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今天去参加Year 5的家长会,郁闷死我了。

孩子进入JC,台阶高了一大步。学习成绩让我大失所望。
收到DHS Year 5召开家长会的通知信,我就在信上把所有的科目老师全部打上了勾。虽然收到了孩子的鄙视,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求见每一个科目的老师(数学、GP、经济、物理、化学)。
今天一大早牺牲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星期六睡懒觉时间,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准备去孩子学校开家长会。
结果,
突然想起我的Schedule。什么时间见什么老师呢?
于是打儿子的手机询问:“你还没有给我timetable呢。”
儿子说:“哦,表格我有交给学校。但是我忘记了在网上Booking时间了。等我想起来的时候,网上Booking已经关闭了。”
我问他在哪里?他回答已经在学校了,他今天做家长会现场的值日生。
生气归生气,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DHS参加家长会。
到了那里,已经开始了,副校长在台上做报告了。
到了见老师的时间,我只有等别人有Booking的一个一个地见,,人家都见得差不多了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我看到有空闲的就赶紧坐在老师面前跟老师交谈。。。。
老师们的态度还不错,除了那个化学老师。这一次我孩子的化学考得很差,问他学校或者老师可有什么办法或者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去帮助这些学生以便提高化学成绩?化学老师不以为然地回答我:老师或者学校做不了什么。你的孩子他们已经17岁了。他们需要自觉地主动地学习,逼是逼不来的。我又问:那么我们家长又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呢?化学老师回答:鼓励。
我说:孩子在初中的时候,他的化学一直都是不错的,不是B就是A。我都以为他的化学是让我放心的,没想到到了JC1考得这么差。是什么原因让他考得这么不理想呢?
化学老师回答: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我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上课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听懂?不懂的话也没有见他来问我。
说实话,我很不满意化学老师的答复:
1,学生考得不好,不能不采取措施和想办法去提高去改变他们吧?就算是差生,也不能让他们以烂为烂就这样差下去呀。
2,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你对你的学生什么都不了解,何谈Professional quality?
孩子总归还是孩子,不管他是7岁还是17岁,还是得受老师或者家长的监管。在生活中,家长还是得念叨着他们。(我们开家长会那么多次了,一次没有亲自去过问和跟进,到了开家长会的时间了才知道孩子根本就没有Booking时间表。孩子还是不能让家长放心啊。)在学习上,老师们也还是得经常敲打着学生,时不时地给他们敲响警钟。
现在,我该每天念叨孩子和给他敲警钟了。

别郁闷了,这里的JC老师有的比学生也大不了多少,工作量有大,别指望他们像家长那样细心照顾每个孩子。化学的话,就是要背和多做习题。

“小米”还是很有实力的,不必太过担心。 但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因为, 有史为鉴~~
有一个孩子以前也在德明上学,在JC1也碰到了相似的问题。他的家长很担心,于是在家长会的时候向老师表示了她的忧虑,结果老师给了一个轻描淡写的答案(和你的类似),甚至让家长放宽心,还说在德明的孩子在A-level时都能考到很好的成绩。后来A-level放榜了,孩子总体成绩很差很差,只有经济学还考得不错,因为孩子的父亲是学经济的,A-level考试前亲自给讲解了很多经济学的概念和答题技巧。
结论,学校老师的话只能作为参考,家长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有时轻轻推一下,孩子就能迈过这道坎儿了。

德明不错,还能把所有科目的老师勾上。
某女中最多只能见两门科目的老师。我看破红尘,家长会期间什么老师都不见。

我根本不去家长会, 因为。。。平时我经常被老师邀见 (因为孩子闯祸),和老师甚至校长都太熟了。

唉,我哪里都不去,整天一放工就在家守着孩子。大家都在书房里面静静地学习呢。虽然我是混论坛,不过我一边看帖子一边盯着孩子。嘴巴也要念着他:“没时间了!没时间了!现在不抓紧学习不努力就没时间了!JC2一眨眼功夫就过去了,别指望等到JC2 才来慢慢学习”。
“前途是你自己的,不是父母亲的,要成为一条龙还是一条虫你随意。”

勾了有啥用?
那个瓜又是丢三落四的没有Booking时间。我在每个科目的位置坐着等别人完了我凑过去。
那个瓜总是忘记这忘记那的。

你如果不去见老师,老师会认为你对你自家的孩子一点都不关心不在意,他们更不会管的。
如果你能做到整天在老师们的眼前晃悠和整天跟他们聊着,他们肯定会帮你盯着你家的孩子的。
不管怎样,我都会去在老师们的眼前晃悠一下,以证明我还是很关注我的孩子的。

他还有一个GP也是不好。老师说他自己写自己的,也不管写得对不对。写的内容里面,没有答案里面需要的几个关键点,所以得不到分。

还行,我没有被邀请过去学校见老师校长。;P

要找高手来点拨。还要多读“Broader Perspectives”。

“While we try to teach our children all about life, our children teach us what life is all about.”

老师说要多读报纸多看新闻,这一点孩子做得不够。

学生在lecture上过lecture后,自己要先做tutorial的题目,不会的在tutorial上向老师提出,老师来讲解。一个tutorial班20几个学生,当老师问全班都有哪些问题的时候,学生应该主动把自己做题过程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让老师讲解。如果你不问,别的学生在问,老师自然要优先解决其他孩子的问题。
1. 如果一个1个孩子,课前没有尝试tutorial的题目,那上tutorial给机会提问,他也不知道该问什么。老师自然要解答那些主动把困难提出来的学生。一般这种讲解,都是针对那道题的难点讲解,不会从头到尾面面俱到,根本没有尝试过题目的学生,很多时候不知道老师和其他同学间在讨论什么,自然学不到东西。
2. 学生听不懂,无论是lecture还是tutorial,都应该去马上找老师clarify,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反复提醒这件事。有的学生就是坚持听不懂也不问,有的是性格原因,有的就是没放在心上。说实话,那些常在课外拿着notes或者做的题目问我的学生,我只是从他们问的问题类型和他们所形容的思路等,就多多少少能预测出他们期中成绩大概如何。那些课上课下都什么都不问的,说实话,很多成绩出来前根本无从判断。有些是学得扎实了,没什么可问的;有些则是听不懂也不问。17岁了,老师不会再追着这些的屁股后面,一个一个的问,这个章节的a部分懂没,b部分懂没,c部分懂没,题目做了没,答案对了没,需要帮助不?作业没做完不许回家!
一般学校都对那些期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额外的作业,额外的课等,但这些就是制度下老师能做的极限了。说实话,帮助有限。如果学生不自己主动去找老师寻求额外的帮助,几乎没老师愿意主动去用热脸去贴冷屁股。我以前曾经强制过一些不及格的学生,来和我1-2或1-3的课外辅导,有一些来了后,我问,这个章节哪些地方或者题目不清楚需要我讲解的,他们的回答是:我们题目还没做呢,不知道哪有问题,老师你讲什么都行。后来我就不强制了,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学业放在心上,我又何必在每天已经要工作12小时之外,再额外多花1小时追着他们求他们来找我补习呢。

我没有在中国开过家长会,是怎样子的情形?可以分享一下吗?

谢谢你的分享。
我很理解做为一个老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也非常理解老师们的不容易和辛苦。
但是,家长有家长的角度看问题,老师有老师的角度。
如果有一个地方,是供各科老师们吐槽的地方,我想那也是看得到很多吐槽帖。
你就当作是我作为一个家长的吐槽帖吧。
诚然,学习是需要孩子自己主动的。但是,在家长会上得到这样子的答复,多少还是有点不满意的。
正如楼上的所说,开家长会真的没有多大的意思,能够不去就不要再去了。

听到的也拿出来说说吧。

说说我参加家长会的经验。老大没什么问题,各科成绩很平均,我没去过她学校的家长会。老二老三,我通常不见数理化老师,只约见语文老师和班主任。
在NUSH,家长是用孩子的电脑户口,上网自己选要见的老师,然后看老师哪段时间(每段15分钟)有空,配合自己的时间来选。我主要是和语文老师touch base。我会问孩子上课的情形,要怎样帮助孩子在语文科求进步。我觉得家长会很有用。家长会过后,我有时会电邮老师了解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有什么事,老师也会主动电邮或打电话给我。儿子的华文差,华文老师(华文部主任)很难得,不时打电话给我。比如,考作文前,她会打电话跟我说一些作文技巧,儿子该选怎样的作文比较适合,考口试期间她让我知道已考过的H1口试题材(儿子的口试在后面几天,前面考过的就不用准备了)。英文老师也会和我电邮,她知道孩子理解与写作弱,会抽空帮孩子改一些她多给的作业。

我二年前来自上海。中国家长会还没有schedule 呢。家长会也就是信息交流。15,6岁的孩子学习成绩出了问题,还应该从自身找问题。老师已经点明是答不对题,可以了。

答不对题这个是GP老师的回答。
我是说的那个化学老师,一问三不知。

很好的老师,很负责。
我孩子现在都没有华文这一科了。
语文科目,只有GP,(也就是英文的写作)。华文都不用读了(中四就了结啦。)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他多大都是孩子,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很难跳脱出来。
平时经常鼓励家长放手,但不等于大撒把。。。还是要适当了解跟进的,毕竟孩子不是一天之内长大成型的。
在新加坡上学,越往后学校老师大撒把的可能性越高,往往等家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习以为然了,再介入就不太容易了。
至于老师,真的不能强求,简单点讲,碰到好老师是万幸,但也不能冒险碰机会看能不能碰上好老师。
当然家长也不能跟着一辈子,老师也不能跟着一辈子,所以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习惯与责任心吧。
自己前前后后带过很多学生,潜移默化中,孩子们都越来越自立,有老师帮带课后说,这班孩子可以引着老师上课,自习自律等等。
这种很值得欣慰,我觉得作为老师来讲,不光要让孩子学习上有收获,还要督促孩子们成长。
但是这个只能看个人,不能苛求,毕竟任何课下的付出,都是自愿行为,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花费更多的心力,尤其是新加坡这个拿一份钱做一份事的地方。
家长有时候也会力不从心,比如青春期心理行为叛逆,孩子不愿意分享等等,家长跟孩子之间最好建立一个适当的交流通道,有效沟通。
大家都尽力而为吧。 =)

JC的老师不会每个都管的, 只会抓几个重点培养。
你孩子的成绩不理想, 态度又不积极不主动, 老师当然就更无所谓了, 一切从自己孩子找原因。 和他好好谈谈才是关键

怎么跟我的遭遇这么像呢!我的倒是都book好好了,可是那个年轻的化学老师,唉!

俺娃中一,英文中等,英国文学一塌糊涂,联络老师,老师答曰:要多读。俺无语了。

好吧,都是俺们家长的错。
我刚刚看着孩子戴着耳机在看Iphone,我对他说:你还不赶紧学习,你在干什么?
孩子回答:我才拿起Iphone你就开始叫了,上吊也要让人喘口气儿。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我这个化学老师也是挺年轻的一个小伙子。

如果英文好,学习起英国文学来倒还轻松。
如果英文不够好,去攻读英国文学真是够不容易的。可以想象。
我儿子英文不是很好,他读理科的。

孩子有些科目很积极很主动的,只有化学老师说不知道。
在初中和JC1第一次考试,孩子的化学都考得不错。不是A就是B。不能一次考得不好老师就不管他了吧。

谢谢分享。
到了JC,家长才真的感受到了压力。

你对自己家的孩子千万不能失望呀。如果你放弃了,孩子自己就更放弃了。

真的终于有人HOLD不住了,出来吐槽JC了。
我们大孩子的妈妈都在死抗呢。
上了JC,考试的成绩都看不懂了,什么字母都出来了。
老师的确是不管,儿子的GP老师还是班主任,看着太年轻了,简直跟他们一样大啊。
开家长会就照着成绩单念一念,你着急,她淡定,啥也指不上。

你家大娃可是读的名校呀。

寂寞说得好呀,JC的成绩的确难看。听说老师会故意出难题给学生一个下马威。所以不要太在乎分数,注意班级排名

17岁,在新加坡是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年龄?上次我去见JC的老师,老师也是说孩子17岁了,他自己应该懂得怎样做了,给我的感觉是:好像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是的。德明的校长说过这句话,故意考难点。在年头开学的时候。

我家孩子比较自觉和独立的了,是我觉得他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样子,没有处于备战的状态。他会自己学习,就是不够刻苦。
还是需要念着他。
这个时候不管,什么时候才管呀?

我觉得开家长会很有用,不是浪费时间。15分钟的确不能讨论太多,老师不是仙丹,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见老师的最大目的,主要是认识老师,给他们我的联络方式,以后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在家长会,我会问一些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下学期要学些什么等。真正要做的事,是在家长会过后。我觉得,老师知道我们做家长的关心孩子,孩子有问题,他们会主动联络我们。
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喜欢和擅长的科目,会自动自发。不喜欢的,会放在一边。我知道我孩子在数理化方面很上心,不用我操心,我可以放养。语文方面,我就抓紧。我不太认识他们的数理科老师,反而和他们的语文老师很熟。

小老鼠在社会活动/CCA上的付出, 或多或少会影响学习成绩.
我们自身的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社交能力和领导才能, 远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因此你不必为小老鼠担心啦.
但是如果只看眼前的大学录取, 其实小老鼠的个案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都知道美国顶尖名校更加看重领导才能,小老鼠如果能够成功进入顶尖名校, 那对学弟学妹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和榜样.

我也喜欢参加家长会。一有机会,绝不放过。这是个了解孩子的最好途径。也可以了解老师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通过家长会,还可以认识其他志同道合的家长。

不要太着急,今年孩子有CCA在身,难免影响学习。明年就没有CCA了,他可以专心于学习。告诉他:只有成绩保持在他的学校的前10%,他的CCA在申请大学才起作用。所以一定要平衡好学习和CCA。

非常支持你的看法!
虽然家长可以有家长的看法。但其实家长的心态和做法也很重要!
比如前几天很多人在谈学校的重要性,名校的重要性。我为什么会讲反面的例子,其实就是个心态和做法。
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要,但对孩子来说,你还是他的家长,你应该是最了解你孩子的那个人,不是吗?
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要,但这些条件不是必然的,有时是会改变的!
可能你的孩子进不了名校,可能你的孩子碰到1,2个不是太负责的老师,那么你就放弃你的孩子?不能!所以你这个家长就要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让你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还有就是,其实孩子就是孩子,学理科的孩子多数是有一定程度的偏科。我觉得家长就要插手,就像我以前,插手孩子的华文一样!
比如现在JC了,孩子要独立是肯定的,但某项比如GP不好就请补习,让孩子在这方面加强!不要任由他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觉得“多读报纸多看新闻”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报纸和新闻浩如烟海,该读什么,如何阅读,怎样理解,整理,分析, 思考和表现,这些都需要老师的指导。

老师也是说我家孩子读报纸不够多。
我也是看他没有每天读海峡时报。

老师很忙,顾不了那么多。

是的,他的CCA和社会活动花了他很多时间,他又不愿意放弃,只能自己另外刻苦一点挤出时间学习。
他也知道学习很重要。不过他说CCA活动也很重要。

谢谢你的安慰,希望如此吧。
孩子真的要刻苦才行,不然一不注意成绩就掉下去了。

好的,我多管管他。谢谢你的分享。

小老鼠,你可是我们的偶像啊.初一的学弟膜拜中…

是这个理儿,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物有所值。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说他很忙,顾不了这么多。这样的说辞甚至在社会上, 在职场上也是屡见不鲜。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这一点frekiwang在14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如果实在不放心就找个补习老师吧。不过,市场上质次价高的老师很多,好的老师不太容易找到。

我的建议: 不要只是看海峡时报, 不要束缚自己的眼界和思维。
我们都知道莱佛士书院的GP成绩遥遥领先于其它初院,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那里的学生读得是什么:NewslinkStraitsTimes InteractiveNewsBankSIRSIssues ResearcherOpposingViewpoints Resource Center

再看看NIE所推荐的GP阅读材料是什么:www.idebate.org  (RI)www-hsc.usc.edu/~mbernste  和 bioethicsdiscussion.blogspot.com  (HCI)www.justicelearning.org(HCI)www.magnuminmotion.com (Meridian JC)commhum.mccneb.edu/argument/summary.htm (Jurong JC)http://www.don-lindsay-archive.org/skeptic/arguments.html (NJC)www.guardian.co.uk (Serangoon JC)www.msnbc.msn.com (Temasek JC)edition.cnn.com (Yishun JC)www.straitstimes.asiaone.com.sg (Tampines JC)www.economist.com (Saint Andrew’s JC)www.sma.org.sg/cmep (Anderson JC)www.medicalprotection.org/medical/singapore/useful_links/default.aspx (Jurong JC)www.bioethics-singapore.org/index.html (Catholic JC)www.glencoe.com/sec/science/webquest/content/cloning.shtm (Pioneer JC)www.learningcurve.gov.uk/candp (Pioneer JC)www.corpun.com/sgju9403.htm (Innova JC)www.crimesofwar.org/index.html ( Anderson JC)

我的另一个回复被关进小黑屋里了。是关于GP阅读材料的。

CCA到底重不重要 (转载)
狮城贝贝
CCA到底重要不重要,我想大家各有说法。我只是想说,大家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的社团,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在2006年我来新加坡之前,一个当年从华中毕业准备去西北大学读本科的学长对我说,CCA贵在专,你可以只做一件事情,但是要做就要做好。这么些年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对于初中两年,考O-level的同学们来说,CCA当然重要,莱佛士初级学院明确要求奖学金得主的CCA和英文必须是A1,CCA拿到A1就可以为O-level成绩的积分减掉两分,起到很大的作用。(分数越低越好)对于直升莱佛士、华中、德明等学校的学生来说,初中的CCA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它没有起到升学的作用。可是我觉得初中两年的CCA还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在初中两年可以打好基础,了解情况,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高中再选择CCA量身定做一套方案。初中两年要敢于尝试。而且到了初级学院,学生会以及各个社团的执委在评选的时候都要参考初中的CCA记录,看看这个学生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能不能担此重任。因此如果想在初级学院中CCA有很好的发展的话,初中也是要为此努力的,不能说初中CCA不重要我就什么都不做。
英国大学录取只看成绩,新加坡大学录取也是只看A-level成绩,只要少数热门科目比如医学、牙医、法律等因为申请学生都太优秀,才会参考CCA的记录,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有领导职位。而如果要申请新加坡政府或者私企提供的奖学金的话,CCA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大学也会非常看重CCA,以及学生在校期间所参予过的活动。莱佛士历史上出过好几个SAT2400满分但因为没有参加任何CCA而被美国各顶尖大学拒之门外的例子。高中的CCA不像初中,没有积分和等级,只有记录。在没有标准评分的情况下,很难比较两个学生的CCA成绩到底谁好谁坏。因此这就是考察所参加的活动与CCA的含金量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可能参加了许多的CCA,但没有任何职位,但是显示在记录上的时候只会有CCA的名字,旁边标出是“成员”,这与一个有团长或秘书职务的学生比较之下,数量似乎失去了意义。同时,老师也告诉我们,美国大学很看重活动的性质和作用,比如同样是团长、主席,数学社、摄影社的社长和篮球队、羽毛球队的队长相比起来马上黯然失色,他们知道同样是社长,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不同的。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所有的活动旁边都要求填上每星期的投入时间,试想数学社每周活动两个小时,篮球队每星期训练三次,每次几个小时,工作量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在莱佛士,大多数学生最后A-level成绩都是A,SAT平均分在2200,每个人也都参加了许多的CCA,CIP小时(社区服务时间)也都是两年积攒下一两百小时,大家都是全面发展的标准好孩子,那么在众多的学生之中如何脱颖而出呢?校长、老师无数次反复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大家虽然全面开花,但是同样需要找到自己的专长。比如一个人两年积攒下来一两百个小时,但全部都是上街掏钱、做义工、帮助学校活动排桌椅等等这种活动,虽然数量多,可是充其量在每个活动之中只是扮演了一个被人雇用,报名参加的小角色而已。倒不如学长那届的CrimeZero,我们这届的Greengage,自己举办一个活动,强调自己是组织者来的有意思。所以尽量做一些与众不同,能让你闪亮的事情。
初中两年我参加了华乐团和数学社。因为数学竞赛方面获了很多的奖,因此在中四,我通过Merit*把数学社和华乐团对调了角色,使得数学社成为了我的第一CCA,而华乐团成了副的。这样一来不仅我所有的竞赛成绩都可以算进CCA的分数里面,同时华乐团作为我的第二社团,过量的训练时间我可以不参加,只要满足基本的考勤就可以了,节省了不少时间。到了初级学院,我只有华乐一个CCA,两年一度的新加坡青年节临近的时候,训练时间高达每星期二十多个小时。因此没有时间顾及其他的社团了。但是在社团之上,我和另外六个中国留学生自发开展了一个宣传使用环保袋的活动。其次就是就算是普普通通的成员,普普通通的CCA,换一种方法描述就可以变得十分有趣,老师跟我们说美国大学就是希望我们能在平凡之中找到生活之美。同样一个活动,通过不同别出心裁的方式来描述就会变得格外有趣。
到了J2毕业,学校会出一张CCA记录的列表,同时也会要求大家自己选出最好的3个记录进行详细描述、介绍,学校盖章。因为只有150个字,字数十分有限,因此为了详尽,我只选择了两个进行描述。这些记录可以是学科竞赛、领带职位、社会服务、艺术、体育任何方面的获奖情况。学生写完了之后要交给相关的负责老师审查修改,最后学校统一发回。因此选择这2-3条记录的时候要慎重。我的班主任认为,很多很优异的奖状已经有证明了,所以没有必要重复,要写就应该选那些没有证书、没有详细描述,但是很重要的活动来写。比如我们的环保袋推行计划,虽然有记录,但是记录上只标明了我们的投入时间和标题,没有明确地写出我们是主办方和活动的性质。因此我的两个活动中有一个就是详细地描述我们是如何成功举办这个活动的。
最后就是时间的规划。学习才是王道,成绩不好,CCA什么的都是浮云。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到了初级学院,CCA最多是一主一副,主的就是艺术和体育类,副的就是Club类,比如数学社、机器人社、图书馆等等。尽管本地不乏有所有成绩顶尖,同时参与四个社团的牛人。可是作为留学生,我们不仅有学校生活,还要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无尽的社团之中。我J1的时候一度因为参加了太多的活动,难以分身,后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进行整理分类,把不必要的活动全部退掉了。被退掉的活动中还有第一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学生采访记者一角,个人觉得有点可惜。可是试想一下,就算我J1一年坚持下来了,真正新加坡举办青奥会是在2010年八月,我毕业班毕业考之前的一个月,根本就没有办法学习了,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
CCA是美好的,希望大家都能Enjoy你们各自的选择,创造出辉煌的成绩。

这篇文章太棒了,谢谢你。

你德明中一的?

其实平时看帖子就觉得小老鼠是很自觉和懂事的孩子, 不用太担心了。。
如果其他科目都好,建议在gp这科上去补习一下, 上补习班,不是请家教。。
因为我们的家庭背景都是华文的,在英文上,孩子有点吃亏。。
其实补习课上,有经验的老师可以针对时下的问题给与一些解说和答题技巧, 比较实用。

请个家教看看?在所有的文理科里,化学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一半靠背一半靠推理 比较适合我

他说他懂,只是没有去好好看书。
花在上面的时间不够多啊。
现在我要盯着他呢。

我认为孩子如果大了,就要自主学习。老师不可能帮到那么多,他/她有那么多学生,作为家长,有时要催一下孩子当他们不把学习放在眼里的时候。老师说到底只是一个辅助

是的,自己要努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