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经进入后李光耀时代,所以不会对新加坡带来很大冲击,可能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反而比较好解决,新加坡也正式告别强人时代^_^
新加坡最当心的还是缺乏一流的人才
好书要看。
老君上加油!
再撑3年,和你偶像混个同岁。
他的偶像是谁?
一个伟大的人物 看他谈死亡 感到无奈和悲哀
坡县这些 S13们不知好歹啊
是邓小平吧!
小平同志。
小平生前也早已进入后小平时代。
不过他死后的97年莫名就花生了亚洲金融风暴。 不晓得敏敏之中有木有神马关联。
还没看,昨去书局不打算买来看。
但看到楼上几位说老李在此书里谈到死亡。尽然是无奈和悲伤??太好奇了,这么个强人会惧怕死亡?
本还想等几个月后可能图书馆就能借到,但现在还蛮想读的。
现在身旁有另本书,这名人对死亡只给四个字 -我愿无穷。。。。俺认为老李因是这种心态。怎样也是新加坡的国父。
有电子版吗?网上看。
小平是6:4开,他是几几开?
不少中国人不喜欢LKY的直言。
对于新加坡,没有LKY就没有今日的新加坡。
建国总理李光耀强烈反对“开倒车”,让方言节目重新出现在本地免付费电视频道上。
他质疑:“我为何要让广东话或福建话影响下一代?”
李光耀在新著“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李光耀观天下》)里指出,他已退出政府,对于发生什么事或有什么因素促使改变比较不清楚,因此他大多时候都跟随部长们作出的决定。
不过,他坦言,当碰到他所强烈反对的议题时,他会向总理李显龙表明立场。
他问:“为何要开倒车?我已经与一整代的华人树敌,拿走他们喜爱的方言节目……如果你重新把它引进来,你会发现部分老一代的人会开始跟他们的孩子与孙子讲方言。它(方言)就会重返,悄悄地、但肯定地。”
李光耀现在应该是十分孤独的
朋友都先他而去 没有人可以跟他交流和谈心了。
年轻的内阁要管理国家但无法完全按照他的理念运作( 无论对错)
这是新加坡政治成功的一面,老人不干政。
看看中国,5代还要听3代的。
年近九旬的李光耀也在其中一章谈及自己的私生活,并毫不忌讳地畅谈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
另两章的主题围绕着全球经济和气候变化。最后一章是他去年与到访的老朋友、德国前总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的对话内容。
我希望过世后能见到我的太太,但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我将停止存在,就像她已停止存在一样。若非如此,冥界岂不是会人口过剩?天堂真的这么辽阔无边,能容纳千百年来全世界各地的人吗?这是个很大的问号。
——李光耀
《李光耀观天下》摘录:面对生死
生比死好。但所有人终究都得面对死亡。这是许多壮年的人宁愿不去想的课题。但我都89岁了,没必要回避这个问题。我关注的是,我会怎么离世?会不会是冠状动脉中风,迅速地离开人世?还是脑部中风,陷入半昏迷状态,卧病在床几个月?这两种方式当中,我选择迅速的那种方式。
我较早前做了预先医疗指示,表示如果我必须通过吸管进食,并且没有复原或恢复行动能力的可能性,那医生就应该替我去除吸管,让我能迅速的辞世。
老李还是很务实很实在的,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和毫不动摇的信念,他为新加坡贡献了一生,无论功过,我还是非常敬佩尊敬这样一位伟人的!祝老李健康长寿!
看看新加坡本地人关于老李方言的评论,真的是愚蠢可笑至极。很多人都说风凉话巴不得他早死。真觉得这些新加坡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政府一味迎合这些愚民,新加坡的未来难以预测。
我相信新加坡沉默的大多数。网上的不代表主流
回顾往事最遗憾的应该是他的人生舞台太小
新加坡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经历过“坏”政府。
让他们经历一次,他们就会感念老李了。
新马分家时前途茫茫啊,能有今天的新加坡,李光耀功勋卓著,值得敬佩的一代伟人,但愿老人家活的越长越好。
佩服老李,祝他长寿!
今天在NDP上看到了老李,在他那样的年龄,看起来还是很精神的。让人敬重的政治人物,愿老人保持健康
他的书要看!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说,他不确定100年后新加坡还存不存在。
他说,100年后美国、中国、英国、澳洲这样的国家依然会存在。
他在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中指出,早一辈的新加坡人须从一个百废待兴的环境把新加坡建起来,我们(这一辈人)做了些什么好事。
“在我领导新加坡时,我尽一切努力来巩固国家的收益,步入吴作栋的时代也一样,如今,到了李显龙及其团队,至少未来10至15年將为国家创下最好的表现。”
“过后,国家所將遵循的轨道取决於新加坡年轻一群的意愿。我敢肯定,假如新加坡是由一个愚蠢的政府来治理,那么新加坡將深陷下去,並且不复存在。”
促年轻人慎重考虑
勿轻率选择两党制
李光耀说,新加坡的年轻人可能会选择拥有政治竞爭的两党制度。
“他们有权这样选。但每一代新加坡人,將对想要怎样的国家及建构怎样的社会再行作出选择。”
“我希望年轻人不会轻率的选择,反而会慎重考虑,包括即將失去些什么的之后再决定自己的选择。因为接下来,是你们与所选择的政治环境一起生活,不是我。”
他指两党制最大问题是,一旦落实两党制,最好的人才不会选择加入政坛。
“中选成为代议士的过程是冒险的。竞选运动也逐渐会成为多余的`不文明’,甚至会是恶毒的。假如你在本身领域表现得很好,为何还来冒那么大的险。”
新加坡需要特殊领导
“两党制不是说A队分成两组,也不是说上半阶段由A队执掌,另外的下半阶段由B队掌权,情况也许比此更糟。A或B队都可执政掌权,或是A、B队都出局,被排挤出政坛,並且也可以是C、D或E队胜出执政。”
李光耀指出,新加坡与其他国家不同。即使如美国和英国,虽在选举取得平衡政权而刚刚够组织政府,他们的国家一样能有良好的表现。新加坡却不能。
“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没有天然的资源,身处之地也是一个历史上多变的区域。这里需要的,是特殊的领导。”
看了这段话的开头,我觉得加入新加坡国籍好冒险。
这什么好担心
偶确定您100年后已不复存在
哪里可以买的到?书局有吗?想看
温室效应持续恶化,海水上涨。
100年不是只有新加坡不复存在。
李光耀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方。他管不了当年的中国,他也管不了现在的新加坡人。
虽然李光耀的理念并不符合民主社会的要求,可是我认为是最符合新加坡现实的。新加坡地小人多无资源,又在回教大国的包围之中,如果不能吸引最有能力的人领导政府,那么国家就完蛋了。
修改部长薪金政策我认为是个大错,现在的薪金完全没有吸引力,在私人领域轻松能拿到比部长高3,4倍的薪水。看看这次大选,从私人领域吸引到人了吗?不是说引进的新人不优秀。长期下去,前景不乐观。
国内朋友问我部长赚多少钱,我说很高一年百多万新币。普遍反映这个收入不高。
和国内的部长比,一切都是烟云。呵呵。
是的, 新一届的部长们在政策制定上已经无法与老一辈的部长们相比了, 新一届的议员们, 比如那个20多岁的小姑娘, 做出了什么让大家信服的吗?
可惜的杨荣文,陈惠华, 王乙康, 这些真正的人才却无法入阁。
对于他们个人来说,不失为更好的结局,没有作为政治人物的风险和牵绊,闷声大发财。可是对于国家,是输是赢!?
拍卖了了他的kate spade包包。。。看到我无语
那是大选活动的败笔。
一直认为那时大选制度的缺陷,集选取区制度当年有它的优越性,但现在已经不合时宜,制度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应该取消集选区,全部单选区,让每个候选人都经过竞选真枪实弹的洗礼,大浪淘沙。MP的一万多元的补贴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不管哪种选举制度,重要的是让有德有才的人出线。全部单选区会更加助长民粹主义,呆丸的选举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煽情,甚至挖粪,收入停滞20年。
李光耀设计GRC制度,除了有压制反对党的考虑,另一个考虑是有些能干的人并不擅于口水选战,如果放在单选区必输无疑,他就拿现任本县防务部门负责人作为例子。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新上市的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中对儿子李显龙投资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大泼冷水。
他在新的著作中说:“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依斯干达如何发展。这是一个经济领域的合作,你必须记住,我们是投资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
他说:“大笔一挥,他们可以把它结束了。他们是不太坚定的,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投资。”
李光耀是新加坡第一任总理,他对在历史和经济关系紧密相连的马新两国的破碎承诺依然存有记忆,不过,两国在过去半世纪的关系稳固。
他说:“当我们去那里时,我们必须明白,任何房地产或建筑,都是属于土地拥有者的。”
非首次关注课题
这并不是李光耀第一次对依斯干达课题表示关注,虽然新加坡是依斯干达特区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早在4年前,他最后一次访马时,李光耀说,只要大马政府的政策缺乏长期性的稳定,依斯干达对私人投资者将缺乏吸引力。
他说,有关他与大马当局的会谈,“我强调它不能今天合作,明年又不合作,向前又向后的,因为这不论在依斯干达区域和衔接东海岸迪沙鲁的第三大桥,由迪沙鲁一直到丰盛港直达关丹和北根,都是非常庞大的投资。”
“如果在同一时间,他们要我们从越南运沙来惩罚我国,这是没有意义的。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只是造成额外损失。最后的平衡点应该是对双方公平,而不只是特选区域而已。”
早在去年,李显龙曾经说过,当他在布城会见大马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时表明,新加坡是从本身利益希望看到依斯干达特区的繁荣和成功。
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迪拜发展商退出位于努沙再也总值3亿令吉的海滨和码头项目。即使在当时,新加坡已被列为依斯干达第三大投资者。
李光耀一辈子都在和大马斗,吃了他们太多亏了,尤其是建国初期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像。
剛去大众书局,尽然卖完了。
上网订,$30 + GST 再加运费 $7+.
运费要$7+.! 坑爹啊。。。2包鸡饭的钱。
不得不说, 新一代的领导人没有体现出比老一代的魄力和能力.
不过历朝历代, 都不可避免.
有华文版吗?
希望能早点买到拜读!:victory:
李光耀观天下: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会不会盛气凌人
习近平有分量可获支持
中国的内部挑战正处于关键时刻,习先生需要集中精神处理这些问题。
突发的外部事件也很有很大的影响。再好的计划都可能被意料不到的转变而打乱。但我相信他会经过深思熟虑后沉着应对。他有分量,我相信他会获得党的支持。
中国强盛对国际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例如中国企业将在外地进行更多投资。但中国的邻居开始感受到,这个苏醒后的巨人外交政策越来越强硬。
美国在国际或至少在亚太区的老大地位,也受到严峻挑战。问题的关键是,你相不相信中国的再三保证,说它只要和平崛起并永远不做霸权。
一种看法是,中国会静悄悄地变得强大,静悄悄地扩大影响力,但不会有欺负人的行为;另一种看法是,中国会显示力量,威逼所有人。我认为他们会选择第一种做法,但同时也会显示其力量。
中国悄崛起不惊动强国
邓小平坚信中国保持韬光养晦是明智的做法。中国人知道他们还需三四十年才跟得上世界其他强国。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能维持现状、别惹怒现有强国,并跟所有国家做朋友,中国势必越来越强大。这将让中国有空间去解决内部问题,并继续发展经济。
他们也意识到应避免走上日本和德国的道路。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导致欧洲和亚洲分别出现各国竞相争取权力、影响力和资源的局面,结果20世纪爆发了两场惨烈的战争,并打断了这两个国家的崛起。
中国一旦被卷入战争,就有可能会发生内乱、冲突和导致秩序紊乱,那它将再次陨落,而这次可能会沉沦很久。
对中国人来说,理性的考量将是:“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才等到这个赶上发达国家的机会。何苦因为一时心急,而动摇渐进的崛起?”
刚看了早报上的节选,感觉李先生对新加坡的将来不是很有信心啊
问:百年后,新加坡安在?
答:我不是很肯定。。。。。。
他几年以前就这么说了,不是担心新加坡的政治,是担心人口。
是担心人口吗?这个倒是从节选中没有反应出来,很肯定的是他坚决反对部长减薪和搞两党制
对老李完全不感冒,看了看他写的那点东西,没啥营养,其实有没有他新加坡都不会差多少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对一切粉饰自己的统治者都没什么好感,老李这种机会实用主义用在城市大小的地区发展下经济还是可以的,要是用在大的区域就会导致灾难
很多人把经济发展的功劳归在他身上,其实没他什么事,新加坡地方小,位置又好,不管谁来管理,只要不搞得太烂,都会发展的不错,特别还有无数能接受每天工作10小时外加周末无休的辛勤劳工,除非不停打战,想发展不起来都不行 。
小地方就安安心心过小日子就好了,不是说那什么么,没有故事的国家,那里的百姓是最幸福的,强人政治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政治上,老李和PAP给新加坡树立了标杆,只要这个标杆不倒,不管谁执政,新加坡都不会出大问题。
人口问题是老李这几年一直担忧的问题,说小了,这是个人或家庭的自由,可是整个国家都这样,就是大问题了,所以老李才会说过100年,新加坡是不是存在都不知道。几年前老李曾在对话会上对一个女博士生说,学位不重要,快点结婚生孩子吧。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焦虑。
对你的论点,只能说:呵呵。
选择国庆前夕发行此书。而报纸醒目地登“李光耀谈死亡”。。。。。。。是在预示某种东西吗?。。。。。
還沒有
书上有一章是谈温室气候变迁的,这可能也是让老李担心100年新加坡可能不存在的原因之一。
很费解老李对新加坡未来的看法,是激立国民奋发图强,还是觉得新加坡的成功非常偶然,或重复历史上从来没有城市国家可以长久生存的论调?作为国家的奠基者,这样讲似乎有点不负责任。
忧患意识吧!是想告诉年轻人,一切来得都不容易。如果不好好珍惜,所有的美好都会化作云烟。
居安思危,新加坡老一代领导人是这么走过来的。年轻一代人太安逸了,没有危机意识。
你想多了。
昨天坐出租, 司机uncle谈起老李那是充满崇敬和感激的, 说他和太太看国庆庆典老李出现, 都流泪了 ,。网上那些极端言论又代表多少真正的民意?
那天看早报写,新书里老李说小习是曼德拉式领袖。
哎呀妈呀,这马屁拍的让偶小心肝噗噗跳。
曼德拉老爷爷是奉献和奋斗了一辈子才到达今天的神坛。小习神马都没干就登顶了。
你又知道:“小习神马都没干就登顶了”?
太主观了吧!
能坐上大位,是平常人能干的事?!
当然啦!千坏万坏,马屁不坏!
哎, 霹雳死啦。 金某看着小习长大的。
俺说这个登顶,不是他登基。 是说登上“曼德拉式领袖”
那是老李对他的期许!好不?
老李认为2个都登基了!好不?
他不如期许李显龙成为曼德拉呢。。。。
你愿意你的孩子成为曼德拉???
反正偶不会!
成为曼德拉到底是褒还是贬啊?
他们都是跟曼德拉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物
没有对曼德拉的褒或贬,只是不愿意孩子走他的那条艰辛的路!
很多人(包括伟人)年轻时是一个看法,老了就变了。非常佩服老李面对死亡还坚持自己。
哈哈,你敢看不起那个20多岁的小姑娘?
我上次在论坛里跟金星开玩笑的时候随便拿20多岁的小姑娘,做了一个对比,被某些人批判我哦。
呵呵,这个世界啊,有功劳有资历的出场,没啥水平的上了台面还不让人批评。
“很多人把经济发展的功劳归在他身上,其实没他什么事,新加坡地方小,位置又好,不管谁来管理,只要不搞得太烂,都会发展的不错,特别还有无数能接受每天工作10小时外加周末无休的辛勤劳工,除非不停打战,想发展不起来都不行 。”
按照某人的逻辑,也可以说,
其实苹果也没有乔布斯啥事,其实iphone也不是他发明,动动嘴巴而已。
其实力学定律也没牛顿啥事,没有牛顿,马顿羊顿也会有。
其实美[关键词屏蔽]一也没林肯啥事,北方本来就比南方强。。
总之,啥牛人都是浮云。
谁都不厉害,只有某人最厉害。某人笑谈之间,伟人灰飞烟灭。
最后我说一句,有个地方,“地方小,位置又好”,曾是世界著名港口,也在东南亚。
那个地方叫做马六甲,现在已经沦为只靠观光的小城市。
同感。
我只会说“呵呵”二字。
看你的ID,你家儿子以后也会火旺的。
曾经灰绿冰是东亚除日本外经济最强国;
曾经米亚麻是东南亚最富裕国;
曾经北朝鲜比南韩更富裕。
其实这些也都没多久前, 小国辉煌一时容易,飞灰湮灭也容易。
世界变化真无常,那我们个人能做点什么来帮忙呢?多生几个?
对某些人,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以为管理一个国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LKY行动党做出的成绩,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屑一顾。他们以为换了自己会做得更好。实际上让这些人去做事情,别说管理国家,一个社团都搞不好。
典型的这种人就是中国[关键词屏蔽][关键词屏蔽]那群人。哪怕去了美国搞了小圈子都能内斗。天佑中华,要是这些人真的上位,中国比苏联解体还惨。
你可以唱“好了歌”了!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有可能!
怎么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很有见解的书,值得看。不愧是伟人,有独到的眼光。
别的不说,就建屋局这一项成就,就足以冠绝古今了,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建屋局里面3行大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我每次看到都感动不已。不是为这理想和口号,而是实现理想和口号的行动力,以及福利不被滥用的铁腕监管。天朝几千年前的理想和诗歌,居然被实现了,再回头看看这个理想的发源地,再回头看看我们伟大祖国的住房问题,就知道了。
的确十分了不起!!!杜甫的宏愿不知猴年马月在天朝实现啊!差不多1000多年了吧,希望不需要再等1000年^_^
赞同
不是这样的吧,当年很多政策(比如第一语言用英文还是中文,建地铁还是巴士系统),都有不同意见的,所以不同人来执政,结果肯定完全不同的。
不过2011年老李说新加坡还有可能回到马来西亚的时候,让我担心了好一阵,琢磨着要不要再次移民。。。不过后来想想,老李大概在讽刺马来西亚,因为前提是马来西亚做不到的事情。”他们(马来西亚)有各种资源。如果他们能够为华人和印度人提供教育,重用他们及把他们当成公民般对待,他们将能和我们竞争,而且还能够比我们更好,那么,我们将乐意重新加入他们。”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