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中央区领涨 三巴旺垫底 本地组屋转售价10年来平均涨30%

本地组屋转售价过去10年平均上升三成,各地区组屋价格涨幅差距大,中央区组屋转售价10年内飙涨113%,而三巴旺区组屋只上升7%。
发布/2019年3月23日 3:30 AM
文/涂健强
来自/联合早报

其他地区的组屋价格在同期都取得双位数的涨幅。

组屋转售价上涨最多的前三个地区为中央区、金文泰和红山,但金文泰和红山的房价涨幅为56%和55%,与中央区的113%差距也很大。

莱坊国际产业顾问行研究部根据建屋发展局的组屋转售数据整理出过去10年组屋房价走势,该行高级董事兼主管李乃佳日前在《联合早报》举办的华语投资讲座上分析,虽然政府自2013年推行房贷管制框架,限制总债务偿还比率(Total Debt Servicing Ratio)必须在60%以内,不过本地组屋过去10年的转售价还是平均上涨了30.4%。

李乃佳回复记者询问时指出,中央区组屋转售价表现一枝独秀,主要是因为达士岭摩天组屋(The Pinnacle@Duxton)拉高了平均房价,其他中央区较旧的组屋,比如牛车水一带的老组屋价格其实并没有大幅上升。

根据建屋局的划分,中央区的范围包括滨海东、滨海南、纽顿、乌节、欧南、里峇峇利、梧槽和新加坡河一带。截至去年第一季,中央区共有1万2316个组屋单位。

至于三巴旺组屋价格涨幅偏低,李乃佳认为,这是因为该区距离主要就业中心如淡滨尼、中央商业区和波纳维斯达等较远。“虽然如此,我们预计当兀兰、实里达区和榜鹅数码区带领的北岸就业集群发展起来后,这个地区的屋价会上升,三巴旺重建船厂的计划也有帮助。”

ERA高级营销总监李嘉杰受访时说,中央区和三巴旺组屋转售价的差距显示地点的重要性,优越的地点对资产升值有着关键影响力,他建议买家选房子时必须考量这一点。

新旧组屋价格差距大
博纳集团主要执行员林永富则认为物以稀为贵,除了地点的差别,中央区的组屋数量也比较少,所以价格相对来得高。

他说:“打个比方,中央区的组屋如达士岭都是百万组屋,三巴旺的地点则在郊外,供应量非常多,选择也较多,而且组屋年龄新旧掺杂在一起,平均组屋价格涨幅就会少很多。”

此外,李乃佳也指出,组屋的屋龄与房价息息相关,一般来说,新组屋的房价上升空间会更大。

以大巴窑的四房式组屋为例,建于1979年以前,屋龄超过40年的单位去年底转售价约为40万元,比10年前增加了22%;建于2000年以后,屋龄不到20年的单位平均转售价约70万元,相比10年前增加了40%。

虽然旧组屋价格上升空间不大,不过李乃佳建议屋主们不必急着脱售旧组屋,可以等公积金局宣布使用公积金购买旧组屋的新政策后才决定。

他说:“至于那些拥有第二套房产的屋主,而且想要套现作为退休用途,是时候重新检讨手中的资产组合。”

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不久前宣布,国家发展部和人力部在探讨如何放宽公积金购买高屋龄住房的相关条例,计划近期内公布细节,今年5月起实施。


莱坊国际产业顾问行研究部根据建屋发展局的组屋转售数据整理出过去10年组屋房价走势,该行高级董事兼主管李乃佳日前在《联合早报》举办的华语投资讲座上分析,虽然政府自2013年推行房贷管制框架,限制总债务偿还比率(Total Debt Servicing Ratio)必须在60%以内,不过本地组屋过去10年的转售价还是平均上涨了30.4%。

铜牌评论:
但是,该报告没有说,自从政府自2013年推行房贷管制框架,限制总债务偿还比率(Total Debt Servicing Ratio)必须在60%以内,本地组屋过去5年的转售价的走势,或者2013年以来的走势!!!

选择性为自己的需求来做报告,确实高级懂事。

这样来写报告,即使以后价格再跌,也没有关系,可以跟20年或者30年前的指数相比。
如果是建屋局对公众的报告,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平衡的报告。


中央区组屋很少,都没有成片区的组屋。

我看到丹戎巴葛有、梧槽有,比较成片的组屋,都是比较老的组屋了。这些地点宝贵。哪怕老组屋都很值钱。但是房源很少出售的。


通涨,也就是货值贬值,算每年2.5%吧,10年复算下来,也是30%。那就是实际上没有涨,非中央区涨不到30%,那就是事实上贬值。


居住属性越强,涨幅越慢,金融属性越强,涨幅越快。这是全球几大国QE的外溢性,新加坡作为一叶小舟,只能减少影响,而不可能置身其外。

中央区组屋涨幅巨大,政府也许会进一步打掉它的金融属性和流动性,因为这个事实上拉大了贫富差距。

以后尽量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会是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同样背景的新加坡公民,一批当年买在中央区的组屋,一辈子房子白住,老年还能套现60万养老,另一批居住在三八旺,套现的钱根本没几个,社会能稳定么?毕竟这不是公寓,是政府组屋,组屋的金融属性应该弱化再弱化,这也是对下一代新加坡人负责的行为。


这不正说明房子可以抗通胀吗


居住属性不能准确地解释房屋的涨跌的速度,不然就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
房屋的涨跌速度其实和这个文章的终止很符合。就是位置。
虽然这个文章行文不是太严谨。但达士临如果建在白沙也就没有这么贵,因为地价就低了。


其实,我觉得这种统计,挺坑人得。 比如涨幅30%,主要是中心地带拉高得。 但大部分人还是住在周边居民区得,而这些未必就是明白人。。。他们可能误以为,哪里都至少30%涨幅。 所以,世面上才有,BTO稳赚一笔,但不考虑是什么房子。


一棵树不可能涨到天上,也极少有东西价值归零。 居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投资,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 生而平等,死而平等,不平等的只有中间的经历。


生而平等,死而平等?
人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人死了还有治丧委员会,还盖X旗.还去八宝山。还降半旗。
有的还子孙钱都花不完。
不要被洗脑了。
呵呵。


这篇文章是叫大家去买三巴旺的房子吗?恕我愚昧,没看懂。三巴旺再便宜我也不想买啊。


那些后天改变命运的也是命中注定? 应该给我们这些改变命运的一点奖励吧 不然谁珍惜?


三巴旺不靠近我单位,没我想要的任何因素。还有船厂污染。。。恕我无法接受三巴旺。

做船的都知道,你想想涂油漆以前要喷砂,要喷油漆,细微的颗粒都飘散在空气里,你觉得没有问题OK吗?反正我不要去三巴旺。


三巴旺义顺都便宜,我还没有搞懂为什么差那么多


CCK竟然不是垫底的?


船厂要搬去Tuas了


谁来说说为什么三巴旺的二手组屋便宜?


我来说说原因。

想当初,6-7年前,正是大量外来人口拿到PR身份,在市场上找房子。
当时是BTO最少的时候。

作为PR,要考虑电梯翻新,所以旧屋子都不能买。

最新的,最吸引人的屋子在北部三巴望,海军部,CCK,YEW TEE 和东北的盛港。西边的文理。

于是呼,PR都去买那里的屋子。
所以,当PR quota刚刚出台时,瞬间这些地方的QUOTA爆满。一房难求。

如今,PR30年媳妇熬成婆。已经成了公民,而孩子快上学了。这些人有钱有需求,都上BTO和EC了,屋子就需要卖掉。大量2手房推出。

但是,PR3年不能买房的政策,减少公民,PR数量的政策,导致了整个HDB市场低迷,没有接盘侠。
于是SBW,海军部,YEW TEE 的屋子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就很快,成了灾区。


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同意让新移民作为这些地区组屋价格低迷的承担者。
1.和03,04年一样,HDB没能很好的预测组屋需求,推出太多组屋,造成低迷。
2.这些区域发展差强人意,新区设施,交通和组屋结构更有吸引力。


同认为不能同意让新移民作为这些地区组屋价格低迷的承担者。
但晓林的1也不是原因。我觉得HDB很好的预测了组屋需求,BTO就是个很好的措施。
但为了选票对组屋的上升进行了有意的打压。
关于晓林的2我觉得是政府让市场来作决定,比如政府只给基本的设施,比如小贩中心,邻里商店等。
其他如购物中心让市场也就是私人房产商自己去决定。

PS: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回复帖子,回复功能好像一直在走,就是不出来。


如果北部高铁和地铁与马来西亚贯通的话其实形势前景很好


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卫星镇不能很好的规划 还是会导致阶级固化


市中心如果建组屋,会创造一大批富有中产,只是政府收入就少了,这个看政府决策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