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新加坡第一夫人科普“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传播途径直接影响布控方式…

新加坡第一夫人科普“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传播途径直接影响布控方式…

自从新加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特别是成为仅次于日本的海外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
新加坡并没有像国内一样,倡导闭门不出以及出门要戴口罩等,民间出现一些质疑的声音。而实际上,政府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
新加坡人力部要求2月8日过后返回新加坡的工作证件持有者,须在入境前征得人力部的同意。
教育部要求各大学取消50人以上的大型讲堂课和活动,政府学校都停止每天早上的升旗礼等。
陆交局免费发放30万个口罩给私召车和出租车司机!每名司机会获得4个,另外,所有出租车和私召车司机每日需测量体温两次。
新加坡政府也将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isease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简称DORSCON)从黄色调整至橙色,目前只在最高红色级别之下。

(图:来源自网络)

对于防控…传播途径将直接影响新加坡的布控措施…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病毒传播途径,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冠状病毒空气传播,已知的病毒传播途径仍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身体接触。
那么…说简单点究竟是什么呢?
新加坡第一夫人何晶有热心解释了…

(图:来源自网络)

她这样解释道:
病原体的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是有区别的。
我们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新冠病毒随着鼻涕、咳痰等飞沫带出体外。飞沫从口鼻飞溅,落到地上或其他表面,或溅到其他人的脸部、衣物或双手,但这并不形成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指的是空气中的气流带着病毒或细菌飞扬,或是病毒或细菌附在微尘颗粒在空气中漂浮很长时间。
新冠病毒体型相对大,类似于非典(SARS)冠状病毒。
对于新冠病毒是否能空气传播,我们即没有证据证实,也没有证据证伪。但是,我们务必不可把飞沫传播与空气传播混为一谈。空气传播的一个要素是病原体在空气中漂浮相当长一段时间,哪怕过了几个小时,也可能仍存在空气中,在人们呼吸时进入人体。

(图:来源自网络)

仅仅因为飞沫在落地之前在空中飘荡了几秒钟,并不因此成为空中传播。
让我们谨慎应对,未来有可能变为悲观,也有可能让人谨慎乐观。
我们的一些确诊病人正处于危重期,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一些在加护病房的病人或许会突然病情恶化,或许会出现死亡病例。菲律宾和中国香港也面对同样的情况。
至少有一份医学报告指出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现象,那就是“细胞因子风暴”——人体免疫系统进入超负荷运转状态,反而开始攻击自己的器官。还有一份医学报告来自武汉一家医院的加护病房主任,这份报告指出,淋巴细胞是否突然减少,是危重病人能否捱过去的关键因素。
这些是各个医学团体分享经验和医学意见的各种努力。

(图:来源自网络)

尽管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开发疫苗和各种救治方案,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对付新冠肺炎。
在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和争论,我们应提高警惕,保护自己,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好好吃饭,多喝水,锻炼身体。

所以…防控真言就是:
多休息
多吃饭
多喝水
多运动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不确定会空气传播  不等于  确定不会空气传播
就好像在肺炎初期的武汉
不确定病毒会传染  不等于  确定病毒不会传染

把“不确定”当作“确定不”,甚至广为宣传,武汉就是前车之鉴。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