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看看北京的千人抢房,新加坡抢J Gateway是小巫见大巫

新加坡人刚刚抢完 J Gateway,成为新加坡多年不见的日光盘。看看北京的千人抢房,新加坡抢J Gateway是小巫见大巫了。比一比大家就知道在地球上哪里未来更有上涨空间了。抢的东西一定应该是比较珍贵的,千万别说他们是傻子。
转自搜狐“从叫上我的号到选完房子估计也就5分钟。”回忆起周末的购房经历,李毅(化名)心神未定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脑子里一片空白,周围都是各种选房、叫号的声音,大家生怕抢不到自己心仪的房子,根本顾不上看价格,直接填了房号就签约。”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7月20日北京大兴枣园附近的某楼盘开盘现场。数千名购房者一早便排起长队。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推盘量较大,1000号以后的购房者被安排在下午选号。现场搭起了很多临时等候区,坐满了等待被叫号的购房者。  “千人抢房”,“十人抢一套”,这些原本是在楼市最火爆时上演的戏码,如今却频频现身北京楼市。“一线城市中,上半年供需关系无一例外的趋紧,最严重的当属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对记者表示。  多个楼盘“日光”/  “就跟抢白菜一样,太夸张了。”李毅拿的号已经排在了800号开外,在等了近3个小时之后他终于进入选房区。“虽然之前考虑得很充分,也很坦然,但是一进去根本由不得你,本来还想对比一下价钱,但又怕自己看上的被人选走,便赶紧敲定走人。”  全程不到5分钟的购房经历让李毅好久都没缓过神来,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幅场景。  如此“疯抢”并非只有这一处,就在李毅所购买的楼盘开盘次日,同样也是在大兴,另一个楼盘开盘推出的600多套房源引来上千人排队摇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即便是当天没有“抢”到房子的购房者也不罢休,在该楼盘的业主论坛上,刚有人发帖称“选上的户型不合心意”,便有数十人在下面跟帖留言,表示想要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继之前一周出现纯新盘项目“大手笔”推盘之后,这一现象也开始在老项目蔓延。“‘限价令’的延续使得下半年阶段性涨价的可能性降低,虽然有部分项目通过拆分价款实现了涨价的目的,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 ‘政策风险’。”在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看来,分批开盘已失去其实际意义,因此近期一次性推出大量房源的现象逐渐增多。  但是在整体项目供应量有限的前提下,这种策略极易造成市场供应阶段性暴增与阶段性暴冷的现象。  然而,“僧多粥少”依然是当下北京楼市最真实的写照。记者走访了鲁能7号院项目,虽然该项目已位于六环外,但意向排号的客户已经超过1000组,“目前意向客户排号最多的就是85平方米的两居,这个现在排号就很难买到了,基本上是5:1的比例。”该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同样以大兴区中建国际港为例,本期推盘共计1462套房源,但参与摇号的购房者高达3813人。据悉,项目开盘当日,前2000组购房者便已将全部房源认购完毕。  对此,任启鑫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各区域市场供应普遍不足,因此需求大量积压,尤其是几个项目所处的区域,由于发展较早目前已几近开发完毕,区域内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未有针对刚需普宅项目入市。  “迫于政府的预售审批压力,以及楼市价格预期的略微变化,多数企业选择平价入市的策略,争取更快销售速度的同时,也确保了企业资本的运作效率,可为其他企业所借鉴。”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此表示。  高端项目成交火爆/  进入7月以来,“日光”的场景不仅在刚需盘上演,对于“改善型”的高端住宅也同样如此。  “根本原因还是需求较多,而且二手房税费负担较大。”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告诉记者,目前新政对于新房市场的抑制相对较小,所以不管是刚需盘还是高端楼盘,成交量都十分火爆。  记者从五矿万科如园项目了解到,该项目上半年签约金额达到9.09亿元,本月推出的119套房源,集中为230平方米和260平方米的户型,开盘当天便成交了84套,成交金额近10亿元。  此前有消息称,针对价格超过“4万元”的高端项目,每个月只能有一个项目获得预售许可证,自五月份以来,仅九章别墅、龙湖双珑原著两个别墅新盘入市,7月,位于四环区域的鸿坤·林语墅成为唯一拿到7月入市名额的纯别墅新盘。“首期推出的30余套房源,包括叠拼和联排,开盘当天便售罄。”鸿坤·林语墅项目的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靠近核心区域的高端项目价格更是 “水涨船高”,其中,广渠金茂府7月推售的34套新品,价格达到了85000元/平方米,甚至有些户型单价10万元左右,而去年该楼盘四期开盘价格为60000~65000元/平方米。  “虽然市住建委要求楼盘取证价格既不能超过前期成交价格、也不能超过周边同品质项目价格,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楼盘能够拿到远高于前期成交价格的预售许可,有些楼盘可能就无法拿到,这也客观造成了目前豪宅投资抄底机会的出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高端项目成交火爆的同时,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多。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8月份预计开盘的29个项目中,朝阳区以6个预计开盘的项目量居首,润泽公馆、首创禧瑞都·天禧等楼盘都有推盘计划,海淀区则以橡树湾、上林溪、金隅翡丽铂爵郡等4个预计的入市项目量居于次席,两个主城区合计占了8月计划入市量的三分之一。  “受土地供应结构影响,近几个月来,通州、大兴、房山、昌平等刚需项目扎堆的近郊区县占了楼市供应的绝对主力,然而8月传统城区朝阳、海淀推盘量大增,重回供应主力的位置。”任启鑫表示,传统城区开始供应发力,主要还是受近期中高端购房需求上升的强劲拉动。

中国就是人傻钱多,这也就是北京了,换去二线点的城市都不可能,没那么多有钱人

帅气拉拉

不能这么说,中国人才不是傻,全球近10年在地产上获益最多的应该就是中国人了。抢到房子基本代表赚到。10年涨了10倍,不抢才傻。北上广这些核心城市汇集了14亿人中最优秀的资源,土地面积又如此有限,所以未来还是继续看好的。至于二线城市,还差的太远。

近期又重现月光、日光、时光盘

Regarding the recent crazy queue at Macdo for a Hello Kitty toy, I do not agree with the claim 抢的东西一定应该是比较珍贵的,千万别说他们是傻子。

到底有没有那么高的空置率啊,怎么都去买新房?那些二手空置的就算是投资房,难道不出租?

10年房价涨了十倍,威武。估计全球没几个能媲美。

北京刚需楼盘“一房难求” 恐慌情绪再度蔓延
业内认为,楼市供应不足以及房企和购房者对后市的看涨预期,成为本轮刚需项目热销的最主要原因
7月气温高升,北京楼市也进入盛夏。7月以来,富力尚悦居、中国铁建国际花园、首开熙悦山、中建国际港(小区网 论坛)、金融街融汇等刚需项目相继开盘。7月20日,位于大兴的中建国际港开盘,10小时内揽金37.9亿元,刷新2012年以来全国楼市单盘单日成交额纪录,以此为标志,刚需楼盘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销售热潮。
  
在刚需楼盘热销的同时,购房者发现自己面对的不仅是跳涨的房价,更多是“抢不到房”的恐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半年供求关系的恶化、以及房价的一路高涨,刚需购房者的恐慌情绪再度蔓延;而上一波恐慌,还要追溯到2012年“红五月”,当时也是助推了楼市下半年的火热走势。
经历
“总是抢不到房”
房山失意,转战大兴。张亮最担心的不是价格,而是“买不上房”。
“三天前首开熙悦山澜庭开盘,还没轮到我(选房)就卖光了,希望今天能买上”,7月20日早上11点,在中建国际港项目售楼中心外100米、顶着酷暑排队的张亮很惆怅:“好房源不敢想,买个三、四层、不通透的两居就好”。
没抢到首开熙悦山对张亮是一大打击。张亮今年28岁,2012年底满足了五年社保和纳税的“购房”资格后,就一直在看房,半年下来,地铁沿线、五环外的刚需盘,张亮都报了名排队,但苦苦等不到开盘。
7月18日,位于房山地铁长阳站附近的首开熙悦山澜庭终于开盘了,这项目84平米的两居报价160万元/套左右,是张亮的首选,但仅有的504套房源面临的是一千多名购房者的争夺,没什么关系的张亮排在最末,最后又累又失望地“白等一天”。
房山失意,张亮转战大兴。但这个位于大兴地铁枣园站的中建国际港报价在24500元/平米,88平米两居的总价跃升至200万元以上。虽然总价、单价都大幅提升,但张亮最担心的不是价格,而是“买不上房”。
中建国际港这次共有6栋楼、1462套房推出,总共排了3813个客户,张亮排在2700多号,下午3点前都是排名2000号以前的客户分批选房,但张亮从早上8点就来了,她希望自己能等到机会,第二天大兴还有一个地铁边的项目开盘,但位于南六环外,单价已到了20000元/平米,但只有600多套房源,张亮更怕买不上。
“别急,肯定有人不买的,我排3813号呢,希望能捡漏儿买上四居”,坐在张亮身边的一位大爷安慰她:“本来还以为销售骗我,没想到真有那么多人排队”。
但最终,张亮和大爷都没能买上房。下午4点多,开发商宣布房子已被前2000名客户全部选完,这意味着还有1000多位排队的客户连选房的机会都没有,张亮再次带着疲惫和失望离开售楼处。
而枣园地铁站附近的二手房中介全面出动,向那些没有买上房的客户积极发着传单。张亮发现,这些二手房要么是太旧的老房,要么是不满五年、税太高的新房。
“二手房税太高,还得买新房,买不上地铁房,我准备考虑离地铁一两公里的楼盘”,张亮说,下个周末,她又会奔波在看房的路上。

二手房税费太高是重点,交得起税费的就不愁买不到次新房,ZF的调控总是误伤到刚需。

28就要买房子,全世界少有; 在加上北京外围太穷, 资源太集中, 房价能不上天吗?

北京外围,以及全国每年到北京求学的莘莘学子,毕业后最大的愿意就是留在京城,然后就是买房,结婚,生娃,接父母;确实穷人多,也有些许富的。看买房付款的,刚需,穷的,一无所有的,一般开始就是买个一居室,小两居室,n年后,发现换房时,还是买不起,借钱,继续穷;富的,首付或者房款父母出了,买个大的,自住舒服的;过几年,又买,投资,然后二手房转手,卖给穷的。。。。
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财富每次重新分配时就是看资源在谁手里,而优质资源总在那些富人手里。

以前郁金香啥的也抢过,现在有价值不代表永远有价值,击鼓传花不是谁的玩的好

这个话有道理。
站在高岗,不是很多时候都有下家接手。
房产价值,随时间变迁,可高可低。
现在开发商这种”饥饿营销”的手法,让消费者感觉,无论买了多贵的房,比起没买上的,都是幸运的。这条全世界通用。
还是那句,小老白姓,适合自己的(无论经济能力,还是住房条件),才是有真实价值的。不用随波逐流,被人忽悠。

等大家都买好了,政府才好收税啊,银行收利息啊。到时候就知道税收的厉害了。
如果房价不高,政府没理由去收各种税啊,等房价高了,政府光明正大的借打压房价来征收税,大家还给的很开心,不是一举两得吗

北京楼盘涨价潮再袭 日光盘又现市场一房难求
[提要] 伴随着日光盘的频繁出现,楼市托人买房一房难求的紧张局面再次上演,而同时开发商借机涨价的情况再次出现,业内人士表示,出现日光盘以及价格上涨的现象主要源于楼市的供应不足。
  伴随着日光盘的频繁出现,楼市托人买房一房难求的紧张局面再次上演,而同时开发商借机涨价的情况再次出现,日前位于房山窦店的铂铭郡(论坛)推出二期,其价格在一个月内飙升了3000元/平方米。业内人士表示,出现日光盘以及价格上涨的现象主要源于楼市的供应不足。
  日光盘又现
  随着气温升高的楼市在7月迎来了集中爆发。
  在土地市场,夏家胡同和孙河不断刷新着地价纪录,二手房市场签约量暴涨两成多,而新房市场更是似脱缰野马一般频现日光盘。比如位于大兴黄村的中建·国际港 (论坛) 项目在开盘时就创造了1462套房源当日售罄、认购金额达37.9亿元的2012年以来全国单日、单一楼盘最高销售成交纪录。此外,首开熙悦山 (论坛)、金融街·融汇 (论坛)也实现了开盘当天日光。
  正当人们以为7月楼市就此收尾时,上周六位于平谷的纯新盘首城汇景湾,与位于房山区城关镇的中冶 ·蓝城 (论坛)两个项目,以1.2万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入市,引发了北京刚性需求的又一轮集中释放,当天认购一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光盘中,还包括鸿坤·林语墅 这个纯别墅项目。
  据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分析,因为最近入市新建住宅供应比较多,将滞后两个星期以上才能录得网签数据,实际上市场上一些项目已经是日光盘。北京房价上涨虽然放缓,但在地王迭出的情况下,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都有惜售心理,导致市场的供需结构依然紧张。
  涨价潮难挡
  供不应求的后面就是房价的大幅上涨。
  6月刚刚开出一期的铂铭郡近日加推了二期,而该项目本期的开盘价格达到了1.4万元/平方米,相比一期价格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飙升了3000元/平方米,其所在区域房山窦店周边的房价不过1.1万元/平方米。
  铂铭郡能涨价的新招就在于,在建委一房一价的预售要求下,多数项目在取证时期即拉大了不同楼栋、不同户型之间房源的差价。这样一来,在平衡整体取证价格满足限价令要求的同时,房企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更方便通过大户型、景观楼座等优势房源的推出来实现项目价格的走高,铂铭郡本期推出的就是150平方米的大户型。
  其实近段时间以来涨价的项目不在少数,据了解,在7月上半月入市的10个项目中,有七成项目的售价都在2.5万元/平方米以上,这直接导致了下半月中高端房源成交增多。亚豪机构数据显示,7月前两周,五环以内商品住宅成交375套,在整体成交中占比仅为10%。但是在此后的两周时间内,这一占比就大幅提高到了21%,成交套数则达到654套,增长了约一倍。同时也将北京市上周的房屋成交均价拉升至26279元/平方米的年内最高价。

据说J很多人买到好几套,并不是市场看到的那样,假象不能忽略

细数中国式购房历程 面临验资摇号重重考验
2013年07月23日
.   
[提要] 2011年至今,限购令的正式发布,开发商的卖房方式也日趋集之前所有方式之大成:限购令+购卡+排号+摇号。 回顾“中国式”购房历程,购房者的压力可以说越来越大。
  
  “好不容易过了验资这道坎儿,我又搭了不少的人情才排上这么一个号,还不知道摇号能不能摇上。”李先生无奈的说。像李先生这样的购房者不在少数,他们同样有着刚性需求,也同样面临着层层考验。
  回顾“中国式”购房历程,购房者的压力可以说越来越大。从2002年到2005年,开发商卖房采取排号模式,先到者先选;2005年至2009年,为缓解供需矛盾,开发商在以往排号的基础上引入了摇号模式,摇到谁,就谁买;2009年至2011年,购房人可通过购买第三方的“卡”,进行排号或参与摇号,如果有幸买到房则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2011年至今,限购令的正式发布,开发商的卖房方式也日趋集以上方式之大成:限购令+购卡+排号+摇号。
  刚需买房先验资 金额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我这次验资是20万,楼盘销售跟我说,以后可能门槛还得提高。”李先生介绍说,像他这样的购房者排号前要先接受验资,而有的家庭,用东拼西凑来的钱才能达到验资标准。
  对此,销售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因住建委严格限价,预售证难拿,所以开发商要通过提前验资筛选客户,调整销售节奏。
  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尤其是一些主打刚性需求的项目,存款验资屡见不鲜。
  搜狐焦点了解到,位于京南地块的一个项目,虽然还没有拿到预售证,并且还要购房者出具20万甚至更多的存款证明,但仍然难阻购房人的热情。销售人员介绍,该项目计划推出750余套房源,意向登记已达3000多号,为了提高摇号时的效率,项目会采取验资的方式排除一部分客户。“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是不愁卖的。”该销售人员表示。
  “验资项目增多以及向刚需项目蔓延的表现,体现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拉紧的事实。”有媒体表示。
  “供不应求 摇号托关系搭人情 ”
  “2000个人抢500套房源,供需比例1:4,买房还得看运气!”在谈到摇号的问题时,李先生摇了摇头。据这位刚需购房者张先生介绍,他看中的项目,虽然自己跨过了验资的门槛,可是摇号的难题又排在了眼前。
  在调查中,搜狐焦点网发现,像李先生遇到的这种供需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在当前市场上并不少见。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大热的刚需盘,好的户型数量有限,托关系也较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很多开发商将多次、少量推盘作为其推盘策略,无疑造成了人满为患抢购的场面,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反映出了目前北京楼市,尤其是低总价的小户型项目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
  开盘时间有变数 购房成本不断加码
  李先生排号的项目,由于迟迟没拿到预售证,原本年初入市的项目,开盘日期和价格到现在仍未确定。“随着周边的项目不断涨价,原来每平米20000元的房子,未来房价也有可能存在变动。”该项目销售介绍说。
  据了解,因受“限价”政策影响,在今年4月份北京大部分楼盘出现推迟销售的情况。“购房者的需求被压抑,几个月后,当人们发现政策调控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时候,被压制住的需求就集中爆发了。”有业内人士说。
  早在2012年底,北京各大刚需盘都上演着无盘可售的局面。以前一向供应量充沛的大兴区,各大项目售楼处也人可罗雀。无独有偶,一些面市几年的项目售楼处还在,但却无盘可售。
  不仅北京如此,搜狐焦点调查发现,青岛6月底曾经有30余家楼盘表示准备在七月份开盘售楼,但是目前已经至7月中旬,消费者期待的新盘不见了踪影,只有寥寥4家楼盘兑现了承诺,开盘售楼。
  业内专家高海燕认为,从市场看,惜售论开始出现的背景有两个:一是市场供应确实比较少,二是二手房市场明显出现了一拨涨价的势头。
  最近有媒体爆出,开发商为应对政府限价政策,或捂盘惜售或拆分合同。因为申报价格高于政府指导定价,开发商拿不到预售证,只能延期开盘。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这似乎成为开发商集体要挟政府的办法:“政府不让高价卖,干脆不卖。和政府赌市场,看谁耗更久。”
  “关键是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政府必然要调控。‘领导很生气、房地产很危险’,这是现在的大框架,因此理性的开发商应该不至于如此。”对于房地产商惜售论,高海燕如是说。

房租上涨说明还是有需求的。

也不能全是泡沫!
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