,留学一无所知。
你是高年级的家长,你可以说出点啥名堂呢?
与三国更深的,对中华文化兴趣。
本地中国来的家长都难以让小孩持续对华文文化发生兴趣。
华中在大陆和台湾的交流项目才是培养将来国际视野人才的重点。这次顺德深圳去腾讯参观。
上海无锡去华中校友初创公司,西安交大附中古都文化。重点这是对每个学生。
学校不怕麻烦风险,老师不辞劳苦。
我不要小孩丢掉华人的根,其他人各有选择
如果80年前是没有的话,那这个讨论有意义吗?
你孩子选择这个项目,是所有人都参加还是特定项目?
选择这个,会不会对中学选课有限制?
谢谢
看贴要仔细!
贴子里已经有人贴出来了,谁弱谁强一目了然,自己去看吧!
拿苹果和梨比有意义,你太有才了。
你还是在绕啊!
如果华中是为中国输送人才的特别华校,他就会是比国人的学校中文好?
不对吧!
直相其实是NUSH通过每年DSA和RI抢奥数和奥科成绩突出的孩子。
这也是2大今年成绩这样的原因。不是吗?
但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RI还是交出不错的成绩。
您老眼睛不好,我原谅你!
Hwa Chong A-level result link:
http://www.hci.edu.sg/news/hcis-class-of-2017-have-performed-outstandingly-at-the-gce-a-levels-examina
RI A level results:
https://rafflespress.com/2018/02/23/a-level-results-2018-keeping-our-colours-flying/
话说到这里,已经没啥味道了。各自留点体面吧,人身攻击我就不奉陪了。
你回复地太快了!
看看吧,我给你整理了一下!
2017 A level, 从你给的链接,两个学校只有3 H2获得特优的比例可以比较。
华中60% , RI 63%
真心觉得差距不大
本来就是,
提这个是因为3 H2+GP获得特优是本地大学好专业的敲门砖
150多所中学,不可能每一所都是好学校,但RI和华中肯定都是好学校。
怎么听不到一声干鹊了?又没冒犯她,没想到我一句话就激怒了她,还骂我神经病,真受不了她。
大家都认可华中和RI都是很好的学校。分歧在是否RI比华中好很多
还有就是是否认可华中最近几年A Level成绩有进步。好像国际奥科奖也有进步。
RI在国际上的声誉比华中好一些
大牛蛙多一些。RI的孩子相对来说自信些。
遇强则强的娃儿在RI进步空间大
反过来说,中等生或偏上的孩子在华中可能
机会更多?
喜欢坡县的教育就是因为他的diversity,个人看法
两个都是好学校。非要比出个高低,看你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用A考成绩做为硬指标衡量,似乎RI略好。可以就此认为RI强于华中吗?
用硬指标GDP来衡量,广州略强于新加坡,如果广州人就此认为广州比新加坡好,估计很多人不认同。加入更多的指标如人均GDP、人均收入、政府的执行力、透明度、廉政、交通、创新力、教育、民生、环保去衡量,结果不言自明。
RI和华中都能容纳不同资质的学生,我始终相信,一名优秀的学生不管在RI还是华中,都会出类拔萃,只是两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打上各自的烙印,具备他们独特的气质。
非常同意你说的,尤其是最后那总结
“所以,孩子选择去RI还是华中,主要还是看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自己喜欢哪所学校吧。”
根据历年的A水准成绩,我觉得RI会比华中好那么一点点罢了,其实也没什么,因为RI的生源比HCI好。就说新移民的孩子吧,我知道的,小学成绩优异的孩子,10个有9个会选RI,很少会选HCI、NUSH或ACSI等中学。可能是RI的声誉和声望比较好吧,很难舍弃,哈哈。
本地公民的孩子呢?成绩优异的会不会也是十之八九选择RI?
我觉得不会。十个有五个吧,有一半是因为毕竟RI的名气大一些。我孩子是邻里小学毕业的,我看他们的朋友,本地公民的孩子,名次排很前稳进4大的,有些去了德明、立化和国初。
我个人蛮欣赏华中。如果我儿子不是严重偏理科,又热爱中文和对中华文化有兴趣的话,他如果选择去华中,我会打从心里开心。
我和朋友曾开玩笑,我们的女儿选择未来老公,RI或华中的毕业生选其一的话,我们更希望她们选后者。感觉RI男孩太强悍了,华中男孩比较温文尔雅和体贴,哈哈。
不是所有人都对四大趋之若婺,看看不少O校的高分生,既使进四大也是高分生,却偏偏选择进入O校,是他们有眼无珠,还是父母有眼无珠?不要把他们想得这么无脑,他们有他们的选择,他们就是这么自信。
本地邻里学校的孩子选择学校,会考虑离家近,政府学校学费便宜,要好的同学去哪间中学等等因素。
达到录取线,前几名的中学,选哪一所中学都可以的。
不太理解一些高分孩子,260以上,选择录取线189的中学。学校环境太重要了。中学的孩子受同学的影响胜于家长的影响。而且,老师授课的难度也低得多。估计家长帮不了孩子,觉得孩子能考上大学就足够了。没有很高的期许。
Here then, are the top secondary schools in Singapore 2018, based on their PSLE cut-off points (COP) for 2017:
Name of school COP 2017 Highest Score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IP SAP (girls) 264 285
Raffles Girls’ School (Secondary) IP (girls) 260 279
Methodist Girls’ School (Secondary) IB (girls) 260 279
Hwa Chong Institution IP SAP (boys) 258 280
Raffles Institution IP (boys) 257 279
CHIJ St. Nicholas Girls’ School IP SAP (girls) 256 284
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 IB (co-ed) 256 273
National Junior College IP (co-ed) 256 281
Dunman High School IP SAP (co-ed) 255 274
Cedar Girls’ Secondary School IP (girls) 254 271
Catholic High School IP SAP (boys) 253 268
St. Joseph’s Institution IB (boys) 253 266
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 IP (girls) 252 269
Victoria School IP (boys) 252 271
River Valley High School IP SAP (co-ed) 250 270
Paya Lebar Methodist Girls’ School (Secondary) (girls) (2016 data) 250 255
Temasek Junior College IP (co-ed) 249 265
Anderso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45 273
Bukit Panjang Govt. High School (co-ed) 244 258
Nan Chiau High School SAP (co-ed) 243 266
Nan Hua High School SAP (co-ed) 243 265
CHIJ Secondary (Toa Payoh) (girls) 243 251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Main) SAP (co-ed) 242 263
Fairfield Methodist School (Secondary) (co-ed) 241 261
Crescent Girls’ School (girls) 241 260
St. Margaret’s Secondary School (girls) 241 250
Anglo-Chinese School (Barker Road) (boys) 240 252
Swiss Cottag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9 255
Anglican High School SAP (co-ed) 238 272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Yishun) (co-ed) 238 269
Ngee An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7 257
Commonwealth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7 252
Maris Stella High School SAP (boys) 235 249
Yishun Tow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5 261
CHIJ St. Theresa’s Convent (girls) 235 241
Zhonghua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4 257
St. Andrew’s Secondary School (boys) 234 245
Xinmi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3 253
Presbyterian High School (co-ed) 232 256
Fuhua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2 254
CHIJ St. Joseph’s Convent (girls) 232 254
Kuo Chuan Presbyteria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2 248
Temasek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1 262
Tanjong Katong Girls’ School (girls) 231 253
Tanjong Kato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1 248
Clementi Tow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1 242
Riversid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30 248
Dunma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9 242
Kranji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9 242
Holy Innocents’ High School (co-ed) 228 241
Edgefield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6 256
CHIJ Katong Convent (girls) 225 235
Ang Mo Kio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4 252
Evergree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4 250
Bowe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4 244
Geylang Methodist School (Secondary) (co-ed) 224 236
Juro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4 253
Bukit Batok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3 253
Gan Eng Seng School (co-ed) 223 249
St. Anthony’s Canossian Secondary School (girls) 223 240
St. Gabriel’s Secondary School (boys) 222 244
Hua Yi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1 245
St. Hilda’s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1 233
West Spr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20 244
Hai Sing Catholic School (co-ed) 220 243
Mayflower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9 254
Pei Hwa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9 244
Ahmad Ibrahim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8 240
Pasir Ris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6 232
Pasir Ris Crest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5 234
Deyi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5 230
Queensway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4 245
Unity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2 242
Bedok View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2 235
Woodlands R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1 245
Beatty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1 240
Chua Chu K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1 238
Compassval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10 240
Peirc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8 246
Meridia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8 240
North Vista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8 239
Orchid Park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8 238
Yuan Ch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8 231
Bedok South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7 230
Kent Ridg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6 237
Zhenghua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6 235
Bukit View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5 247
Hillgrov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5 234
Woodgrov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4 237
Montfort Secondary School (boys) 204 229
Greendale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3 227
Tampines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3 225
Christ Church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1 238
Yishun Secondary School (co-ed) 200 243
Jurong West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9 247
Seng K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9 229
Westwood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8 238
Admiralty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7 235
Juy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5 253
Naval Base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5 239
Jurongville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5 231
Punggol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4 231
Houg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4 228
Regent Secondary School (co-ed) 190 233
Springfield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64
Ping Yi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64
Bukit Merah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56
Dunear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34
Changkat Changi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30
New Tow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9 225
Loyang View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64
Bartley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60
Serangoo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55
Tangli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54
Bendemeer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51
Peicai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9
Queenstow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7
Damai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6
Yusof Ishak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5
Yuhua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4
Serangoon Garde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1
Fuchu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1
Whitley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1
Woodlands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40
Bedok Gree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9
Broadrick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9
Fajar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9
Teck Whye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8
Junyuan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8
Outram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7
Northland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7
Boon Lay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3
Yuy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3
Guangy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2
Northbrooks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0
Yio Chu K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30
Greenridge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9
Manjusri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8
Assumption English School (co-ed) 188 227
East Spr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7
Marsili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6
Canberra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5
Sembawang Secondary School (co-ed) 188 221
高分选O的,有几种情况。
1,家长觉得孩子没有发挥好,让孩子通过考O再进心仪的高中。
2,想再高中去国外留学,需要O 水准文凭。直通车没有O 水准文凭。
3,近家没有IP学校。
邻里学校的男孩选华中多一些。
我儿子的男同学,他班上260以上的大约有9-10个。80%选择华中。包括一些新移民的孩子。
喜欢华中学校大气漂亮,觉得华中孩子谦虚低调,有些是因为华文环境。
归根到底机会最重要。
上次选NYP没选JC的那个优秀生,学校重点培养,项目出类拔萃,MIT 和斯坦福都给了offer/scholarship. 上了报纸
如果follow有些爸妈的idea,看名气,去了JC拼成绩,最后可能普通垫底了
其实我也是喜欢华中的校园,上次儿子去那里奥赛,我就很惊艳了,而且学生们特别有礼貌,看到家长都会greet. 反之RI在这方面就差点。不过儿子重理轻文,最后还是把华中放在了second choice.
实话说,不是大牛娃,选这两所中学都可以的。就看孩子的特点了大牛娃可能选RI的相对多
我儿子成绩不怎么样,他选RI,因为他的偶像学长高分进RI,他要追随偶像:)
现在的孩子主意很定,家长只能随他们的心愿。
我的孩子已经到了中学高年级。我曾经以为选校对孩子很重要,孩子进了莱家,就会变成某种模样的人。可是现在我又觉得好像不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到底起了多大的塑造作用?家庭和社会又起多大作用?我看周围其他学校孩子的生活,好像跟我孩子也没差多少?学校教的课,课外活动,老师管理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同一个学校内部的孩子,其实也是千差万别,真的能用一个模子去套吗?
你问的问题都很有趣,令人深思。
有时候,你跟一个人接触,可以猜出他从哪间学校毕业。。可能学校对学生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是进了好的中学,对塑造性格,对将来,差别不会很大。但对一些从小就看出端倪长大要干什么,或者性格特异的人,进某所中学可能有些作用,比较能发挥所长。本地大多数部长毕业自RI,应该不是巧合那么简单。我看到NUSH里的学生,有些行为还蛮特异,在这里见怪不怪,如果进了其它中学可能被封为“怪人”,会很难融入。
当然不能。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孩子自身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他们交的朋友也很重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老师和家长更重要。进了好的学校,希望同学带来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吧。
这个要赞的。好学校里面同学们的正面影响更多。传统华校和英校培养孩子的方向也会有一些不同。
孩子向同学们学习,但不要有太大压力。要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善良的,自信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在哪一间学校,都必须努力。
RI 比华中略强,似乎是共识。华中又有哪些比RI强呢?
至少它的校园环境可以碾压RI。第一次去华中,确实感到它的校园校貌大气恢宏,文化气息让人肃然 起敬。华中有室外泳池,RI好像没有。
当今的国内外形势下,英文是主流,这当然来自于百多年英美等国在全球文化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超越美国,且不说中文将取代英文,掌握熟练的中文将会成为职场的宠儿,华中学生的中文强于RI是毫无疑问的,十年后,他们也将陆续步入社会。
还有,华中比RI强的一点,就是华中的学费比RI便宜,哈哈
你真是什么都不懂,全都错了。RI有一个很大的室外游泳池,学生有youy自主中学的学费都是一样的,所以RI和华中的学费是一样的,由于大部分人都有奖学金,所以每月学费135元。
RI也有室外游泳池?哦,怪我没留意。有没有华中的漂亮?华中的泳池是真漂亮,两个池,走近都有跳下去的冲动,哈哈
至于学费,你可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你这135说的是公民的学费吗?公民学费都不止135。你再去看看其他学生的学费,135后面加个零都不止,我的姐!
根据最新的2017 Admission Cycle (2016 申请)牛剑的offers 比例,华中比RI略高。
华中:
剑桥 81申请者,34(42%)offers
牛津 74申请者,19(26%)offers
RI:
剑桥 90申请者,31(34%)offers
牛津 133申请者,32(24%)offers
剑桥:https://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sites/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files/publications/undergraduate_admissions_by_apply_centre_2017_cycle.pdf
牛津
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UniversityofOxford-UCASApplyCentreApplications2017/UCASApplyCentre?:embed=y&:display_count=yes&:showTabs=y&:showVizHome=no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80101-823231
公民学生每月学费,RI 300,华中300-350。学杂费, RI 40, 华中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今年PSLE分数260以上的学生,都有奖学金,每月200元。所以,公民奖学金学生每月交学费和学杂费140元左右。
这两校对PR和国际生学费和学杂费的收取应该也是相差不大的吧。
华中这两年进步很大~
公民学费RI比华中贵。PSLE260以上的学生只有公民才有奖学金,而且是不是每个月都有呢?两个学校公民、PR、中国学生的学费一个天一个地。
RI和华中对公民的学费都是300,RI哪里贵了?
我给的链接你看了没有啊。公民学费是一样的。奖学金是每个月都有
一年级公民学费:华中300,RI300+杂费40.你孩子是公民,就不要在这里谈论那几乎可忽略不计的公民学费了。再看看2019年中国学生的学费:一年级华中1550每月,RI2100每月+35杂费。哪个贵?
主要是公民学生,当然是比较公民学生的学费呀。虽然自主学校的学费300元在国际生眼里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和政府中学相比,又是贵了很多的。
如果一家有两三个孩子,都上自主中学的话,学费也是不少的负担。
毕竟还有很多公民家庭经济不是那么好。
而政府中学,比如国初,德民政府,立化,学费才是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呢。这几所中学A 水准成绩也蛮不错的。
以前学费是20多元一个月。现在应该也只是几十元吧。
几十元?你可真会开玩笑,再去查查。
https://toutiaosg.com/【17-10-18新政】非公民和国际学生学费大涨-2018-2020年逐年上/
上一轮学费调整在今年1月实行,同样针对永久居民与外籍学生,永久居民学生的学费今年涨幅介于20元至60元;外籍学生学费增幅是20元至150元。教育部在这之前也曾于2013年与2011年调高非公民学生的学费,进一步区分公民与非公民的利益。
文告指出,这次调整是根据教育部的定期学费检讨工作,公布接下来三年的学费将让非公民学生的家长有更清楚的信息,为孩子的教育费做规划。
至于公民学费,教育部目前没有调整的计划,因此公民明年依旧享有免费的小学教育,这不包括所需支付的6元5角杂费。中学的公民学费维持在每月5元,杂费照旧是10元。初级学院与励仁高中的公民学费保持在每月6元,杂费依旧是13元5角。无论国籍,学生都支付相同的杂费。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政府中学每月学费只要5元。
加上学杂费还不到20元呢
政府学校本来就是义务教学嘛。
不要再拿公民的学费来说事了。以立化中学为例,公民学杂费用为28元每月,中国学生学杂费用为1273元每月。你是想让中国学生羡慕忌妒恨死去吗?
学费贵,还要搭上性命,外国孩子真可怜,不知被谁逼成这样。
好的、好的,我们是外国人,你是新加坡人,你对钱不在乎。我们外国孩子上学有钱没钱都不需要你的可怜。知道周润发吗?他去菜市场买菜、买地摊T恤、穿拖鞋上街、用十年前的诺基亚,你不知道人家省吃俭用却捐出56亿身家,肯定把人家当穷逼,只不过别人看你是狗眼看人低。
不要这么激动了,你们不说,我都不知道非公民学费原来这么贵。但是你还能供得起,说明你有实力啊,是不是?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父母自己选择的,就不用太纠结了。
你不也一样供得起吗?哈哈,总不能为了点学费让孩子停学吧?你说是吧?只不过有人在这显摆说学费不贵。
看了你们的讨论,我才知道我一个月大概要交130多?孩子也拿到了每个月200的奖学金。我之前一直以为中学是免费的呢。别生气了,大家都是孩子的家长,能在这里好好交流最好了。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生气倒犯不着。如果你孩子是公民,就是130多。
我感觉这些所谓额的顶尖学府反而不怎么样!
听说有10%的学生考不上大学。就像如果哈佛大学有10%的学生工作都找不到,你会怎样看他。上学时都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学生呀!
看了隔壁帖子,发现还有个华中国际,查了下,基本上属于有钱就能上的学校,新加坡本地人考个200多分psle,花个几万块,也可以上。属于华中校董把华中的品牌拿来卖钱的产物。如果以后在新加坡上大学,这个华中国际不会对华中学生有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可如果出国,尤其是去申请美国学校,因为美国学校不只看成绩,还有多方面因素,这些现在考200来分进华中国际的孩子会不会慢慢的把华中的品牌给侵蚀掉?
而来福士从来没听说把品牌拿来换钱这回事。
你听说的这个顶尖学校10%的学生考不上大学,不知道是否有数据支持。我觉得不会有这么高的比例。10%就是 120多呢。前面帖子介绍华中成绩最差的50人去O 班,不到5%,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而且这些 考O LEVEL的孩子,一部分考回华中,多数都考上JC。上JC的,80%能考上本地公立大学。所以,不相信说,华中会有10%的学生考不上大学之说。
在还没有直通车的时期,立化中学做过跟踪统计,立化毕业的学生,96%能考上本地公立大学。
现在华中和RI 各DSA 40左右文艺体育特长生,这些学生中有一些文化成绩可能只有200分。
中学花非常多的时间训练和参加比赛。学习成绩自然是有些跟不上的。去O 班的体育特长生比较多。
不过,在二类中学做鸡头,当然是好过在华中和RI 当凤尾。
立化的前20%的学生一定比RI后50%的学生好。
欧美名校都知道华中和华中国际是不同的学校啦。
好像ACSI(independent) ACSI (International)都是IB课程,ACSI(independent)的IB成绩是全球最好的。而ACSI (International)就差不少。知名大学都很清楚的。
我觉得也应该能分清楚。打着华中和ACS旗号的国际学校,也就是骗骗普通老百姓吧。让他们觉得自己孩子花点钱也感觉跟上华中或者ACS一样自豪。
对于我等孩子都可以考很高分数进华中或者ACS的家长来说,只是感觉有点不爽罢了。
来福士每年不少复读的,你不知道而已。
我确实不了解。你儿子在RJC吗?想起前不久你一个主贴,说孩子今年考A,你担心他的成绩全部低于D。
RJC 2016年A LEVEL 成绩,98% 的考生3 H2 +GP(或KI) 考获D及以上成绩。
南大最低录取线的专业是CCD。所以,如果不挑专业,至少95%以上的学生可以上大学。
当然,成绩不理想,稍微挑选专业的学生,可能选择复读了。这么算来,应该会有10% 的RI学生没有上大学。
https://rafflespress.com/2017/02 … flesian-excellence/
the 2016 cohort has done remarkably well. Of the batch, a total of 1162 students (98%) received 3 H2 Passes and a pass in either General Paper or Knowledge & Inquiry. Additionally, 61% scored 3 H2 Distinctions and 53% received distinctions in at least 4 of their H2 subjects. Impressively, 325 students (27.4%) achieved a perfect University Admissions Score of 90, while the median UAS exceeded expectations at 87.8 points out of 90.
孩子说他们学校有100多复读的。
二月底再来更新吧。
你孩子应该可以取得理想成绩。
如果你不介意,聊一聊你孩子初中4年的学习情况,GPA大致是多少。是因为上JC以后难度突然加大不适应,还是在初中基础不好而跟不上?
又或者沉迷游戏或者青春期叛逆影响学习?
不然,一个学习能力不错的孩子,不应该JC成绩下降这么大的。
很多IP中学包括四大通过DSA招了很多体育特长生,录取分数线只有200多点。他们为学校争取了很多荣誉,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跟得上并取得好成绩,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在四大的尖子生中跟不上,无法适应教学难度,只好进入O班或复读。之前好像是《联合早报》曾报道过这一现象。
所以凤尾或者鸡头,需要好好考虑。并非进入四大即万事大吉,尤其是IP学校毕业,考不上大学,甚至连O文凭都拿不到。
PSLE 270+, 不是这种孩子。出成绩后我再聊聊。
孩子教育蛮不容易的。
很多好学校,比如 爱童小学这种水平的第一名中学在里面都是泯然众人也。也有牛的,PSLE 290+的女孩,到哪里都是第一。后来到哥大写数学了。
中学选择还是要谨慎。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连续第二年,华中259 cop 高于ri258。
把你家的高华两分扣掉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去掉两分也高于ri啊
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RI录取线不计高华。华中计高华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我儿子263+2
你儿子分数超过RI和华中,和华中连续两年录取线超过RI不是一回事呢。
假设RI的录取线是264,而华中录取线是265
看起来华中录取线比RI高一分。
但是,
你儿子达到了华中录取线,却比RI录取线低一分
你们不如晒晒如何培养小孩的,各门功课的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
对的,这样应该很清楚了
儿子考263晒两年了。。。。。
南洋女中和来福士女中也是一样的issue,看起来高两分,其实一样。。。。
在新加坡,很多体育老师也教正科,比如数学
好吧,我侮辱体育老师啦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难道不值得晒吗?我很自豪的。要知道,只有百分之三的考生能到这个分数线。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你说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也可以。你没学过高华就没有高华分,而我学多一门课,拿到的高华分可是实打实的分数。
对你来说值得晒,但对论坛来说有点多余, 论坛上有拿总统奖学金的,一年才5个,如老鼠;拿263以上的家长不计其数,如xiyizi等等
对了,百分之三就是说有1200多人,按这个比率,在中国要上北大清华想都不要想。。。
这个数字,可能南洋女中没计高华,不该差的,南洋加高华,应该是 260:259
是算了高华的哦,可以去kiasuparents看,很多学校的COP都出来了
很多上RI的也是有高华的哦,只是没有算而已
我家娃儿没有263呀
哦,不是现在小娃,是你家上gep的娃。。。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真不知道有些人怎么做父母的,儿女预考270,会考才240,气得要跳楼。儿女之前考240,会考250,就应该自豪、骄傲,完全值得拿出来晒,根本不多余。非要拿到总统奖才自豪骄傲吗?新加坡一年有几个?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岂不是自卑到死。 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
晒一年就好了,每年都晒,有点怪异,让当年考的家长们混淆,晓林之见。
哦,263算不得怎样好吧,不至于看不得,还妒忌得要死,哈哈哈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263我认为非常好、非常满意、非常令我自豪。来坡两年多,进入全坡倒数第五邻里小学的第三班,考上很多本地生都进不了的华中,还不够令人骄傲吗?以后我还要继续骄傲地晒下去。有人看不顺眼的话,可以来咬我。顺便问问,你孩子拿了哪一年的总统奖?
请问你是怎么辅导孩子在两年之内取得好成绩的?愿闻其详。科学Booklet B怎样少丢分?英文如何快速提高?例如cloze passage and comprehension
上面的问询才是你真正分享的时候,整天晒分数,祥林嫂吗?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我有整天晒分数吗?每年晒一次行不?
可以的可以的,本是你的自由,但这个帖子说的是今年的PSLE啊,说自己去年的成绩干嘛呢。。。分享一下如何拿到成绩的经验才合题。。。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会分享的,我会跟她私聊的。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我在中国,对孩子没有任何辅导,是请的家教辅导孩子。如果你需要她的联系方式,我就短消息发给你。
太好了,谢谢您。我孩子明年小六了
您家其他人有监督孩子功课吗?如果只是靠补习老师一科每星期补一两次,两年就可以考这么好,孩子应该是非常自律的牛娃。
儿子跟那家教补习了一年,每周去一次,每次三小时。妈妈在家里,也说不上监督。儿子也不自律,每天学习的时间不超两小时。
昨天在外边,没认真看贴,今天又回看一下,感觉你的思维真是有问题。父母真的不应该把孩子能否拿到总统奖、能否考上北大清华作为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无论如何,只要尽了力,都应该对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多加鼓励和赞赏,都应该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感到自豪和骄傲。
你说我整天晒分数,可以去翻查一下我一年来的发帖纪录,看有没有超过两次。
今天是小六毕业生到新的中学报到的第一天,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上了名校的,而绝大部分去的是邻里中学。没错,在论坛晒成绩的,多是考出好成绩的。90%学生的成绩都是250以下,家长不更应该端正心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吗?像你那样,孩子不考280、不拿总统奖、不上北大清华都觉得没脸见人,这样的心态,迟早会逼得孩子跳楼。
换个角度 如果双方学生数目相当的话, 明显是RI强 63人, 华中53人。
把美国的大藤小藤加进来,RI 的优势更明显。
今天去RI了,看到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中国人。感觉新移民的孩子还是蛮强的。
这个”更明显”,有数据吗?
多数新移民的孩子蛮强,是真的。
新移民的孩子,分数线够上RI的,绝大多数都会选RI,这也是真的。。
同意,新加坡老一代华人比较有华中情结。。。。。。
请问您发短消息给我了吗?您孩子的䃼习老师
很抱谦,那个老师只有小三的班还有位,其它的都满了。
这位老师是住金文泰一带吗?
她是国内来的?
是啊,来很多年了。
跟别人说儿子去了华中,竟然有人说我得瑟,罢了罢了,以后去华中群聊天算了,那里大家才是平等的。
华中两年有许多可以说的,课程,活动,别的孩子的交往。你儿子好像围棋不错。也可以晒晒比赛。 考完PSLE一切归零,以前的真没啥提的。
不过华中群里面也安静。没人会分享,估计孩子都交给学校。
论坛里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可以讨论的,活动、课程、CCA等,考完PSLE也不是不能讨论,相反,趁着这个热度,讨论一下学习、备考、考试、选校,对下一年的家长都有很大的借鉴,包括会考分数,版块里晒分数的多了去了。一年就晒出一次分数(还不是我刻意晒出来装X),就有人出来嘲讽:“就这分数也配拿出来晒?“真让人无言以对。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说话,话题越来越少,论坛这些年来也是越来越冷清。
有同感,现代人好像都越来越敏感。担心的东西越来越多~~~
需要澄清,不是说你的成绩不好,晓林意思是:本题讨论的是今天的psle,忍不住出来晒去年的成绩,这对吗?问题是还不说是自己去年的成绩,光晒成绩,觉得味不正,如此而已。。。
今年跟去年是割裂的吗?今年的选校也得参考去年或前几年的分数吧?我都不想跟你说了,你总是纠缠于细枝末节
不说了,说别的
现在的年轻人难道都是这样吗?死不认错,一味强辩。。。
你的回复可以去看看吗?只是“儿子263”没有别的任何有益信息。
如果你真心分享,应该是“儿子去年263,去了华中,去年华中的cop 是258,RI是259,今年估计会低或高一分” 这才是真正的分享吧,为何要昧着良心说话,还一直强辩,国内人心都这样无良了吗?
你就是“初到坡县”吧,好像是有人说过这个词不好听,但你不是主张畅所欲言么?他们自然可以说他们的意见。
他也有很好的分享,比如“AEIS的失落到新加坡顶尖中学”
https://bbs.sgcn.com/thread-16328965-1-1.html
您好像也称赞过他那个分享很励志,人谦虚。
唉。别想太多。Don’t read too much between the lines.
我不是初到坡县,我是大名鼎鼎的1174963639,初到坡县已被封号禁言。畅所欲言不等于人身攻击。
难能可贵,真人现身演示——一句话可以招来怎样狂风暴雨般的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
只说了“我儿子多少分”几个字,就上纲上线,无限放大:“死不认错,一味强辩”、“昧着良心说话”、“国内人心都这样无良吗”,知道“初到坡县”(一位陪读妈妈,儿子也在华中)为什么给轰走了吧?
您的之前那个帖子很励志,但暴露了太多个人信息,又是围棋比赛冠军,又是华中,又是比同年级孩子大一岁,又是去年PSLE,很容易被人肉出来。网上什么人都有,为了孩子,您就消停消停,不要在这斗气了。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谢谢提醒,以前有点天真,不过已经发出去,覆水难收。不是我要跟谁斗气,网络是存在语言暴力的,唯有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哈哈哈,是不是我太抬高自己了?
您孩子那位好的补习老师,我知道是哪位了,在其它您的贴子里看到了。其实一直在排队等她的位,今年终于等到了,很开心。希望孩子借自己努力和老师的教导考上理想中学。
已经进了她的小六的班吗?恭喜了!好老师可遇而不可 求,祝愿您的孩子取得好的成绩!
是的,老师教的很好,也很有责任心。但仍需要课后消化,不然进步也不多吧,我想。
别这么想,群是泛滥了,但坛子还是有坛子的支持者,特别像我们这种没太多时间花在网上又不太喜欢社交的。
现在的家长没有十个、八个群,都被人说是太OUT了,两年前我在这询问哪里有学生群,竟然有人骂我不要脸,真是顶她个肺
消消气,这样太伤肝了,木有CP值鸭: 其实家长群就是一双面刃,给信息,也传递焦虑~~~
一個家長群都沒有加的我,默默流淚走開了。。。
自信点,那些群其实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是几个小圈子的人互相吹捧的平台罢了,加了,你孩儿若比他们好,你也不屑去比,你孩儿若不如那些人,平添烦恼和焦虑罢了。
明白人。
是的呢。上论坛呢,就是要开开心心的。别人分享的东西不合意就扣帽子,也是醉了。我就是看不过眼,特定登录来支持层主一下呢。
多谢支持!论坛就是需要正能量!
今年O考,HCI和RI又打成平手,并列第一。
今年A考成绩放榜,祝贺华中再次取得好成绩!
Congratulations to Hwa Chong for an amazing A levels results again!
1) mean UAP 85
2) more than 20% scored a perfect UAP of 90
3) 13 admitted to Peking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4) 42 received offers to Cambridge and Oxford University
5) Record performances and across the board improvements
Well done
A level results just announced.
Mean score: 85
6 out of 10: 3 H2 Distinction or more
20% perfect score
Improved subjects:
GP: 50% distinction
Higher Chinese: 70% distinction
H2 China Studies: 50% distinction
H2 Chem and H2 Physics: 70% Distinction
English Language Linguistics: 40% distinction
H2 Math: 80% distinction
Economics: 60% distinction
H2 Knowledge of Inquiry: 70% Distinction
H2 Further Math: more than 40% distinction
刚好看到RJC的A考成绩放榜,比较一下, 红色为RJC
1) mean UAP 85
2) more than 20% scored a perfect UAP of 90, 30.9%(368 of 1190)
6 out of 10: 3 H2 Distinction or more 63%
20% perfect score
Improved subjects:
GP: 50% distinction 57%
Higher Chinese: 70% distinction
H2 China Studies: 50% distinction
H2 Chem and H2 Physics: 70% Distinction 70%
English Language Linguistics: 40% distinction 90% for Literature in English
H2 Math: 80% distinction 70%
Economics: 60% distinction 60%
H2 Knowledge of Inquiry: 70% Distinction 70%
H2 Further Math: more than 40% distinction 70%
RJC:
536 (45%) at least 6 Distinctions
286(24%) at least 7 Distinctions
78 (6.5%) at least 8 Disctions
6 attending 9 Distinctions
RJC further maths 成绩比华中高出这么多,完全打破华中数学强的传言。
巴西、德国足球实力相当,下次德国拿了冠军,你不会说德国完全打破巴西实力强大的传言吧?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是英语语言学,English Literature 是英国文学。两个不同的科目,怎能放在一起相比?华中去年和前年,英国文学的A率也是90%上下。今年虽然新闻稿里没提,但是跟RI不会相差很远。
H2 Further Maths 的成绩,RI的新闻稿中,和校内公布成绩时,都没有提到。你的70%数据从何而来?
华中和RI 的成绩差别不大,这几年各有斩获。这次RI尖子生人数略强
DHS人数不多,考的也挺好的
立华有进步,考的不错
欢迎GreenAA重返论坛!
不敢当! 我其实没想“重返”,只是看到有人引用数据错误,又有人根据错误数据得出荒谬结论,忍不住跳出来说一下。
哈哈哈,在论坛里潜水快一年了吧?终于也看不过眼,要跳出来喷水了
RE:想问一下PSLE result
祝贺!昨日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田径总决赛,华中在与老对手莱福士中学的正面对抗中,夺得4项团体金牌,四德女中获得另外2项团体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