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觉得钱真心不值钱,等于新加坡人收入减少了不少,虽然不是字面的,是实际购买力。
昨天美国说继续QE,看看大家的感觉吧,真心不懂未来。
2000年还是学生木有收入
2000年还没来新加坡。。。
但感觉现在物价真的高不少~~我刚来时一周60块就足够我和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的早饭,晚饭以及我自己的午饭。现在60块出去吃一顿饭。。。那时一袋面粉才1块钱,好一点的才1.5,6,7年过去都涨到2块多了。感觉啥东西都涨了差不多一倍的价钱
但是国内物价更高!100块钱也买不了啥东西,除了超市还有1角2角的价钱,别的都是5角一个档了,这还是1年半前的事
说吃的,麦当劳Big Mac套餐(HDB店),2000年的时候是S$5, 最近看是 S$6.1.
恩,用big mac价格比较是很准确的 。
我刚刚到新加坡的时候5000块一家人可以过得很爽哦。不过那时20多年30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你绝对是高收入的了。有没有买地买房啊?如果有,你现在不是亿万富翁就是千万富翁了。
2002年来新加坡的,鱼圆面1.5,2元,现在呢?
2002年房租 2人间,公寓,包水电265一个人。现在呢?
咖啡起了多少了?一声叹息~
$3838.3838^_^
5000块不是收入,只是生活的开支而已。那时候新加坡有买不少。不过都在2000年之前输了,呵呵,那时候我们家住在目前美国大使馆对面。那时候大使馆都还没建造,旁边是gleneagle, tanglin 警局。之后就被enblock了。我还记得我以前的地址,7L Napier Rd。 呵呵。
2002年,哪里有1.5的鱼圆面? 学校食堂的价格吧。以前念书时候学校的鱼圆面都要1块,1块半了。
刚在AMK湿巴刹那里吃饭,两菜一蛋一肉才$3,旁边的鱼丝粥一碗$1。真是经济划算,政府应该多盖湿巴刹,食阁卖的价钱一半还房租了^_^
2002年来新加坡
3房式组屋租一套650每月
住了3个月后自己也买了一套三房式
10万新币
现在那里的三房式张到30万了:L
天啊。那个地点可是天价啊!
上次新加坡那个三军总长要卖的别墅就是那一带的。要价好几亿哪。
就是说你的收入至少5000以上了。起码超过开支吧。啊呀,果然理财版就是有钱人多。
是以前学校旁边的食阁,穿学校校服去扣5毛,暖暖的人情味啊。
那是现在,以前多便宜阿。我以前小学同学,她家是lucky Plaza的楼上的一整层阿。每天去她家玩。楼下打游戏机。呵呵。
这个帖子好无聊,1960年五千块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不是我的收入,我老爸的。呵呵,那时候我还在念书,小学阿。
要是现在,lucky Plaza的楼上的一整层,光收租都够了。
呵呵,那算你家里是高收入。
真正的富2代啊!
果然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拚爹时代。。。
用回复来证明你才无聊。
只是想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我家破产过呢。大学之前靠老爸,上了大学就靠自己,我只能算有个富二代的童年吧。
转变是不是觉得很苦比?
那也是一种阅历和财富啊,不要太照着孩子,让他们吃点苦对他们长远有益^_^
还好啦,现在不都是挺好的。呵呵。我还是蛮有福气的。
是的,要是没有经历那一段,每天要想办法找钱赚大学学费的苦日子,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那时候学费超级贵啊。。。不过大学时期也是最爽的日子。呵呵。
是啊,吃过苦的人才知道那经历的价值,那带来的成长不是温室小花骨朵所能收获的,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塞翁失马 ^_^
握手。我家也破产过。
你那时读大学很贵?中国以前的大学学费很便宜,更早是免费的(公费)。
哈哈,曾经试过和女生去看电影,一块钱的电影票,拿不出来,女生付的。
童年我是农村度过,别说过去,现在农村的房子也值钱。
不过,在农村过童年生活很美好。海滩,树林,小河,池塘,稻田,番薯地,野花,昆虫,雀鸟。。。。。
大学生的薪水那时候也是2500左右,现在也没增加多少,房子涨一倍,车涨一倍,命苦啊哈 ^_^
一年5万美金。我读了要7,8年,因为是读了医学院。好惨啊。。。
好贵啊。你读的这个医学院肯定是很厉害的了。
呵呵,以后有医学问题找你啊。
感觉国内超市物价已经赶上新加坡了,有些更贵^_^
可以阿。呵呵呵,
以前的大学生多少人,考进大学的比例多大?
其实按照比例,如果你是大学生中的姣姣者,出来工资肯定不止2500.
之前和一群南大的毕业生谈过,他们一般工资都3500以上。有个牛逼的还没毕业就进投行,工资8000不算红利。算红利更多了。
感觉新加坡一直到06/07年物价都还蛮稳定的,之后房价物价就一路飙升了,不过国内我呆的地方也是这样,从小一直到高中都没怎么涨过,大学几年没回去突然当年1块5的馄饨要4块了..
如此可见,狮城的普通民众的购买力是在退步的,最少30%以上。
工资涨4成,物价涨1倍,压力是大多了^ _ ^
看看那时手机多少钱,你就知道你现在多么幸福了。
190块买了个诺基亚3310
480块买了个诺基亚8250
730块买了个诺基亚8310
1100买了个诺基亚8855
哈哈,30年前我家里连电灯都木有啊。20年前装电话(固定线)要求人走后门啊。
客观地说,社会是在进步滴
那你真是可以得最佳进步奖了。
30年前电灯电话都没有哦。20年前我们都用手机了阿。
应该是中国得奖吧。不是我家而已。中国1978年才开始打开改革大门,80年代还是很多地方没有拉电的。电话则更是晚了。而且电话是特别特别的贵。
中国手机开始大量普及是90年代末。最早的手机号称是大哥大,砖头大的,很贵很贵。极少数人才用得上。90年代才出现轻便手机(黑屏,蓝屏),但也是少数人才可以用。
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给你描述一下30年的中国。以我家为例子:
住:农村土坯房 (土坯房不是用我们现在常见的烧成的砖块,而是泥土压制成的土砖。)
食:只有在过节时才吃肉。生小孩,有鸡蛋补充营养就算好了。更穷的连鸡蛋都没有。
行:走路为主。自行车开始出现,但相对来说很贵。稍微出远门必须是公车。无地铁,铁路只有大城市才有。
衣: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那你真是倒吃甘蔗,苦尽甘来阿!! 偶像阿
城乡差别有点大哈。
30年前,1983年,2线城市,父母双职工。
我们家有了第二辆自行车,我可以骑车上学了。
左邻右舍开始有电视机了,我们家为了读书,晚了两年才买。
搬进新居一年多,五层楼的砖房,前面一个也是砖房,只是是3层的。
鸡肉开始多起来了,不太需要票了,海鲜好又多,小鱼小虾总有得吃的。
一年能有几套新衣了。
出远门是火车轮船,市内交通靠公交。
呵呵,当时不觉得是苦。我的童年都很快乐的。
苦都是相对的。从物质上来说,现代人比以前,比古代要超越了不知道多少,但现代人要求也跟着高了。
以前有个黑屏手机都是很高兴了,现在呢?
以前一年吃一次肉都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呢?
最近大家在讨论车。呵呵,我父亲以前上初中高中,是走路10几公里去的。他已经很高兴了,因为很多人连初中都没得上呢。
这些是我奶奶跟我说的。所以我小学去学校,有公共汽车坐就很高兴了。
如今啊,多少人在论坛里说有孩子了买车是必要的?
人活着就是在比较,高兴不高兴是比较的结果。别人吃粥我吃饭,我就高兴,别人有车我挤公车,我就郁闷。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痛苦的来源。
你知道那个年代城市户口多么了不起吗?
你听说过“农转非”吗?
我一个亲戚当时去大城市,娶了当地一个女的,转了城市户口,回来农村那简直是衣锦还乡。其实他娶的那个姑娘在那个城市都是垫底的水平。但在农村人面前说话可傲气了。
社会进入90年代后,他们被下岗。而在农村的不少人做生意赚大钱。社会地位大逆转。
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呵呵,其实农村城市差距还是继续存在的。大家还是抢着去城市。只是不像以前那么难了。
具体到某些人物的命运,逆转是有的。
你说的这些都知道,
写上面那么多,只是对早年被问一些可笑问题的注解。。。
我觉得大家都没说到点子上
房价涨、车价涨、物价涨,普通人的收入有木有跟上这个涨幅?
购买力有木有下降?
当然,政府有保证“居者有其屋”,即通过政府补贴,
但这会不会有一些剥夺“做人的尊严”?
新加坡房子这方面做得很好,基本上没有人流落街头。 只要有工作的公民,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一定能有个屋檐。
说说国内:
时隔差不多两年半
沙县蒸饺上涨了33.3%,好像从10个变成了9个,所以实际上涨了36.7%
桂林米粉上涨了42.8%,味道还变差了
最离谱的是长沙米粉,直接飙了50%,牛肉也少了很多。。。。
房价起得确实猛,虽然和国内比不了
但是其他物资的价格涨幅还算过得去吧。
99 年底来的,吃的(杂菜饭为代表)起了40%~100%, 穿的起了(佐丹奴的T恤为大概)40~50%,住的起了(组屋租金和房价)100%~200%,杂货起了大概50%,车子不太清楚,公共交通费大概起30%(这个应该算比较少的). 大学毕业的起薪起了大约30%,相比开支这个薪水可能是起的最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