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版看到有卖金蝉肉的,小小地惊喜了一下,那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那时候一到夏天,吃过晚饭,就去楼下树林里转一圈,常能看到那刚出土的知了猴慌慌张张地往树上爬。有时一晚上能抓个几十只,那样就能好好地解一把馋。要是只抓到一两只,就把它们放在纱窗上,看着它们慢慢蜕变,也是一种乐趣。
知了猴容易抓,可是没什么挑战性,比较有成就感的是抓蜕变后,会飞的知了(蝉)。知了喜欢落在高处,目标小,又比较机警,自然难抓。不过俗话说的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抓知了的办法也不少,常见的工具有弹弓,粘杆,还有兜网。我的一个小伙伴最牛,只拿个盘子,里面还撒点盐。
我家附近有条小河,河边都是碗口粗的柳树,树上蝉自然不少。天黑后,我们到了那里。他四下搜罗了一堆枯枝烂叶,掏出火柴点着了,然后对着旁边的树就是一脚。树上的知了受了惊吓,乱飞乱撞一气,因为天黑,最后只能冲着火堆的光亮来,一头就扎进火里,薄薄的蝉翼立马被燎掉,扑腾几下就玩完了。那厮不慌不忙,用根细棍把烧熟的知了扎起,在盘子里蘸了点盐,一张嘴就塞进去。我都看傻了,等回过味儿来,急忙照另一棵树踹去,果然又有送上门来的。就这样边吃边踹,边等飞”蛾”扑火,一会功夫就吃饱了。
哈哈,这是我最刺激的捕蝉经历。
用火,高
你这个朋友真是聪明。
是啊,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解决起来一点不难。记得我刚上大学那会,校园里到处是成熟的核桃,顺手揪了几个想尝尝。核桃包着厚厚的青皮,抠得满手又黄又黑的还是弄不开。后来一个四川的同学告诉我:“照墙上一办(就是摔)”,我冲墙一摔,青皮四分五裂,一个完美无缺的核桃跳出来。就这么简单。
呵呵呵、、、那都是经常吃的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哈哈哈、、、
我们那儿叫马知了猴,小时候也经常去捉,也是这种方法,却从来没吃过。主要是观察怎么变成蝉的过程,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