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如果确定不会买房也没有其他用途,是不是把OA的钱全部放到SA里面拿更多的利息比较好?
有人研究过吗?允许吗?
可以的,只要是在55岁以下,SA还没有满的情况下,可以把OA转去SA赚更高的利息,积攒退休基金。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CPF网站:https://www.cpf.gov.sg/Members/F … m-topping-up-scheme
可以的,只要在55岁以下,SA还没有满的情况下,可以把OA转到SA赚更高的利息,积攒退休金。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CPF网站,路径如下:
CPF主页 –> FAQ –> Retirement Sum Topping-Up Scheme –> Transfer from Ordinary Account to Special Account
谢谢,学习了。top up后SA不超过FRS(现在是180k了吧)就可以了。
准备转成SA了,每年收益多1.5%,10年复利就差很多了。
今年应该是176K,然后每年涨一点,越来越高。
关键在于确定不使用,你真的能确定?
拉仇恨啊,有些人恨不得政府赶紧把CPF的钱全部给他们,隔三差五complain CPF局,但有些人想方设法top up CPF赚取更多利息。
我的情况的确不会用什么CPF的。
OA最大的用处是买房。我们已经有自住房了,买投资房的话HDB就不谈了,新加坡公寓也是很差的投资品。新加坡政府的政策已经明确的不能再明确了,房价不可能大幅上涨(或下跌)的,租金收益也差的一逼。我宁愿买REITS或者其他国家的房子。所以,房子不买的话的确没啥用处了。
放到SA里会多1.5%的收益。之前有人算过,每年1.5%利息差别,每1万元10年复利下来,收益差是6000元。假设5万转到SA,10年就是多3万元收益啊,很可观了
谢谢分享,看了你的帖子,我也把OA转去了SA.
这个一定要转。利息差很多 即便需要买房,最好不要用公积金。CPF借款的利息是要还的。而且利息又高。
也不能这么说吧,CPF要还利息但最后利息还是你的。我想这只是政府防止靠卖房套现CPF的一种手段。
我觉得应该尽量用CPF, 省出的现金可以top-upCPF或者SRS避税。当然都充满另说了。
55岁之后卖房还要还CPF和利息吗?如果需要的话岂不是多次一举,反正都可以取CPF了。
不一定
把SA填满了就不能每年top up 7000免税了
转多少最佳取决于税率
说的太对了,如果满了,就只好依靠SRS了
你仔细算一下。两者是有差别的。利息差是额外的现金收入。
到底公积金里的钱能拿回来吗
很大程度是拿不回来全部的,除非脱离国籍或退pr.
1.可以留给后代。
2.自己使用有很多限制,不活到85岁或更多,是拿不回来的。
必须转,如果你不打算用七千块TOP UP的话
说到底,你未来看到的也就只是纸面上的升值,一定会一部分是留给别人的,看到但用不到。。。
昨天早报一条消息,一个65岁的新加坡老人投诉,收到公积金局的信,通知他,将分29年分期拿回他的公积金。他说新加坡平均寿命是84岁,为何他要到94岁才能拿回公积金。。。。
政府怕的是:人活着,钱没了。结果是政府背锅。
老百姓怕的是:钱还在,人没了。结果是便宜了儿孙。
两害相权取其轻,后者起码还可以造福儿孙,前者是造孽大众。
另外,就算钱全还给你,哪可能算的那么准,死的时候刚花完,按华人的文化习惯,一定是有结余的,其实和放CPF变成遗产也没啥区别。当然,结余太多可能是有点浪费,活到94岁才回本,有点过。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全部拿回本的选项,我觉得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有子女担保,保证到时如果自己没钱养老了,政府直接去子女账户扣钱。没子女的,拿非自住房产抵押。这样不要给社会和其他纳税人添负担。没子女担保和自己财产担保的,就没法取光CPF。因为连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都不愿意负责的话,凭什么让其他人对你负责?
真这样的话,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还愿意把CPF全取出来了?
对,那帮嚷嚷着55岁就允许CPF一次取干净的,得有子女或者其他担保人,他们钱花完了政府可以直接回收他们的屋契折现,如果没有屋契,就扣担保人的钱。
没有担保人,还想全部一次取现,完全就是耍流氓。到时候没钱了,赖政府,知道政府要脸没法看着他们饿死流落街头,真让他们饿死了到时候又说没人权没人性了。到最后他们不要脸的一方肯定赢的,买单的是全体纳税人。
问他,到了84岁还没死准备自己跳马六甲么?
到时候不死又没钱,肯定赖在政府身上,政府不给钱就去找记者博同情骂政府没人性,搞得新加坡政府例外不是人,这些个把戏见多了。
可以啊。保持健康的体魄,活久久!
多少岁
活过95岁,政府就亏本,你就赚了
请问转进SA后,万一到时需要,就不可以再转回OA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