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新政策对于pr买主是把双刃剑

新加坡大约50万pr,估计一多半在等待买房。
这个不认同。言重了,PR还是买房子划算,即使有5%的SD,租个房间出去几年就拿回来了;好过租房子!其实很大部分还是政策太容易改变的问题
如果PR本来买房就需付额外印花税,甚至干脆不能买HDB
如果人家申请PR之前就知道是这样,那也无话可说
问题就是朝令夕改,人家的计划本来是这样,入了PR了又不行了,太让人心寒房价为什么会跌??Pr也分华人印度人啊,华人是一般属于一拿到身份就买房的,没买的很多是因为还单身吧,最受影响的该是刚拿pr准备买的或从前pr买了小房正准备换大房的,就两难了,除非加公民
其它种族相对没华人那么爱买房,拖着不买,这下可能就要继续拖下去了Pr也分华人印度人啊,华人是一般属于一拿到身份就买房的,没买的很多是因为还单身吧,最受影响的该是刚拿pr准备买的或从前pr买了小房正准备换大房的,就两难了,除非加公民
其它种族相对没华人那么爱买房,拖着不买,这下可能就要继续拖下去了房价下跌是因为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总管近20年来的几次主要下跌(97年亚洲金融危机、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09年次贷危机)无不如此。。房价从未因为政策的调控发生过什么重大变化。。两年来调控措施已经6次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你确定这第7次就能成功??就是这个道理。心寒,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多不公待遇。你的这些话都是信口开河。。
比如“不论是横向比较全世界,还是纵向比较新加坡的历史,都没有过如此严厉的调控”,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你深度研究过上下5000年全球各国的房产调控政策了?研究了多少年??还是这句话根本就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呢??
你可以去本地Yahoo上 看看新加坡人对这次调控的看法。。与狮城上的气氛截然相反,大部分本地人都在狂骂政府的调控幅度太小、太迟。。对于投机的有钱人来说,上涨个5%的印花税又算得什么呢?
这次的措施,绝不会是最后的,也并非更狠的。。我至少可以给你列举以下几条,
1.禁止外国人在新加坡买房(国内的大城市北京、上海都有类似的限购措施),而不是交15%的印花税就行
2.禁止PR买HDB(这也是大多数local的心声)
3.从二套房之后,ABSD递增,而不是一成不变的10%。。比如对于炒房的公民,二套房10%,三套房30%,四套房50%
4.大幅限贷。。第二套房只能贷款40%,第三套以上必须全款付清。。
你觉得如何??同意。老公同事是经理买车没买房。印度人pR
个人也认为对于PR的打击大过机遇,cov从4w砍到2w没这样容易,再说额外印花税是5%,2w印花税那他的屋子总价是40w,要从40w的屋子上砍掉2w不容易呀。感觉现在还是卖方市场。也许你lucky或碰上屋主急售才会有吧。现在40w也买不到什么好屋子了,serangoon central 的3房(HDB)都超40w了,hougang的老4房(HDB) MRT1公里内44w-48w。
新政刚出,没这样快反映在市场上,等等,等等,很快几个月过去,PR的时间成本太大了。
也许近期观望的人会多些,过一段时间钢需们只能忍着痛进场挨一刀。
换个角度看,现在LOCAL对PR有这样多抱怨,政府出台政策如果痛了LOCAL不痛PR,LOCAL不是要闹翻天,所以说PR一定要比LOCAL更痛才对嘛。需求量和买房热情不一定成正比的,买房热情会主观下降或者消失,但是需求量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一直认为真的打算要买房要玩房产,还是应该去现场看下感受下,至少走10-20个场子,参加5-10个VVIP Preview,那样你就算看不懂趋势,也至少知道市场是怎样的。
目前的趋势,买房热情或许会下降,但是需求量还是不变的。只要等这次政策被消化了,差不多三个月后,房价和交易量还会继续增加,离150W的风险线还有空间。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