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2013-2016 各住宅房落成量

2016 BTO 落成量是2013 三倍!
http://mndsingapore.wordpress.com/category/private-property/

哇,好多的房子。

这20万的屋子出来,要多少人接盘啊?
空出多少2手HDB呀

未来三年BTO大概10万,新公寓大概6万,看起来是祖屋多,实际上是公寓比例高啊。而且祖屋是必需品,公寓不是,感觉这么多公寓出来可能一半是买来投资的,到时看看租给谁,这里的哪位兄弟姐妹愿意一年出5万租套大众公寓住住?大家都不傻,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也一般不愿意做,哈哈哈 ^_^

政府数据是每年有三到五千买BTO和EC的要卖自己住的祖屋,每年进两三万PR,感觉还是比较好消化的。我更担心的是每年上万的新公寓是买来投资的,哪里来这么多有钱的房客来接盘租你的公寓啊? 诸位买来投资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_^

那租不出去的投资公寓又怎么办呢?空着养蚊子还是原价卖回给发展商?呵呵呵^_^

2016年造好的房子要2021年才能卖啊,你2015年卖房子的话,跟你没啥关系啊

如現在已經每年三到五千,到2016豈不是一萬多? 這是政府要把需求延後三年的原因嗎?

我个人是希望房价可以再降一点。

+1 20W新房建成,公寓出租风险和价格下行风险加大

现在不出售公寓,何时出售啊

可以,但hdb会看地段,而且多数hdb会收3房的!

当组屋有问题的时候,公寓的问题就会更被放大!
我就看过,当年金融危机时,某大佬的别墅被以20%求售!嗬嗬!

我想问问这些建好的公寓现在有几成是已经期楼卖出去的了。如果大部分都卖出去了,那么到时候公寓租金也要下跌了。公寓会不会降不知道,如果买主的负债不是很高,租金下降也能用自己的收入承受剩余的房贷付款,那他们未必会抛售公寓,公寓价格会降么?
我也很想知道啊。

    落成不意味着卖出。我就知道乌节路周围的很多高档公寓的销售率是很低的,有些卖出的不到10%,这些也算在落成的量里面,但是基本上是在发展商手里,他们前期已经赚到很多钱,可以捂盘惜售,等待下一次的房地产高峰。所以,实际的在市场上的量没有这么多,应该是公寓的空置率提高。

2016是很重要的一年么?

啊? HDB造好了要等五年才能卖?

依这个供应水平,房价应该会跌,组屋会出现负COV(估价可能保持稳定或小涨),公寓跌更严重(租金下跌,高利率预期)
3年的政策不太可能把原本想买HDB的PR赶去买公寓
8次新政后,HDB从投资角度对PR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有能力的PR或者EP首先会考虑公寓,想买HDB的那些多半囊中羞涩,首付不够或者贷款不够,负担不起公寓
大家稍安勿躁,想入场的不妨再观望观望

大選

放心,有新移民接盘

3年后的状况等过两年预测也不迟,我认为这一两年内至2016之前供应增多的趋势和移民收紧的状况对房市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除非政府现在就开闸防水,这也需要有个时间的积累的

不得不提醒大家,出政策的第一层意思是房价别飙升,第二层是别过度借贷,这两条就说明了以后买房的人Holding Power越来越强。大家只看到论坛抱怨的人,我想问问现在中国二、三线城市两个中产家庭会买不起新加坡一套公寓?自住的同学还等什么?千万别犯傻,听别人瞎BB说房价会跌,跌了你就能买在最低?没有听说过自住房子抄底的

那是当然,如果把房产作为长线投资,自然不在乎一两年内的涨跌

有人说cov为负,估价会跌
我只能说政府估价不透明,谁知道是怎么估出来的呢,要不李总理怎么能信誓旦旦说保证组屋不贬值呢

这话我也同意
只是虽然政府不想看到,但在合法范围内,又有利可图,大家为什么不做呢?

新房子要住满5年才能卖,如果5年里都空着,5年后也不能卖。

个人感觉,对于以投资目的持有公寓的人,现在是卖公寓的好时机,预算充足的新PR会提供一定的支撑
后面两年,租金收益继续滑落,市场需求估计稳定或小幅萎缩(组屋提升者由于转售组屋市场不景气而暂缓提升计划),而供应则大幅增加,如果利率一旦上涨,多重因素下公寓的价格下行压力很大

我觉得决定房价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所谓的供应量,而是整体的经济面和货币流动性。你知道有多少本地人是多个子女和父母挤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有多少3房室里住着4兄弟,4姐妹的?如果经济好,人们手里有钱,多点供应量马上可以消化,住组屋的想提升去公寓,和父母一起住的要自己独立出来,小房子的要换大房子。相反,经济不好了,大家能挤则挤,供应量少也是够住,那时候房价再低也没人敢接手。。。
所以如果经济持续向好,供应量再多点房价也不会大跌,本地人的需求会增加,外来人口也会增加。经济不好的时候,需求被抑制,裁员导致外来人口大量消退。那时候房价会低很多,问题是你敢买吗?

前面那个担心2016年前后卖房子行情的,好像是在意bto或者新EC建好了有些住进去的公民要半年内卖掉手上现有的HDB。不知道这部分公民占全部的多少。

简单说,经济平稳情况下,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如果人口没有大变,需求基本保持不变,供应多了,价格应该会向下
那些有需要但是不买的情况就不是真正的需求

97, 09 房价大/小跌的时候供需关系没有本质的改变。。。

所以政府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有利可图的局面啊
近些年房价快速上涨获利的人也是合法操作的
如果非法这些获利早就叫吐出来了
就是因为合法,政府才要改变政策啊。

是这样的,所以房产投资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了啊

楼市不能用理性和数据来分析。数据只能做参考,北京和上海那么高的空置率,那么低的租售比房价还不是一直上涨。

新加坡完全不能和魔都和帝都拿来比较。
我觉得新加坡还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就用市场供求关系理论。新加坡政府也正是用这个理论来确定新移民和新建住宅数目的。

抛售应该未必,只要利息不太高坚持得住,毕竟现在,做为非自住的可售房,基本是二套了,二套卖了重买,光印花税要10%~18%呢?
大方向上同意租金那部分。。不过看现在看zf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发现他其实有很多办法调节,很多牌可以打。比如说这次CM9就会延长相关PR1~3年的租房需求.
每年新增PR3万人,现住shoebox,family租整套的,和现住一套六七个人的需求平均一下子,平均四人一套的话,新增租住需求每年7500套,有效期1~3年。(一套住10人以上的那种,收入条件不容易申请下来PR)
当然,7500*2对四年的20万不算多。可是对于2013的30000套,和2014的5万套,2015年的5.4万套,还是很关键的一个数目。
人口增长率2.1%*350万/2=36500的婚龄,in couple。 除去一部分选择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单身的,婚房的需求得有三万套左右。
对于2014和2015的市场余额,2万和2万4,这新增的7500套都是很可观的一个数目。

那如果大部分2016建好的房子,其实2012,13都卖得差不多,然后4年内卖掉又有印花税不合算,那么这些房子也不会在2016到市场上来卖。
再如果2016发展商不大量出新的new launch的话,市场上condo的出售的房子并不见得会增加。
除非是经济危机,很多人破产了,付不起房贷了,一定要抛售这些房子,不然没有人买,他们也不卖不就行了,为啥需求降低供给就一定是傻乎乎的死在那边等着降价卖呢?供给也会跟着降啊!所以我觉得孤立的看供给上升不能看到整个问题。

BTO大部分应该是我这种没房子的,要申请房子结婚的年轻人吧。


不可能滴

是吗,这个以前不知道呢。想来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像bugis那种地方,要是退给zf,将来动迁不知道省多少。HDB肯定乐意,毕竟zf是有权力改变土地用途性质的

当然!hdb也不是傻了!不然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如果能以估价卖给hdb,为什么还有负的cov卖给市场!?

新加坡已经被盯上了,某人去帝都出差,同事们居然认为18%的税没什么,认为新加坡非常值得他们投资。当然他们的计算不是按公,是按HDB的价格来算的(他们不知道HDB的限购情况。而且公寓他们还是觉得贵的。但是这个事情说明了新加坡市场在中国的爆光度,是远远高于我的想象的。

会!

新加坡对外宣传得很好,国内很多人都觉得是天堂呢。他们不懂得外国人包括PR在新加坡的生存状况,也不懂得hdb跟公寓的价格差距
我几个同学年收入 50万左右的都老想过来。 他们过来我估计在这就年收入6万新币左右。按现在的PR政策,怎么活啊

是啊。我本来也这么想的,这回听他们的意思,可能是说他们觉得不移民光投资也合算的意思。

赚钱的时候是公寓赚得更欢,赔钱的时候也是公寓赔的更惨。祖屋是债券,公寓是股票,现在更象龙筹股^_^

我有个相关的问题,那个SSD selling stamp duty说的买房4年内卖出要交税。这个买期楼的,比如2016年交楼,是2011年买的,那2015年半年假设过了4年了不用付SSD,但是房子还没建好,能卖吗?

谢谢

到2016年人口还会增长多少呢?

要看房子是否过剩,也要看人口会增加多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