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单日新增91例,印度入新“疫船”确诊人员范围再扩大
8月17日今天,新加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1例,累计5万5838例。新增病例中,没有社区感染病例,6起输入病例,其余病例都是被隔离的客工。
(图:来源自网络)
印度入新加坡“疫船”确诊人员范围再扩大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表示,有12名岸上人员曾登上停靠新加坡进行维修和添油的巴哈马注册船只,他们当中已有两名技术人员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确诊病例。根据卫生部文告,有两名分别在周六(15日)和星期天(16日)被列为社区病例的新增个案,同这艘船有关;16日被列入的病例,为一名47岁的马来西亚籍男性技术人员。他曾在本月9日登船进行维修工作,他虽然没有出现症状,但在接受检测后确诊。还有一名48岁菲律宾籍男技师本月8日至12日之间登船进行必要维修后也确诊染病。除了这两人已经确诊,其余十人正在接受隔离。除了这些登船的岸上人员,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还透露,这艘巴哈马注册船只载有22名船员。
(图:来源自网络)
8月20日起机组人员回国后须接受检测8月20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从海外归来之后,必须接受2019冠状病毒检测。不过,如果机组人员所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同新加坡准许在各自住所履行居家通知的入境者的来源地一样,可豁免接受检测。民航局发表文告说,卫生部和民航局较早前已经规定机组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和安全标准,而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本地航空公司机组人员的安全。过去三个多月来,本地的航空公司都没有机组人员确诊冠病。规定机组人员必须接受冠病检测,将能让他们以及家人,还有一般公众更安心,让他们知道任何输入型病例都能被迅速侦测出来并获得医疗照顾。
(图:来源自网络)
用电量增加因空气质量居然在家呆的太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新加坡出现空气污染情况时,国人的用电量就会增加。国大经济系副教授萨尔沃抽样研究了本地13万户家庭在2012年到2015年的用电量,并对比不同时期的用电量和空气中PM2.5悬浮颗粒的水平。结果发现,每立方米的PM2.5每增加10微克,整体用电量就会增加1.1%。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会在空气受污染时选择待在室内,以及使用冷气机或空气净化器。萨尔沃副教授说,这项研究显示,保持空气洁净能减少人们的用电需求,有助于减缓排碳量。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管理大学研制无接触设备新加坡管理大学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预测年长群体感染病毒的风险。预计明年会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率先试验。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使用监管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芬莱教授说:“如果你有能力预测风险,你也会有能力找出风险因素。不一定只是同年龄有关,可能还有许多同年长群体有关联的事项。之后就可以采纳人工智能技术应对这些风险。”这个研发工具则利用无线网络推算人流量。用户设备一旦连接到无线网络,系统就能进行探测,从而计算出例如商场或是指定地区的人流量。用户可查看数据避开人多的地方。也可帮助更有效制定政策。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学院学者拉吉什巴兰副教授说:“例如当阻断措施进一步解除后,人们蜂拥到荷兰村一带。这个工具就能显示他们来自哪里。因为制定政策的官员必须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涌入荷兰村是不是他们居住的地方缺少了什么所以必须探究他们的源头,如何交流,之后去哪里。这对制定任何政策非常重要。”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新加坡单日新增91例,印度入新“疫船”确诊人员范围再扩大 8月17日今天,新加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1例,累计5万5838例。新增病例中,没有社区感染病例,6起输入病例,其余病例都是被隔离的客工。
(图:来源自网络) 印度入新加坡“疫船”确诊人员范围再扩大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表示,有12名岸上人员曾登上停靠新加坡进行维修和添油的巴哈马注册船只,他们当中已有两名技术人员是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确诊病例。根据卫生部文告,有两名分别在周六(15日)和星期天(16日)被列为社区病例的新增个案,同这艘船有关;16日被列入的病例,为一名47岁的马来西亚籍男性技术人员。他曾在本月9日登船进行维修工作,他虽然没有出现症状,但在接受检测后确诊。还有一名48岁菲律宾籍男技师本月8日至12日之间登船进行必要维修后也确诊染病。除了这两人已经确诊,其余十人正在接受隔离。除了这些登船的岸上人员,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还透露,这艘巴哈马注册船只载有22名船员。
(图:来源自网络) 8月20日起机组人员回国后须接受检测8月20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从海外归来之后,必须接受2019冠状病毒检测。不过,如果机组人员所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同新加坡准许在各自住所履行居家通知的入境者的来源地一样,可豁免接受检测。民航局发表文告说,卫生部和民航局较早前已经规定机组人员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和安全标准,而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本地航空公司机组人员的安全。过去三个多月来,本地的航空公司都没有机组人员确诊冠病。规定机组人员必须接受冠病检测,将能让他们以及家人,还有一般公众更安心,让他们知道任何输入型病例都能被迅速侦测出来并获得医疗照顾。
(图:来源自网络) 用电量增加因空气质量居然在家呆的太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新加坡出现空气污染情况时,国人的用电量就会增加。国大经济系副教授萨尔沃抽样研究了本地13万户家庭在2012年到2015年的用电量,并对比不同时期的用电量和空气中PM2.5悬浮颗粒的水平。结果发现,每立方米的PM2.5每增加10微克,整体用电量就会增加1.1%。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会在空气受污染时选择待在室内,以及使用冷气机或空气净化器。萨尔沃副教授说,这项研究显示,保持空气洁净能减少人们的用电需求,有助于减缓排碳量。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管理大学研制无接触设备新加坡管理大学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预测年长群体感染病毒的风险。预计明年会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率先试验。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使用监管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芬莱教授说:“如果你有能力预测风险,你也会有能力找出风险因素。不一定只是同年龄有关,可能还有许多同年长群体有关联的事项。之后就可以采纳人工智能技术应对这些风险。”这个研发工具则利用无线网络推算人流量。用户设备一旦连接到无线网络,系统就能进行探测,从而计算出例如商场或是指定地区的人流量。用户可查看数据避开人多的地方。也可帮助更有效制定政策。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学院学者拉吉什巴兰副教授说:“例如当阻断措施进一步解除后,人们蜂拥到荷兰村一带。这个工具就能显示他们来自哪里。因为制定政策的官员必须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涌入荷兰村是不是他们居住的地方缺少了什么所以必须探究他们的源头,如何交流,之后去哪里。这对制定任何政策非常重要。”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