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国庆讲话,未来小学入学制度将有大的变革。
未来住在名校1公里之内,将至少留40名额给指标供2C阶段抽签。
以前新加坡不炒学区房,原因很简单,对于所谓的名校,你住一公里之内往往意义不大。等到2c,也就是一公里抽签阶段,往往已经没有多少名额了。到这个阶段,剩10名额的名校比比皆是。所以大家就淡化了学区房的概念。以后留至少40个指标给1公里内的,住在1公里内至少有一点希望。以后义工会越来越难做了,义工制度估计要寿终正寝了。
本人估计,从2013年起未来几年,名校附近的学区房将越来越热。住学区房的家长将信心倍增。以后新加坡也就有学区房的概念了,学区房要热炒了。学区房要大大的升值了。义工难做了,买学区房将成为新移民让小孩进入名校的唯一途径。
恭喜那些已经有学区房的人,你的房子将在未来几年超过其他房产!趁很多人还没有留意,还在为孩子上学而犹豫的新移民,不要再犹豫了,新加坡的小学入学正在变得更加公平,但是记住同时新加坡也要炒学区房了!
信息有误吧。40人都给2c?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请仔细看看新闻稿。
http://www.moe.gov.sg/media/pres … primary-schools.php
好像1公里外的人都能参加了哦
其实小学都一样拉,呵呵
府上对小一报名制度一直谨慎,没做大修改,就是担心按远近的优先权会导致学区房价格太高,那样变成“富人”的优先权力了,一次部长有提到过。
嗯,信息很错。
另外还要看2A2被淘汰的应该还是会下来抢BC的签,算起来他们有3次抽签机会。 这40个保留名额是大打折扣的。
还有金某很早就说过该买学区房。 理由不是这个40个名额。而是新镇年轻夫妇过度集中,等到孩子到了学龄就有得苦了。
想上名校的出去买学区房, 校友父母孩子进去的,为了上学方便还是要买学区房。 这个才是主因。。。
老金一语中的。政策应该完善, 即所有报名者只有一次抽签机会, 不得抽不中再在下一个阶段抽, 如此才能体现40学额给两个阶段的原意。
别忘了租房也是可以上学的
今天的TODAY上就有篇文章
Beware of perpetuating elitism with new rules.
那样不就成了马票?
一次没中 连上学机会都没了?
To Ati: 40个名额是平均分给2B, 2C,每个是20
请问 学区房是哪里呢?
“以后义工会越来越难做了,义工制度估计要寿终正寝了。“我朋友做了几十小时的义工,抽签没成,气死了。其实比例就是很低了。
我觉得每个阶段只能报一个小学不好,应该像美国大学申请一样可以报多个,父母可以去不同的学校做义工,两边都有抽签权利,这样机会大一些。
以后没有义工了,下面这个是爱同的网站抄来的:Application for Parent VolunteersWith immediate effect, the school will stop the Parent Volunteer Scheme for P1 Registration 2015 and onwards. For those who have submitted their application before,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we will not process your application.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以后是运气面前,人人平等,卡卡。
武吉知马, 碧山.
谢谢楼上
运气面前,人人平等
不过楼主说的对, 学区房和非学区房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是吗? 如果父母是那些名校的校友呢?
他们的子女还是有优先权吧?
我个人觉得这样也好。不用纠结要不要去做。做了,机会很低,不做,又觉得身为父母不努力对不起孩子
我觉得不要搞什么入学制度,想来的都来,大家一锅抽签凭运气
要保留优先的我看也就是兄弟姐妹正在该校上学的,为了接送方便。
义工都不要搞,有心作义工的应该是没有目的的,这种功利性的义工没啥意思
这句话里有2个词不认得,俺太挫了
同意楼主,学区房会越来越明显。现在校友那个优先应该会进一步缩减,只给有贡献的。
话说小学本来就应该就近的,20年前的校友住老远,学生家长都遭罪,毕竟只是小学生。
这方面新加坡不如中国了 中国大中城市实行就近上学好多年了 而且小学之间资源分配很平均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
最近的报道,最近中国房事涨声不断,其中最疯狂的是学区房。北京上海等地的学区房已经冲破10万元大关了。
11平米的平房,230万,该房源是北京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另一房源是15平米的秘方,总价为250万。
但是制度和中国的还是有些不同的。估计吵作得不会太多巴?
不能输出价值观,也不要总是输出这些垃圾了,学区房,炒房,广场舞,干的都是些啥破事。这些所谓的名校的老师有几斤几两,蒙低学历的家长还行,本科及以上的新移民们就不要瞎凑这个热闹了,随便在家里给孩子点拨一二,比啥名校都强。或者这些新移民的孩子凑在一起,这学校就是名校了。
也不见得就是100%为了孩子,更有可能是投资,孩子上完几年学,转手卖给别人,还能大赚一笔呢。
没有那么容易的,我就在tampines买了BTO,靠近圣希尔达小学,抽明年的,结果2C 70人抽35 没有抽到,到2CS都不知去哪所学校了,还不如直接在2c就选中等的学校,把握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