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快十年了,经历了经济的腾飞与风暴,复苏与萧条,现在是轮到了他们新一代领导人的上台。
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问问出租车司机就可以知道大体了,只是看未来的前景又如何呢?
新政策下的整合,外包,紧缩等,多少说明了魄力与前景了。
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不是很看好..发展空间小.就业压力大.随着中国.印度的崛起.枢纽的作用逐步减退..期望新的领导班子.有更好的作为吧…希望在明天…
就我所在的塑料行业来看。(电子业也是一样)。虽然目前这两个行业的报告显示不错的行情,但是毕竟是因为新加坡存在大量的同种行业,所以给人一种暂时的假象。随着低成本的产品逐渐移去马来西亚和中国,新加坡的塑料发展已经转向高科技产品和需要高科技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以竞争将会很激烈,而且模具制造业也会相对有所变化,所以我看将来国内的塑料行业会有很快的发展。。。呵呵,我是从是注塑模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电脑配件的生产。。。(如:SEAGATE,IBM硬盘的一些塑料配件,HP打印机配件以及墨盒的)。有没有和我同行的朋友,大家可以来交流下哈。。。
我认为新加坡是从服务业起步, 靠快捷的服务以及英语的优势, 迅速发展起来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飞机可以直飞, 不需要转机了, 其他周边国家的人力也便宜, 集团化,自动化的产业一样可以在泰国,马来西亚, 中国做. 优势在逐渐减少. 如果不早点提高国民的素质, 和高科技的水平, 竞争将会很难.举个例子. MS的亚洲服务在上海, 研发在北京.我们碰过几个问题. 本地没有工程师可以解决, 把问题留给上海的技术支持.有个华人的end user support setion head.打去上海. 先用中文…结果双方都比较晕. 还是上海那边用英文把问题解决搞定的.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MS BUG. 找北京的研发专门针对我们的环境写了一个patch,. 感觉竞争就是这样默默地开始了.
我不知道新加坡的前景如何,我知道我如果在新加坡呆再長一段時間的話,我的前景就是住進精神病院!
我不知道新加坡的前景如何,我知道我如果在新加坡呆再長一段時間的話,我的前景就是住進精神病院!
你丫也太逗了。每个地方都有它美的一面,也许你忽略了呢。对别人或环境的不满常常是反应了自己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呵呵,我罗索了点,别见怪哦。好,提供一故事,让你少烦心一下:
精神病院有一位老太太.
每天都穿著黑色的衣服.拿著黑色的雨伞.
蹲在神经病院门口.
Aileen医生想要医治她.她想一定要从了解她开始.
於是医生也穿黑色的衣服.拿著黑色的雨伞.和她一起蹲在那边.
两人不言不语的蹲了一个月.
那位老太太终於开口和医生说话了:
请问一下——-
你—也是香菇吗——?
楼上的两位有点跑题了呀…黄牌警告…再犯就…..嘻嘻~~~
黄牌警告,怕怕怕怕
新加坡前景,大家过于忧患了。有一点精英治国,有其优点,大家想到的,政府早就在调整。制造业、化工业、制药业和物流运输等支撑性行业中,每个行业前景不一样,竞争程度不同。制造业在新加坡是成熟期走向衰退期,能保有R&D研发这一块算不错了。其他行业其实都不错。
另外一点,硬件、技术采用方面中国可以很快赶上,管理的思维、政府的效率、商业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赶上的。
身在不同产业的人们,注意整体的情况,适当调整吧。毕竟人在江湖神不由己哦,别到时无用无之地
hehe…都依赖政府?
楼上的还真是心急啊,才成立多少天就要聚会,我看下个月吧。。。
(转帖) “回去吗?”
这是一个很多在新加坡工作了几年,又攒下一些钱的中国人经常考虑的问题。如果光从报纸杂志看,国内的形势那真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不回去简直是傻瓜了。前不久联合早报上登过一篇《谁在骄傲》的文章,作者大概是在本地工作的一个上海人,说的是上海的小白领现在都在谈论买第二套房子, 甚至买第二辆车子的问题,每到年底就合家商量到哪国旅游,最后的结论是现在上海要比新加坡骄傲。
我不怀疑作者的见闻,但是作者所说的这种现象的代表性绝对值得质疑。现在上海的大学生刚毕业平均月薪才2千不到,假设夫妻两人月薪都是5千,这绝对算得上是中等的白领了吧。现在上海稍微好一点的两房两厅都要五六十万,加上装修和家具,没有70万是拿不下来的。以每月还贷款5千计算,加上银行利息,起码要15年才能还得清。剩下每月5千,税就要扣掉1000多,要吃喝要穿要养孩子,上一趟馆子起码要一两百,买一件好点的衬衫也要两三百,养一辆车一个月至少也要1500,到新马泰一趟入团每个人至少3600,一辆国产桑塔纳要12万,反正我是算不出来怎样才能买车子、第二套房子,还能每年全家出国旅游。
现在新加坡人有一种被中国超越的担心,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新加坡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地制造这种紧张气氛。其实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人均收入也不过2千美元左右,和新加坡人均2万3千美元的水平相比还相距甚远,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路途依然漫长而充满许多未知因素。新加坡政府当然明白这一点,它这样做这一方面是为最近削减劳动成本的政府政策做铺垫和造声势,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考量。
万一国内真的像宣传说的那么好的话,回国当然是比在这里过得舒坦,毕竟是自己的地方。不过问题是你能找到你希望的位置吗?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大多数是executive的职位,能做到manager一级的已经是少之又少,而能做到director,GM一级的更是凤毛麟角了。技术上的东西,新加坡并不比中国先进多少;新加坡比中国先进的应该是企业或者金融管理方面。可是你不做到这个位置你是无法学到这方面的东西的,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没有掌握先进的技术或者拥有高层管理的经验的话,回国你凭什么拿到高薪高职呢?要知道,光凭一个洋文凭或者一些简单的海外工作经历回去就拿高薪高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拿不到高薪或者高职位,回国做的职位和现在一样,薪水却比现在少几倍,面子上也过不去,那为什么回去呢?相信这是困扰很多在本地工作的中国人的一个问题。
我在这里是打工一族,月薪是4千左右,花销1千,一个月可以攒3千,这里的税率又特低,的确可以存下一些钱,之所以回去,一方面是这里呆得实在腻了,不管怎么努力,总摆脱不了那种当跑龙套的感觉和命运,一方面是因为和几个朋友合伙在国内做些生意,虽然风险蛮高,但可以让我看到一种过完全不同生活的希望,至少我可以演一回主角了。
如果你喜欢平平静静,小康则安的生活的话,新加坡是一个绝好的地方,治安好,地方干净,国内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地方。
新加坡政府当然明白这一点,它这样做这一方面是为最近削减劳动成本的政府政策做铺垫和造声势,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考量。
我想还有一点是提醒下一代人不要太过骄傲,自以为是吧。。。技术上的东西,新加坡并不比中国先进多少;新加坡比中国先进的应该是企业或者金融管理方面。这一点我倒是不这么认为,还是要分开来看。国内因为劳动力成本低的关系,还是在自动化上发展来的不如发达国家,而且精密度还是有待进步。而且国内的管理和新加坡的体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我有个朋友在这里读工商管理,他就提到很多在国内可行的东西在新加坡并不可行;而新加坡的制度搬回国内来用,也存在很多问题,也许这里存在很多元素导致两国在管理方面的差别吧。。。不过总的说来,国内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作为我们当中长期在国外生活的游子来说,能否回去适应国内的环境,以及很好的调整心态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个人总是有一种和国内脱轨的感觉,也是我是那种被动形的吧。。。有句话说得好:人要学着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但是我也许已经适应了这里,目前还没有勇气回去再适应一下国内的生活吧,虽然我很渴望回去发展,但是,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不过说实在的,我自己的前景还没搞清楚呢,郁闷啊。。。。。。。。
If you are younger, if you 爱家,爱老婆If you have seriously taken a consideration about your gerneration, go Great China or other countries as soon as possible.In next 5 to 10 years, more and more Singaporean immgrate to China, and less and less PRC come here for study, work or stay.
有打算去澳洲或者加拿大,但是也许没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