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越来越严的政策与竞争中胜出的新加坡

赶脚香港在双城竞争中严重落后,因而新加坡有越来越大的优势已吸引外资、人才。因此,移民及外来人才的控制,看来只会紧不会松了。以前,新加坡没有这么实力,当年也是眼巴巴的指望着97变天,收点香港人。现在,国家搞得很好,底子丰厚,其他国家退步,因此新加坡有足够实力和理由来调整相对宽松的移民与人才输入政策了。易锐民:要房子还是要公园? 易锐民
2013年09月10日 周日由酒店到新加坡樟宜机场的20多分钟路程上,笔者跟新加坡德士司机聊天,畅谈对“优质生活”的看法。得出的结论是:相比之下,新加坡人的确比香港人写意得多。
他说:“我68岁了,看不出来吧,许多人说我只有50岁。”这位德士司机原来已有10个孙子、孙女了,那为什么还要打工?
原来他本来在办公室工作,60岁退休后跟老伴到处旅游,两年后感到生活有点闷,于是考了德士执照,但只在周一至周五开车,周末就算开工,也只是为了赚回车租,够了就不做,去玩遥控飞机或找吃的。
他又说:“勤力些的,每月可赚到6000多(新元),我只赚3000元,但够了够了,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和身体健康,我现在每天都很满足,钱赚多了只是数字而已。”
当得知香港的同行每天得为生活打拼,许多人为了供房子而做两更(每更8小时)、有人更冒险做“黑的”(欺骗乘客车资的司机)、近年更经常因被“抄牌”(开罚单)而用粗言辱骂警察,这位新加坡德士司机很是惊讶。
其实关键是住房问题,新加坡人基本上不用为房子烦恼,比香港人幸福得多;另外,作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道路建设也比香港好,司机开车碰到烦躁的机会估计比香港的少,磨擦自然也相对较少。
既要有足够房子居住,又要有充足的配套设施和广阔的生活空间,是每个城市生活的人共同的追求,偏偏香港近年这两项追求都出现矛盾,由于房子数量严重不足,于是港府要在缩减生活空间上打主意。
据香港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最新公布,未来十年香港的房屋需求是44万9700个单位,必须尽快找到足够土地兴建,否则会有越来越多人要被迫住在“劏房”。
所谓“劏房,是香港的一种出租房,常见于唐楼等旧建筑。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单位分间成多个细小独立单位,环境恶劣。租客通常为穷人、新来港人士或单身汉,他们无法交贵租,或无资格轮候公营房屋。
面对“劏房”情况愈来愈严重,港府这两年出现“盲抢地”,不断想方设法找出土地兴建房屋。其中,发展局长陈茂波上星期天就在网志上撰文提出,面对港人居住的需要,是否完全不能发展郊野公园?
所谓香港郊野公园,是指港府将市郊未开发的地方,划出来作为康乐及保育用途的公园,相当于不少地方的国家公园,不单有生态环保价值,而且更是港人假日休息度假的地方。
不知是否太心急,身为全港土地发展“大管家”的陈茂波,竟然错误引述数据,在文章中说:“今年7月我获邀出席一个智库举办的土地供应讲座,交流时有人提到,全港有逾七成土地是郊野公园。”
经传媒查询,发展局发言人昨日立即澄清:目前全港只有约四成土地是郊野公园,陈茂波文章刊登的数字有误,谨此更正。
发言人还表示,陈茂波提出可否考虑发展郊野公园用地,只是与港人分享社会上部分人士的意见,供大家思考和讨论,并非代表港府的立场。
与此同时,环境局长黄锦星也在一个公开场合上强调,港府重视生态保育及郊野公园保护,也在回应社会诉求,逐步增加郊野公园范围。他说:“请大家放心,目前有完善法例保护郊野公园,政府没有既定立场改变现有机制。”
从港府的匆匆澄清,反映出“郊野公园保护”在香港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去碰。相信“到底要房子还是要公园”的争论,仍会继续。

真的很佩服URA,能把新加坡计划到十几二十年后,让新加坡一直处于强有力的竞争状态,而另一方面又能解决人民住房问题。

确实
前面基础打得好,又有地。香港本身基础一般,现在还非要折腾民主。填海不行,缩小公园不行,家门口不行,反正什么都不行,就斗嘴皮子行

香港和湾湾是华人世界玩皿煮的两个生动的例子啊。。。
其实香港的底子一直以来并不是很雄厚,78年之后,大量工厂迁往广东,香港来了个彻底的去工业化。港口业随着中国沿海各港口的发展也快完蛋了。如果不是中国政府为了统战需要,对香港的扶持较多,香港早就被广东和上海给秒杀了。

完全同意。
香港没什么底子,以前靠的是大陆要它做唯一的窗口,后来是外界试图影响中国的桥头堡。其他的,真的什么都没有。
有的是:没有地,地无三尺平。因此,把房价可以炒起来、房地产牛鼻了。转眼看看新加坡,就大发了。到处是地,能用的地

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如果不保了就输得更快。
前几天看新闻新加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

确实,香港有点,咳。要不是大陆撑着,那些银行一般就不在那儿了。大陆有很多融资、上市,等等,香港为基地的银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捞了好多业务。随着国内银行开始自己做这些,香港优势又要消减

从特首的地位就可以看出,香港现在政策不稳定。敢敢学生仔可以这样对特首。悲剧啊!
政策不稳定,那来的连贯施政? 那来的经济发展?还有本身的弱点,早晚会被上海和北京超越!
看看现在的上海自贸特区就知道了,有了自贸特区,搞不好都去了上海,香港的地位就更低了!

  香港只是大陆特权人士的跳板,可以拿个香港居民证,溜到其他国家容易

这个跟他们的经济没什么关系
新加坡也是,听说老古进去之前也来这儿打理

敢敢啊
以前也玩过,全进局子了,

  香港问题很大,很多大陆的骗子都到香港开公司,然后回到大陆诈骗,大陆还不敢管。
  像现在大陆很多“炒金”的,实际都是诈骗,这类炒金炒银炒字画等等,都没有实物交割,根本都没有监管,
  谁相信这些骗子的话,钱一投进去,实际就被骗走了。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很多成员公司就是这样到大陆诈骗的,金额惊人。
  比如长沙有两个80后,自己搞了个炒金诈骗平台,8个月骗了近24亿元, 官方称之为“非法经营“,判不了几年的,但近4万人的钱都别想要回来了。
   太乱了,都是跟香港学的骗术。。。

大陆这些东西,全丫的是土包子被香港、台湾骗的。什么金融诈骗、商官勾结,老祖宗都在那边。
你说的这种,20年前就在我们那儿发生过。损失1。5亿,二十年前啊。爆了一个副市长
新加坡也有,10年前我就被骗。

我是来学习的。;P

恩,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要走的方向,政策执行力度的不同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大陆这些不像你想的这么简单:是土包子或者傻子被香港骗子骗了。
   大陆商官勾结,形成一个巨大的氛围和平台在进行这种诈骗:
   上海有“黄金交易所”、银行有“纸黄金”、天津有“贵金属交易所”,这些都是官方支持的平台,都涉嫌欺诈,更不用说多如牛毛的各种“交易所”,都没有商品,在进行买空卖空诈骗   这些平台看着正规,但是其会员公司,不知道有多少就是巨骗。 出了事,交易所和会员公司互相推脱,互相庇护, 真是狼狈为奸,真是黑啊!
   官方和媒体整天都在鼓噪“投资”黄金、白银,
   诈骗公司堂而皇之到高校毕业生中招聘,  并且这些公司尽情诈骗, 根本不会立案查处。已经横行了10年了,尤其近四五年最猖獗
  手法很隐蔽,但是可以说就是这样: 一旦大家“投资”这类炒金,人家把计算机一关,所有资金化为乌有。 这些交易所的骗子早把钱都转移走了,给受骗人在玩“买卖”的电子游戏
   每年背后的官员和骗子不知道通过这个从百姓身上诈骗了多少。   这个都不是股市,也不是赌博,完全是诈骗甚至可以算抢劫了
  因此香港一方面摆给台湾看看,另一方面是大陆特权人士走向世界的跳板,还有就是特权人士到大陆“赚钱”的据点

这个,不是一回事儿。你说投资,投了没有?我说的那个,纯粹是诈骗,根本没有。
新加坡就有,现在我不知道,估计跑不了。说交易,自己打对帐单自己跟自己交易,用客户的帐户,高买低卖,几天你的钱就亏光了。里面名堂多了。以前大陆土包子懂个屁。

  都是诈骗啊。不要认为大陆受骗者都傻,名堂是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搞清楚了
  我就是说大陆的这种“投资”“理财”黄金、白银,白金等等,都是诈骗。包括银行的“纸黄金”都差不多一样的
  很多人都明白了,但是媒体、官方还都在蒙蔽老百姓,自然受骗者越来越多了。
  像前些天光大证券对股市的操纵也是一例金融诈骗

引用: 上海有“黄金交易所”、银行有“纸黄金”、天津有“贵金属交易所
你说这个,就不是了。人家是合法的。
你说的那个24亿,肯定是非法的,地下或擦边的。我说的那个就是

    你还迷糊着!   还合法?还有地下擦边的?  你也是一个受骗的土包子啊,不客气的说了
    我问你: 他们炒金那条走势曲线怎么来的?!
   我认为:他们只是把国际市场黄金走势拼凑引入国内,国内买卖都是在猜人家走势的大小。  而这种黄金走势在拼凑和引入国内时完全是可以操控的! 是谁在操控?!——没有任何监管啊!
  其他炒银曲线是怎么回事?
   这些根本不是国内“客户”交易形成价格走势,就说明国内这些“炒金”、炒银、炒艺术品等等,都是诈骗(根本不会出现商品的交割!)。——–这些“合法”的平台实际也在作诈骗勾当,银行的“纸黄金”也不例外,只是银行倒不至于改名或跑了,其他骗子公司可都是随便改名和“倒闭”,要逃避受害者的追究啊——-公司都没有了,受害者到哪里去找骗子和拿回钱啊? 报警谁理你呀
  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些玩意儿————————-完全是中国特色的金融诈骗
  当然,如果真有黄金在易手,咱也不说什么,那才是真的——–交易。
  中国的事情搞那么清楚干什么? 俺是不是有病,

  你还是没搞清楚怎么回事, 这是骗子已经控制你的钱了,这样处理只是要让你无话可说。
   即使他们抹去你的资金信息你也没办法。
   如果这是在新加坡,你可以告他们诈骗,但在中国你是没门的,钱一交出去,就是骗子们的了

这玩意还不是跟墙街的那帮畜生们学的
自从贵金属与货币脱钩,这种合法的诈骗游戏就存在,谁敢说这种游戏非法?
金融炒作跟诈骗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不一样,这类诈骗与金融炒作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在西方国家这类诈骗早就曝光,国民早就造反了。
  这类“炒金”诈骗只有在中国这片诈骗沃土才能生存,与炒股票和炒期货完全不同,这两种多少还有证监会管着。
   我说的这类“炒金”都是买空卖空,骗子团伙依托某个交易所或自建交易系统,买个软件,然后就可以骗人了。
   
  至于说天津市的“私募股权基金”诈骗,还有广西的“传销”诈骗,在大陆都是骗人无数,各地方官府就是不管,甚至推广保护,腐败透顶。

呵呵,你想的太美好了。金玉华知道吗?刚倒没几天。
说真的,如果你没事儿不看中文网站,而是只读straits times,你会发觉,靠,怎么这么滥啊。
看看这个,看看这么简单的是怎么管理不了的 [ 新加坡购物黑区、绝对避免 ]

确实,就这么回事儿。其实,这谈不上诈骗。其实,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跟你说清楚,另外,有没有按、哪怕是他自己制定、哪怕是毫无监管的作?
所谓交易,并不是有监管部门、政府部门搞起来的。起初也就是完全私人的。大家按照同一个游戏规则、无论是否合理,进行交易就对了。这谈不上诈骗,周瑜打黄盖
问题出在那些内部根本没有作,而是纯粹骗人的目的。墙街那个大佬不是骗了几十年嘛。骗术高明与否而以。香港也很多这种发家的

呵呵,你想的太美好了。金玉华知道吗?刚倒没几天。
说真的,如果你没事儿不看中文网站,而是只读straits times,你会发觉,靠,怎么这么滥啊。
看看这个,看看这么简单的是怎么管理不了的 [ 新加坡购物黑区、绝对避免 ],还管得到那些就成天想着骗人的?mini bond也骗了不少

    靠购物时骗钱太低级,新加坡这么小,跑不掉,因此出不了大骗子,也骗不了多少。
    我说的在中国靠“炒金”“炒银”“炒大便”诈骗,它比印钞机都捞钱快。我举那一例:一对80后,开办“维财金”炒金诈骗平台,8个月,24亿元,平均每天骗一千万人民币,什么概念?!
   大陆这类“炒**”诈骗平台到处都是,比这两个没后台的80后骗钱多的人多去了,还都没事。
    银行搞有杠杆的“纸黄金”可看作赌博,至少客户资金不会被卷跑,因此你说的UOB还在搞。赌博也没什么。    其他靠杠杆“炒金”“炒银”都是诈骗了:软件都由骗子控制,客户交了钱就是通过网络玩“大富豪”电子游戏了,即使“赚”了,人家把你账号清除,你也没辙,钱实际早就没有了。   在大陆,这类诈骗官方一般根本不管不问,甚至是鼓励的,可以把全国人民的钱都骗到我这个城市。 老百姓闹得厉害的话,官方称之为”非法经营“、”非法集资“,你还闹吗?再闹把你也抓起来!     我想你说的金玉华是拿黄金作幌子,还是靠杠杆”炒金“,然后通过控制软件、控制黄金走势曲线、通过收过夜费之类的进行诈骗的。
如果每笔交易有实物黄金等的易手,就不能称之为诈骗。

金玉华用杠杆炒金?什么都没炒,人家根本就是诈骗!它根本没有资格从事这个,还怎么炒,怎么杠杆?按中国话,无执照
说真的,这些有点跑题了。这些,全是跟香港、香港跟美国学的。你不贪,就啥事儿没有。20岁小年轻你也信,那就拉倒。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比较新加坡、香港。
当年,香港人多风光啊,在大陆,想怎么骗怎么骗。反观新加坡人,沙粒吧唧的,在大陆一事无成。香港就凭这个也风光10多年。
风水轮流转,新加坡不是笨吗,人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所以,看看香港,因为骗凯子容易,风光度过了20年。现在呢?憋屈了。该老老实实的新加坡风光了

   真实的例子: 2010年一个四川人去香港旅游,在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会员公司与朋友合伙花76万元开户,买卖“伦敦金”, 他在国内炒到130万元,想取钱,被人家关闭账户,所有钱都没有了。
  他不服气,向香港警务署报案,被认为“证据不足”不受理, 再告到特首处,警务署说好吧,你过来录口供,夫妻俩花了两万多元去香港,录完口供,警务处说,你这个只能民事告他。问律师费用:得80万元,至少两年,胜负难知。
  其他香港廉政公署、消协等等都不受理。
  该事件通过CCTV2的《经济半小时》报道一下,但是不敢说“香港”二字,只是说“境外”某公司涉嫌“地下炒金”。
  香港这些骗子就更猖狂了,搞了个假冒的律师函放在网上,把受害者家庭住址信息等都公布,恐吓他们一家子。
  骗子是原香港英皇金融集团的总经理,同伙还有香港的著名艺人到处作广告宣传。  
  前些日子香港媒体还报道:这些(骗子)现在都是亿万富翁了

    金玉华在新加坡,那它还是该认栽了。
   像香港这些骗子团伙,很风光啊,被大陆给地方政府请到内地开公司,大肆诈骗,还受到保护。
   他们都开什么“投资咨询公司”什么的,利用香港良好的“名声”来诈骗,香港政府背后当然支持了,把大陆的钱都骗到香港来

金玉华公司照样在中国大陆进行“炒金”诈骗,
并且由于中国的网络封锁,受骗者无法知道新加坡已经查处“金玉华”,
而国内“百度”等搜索引擎上面显示的都是“金玉华”的广告和正面消息,负面信息都被删除,
因此,大陆百姓会继续受骗:
     辽宁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跨国黄金贸易公司,公司于2009年2月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有资质做黄金制品进出口贸易的外商独资企业。注册地暨交易中心设在中街西口的辽宁金银销售中心一楼。
品牌创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马来西亚的拿督吴宝荣先生开始经营黄金,对于黄金有着四十多年的经验,经过三十多年的创新,现已转变为更加商业化更具市场竞争力,独具一格的经营模式。
     交易模式:类似储蓄的稳定安全的投资模式,购买金条后“即时折扣,原价回购”,年收益率稳定保持在24%。是适合学生,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方式。
     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发源地在马来西亚的地标性建筑“双子星塔”,现已经成为最具现代商业化并具有市场独一的国际跨国黄金现货交易公司。金玉华公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中国香港、印尼、北京、沈阳设立十余以上,具有相当规模的全资子公司,年内金玉华泰国分店也会落成。金玉华公司每年带来五亿多美元的营业额,85万多客户。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是全球性市场,且黄金现货交易又没有贬值风险,可在世界各地随时兑换,是最佳的保值产品,成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可以自由兑换的保值增值资产,可以成为世界货币。
     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股市、期市、债市严重暴跌之际,在各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之时,马来西亚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却于2008年7月前来中国考察,并决定在中国投资。2009年2月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经营黄金制品的外商独资企业–辽宁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2011年再以750万美元注册,在北京成立了金玉华(中国)黄金贸易有限公司,同年9月在北京雍和大厦注册成立了金玉华(中国)黄金贸易有限公司北京第一分公司,并将中国区域总部设在了北京。
     辽宁金玉华黄金贸易有限公司秉承海外成功的经营模式,以保障客户“低风险,高回酬”…
   它这种骗钱方式还是慢,不如俺前面说的,搞个“炒金”平台,尽情诈骗啊,拉来一个客户就能骗至少7万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这么大,85万客户就能骗600多亿啊

这个是市场经济的事儿,不关政府的事儿。
自己冒险的时候胆子大了,倒闭了来找政府。这是不对的,典型大陆土包子思想。要意识到风险无限,政府兜不了的

这个金玉华难道是马来西亚的?

  金玉华难道不是马来西亚的? 还60年代的。—————-不用管了,反正是骗子,骗子没有一句实话的。
在新加坡被揭发是诈骗,在中国就是引进外资,金融创新了。
不再多说了,反正中国目前是非常的黑。金融诈骗层出不穷,因为这样能把老百姓所有血汗钱都骗走。

是本地的,兔子吃了窝边草

也有版亲以前讨论过这件事:  
     http://club.money.sohu.com/r-shlady-1191203-0-11-5.html
  实际上,如果中国政府负责任的话,在2010年进行追究香港公司到大陆开设的“炒金”庞氏骗局,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是政法委的问题,多少受害者报案,都被拖延压制下去。
   金玉华分公司很多,反正都是骗子搞的,也许是一伙骗子,也许是很多伙骗子。

连新加坡都不管这事儿,香港会管?
让政法委管,呵呵。呼唤波西来啊。这种,当然是青天大老爷好啊

  这个绝对不是市场经济,肯定是诈骗,利用这种诈骗商官勾结,在中国掠夺老百姓的财富

反正有政法委管的,肯定不是市场经济

学习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