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请参与讨论,关于目前HDB 的BTO 政策的缺点及建议

铜牌评论,

本版网友qingni0000 在帖子后面几楼中提出了非常有思想的建议。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你认为HDB的现有BTO政策完美吗?

先引用早报新闻:

黄循财:下月宣布新住屋政策 8月预购组屋销售延后
发布/2019年8月20日 4:32 PM
更新/2019年8月20日 6:15 PM
文/杨浚鑫

国家发展部和建屋发展局正在检讨如何为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组屋的首次购屋者提供更多支持。(档案照)
Twitter  Email

(早报讯)国家发展部和建屋发展局正在检讨如何为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组屋的首次购屋者提供更多支持。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将在下个月分享更多细节,原定本月举行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也延后至9月。

他今天在面簿发文,透露这个消息。

建屋局每年定期举行四次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下一轮销售活动原定于本月举行,约有3300个预购组屋单位供申请,地点位于榜鹅和淡滨尼。

李显龙总理前天(18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时曾说:”针对如何支持夫妇生育、确保组屋在负担得起的水平,年轻部长们有几个点子。我会交由他们较迟时公布。现阶段,我会细数新生宝宝人数,希望数字节节上升。”


难道是津贴和孩子有关系?鼓励生育。


支持铜兄,我的看法。

现在bto模式其实有很明显的缺点
1 政府在规划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采用bto方式。以前因为预测错了,就改变方式,把预测的责任转嫁到买房的人,其实是变相的推卸责任。政府在预测需求方面比个人的优势大很多。

2 bto的等待时间和选房时候的抽签,人为增加购房的不确定性,变相提高了大家的购房成本。解决的方法还是回到以前的排队。

3 抽签也是在破坏价值,不能把房间分配最需要的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投标解决,出价最高的人的。多出来的钱补贴其他购房者。这样更符合经济原理。

看这次国庆总理的演讲,不知道是在现有框架下做微调,还是做结构性调整。


为什么CDB的组屋可以转手赚很多呢
我想到HDB分配中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

就那最多的新移民来说,如果买二手的,补贴是4-5w(四房5w五房4w),如果那边远地区的bto的地铁站房子,以前可以赚10w,现在不知道。如果是CDB的BTO,5年后卖掉大概是赚10-20w(这个是前一段时间论坛的邓老板说的,建议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这个差异,我只能解释为hdb希望大家都去买bto,而且是cbd的bto。

4 同样的资格,不同渠道补贴不同。不是人人都需要cbd的bto,这就造成了变相补贴cbd需求的人。另外cbd的bto的房子贵,不是人人都负担的起的。也就造成了钱多的人能拿到的补贴多,钱少的人补贴少。


现在bto模式其实有很明显的缺点

1 政府在规划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采用bto方式。以前因为预测错了,就改变方式,把预测的责任转嫁到买房的人,其实是变相的推卸责任。政府在预测需求方面比个人的优势大很多。

2 bto的等待时间和选房时候的抽签,人为增加购房的不确定性,变相提高了大家的购房成本。解决的方法还是回到以前的排队。

3 抽签也是在破坏价值,不能把房间分配最需要的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投标解决,出价最高的人的。多出来的钱补贴其他购房者。这样更符合经济原理。

看这次国庆总理的演讲,不知道是在现有框架下做微调,还是做结构性调整。

为什么cbd的租屋可以转手赚很多呢

你提醒了我hdb分配中另外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

就那华新最多的新移民来说,如果买二手的,补贴是4-5w(四房5w五房4w),如果那边远地区的bto的地铁站房子,以前可以赚10w,现在不知道。如果是cbd的bto,大概是10-20w(这个是前一段时间论坛的邓老板说的,建议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这个差异,我只能解释为hdb希望大家都去买bto,而且是cbd的bto。

4 同样的资格,不同渠道补贴不同。不是人人都需要cbd的bto,这就造成了变相补贴cbd需求的人。另外cbd的bto的房子贵,不是人人都负担的起的。也就造成了钱多的人能拿到的补贴多,钱少的人补贴少。

抽签当然是公平的,没有人说它不公平,按期望值,大家都是一样的。

抽签当然是公平的,没有人说它不公平,按期望值,大家都是一样的(如果人人一样算公平的话)。

抽签的缺点是浪费了社会财富,不能把房子分配给最需要的人,也就是愿意出价最高的人。同样的房子,对不同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比如离学校近的房子,对有小孩上学的人来说就更有价值。这些人就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把这种房子分配给没有上学的孩子的人,就是对社会资源浪费。类似的,同样的房子,对在房子附近工作的人来说,就比在很远地方上班的人更有价值。

我举个例子就更好理解了。2个人,a和b, 两套房,f1和f2. a对f1和f2的估值是 10w 和20w, b是10w和25w, 因为b的工作地点就在f2边上. 如果a得到f1,b得到f2,房子对两个人的价值之和就是10+25=35w. 如果反过来,a得到f2,b得到f1,则房子对两个人的价值就是20+10=30w。不同的分配方式之间有5w的差距。 如果用抽签来决定房子分配,两种情况各50%, 房子期望的价值就是(35+30)/2 = 32.5,比最优结果就少了2.5w,这就是被浪费掉了。考虑到hdb的价值,抽签其实浪费了很多社会财富。

因为5年后可以卖,所以如果是a得到了f2,那么他可以5年后把房子卖给类似b的人,赚2.5w。这也是就是为啥那么多人去抽cbd的bto。即使不需要cbd的bto的人,只要有能力,也会去抢,因为5年后转卖有钱赚。所以抽签也人为加剧了cbd的bto的需求。

新加坡政府是比较崇尚市场经济的,比如拥车证的投标,电力供应商的市场化。但是不知道为啥,要把hdb的分配改成bto+抽签,完全看不到人中龙凤的部长们的过人之处。

投标是不可取,一旦价高者得,那么affordable 从何说起

其实不矛盾的,所谓cbd刚需,其实很多都是钱的问题。

比如举个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看好cbd的bto,投标造成造成同样的房子,cbd 90w(比现在多20w),边远地区10w(比现在少20w,远低于成本,因为有cbd购买者的补贴),那么就有很多人愿意去边远地区生活了。

为什么车可以投标,而房子不能呢?按政府的说法,coe的钱用来发展公交,我认识很多人,如果不是因为小孩子上学,都更愿意坐公交。抽签是非常浪费社会财富的。

我自己的理解,旧房子对hdb的是负资产,因为维护需要很多钱。而bto,特别是cbd的bto,是赚钱的。我印象中,几年前有个大巴窑的bto,大概是地价,建筑成本和hdb毛利各占1/3. 这个地价可以算政府的收入,毛利是hdb的收入。hdb为了维护庞大的旧房子,必须保持一定的bto,特别是cbd的bto的人气,否则就需要政府大量补贴了,财政吃不消。

你提到的这些方法,都没法解决抽签浪费社会财富的问题。

抽签并不能让房间更负担的起,反而因为浪费了财富,让房子变贵了。让负担不起的人住cbd的bto,才是对社会财富的最大浪费。

比如hdb以不盈利为目标,那么就我举的例子,如果房子的成本是5w,那么一种情况是社会价值35w,成本10w,那么a和b就可以拿到补贴25/2=12.5w。抽签的话,a和b能拿到的补贴是(32.5-10)/2=11.25. 其中的差距就是浪费掉的2.5w的社会财富。

如果改革bto的分配方式,让每个屋主可以多得几万块,我想没有人反对吧。


还有什么比抽签更公平的呢?来集思广益。


难得看到这么有想法的帖子。谢谢大家


拍卖靠前的号码,拍卖所得一半用来这期BTO的其他购屋者,一半进财政。

比如这个BTO有500套房,前50个号码拿出来拍卖,拍卖的是选购顺序,不是屋价,这部分不许贷款,只能现金,不能转让不能退,不能进入将来的估价系统,转售的时候不可以以此作为广告宣传(管好中介就行)

比如这50个号总共拍了100万新币,50万进财政,还有50万补贴剩余的450套屋子给他们发红包,皆大欢喜。

组屋的目的是居者有其屋,先选的补贴后选的很公平,不想买号就后选。就跟游乐场里的优先通道一样。


网友笑天提到:
最高指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HDB更是如此, 从获利角度看公平, 本来就是南辕北辙
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把房子分配给最需要的人
只是最需要人的认定标准是,谁愿意出的钱更多,谁就更需要。

我把我举的例子简化一点,看看你是不是可以使你明白我的意思。如果还不能,我只能说另请高人讲了。

两个人a和b,分两套房f1和f2. f1和f2对a来说都是值20w,对b是20w和25w,房子成本5w,hdb零利润运作。a和b都是理性人。

那么投标的结果就是,a出20w得到f1,b出25w得到f2. 房子出售得到45w。扣房子成本10w,那么利润是35w,这35w补贴a和b,一人补贴17.5w。实际房价就是2.5w, 7.5w。a和b的总补贴是35w,a和b得到的一样多,都是17.5w。

如果hdb抽签,每个房子就卖5w。这样就分两种情况了。一种是a得f1,b得f2,虽然都出了5w的房价,相对于房子的心理价值,a得到的补贴是20-5=15w。b得到的补贴是25-5=20w。总补贴是35w,但是分配的不平均,a少b多。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b得到f1,a得到了f2.一样都是5w的房价,结果a得到的补贴是20-5=15w,b得到的补贴也是20-5=15w。总补贴是30w,a和b一样多。

抽签两种情况概率各50%,那边期望的总补贴就是(35+30)/2 = 32.5。 a和b的期望补贴是分别是15w和17.5w。

投标和抽签比,首先a和b的补贴变多,其次补贴一定平均。即避免了社会财富的浪费,而且分配更公平了(如果一样多就是公平的话)。

网友 lhh 的大作中提到:
你讲的这些,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财富不一样吧比如a总资产只有2w块,而b总资产有10w。同一间屋子,a更需要而b不那么需要,但a只能出得起2w块,b却不介意出3w块。这种情况,能按愿意出钱多少来说b比a更需要这个房子吗?
我说的情况,是在大家都负担的起的情况下
比如都有能力负担100w,a只愿意出20w,b愿意出25w,因为某种个人原因,比如里公司近,小孩上学离学校近, f2对b来说更有价值。

不过你说的情况,是hdb在分配中另外一种不公平。

5 收入高的补贴多,收入少的补贴少。 大家都知道cbd的bto赚的多,但是这些bto基本是最贵,不是所有有资格购买hdb的人可以负担的。如果你的负担能力(贷款额度+cpf+现金等)达不到,就只能买郊区的bto。这样同样一个购房资格,只因为个人的负担能力不同,拿到的实际补贴也不一样。结果就是有钱的补贴多,没钱的补贴少。

笑天 提到:
我完全懂你说的意思但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这回事, 你认为的公平,也未必人家认为公平, 用货币衡量公平也未必是真公平 比较好的办法之一是拼人品,就是撞大运-抽签 更理想的办是综合各种因素,打分-但分数体系怎么建立,又是大问题。 也许-套个时髦的技术-寄希望于AI吧 或者等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那一天,就都没问题了

我从来就没有说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当然这个是学法律的人研究的东东。

我说的是社会价值,或者是社会财富。如果分配可以使社会财富最大化。也就是怎么分配可以把蛋糕做得最大。至于蛋糕做大后,如何补偿不同人之间的收益差,使公平感最大化,并不在讨论之中。


各人的公平都是不同的,没有一个绝对的公平。公平,是法律研究的东东。

但是有一种方式可以使这些租屋对应的社会财富最大化,这种方式就是投标。这个是经济学研究的东东。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投标来分配,把蛋糕最大化。通过其他补贴来实现公平。类似现在的拥车证制度,车牌拍卖,然后拍卖所得发展公共交通。


既然说到hdb,hdb在分配中也有另外两种浪费。

6 空置的hdb。这个房子有些是地理位置不好+楼层差,但是定价是hdb固定的,大家觉得不划算,结果就是没有人愿意买,就空在那里了。关注rof和sbf就会发现有些房子一直卖不掉。其实这些房子可以降价,甚至免费或者倒贴钱,使用起来,使社会财富最大化。

7 种族比例限制造成的浪费。我最早发现这个问题是看大巴窑的旧房子。那里华族满额,结果就是马来人的二手房比华族的便宜大概10%。但是在从hdb买新房的时候马来人和华族没有差别,这样马来人买那边的新房的动力就不足。结果就是新房的马来族配额空着,造成浪费。这个也可以通过投标来解决,其实就是便宜卖给马来人。


有人提到:
难道只有我没看懂?绕了半天不知道在说啥
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只是涉及到投标,有两种情况,就显的比较绕
简单说,就是把房子给最需要的人(出价最高的人),那么实现的社会财富最大。

再简单化就是一套房子f,对a来说是20w,对b来说是25w。如果房子给a,社会财富就是20w,给b则是25w。所以给b是社会财富最大化的分配方式。

这个分配方式只考虑社会财富最大化,没有关注公平。公平可以通过补偿a(对hdb的分配来说),使a和b都觉的公平。

有人提到:
热门地区转售价高,可是中签率低呀你愿意去搏,说明不急着住房子,那就慢慢等运气了
出现这种情况,正说明分配方法中出现了问题
市场的力量发掘到分配中的不平均,然后调整。

cdb的bto有钱赚,所以即使不是需要的人,也会考虑去买。

同样的,二手租屋的价格为啥一直跌,一个原因就是买二手租屋亏啊,只能拿4-5w的补贴(对新公民)。

即使保持目前的分配方式,等足够的时间,市场也会抹平这些差异,但是成本高,而且实现的社会财富少。

有人说
我完全懂你说的意思但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这回事, 你认为的公平,也未必人家认为公平, 用货币衡量公平也未必是真公平 比较好的办法之一是拼人品,就是撞大运-抽签 更理想的办是综合各种因素,打分-但分数体系怎么建立,又是大问题。 也许-套个时髦的技术-寄希望于AI吧 或者等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那一天,就都没问题了
我从来就没有说公平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当然这个是学法律的人研究的东东。

我说的是社会价值,或者是社会财富。如果分配可以使社会财富最大化。也就是怎么分配可以把蛋糕做得最大。至于蛋糕做大后,如何补偿不同人之间的收益差,使公平感最大化,并不在讨论之中。


微信群里的讨论比这里精彩


把我拉进去?


先加我微信


因为回复可以马上显示,不需要审核。继续转贴后续的帖子。

在 牛啊牛 的大作中提到:
什么是社会价值?楼主能先把这个说清楚,给大家科普一下行不?然后楼主再来说BTO怎么样,楼主才是觉得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我说的社会价值就是一个物品在不同人心目中价值。

比如从天而降一瓶矿泉水,有a,b,c三个人。在a,b,c眼里,这瓶矿泉水分别值0.5, 1,和2元。原因是a手里已经有一瓶了,所以估值比较低。b是不渴,所以估值居中。c非常渴,估值最高。

如果把abc三个人看出一个小社会,那边a得到矿泉水对应的社会价值就是0.5元,b和c得到就是1和2元。一个好的分配方式,就是应该把这瓶水分配给c,这样实现的社会价值才最大。

假如矿泉水的标价是1.5元,就只有c愿意买。如果因为政府补贴,矿泉水只卖1元,abc都有同样资格可以买。因为abc心目中这瓶矿泉水的价值是0.5,1和2元,所以a当然就不愿意买了,因为不划算,会亏0.5元,bc依然愿意买。

如果允许转卖,那么abc就都有动力去买的。ab买到后可以转手卖给c。假设转卖成本0.1元,那么就能赚0.9元钱。

现在讨论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抽签和投标。为了简单,不允许转卖。
因为不允许转卖,那么a就没有动力去抽签。只有b和c抽签。b抽中,社会价值是1,c抽中,社会价值是2.期望的社会价值就是(1+2)/2 = 1.5.

如果是投标,假定bc都按自己的心目中的价值投标,b投1,c投2得到矿泉水,那么对应的社会价值就是2,肯定比抽签实现的社会价值1.5来的高。

投标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肯定不是这么简单,不过只是把情况复杂话了,但是原理其实是不变的。比如c知道b最高只出1元,那么自己就没有必要投2元,投1.1就足以保证自己得到矿泉水。c只要是理智投标,就肯定会得到那瓶水。

允许转卖的情况就更复杂了,a也会去抽签,因为可以转手卖给c。扣掉转卖成本0.1元,等于最后实现的社会价值是1.9元,小于2元。c如果理智投标,肯定是得到那瓶水,实现谁会价值2元。

当然投标没有顾及公平问题,那么如何补偿abc,使3个人的的公平感最大化,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并不讨论。


多谢铜兄编辑,其实也只是自己个人看房子过程的一点感受,见笑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