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金海湾(Country Garden Danga Bay)推介首日,大卖超过5000个单位、总值50亿令吉,创下我国房地产史无前例的销售纪录。
“由于反应超出预期,我们的销售处也一直营业至凌晨12点,来应对客户的订购需求。”
售出逾5千单位
碧桂园集团大马区域总裁阮家声如此向《南洋商报》形容金海湾首日推介的销售“荣景”。
“根据最新统计,金海湾开盘首日的认购总值接近50亿令吉,超过5000个单位的服务式公寓。”
昨日邀得柔佛苏丹依布拉欣殿下亲临主持推介礼的金海湾,是中国十大房地产发展商碧桂园集团首个海外独资经营和发展的项目。
金海湾发展总值180亿令吉,占地57亩、涵盖逾30栋高层建筑的大型商业与住宅综合项目,也是马新市场较少见的大型独资开发项目。
马新中买家最多
该设施涵盖高级会所、三大主题商业街、示范屋、无边际泳池、果岭风格园林、人造沙滩以及私人游艇码头等。
在昨日的正式推介礼,该项目共推出9543个单位服务式公寓,在优惠折扣期间的平均售价自每平方尺720令吉起跳。
“认购金海湾的买家主要来自马新中三国,分别占据40%、30%和25%,剩余的5%买家则来自欧美、日韩等地。”
墨镜嫂 也买了?
到底是国内来的,广告做得真好!;P
什么价格?请高人指点,值得买吗?我也有想买的成冲动
造势
我冲动了好几次了,看了好几遍了,真想拿下一套。。。:Q
如果要转手卖的话,有人接手吗
李光耀说了,难!他觉得整个伊斯干达都不靠谱。
便宜是便宜,但不自住买来干嘛?:L
这么大的盘,住满人了设施会不会很拥挤?以后转手也比较难吧。
他神马时候说了?
在老李最近推出的大作老李侃世界里面说的^_^ 以马来西亚区区两三千万人口,偶也有些怀疑那个特区的未来,个人感觉跟深圳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少说差五条街,呵呵呵,除了面积大小有一拼之外^_^
看完了老李观天下,尤其是对马来西亚的观点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他和马哈迪时代,这也难怪内阁部长和总理很多时候都不采纳他的意见。
感觉马来西亚也就是南美档次,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命运,这个从华人的各种优惠待遇可以看出来^_^
人口不是问题。呆丸,南韩都是这个当量。
重要是人口素质,政府素质等。
炒地皮是木有前途的,像著名的海南泡沫。
一定要引进实体经济和发展基础建设。但这关系到企业投资回报。不是你开放一块地,企业家就会来的。
企业要看政策优惠,政府效率,决策和决心,政治稳定性,劳工成本,劳工素质,消费能力,研发能力,治安,周边国家地区的对比优势,等等
如果大型企业入驻率不高, 地皮吵得再高,也是一个大大的泡沫。 偶很不负责任地说
俺只是想知道买来干吗?
买来体验国内的人潮汹涌,那个游泳池要应付整万个单位的居民,场面之壮观真是不敢想象啊^_^
重要的是政策的持续性,李光耀一直怀疑的就是这个,他根本不认为马来西亚政府官员能做到。过几年换了一批官员,或许脑袋一拍又圈一个经济特区。
都买来投资没人自住到时成了空城怎么办?据说中国的投资者很多,他们应该不会住的。
一旦政治需要这些人是最先被牺牲的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政治需要是肯定会有的
才去海口实地考察了海口的碧桂园金海湾,1个月热销2200套也是创造了海南奇迹。不过110平的双拼滨海别墅环绕18洞球场真的是让我差点下单。价钱才70来万人民币。
比起贵阳的1000万平米大楼盘,这个只能算是peanut。
买来当晨渡假时用,这可是个好主意。
如果想拿来出朱,就得好好考亮。
海口不是限购?
我去看的这个没有限购的。
尽管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新著中对马来亚西依斯干达特区大泼冷水,惟马来西亚实业发展商公会柔州分会主席许木兴认为,上述言论不会对依斯干达特区造成重大影响,特区將持续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屋业发展商到来投资。
李光耀日前发表新书《李光耀看天下》中,对其长子也是现任新加坡总理事李显龙,主导新加坡投资依斯干达区多项发展计划上不以为然,並直言任何房地產及建筑都是属于土地拥有者,马新双方合作应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而不局限在特定区域上。
许木兴在今日接受《马新社》访问时直言,李光耀的评价对依斯干达特区发展现况来说不著边际,並没有反映特区的实际发展。
马新僵持不再
「李光耀先生的时代已过去,他的言论不会对依斯干达特区造成重大影响。」
他说,如今大马在现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领导下,大力推展经济转型计划,同时纳吉治国的方针及目標也不一样。
「从李光耀时代留下的僵持局面,马新领导人即首相纳吉及李显龙总理,已携手解决多项悬持已久的课题。对于依斯干达特区,李显龙有著不一样的看法。」
今年2月,新加坡官方投资臂膀淡马锡控股及嘉德置地集团,与依斯干达滨海私人公司签署合约,购置一片价值8亿令吉的土地。该片名为A岛的土地,將兴建豪华公寓、购物广场、有地豪宅等,发展总值达80亿令吉。
此外,淡马锡控股也与大马官联公司国库控股联合在努沙再也,发展价52亿令吉的综合保建城等。
除了新加坡財团,来自中国、香港、澳洲及日本的实业集团也纷纷进驻依斯干达特区,投资不同的地產开发项目。
新元兑令吉显著升值,促使新加坡人更热衷到马来西亚寻求房地產投资的机会。
位于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的碧桂园金海湾,昨日进行示范区开盘仪式,吸引了数千名新加坡人前去参观示范单位。
碧桂园集团发言人受访时表示,项目正式推展首天,估计吸引了超过一万人,前往总面积75万平方英尺的示范区参观,当中估计將近一半来自新加坡。
销售额已破50亿
截至昨晚,金海湾项目超过5000个单位获得买家预订,销售额超过50亿令吉。
新加坡的一个潜在买家,昨日上午和友人一同乘搭免费接送巴士到上述示范区参观。他受访时透露,目前还没决定会不会购买,不过他对于碧桂园一个面积约1500平方英尺的3加1臥房式公寓单位,售价折合不到45万新元,每平方英尺售价低于300新元(约750令吉),而且又是永久地契,表示相当有吸引力。
「碧桂园在中国是位列前十大的发展商,发展的都是大型项目,据我在示范区所见,项目的品质不错,购买的成数相当高。」
现在还有得看吗
这单位看过新加坡和JB的showflat,盘很大,但回头冷静想想真不觉得值得头脑发热:
所谓的海景,其实就是对着新加坡的小小海峡而已,可能用来隔海相望新加坡不错。
所谓沙滩,其实就是人造沙滩,堆了些沙在那里,硬硬的,和正常沙滩不是一个感觉。海水也不清,游泳是不可能了。
有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和保龄球场,可是想到那里面住了9千户,每户三个人,也就是近三万人。如果住满了,设施不知道能不能排队用得上?
如果大家都是用来出租,不敢想象和不同背景的租客住在一起是什么感觉??
如果TOP后,哪怕一两成人用来抛售,估计几千套房子放市面上拼,房价也很难预测吧?
老公看了卖房子如卖大白菜的场面,急烘烘地下定金要签合同,被我摁住了,现在还不想理我呢
如果N年后1新币换4零级,:lol:lol
海南房产还热?不是早退热了吗?
话说我老家那边,就是海南岛的对面海岸。以前某段时间政府搞开发区,海岸线一群别墅。
上个礼拜回去,别墅群人去楼空,一片残败,连窗户都被人拆了卖钱,成了鬼屋一片。
忘记拍照了,但我说的千真万确。
我没有打算以后出手,想留着自己要的,将来健全了设施,住着还是蛮舒服的吧
冷静想想,应该去里面开个小超市,或者杂货店也行。 吃穿不愁啊
我认为,房产的价值不在于房产本身,而是周边。具体而言,在马来西亚买房,价值不在于房子本身多么好看,而是在新山的经济发展。
最典型例子就是美国底特律,曾经的繁华都市,失去经济动力后,房子变得几乎没有价值了。我看过一些照片,曾经的豪宅美房,沦为废墟。
你很理智。
参看我楼上回复别的网友的贴。
可惜这个道理很多人忽略了。看看美美的房子设计和小区就急忙忙给钱了。
曾经,我老家那个有个旅游区,海岸线。很多别墅,很漂亮。这次回去一看,成了废墟了。再漂亮的房子,没有经济支撑,都是镜花水月。
90年代的著名海南地产泡沫比较像。
当时也是特区效应,全国南下炒房去了。翻了几十倍。 问题是实体经济上不来,外资外企跟不上,炒房的人又不自己住,租也租不出。 最后全线崩塌。
新山现在很像。
广州有个地方叫南山区。
香港富豪的霍英东(势力在香港可以说是NO。1,比李嘉诚还厉害的)家族带头开发。取得中国下到广州,上到中央的支持,打算打造广州的上海浦东。引许多财团进驻,风头一时无两。
很多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哈哈,你们谁听说过南山区啊?跟上海浦东比?
我相信老李的看法。起码我到现在都看不出依斯干达特区的经济动力在哪里。最常见的理由都是什么新加坡财团投资,这个那个谁投资。告诉我,这些财团除了卖房子,还能发展什么?
很多人拿深圳比喻新山。
深圳的经济是新山能比的?
没有经济实力支持的房地产,都是镜花水月。
深圳是用钱,用政策,用企业,用几十万人才硬堆起来的城市。即使在中国都不可复制。
用来对比是因为一个临香港一个临狮城。 但深圳成功地理上靠香港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老邓后来说过后悔堆出一个深圳,应该放在基础更好的上海。 也就是说,深圳不靠香港,当时也可以硬堆出来。
碧桂园这个楼盘打的是养老度假牌。一车车的东北西北四川山东人拉来看。70万高尔夫滨海别墅,30万的海景公寓,全部是精装修,配套大型商业街超市体育公园,其它地方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价钱,很多外地人看完就是2-3套买。离海口市区和机场70公里。本地人几乎没有买的。如果不是交通太不方便,哪怕靠近市区一点,我就会下单买了。
我不看好新山。所以不看好所谓的这个新区。所以不看好那里的房产。
我老家那边的别墅,环境跟海南差不多,几乎免费。当然你要重新装修。要不?
米吐。
拿新山和深圳比的人,是不了解改革开放历史。
千万别把开发商当凯子。反过来想想,那么好的房子,卖那么便宜,为什么?
9千个单位的盘,我很难想象住那里的单位每家至少一个人需要工作,需要一万个就业机会,更别说其他陆续推出的楼盘和豪宅了, 这个在johor我目前看不到这样的强大需求
。
出租的话,几千个单位全在抛在市场上出租,租金很难说,我相信johor本地人有能力租几千马币的房,应该也考虑买房子了吧?除非租给外国人,johor 有多少外国人?而且周围不见大型工业区或者产业带动外国人或外地人来工作
如果说养老,我和老公都才30出头,买下了不出租,过了30年我估计也未必还想住。并且邻居们总是不停变化的租客,也未必是自己的理想养老之处。(我现在住的地方就很多人户把房子出租,有家是租给老外,总是隔两三天开party,有时凌晨两点还在喧闹,另一户租的是菲律宾人,估计是倒班还是干嘛的,每天晚上临晨精神特好还在游泳池边聊天,可惜我家窗户就对着泳池。)
而且,30年后,如果升值了还好,万一不升反跌呢?
BTW,其实我们真的差点下单了,可是那天折腾了一天,发现他们销售的猫腻太多了,每栋楼都只放少量的出来说是available, 其他红色,绿色,灰色 蓝色的都说是卖完了,其实有些是他们内部hold住,有很多是大家给了支票认购而已,这样可选的有限,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假象,然后大家都争着下单,(我们也是那时就给了支票),后来发现,其实他们很多房其实都是available 的,他们看销售得好卖得差不多,就调价后再放出来,然后卖差不多再放一批,这样房价就被大家推着走了。。
本来我们看中一单位是灰色的,打完折65k左右,sales说给支票他能帮我们申请,我们给了支票后,sales说内部刚调过价,上升5%,老公说就拿下吧,我有些不爽,决定回家再考虑一下,回家后仔细想想,觉得很多因素都是没底的,毕竟JB不像中国深圳,能快速地形成个工业高度集中的城市。
老李当心的是马国政策的连续一致性,不是对新马关系的当心,新马关系再好改变不了马国政府的一贯风格,这个是他们骨子里的东西了
jb的房子现在都不好出租,更不用等这9000套投入市场,还有很多其他在建楼盘呢。
至于养老,就不要想那么远了,还有那边的治安年轻人都吃不消,老年人还是不要玩这个了
去年考察过一次,看了horizon hill和其他一些地方,就彻底放弃在马国置业的想法
我不感兴趣,我不认为在一个那少人口的地方发展房地产会有机会。要买房就要买土地不够用,人口很多的地方。
帅气拉拉
呵呵,不要。浪费机票。以后就算要回国,也是陪在父母身边,这种穷乡僻壤的房子就算送给我也没时间住的。
天天联合早报电视上有广告。
我盆游在马买过3次房产,没有一次赚钱的,除非自己建。尤其这种。。。。。。。
KL好地点应该还好
KL好地点应该还好
正解,2011年底开始看JB房子,最后没有买,同样的顾虑,把国内房子的暴涨期待jb是不现实的,你用华人的思维考虑马来人的国家,本身就错了,JB的华人也没有超过50%,才100万人,怎么可能?别忘记了你还指望马来人和你一起炒高房价阿
10000个单位的游泳池要多大啊?应该比downtown east 还要大吧^_^
现有2期园景转让,2+1,798sqf,要的可以联系我
买这个真是有闲钱没地方花。
新山摆在中国就一个地级市等级的三流城市,中国至少三四十个城市比新山强 ^_^
三四十个?你太看的起jb了,随便数数我看至少上百个吧。jb给我感觉比江浙或者任意沿海省份任意的一个地级市都差,最多也就合西部地级市比比。国内地级市好几百个了吧。
问问金海湾现在什么买卖情况,你卖这个加了多少,怎么更名。问的不好,不太了解,微信dao7370,或q104132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