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2000年后发生的,其他不详。
帝都,2000年至2006年稳步增长,新楼盘商品房从均价3,4千涨1万左右每平,到2007经济危机,2008年底至2009后奥运时代,跌到8,9千,之后回升2010,2011涨到2万,2012年小跌,2013年暴涨,大多数30-50%,均价目前3万,当然学区房,二环内的十万每平米的房,是例外。
坡国,不说HDB。只说公寓。2002年之前不详。2002年大致是300左右每平方尺,然后稳步涨到2006,之后2007开始跌,政策开放移民政策,房价回升,2008,2009,一直到2012,都是稳步升,到2013,貌似二手房70,80年楼龄的是1千,新开盘的基本在1千3左右。
观此十年而言:
1 比较暴涨速度,是帝都高于坡。
2 比较跌的时间点,似乎相同,因为亚洲经济一衣带水。
3 比较跌幅,两地类似,跌时基本都是拦腰崭。
看最近状况,帝都似乎2015就要开始,无论是克强经济学,还是暴涨后必跌的规律。
坡国,目前持稳,貌似也是2015,2016就要开始,无论是大选需要,还是新建房空置。
地产疯狂了十年,不管是否有收获,怎样更能保值很关键。能涨,前人笑,后人哭。要跌,找个跌的少的,躲躲。
楼主来讲跌,要被这里很多没有见过跌的人骂鸟!
看跌,3年不跌,不等于一直不跌。
坡国现在涨不动了
都说涨不动了…但为啥前几天坛子里还有人说又有人在sky vue 一口气5套?都疯了…
不能比,那些人可能在这十年暴涨中赚了几十套sky vue的钱。地产疯狂的十年,我们是否有收获呀?
不要意淫了,为什么要跌,看看北京的现状,政府采取最极端的打压房产措施都在猛涨, 跌从何谈起。 假如政府不采取措施,北京房价立马翻番。目前的措施就是为北京房市保驾护航,确保北京房价只做动车,不做火箭,这样能更加平稳发展。
不要自己买不起,也意淫别人也买不起。北京土著贫弱百姓纷纷被挤出中心城区,全国精英进占北京,北京房价怎么会跌。任何人都知道万物不可能只涨不跌,但现在到将来一二十年绝不是北京房价的下降期,等待北京的将是房价的巨幅上涨。要跌你等30年以后吧。
新加坡的房价也许短期会有小幅波动,但稍微放长远一点,上涨是历史的必然规律,看看纽约香港伦敦百年房价走势图,你就知道什么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跌时基本都是拦腰斩? 我怎么没见过? 还是您腰比较高?
我见过,呵呵,很惨啊。差点死翘翘阿。
到处都有疯人,有人借5000万高利贷抄底温州房子的,现在无家可归。他朋友夫妻两个从自己买的楼上跳下来的。
新加坡 07/08那时房价巨低,那时买房的,现在哪个都随便翻一倍。
我那时就捡了一套新公寓,便宜到做梦都笑。
同小区的住户,近两年很多都套现搬到附近5房 HDB去,不用贷款,手头还有百万现金。所以说新加坡人百万富翁多,不是吹的。
我也对这个不理解。
坡县的俺不清楚,
但帝都?啥时有过啊?
比比你在上海,北京的同学,同事,朋友,你就知道你赚的那点不值一提,你知道北京房价2007年到现在涨多少倍吗?
帝都情况不明,很多因素不是一般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的。
比如有多少房子是被政府部门买的?
坡国的房价,如果说小跌还是有可能的,毕竟无论从政府意愿还是未来房屋供给都可以支持这个。
但是政府的真正目标是保持房价的平稳,如果房价跌了导致民众资产缩水,怨声载道,政府只要稍微宽松几个条例,少收几个ABSD就可以恢复房价。
首先鄙视一下那些炒房的人。
楼主难道是想提醒大家多存弹药,跌的时候入手,狠狠赚上一笔。
目前来看,新加坡的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钱,而外来人口政策却在收紧,CM政策层出不穷。
除非新加坡失去竞争力,无法吸引外来精英,否则你会看到房价在一片喊爹的情况下稳中有升。
什么人抱怨房价高?答案一目了然。
要爆跌,就要靠外因,别说不可能,上个世纪末的经济危机后,大家也都说不可能再来一次了,结果来个次贷危机就够玩了,政府再放松条例也没用,意愿什么管什么用?银行和发展商最怕买方恐慌,当然便宜了那时敢超底的人。
当然体制内的房市不受这些影响,他们关起门来自己玩,坡人看着羡慕啊,就看着这房价象被炒菜似的,想怎么炒就怎么炒,一不留神中国人就被自己炒成世界最富的国民了。
暂时看没有看到会跌的迹象,也许过两年会把
说的在理和中肯。
以我家周边南三环附近普通小区为例, 大约3.5倍。07年100平 大约90万,现在100平 大约340万。小新我想1倍吧大约
但要结合当时的银行杠杆和利率还有汇率,应该是有一个“到底多少投入”的节点。我个人感觉是只有过了那个节点,才是投入越多在北京赚的越多。
再结合我这个普通人来说,以我当初的手头的那些钱,我感觉我应该没过那个节点。
我这是抛砖引玉,心里略不平衡的可以结合自身大致算一下。泛泛讲没意义。
那我给你个朋友的具体案例,2007 他买东四环,总价310 万人民币,总共只付了118万人民币,目前市值1200 万人民币,他目前仍在新加坡新加坡打工上班,日子过得非常平静。
你那哥们儿赚了接近1100万人民币,很不错.
可换个角度看,之前那等价约24万新币如果在小新,当时买,应该至少是100万新币的房子,现在值200万,大约赚了900万人民币,少赚了200万.
其实我只是想说,貌似4倍涨幅和两倍涨幅,算下来,不一定就是少赚了那两倍.没想象的那么巨亏.
我刚才与我那朋友又聊一下,他那套房产昨天评估是1200万.刚才又评估一下,已经1280 万了,这就是帝都的巨大魅力。我们可以夸张地说帝都一套200平米的房子,一天就涨80 万。(其实是因为昨天是九月,今天是十月的原因。电脑统计数据调整了)但一个月上涨80 万也足以让全世界目瞪口呆,这就就是目前帝都的现状,而且还在呈加速上涨状态,到时看买新加坡房产上涨是多么慢,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9
想当初,他砸锅卖铁一共才付118 万呀,谁曾想现如今一天或一月就赚80万. 除了帝都,哪里敢想有此奇迹。
那还等啥啊,赶紧回去折腾吧。
美国人拼命印钞票,一块钱可以变成十块;中国人拼命炒房产,100w可以变成1000w,都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只是在人人都赚钱升级成土豪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低调点呢?毕竟这些多出来的“财富”都很虚。
我斗胆预测你兄弟的房子2020年估价1亿人民币!兄弟,快回去弄一套,2020年后就不用上班为别人忙了啊^ _ ^
都是周期性的
回头看看,然后往前走。
过去的十年八载,赶上没赶上的,时光不能倒流。
以史为鉴,总结规律,把握周期,如果能找到规律和周期的话。
未来如果在暴涨前提不存在的情况,能抗跌的投资就不是很差的选择。
我认为新加坡的房市和中国没有可比性。这里的房价规律,30%靠政府的房屋政策,30%靠移民政策,40%靠经济发展情况。
而中国大陆,政府政策没有作用,穷人进城只是支撑房租,经济发展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房价就涨,不然就跌。而人口对房市的影响还要再等十年。
总之新加坡的房市,政府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超过50%是因为政府的政策引起的。另外一半虽然是经济发展,但是和政府也密切相关。
所以新加坡的房价总体靠政府来决定。
看帖子咋觉得 越看越是让人买房呢
只是觉得真正的财富有几个是靠有几套房产就积累了的,那大家都不用工作都炒房了。
算错了~ 首期24万新币买100万的公寓,现价200万,赚100万新币嘛,也就是500万人民币。哪里有900万啊。
不过哈,在北京2007年24万新币买的房子,赚了1100万人民币,
也是看地段的,不是每个地段都有这么高的回报。
如果2006年在实龙岗地铁附近(当时地铁还没呢)买一套30多年的永久地契排屋,总价73万新币,首期16万(80万人民币),
现价已经280万新币了,也是赚了1100万人民币。
可以肯定的是,新加坡的永久地契排屋数量非常有限,而且越来越少。
将来会很珍贵的。永远都不会失去价值的。
北京70年的房子,以后怎么样都很难说的。
确实算错了,不过同理北京的应该也就没有1100万了,呵呵.
后又想了想 北京4x, 小新2x, 除非银行杠杆加此时彼时的汇率扳回这两倍,否则很难对抗帝都这黄金十年啊.
只能说大陆资产价值一度被严重低估了.
兄弟:以前被低估,现在暴涨后仍然低估,严重严重的低估。就一句话,你就知道北京的上涨潜力还有多大,沉睡近百年的炎黄子孙现在都睡醒了,13亿人每天都想什么,一个字,钱,两个字,赚钱。 这个民族的崛起已势不可挡,他的首都毕竟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天堂居所。
北京人口快速增长势不可挡,全国精英聚焦北京势不可挡,全国人均收入翻番势不可挡, 拼命印钞势不可挡, 人人想改善居住条件势不可挡, 贪腐金额越来越高势不可挡, 北京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势不可挡, 紫醉金迷,声色犬马,繁荣娼盛势不可挡, 看天下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北京房价暴涨,20年后北京 房价100万一平不是梦。
怎么回事,你是来黑我大帝都的么?
帝都的房子什么时候拦腰断了?我2004至2007都在北京,我只是知道我那个地方的房子2004年从5000块涨到2007年的15000块,经济危机跌倒13000块,现在大概35000块.而且帝都的房子不可能跌,即使有经济危机!理由?很简单,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崩溃的可能性.个人认为,帝都的房子到7万块差不多,以4-5环的价格为例.
对新加坡来说, 10年一个经济危机. 1987年, 1997年, 2008年,…….下一个危机会在2017-2018年出现.
对中国来说, 历史上绝无先例可循, 未来也无法预料. 一场经济危机绝对不会把中国经济打垮, 但是由于经济危机而加剧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甚至用钓鱼岛冲突来转移视线, 这些会不会发生, 什么时候发生, 没人知道.
这贴有意思,不是讨论房价要跌吗?怎么变成讨论哪里的房产升值更快?
2016年是转折点,下两年应该是小范围波动,上下都不会很多 ^_^
天朝要么不出手,一出手比经济危机牛B多了,一场革命把一切充公归零,买一条牙膏需要半斤人民币,一套房子值十吨人民币,跟房子本身的重量差不多^ _ ^
这样好啊。等大家都发财了,就应该减少那些个小月月事件,毒奶粉事件,挖眼睛事件,小贩杀城管事件等等了吧。
政府何时采取打压房产的措施了?
限购是为了不让跌 不是为了不让涨
各国ZF都是想让房地产良性发展吧。
只是帝都那边,土地和房地产做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不能跌。
跌了,地方财政卖地就木有收入;
跌了,地产金融都损失惨重;
跌了,钢铁水泥房地产支撑的GDP就会滑坡;
算了,还是恒在那吧。
来个地区指导价,最好都按这个价买卖。
重回计划经济时代呀,哈哈哈^ _ ^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