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

我的英文学习之路(技巧篇)

序 继《启蒙篇》和《知识篇》,现在分享我的《技巧篇》,似乎这是最好理解和实用的一篇,不过仍然建议大家领会前两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技巧并保持活力。 第一招 读报纸 这个在《启蒙篇》已经讲过了,我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个习惯问题,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困扰或者分散你的注意力。工作的路上、茶余饭后星星点点的时间大家都会做点什么呢?可能你没有认真想过,习惯性地打发时间,所谓放松。其中普遍的一个误区就是“低头族”,即低头玩智能手机的人们,不占少数。手机的节目无非是游戏、影视、面薄,这些对个人成长没任何帮助,反而使人上瘾,耗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你说是放松?那去上班的路上还没上班呢,哪来的压力。。。当然,IT创业者和零售商会感谢你们振兴他们的事业,但比起这些精力和时间的损失,OPPORTUNITY COST实在大到可悲。不否认智能产品的益处,倘若我们稍微理智些,善用科技,那将如虎添翼。之后我的小技巧了浅浅谈到个别应用。 另外,报纸只是一个例子,更建议系统地阅读各个领域的普通词汇,比如读些菜谱,并不是要学做饭,起码佐料和做饭步骤的语言都没问题了,当然,读多了真成了厨子也不错吧;还有经济类的入门书,健康有关的书籍,心理学等等,到那时可能你收获的快乐不只是学习语言了。 第二招 词汇曝光 如果你已经做到第一步了,那么你的生词本上已经积累很多了,倘若你把生词丢在一旁并计划每隔一段时间看一次,这需要你的自律,而且随着词汇的增加你会对复习越来越不耐烦(试想你已经总结了2000个单词,怎么可能用短短时间做到有质量的复习呢?),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太多的单词可能打乱了你的学习步骤并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最终放弃。所以需要在量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步骤性地消化掉,词汇曝光对我很有效,即把它们列在一张纸上贴在你经常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它们逐渐地向你曝光,生疏的也熟悉了。 曝光的一个心理作用就是建立直接反应快速的反应,设想你在本子的固定的地方记录了生词,每次复习的时候在心理暗示下就知道那边有什么单词了,所以每次复习都很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又不认识了,或者反映很慢,看着面熟却要相面很久,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直接的反应而是靠间接的心理暗示。想要真正放心地消化掉词汇,直接快速的反应很必要,不走冤枉路。 第三招 查字典 通过词汇曝光记忆牢固后便可以舍弃,留存在大脑中的随着时间也会慢慢消退,不过仍然有很大比例作为“被动记忆”储存着,即如果再不遇到就想不起来了。“被动记忆”实际组成了初学者的自信,倘若有人计划每天必须记忆10个单词(看似不过分),一年就有3650个!这些可是相对生疏的单词呀,所以按照这个数量都可以精通了。事实不是这样,因为里面很多是“被动记忆”,以我来说,90%吧。不要忽略它的强大,正是因为脑海中隐藏的强大词库,才能在阅读刊物时越来越顺利,看似没学到什么,其实就想酿酒一样,慢慢地在发酵变香,愈发自信。回想一年前我读报纸的感觉,和现在相比,似乎在内容上我更喜欢英文报纸了 – 不要忘记,新加坡是英文主流,看主流的内容当然有质量。 返回这招命题“查字典”,当词库不自觉地壮大后,再遇到新词可能就思考了:比如attain是获得、得到的意思,你或许联想了obtain这个词,也有类似的意思,那就好奇它们有什么区别了,那么你开始思考词汇辨析了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开始思考、学会思考对学习英文有很大帮助!查字典,消除疑惑必不可少,同时达到《启蒙篇》所讲的记忆联结。字典的功效何止这些,一本好的字典已经超越了“查词”,要留心看它的编排结构,广义地说,如果你越来越精通,那么你的生词本应该慢慢趋向字典,或者字典就是终极生词本,那么,你反而不需要自己的生词本了!前提就是:善用字典,真正让它成为你的朋友。我推崇《牛津高阶双语词典》,词库后有对各种语法、词汇、常识的归纳,能更有效认识字典本身的组织体系,那么查词的看点才全面充分。 网络辞典很普遍,有了智能手机更方便了,这能快速解决问题,不过要注意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太快速的解决反而抑制了你钻研意识,比如你读报纸遇到attain不懂打卡了,当场一查,通了继续看,然而过后又忘记了,没有达到学习目的。当然,网络辞典也具备很多学习辅助功能,比如生次本、测试等,我不能说服大家哪种工具或方法最好,我本身不用电子产品,算传统返古吧,也为了保护眼睛,同时谈到前面的“低头族”问题,可能你最初应用是为了学习,但是转换到纯粹消遣太容易了,谁能经得住诱惑? 不过有一个网络功能不能替代:Google Image Search,或者 Baidu Image Search,我强调image是针对名词的学习,有些词汇不需要翻译,输入后出现图片不更直接深刻? 这也返回记忆模式的有效性,用直接的感官建立的语言联结最有效,学习语言本来就不该翻译。 第4招 互动学习 很简单,学习一定不是个人孤立的,结成学习小组,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学习的质量和过程都是很好的。现代化学习工具很多,让人们越来越迷失其中,近年来的网络社交工具更如此,我不认为网络朋友是真实的,如果是朋友,就应该真诚相待,见面认识了解很必要,所以我不喜欢在网络上探讨很多学习细节,结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人生才有收获。 身边的亲人是首要对象,我鼓励爱人和我一起学习,她是医护人员,医疗上的词汇很在行,除了交流更能显示对方的优越感,增加彼此的欣赏。我的孩子很小,现在完全在被动接受中,但我预想某天也要转化成相互学习的伙伴关系。学习无止境,跨领域,只有广泛地结交朋友,海纳百川,才能获得充分的知识,这不限于语言学习了。 第5招 写作 这是我没有充分尝试的,但是我很重视 – 写作,是重新整理消化知识的重要环节,人的听、说、读、写本来就是分开的,而且这四词的顺序说明了学习由浅到深的地步,真正的精通必须通过写作这一关。 超越语言,写作锤炼思维,小时候写作文没话,生搬硬套,自然拿不了高分,那是因为思维和阅历没有开窍,现在懂得思考了,通过写作把思考的表现出来,越思越练,这样才保持精神的活力,倘若有一天能用英文游刃有余地写,那样的精神享受何其巨大!我为之憧憬努力着。 所以在平常的听、说、读中要注意对写有帮助的要素,学会提取。比如我在《启蒙篇》分享的如何从报纸的句子找看点,那找到它们的时候其实已经融入你写作的能力中了。 可能你还很萌,不妨试着写一点什么,像小学生一样写日记吧 – 语言就是如此锻炼,大人小孩不例外 – 那你会马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像阅读,如果你坚持写上一年,不可限量啊。 尾寥寥几笔,勿贻笑大方,若能帮助到大家就更荣幸了!

Should write in English .z.

我也是 google image search…

顶 看后很有动力 (3分钟后恢复)

顶 加分。必须

支持一下!

顶一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Support  Thank you your sharin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