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做bus,看到一位国内来的大叔,对着马来司机问:我上车刷卡了,下车还要刷卡吗?
马来司机也不懂他说的什么,我赶紧接过来说是的,上车刷的时候不扣钱,下车才扣钱。
大叔边走边说,咱也不懂呀,坐车还的刷两次,然后坐下来。第二站上来一位查票的,要刷大叔的卡,大叔问我都刷了你还刷,下车了我再刷不刷了…….
好多人拿到身份后都急匆匆把父母办过来,然后又要天天工作,照顾不了老人,反而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孩子照顾家,可是很多老人出门买个菜就糊涂了,一个是路不熟悉,然后语言不通,商场转个圈又走去另外一个出口了,自己还不知道方向反了。
也有走丢了的,真的需要考虑下,看看老人适不适合过来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我们觉得简单的事,可能正是最让他们苦恼的事情。
家里人没给以指导。。大叔也可以问人
这事得看人
RE:别以为这就是孝顺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没有时间陪伴不能太挑剔。毕竟孝顺不是做给陌生人看的。
这哪是孝顺啊,为了一己私利,坑老啃老。
要鼓励老人家多开口问。这里绝大多数华人都会说中文, 而且热情 善良。一定能得到帮助
我觉得挺好的呀,大叔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不就知道了? 人生地不熟,呆几个月不就熟了。。。。。新加坡水好,空气好,我妈来新加坡住了2年,身体毛病少多了,血压药都不吃了。。。。 平时自己出去逛的不亦乐乎,新加坡治安好,不怕被骗也。 就是不会英文,跟女佣沟通有困难,2个人在家光对着笑。
父母刚步入老年还好,等70多岁,需要人旁边照顾的时候,那时候就知道孩子不在身边多痛苦了,请保姆不是办法,保姆是需要监督的。 最好的方法还是把父母接过来,新加坡水好,空气好,食品安全。 当然前提是经济根的上,住不好,生活不好的,那还是别接过来的。
新生水不知好不好,空气看印尼人心情,食品安全说不清就不说了
有些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新生水好不好,新加坡有多少人是水龙头水直接喝的? 国内呢,别说直接喝,有多少家庭就算要烧开的水,都不再用水龙头,而是买大桶水
空气好不好? 新加坡的天是蓝色的, 印尼人烧芭,占总时间的多少?或者说,距离上次烧芭多久了? 国内空气,就不用比较了吧。
遇见了就像楼主这样帮忙解决一下,教一下,不要管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许儿女教过老人忘记了呢。也许儿女周末都是开车带老人出去玩的呢,大家都不容易。不是吗?谁在公司一帆风顺没压力?家里有个老人照顾多幸福呀。
很简单,尊重老人意见,老人愿意在哪就在哪。当然也要考虑自身家庭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