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RI 完胜2013新加坡 Junior Chemistry Olympiad

RI 完胜2013 Singapore Junior Chemistry Olympiad
54 RI students received medals at the Singapore Junior Chemistry Olympiad. The boys won 24 Golds, 16 Silvers, and 14 Bronzes.
Our students also took 8 of the top 12 overall positions:
Kang Yicheng – 1st
Li Bingjian – 2nd
Samuel Fong – 3rd
Darren Chua – 5th
Matthew Wong – 6th
Reo Neo – 7th
Alden Tan – 8th
Jeremy Tian – 11th
The Singapore Junior Chemistry Olympiad s an annual competition organised by the Singapo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Raffles Institution and NUS High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JChO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all upper secondary students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in their chem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t also seeks to promote the excitement in learning and doing Chemistry as well as to identify and develop chemistry talents.

从姓名上看头两名可能是中国来的,其他不是。。

说明RI化学强。NUSH不行了?

只能说可能,现在很多新加坡人给孩子用拼音!

不能这样说,NUSH还是很强的,现在已经成为RI很强的对手了!

其他华中、女中什么的,怎么都没邀请人家参加? 不合适啊

这些学校都有参加啊!

   去看了一下,获奖率蛮高的,因此考着玩的,几个名校质量能差多少?

NUSH 拿了51 奖牌 : 16金,7银,28铜。获得个人排名 4th、9th、10th、12th。基本上,前12名是RI和NUSH包了。(比赛是Singapo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和 RI,NUSH 联合主办,可能这两间中学比较注重这比赛,参赛学生很多吧!)

引用: 原来是这样, 看来华中确实是不行了。

华中确实要反思了。三年前, 南洋的孩子还是多数会选择华中, 到今年,孩子们全都选择RI了。

谢谢开心大侠的补充,你的那个贴为什么不update了?

华中这十年以来,越来越象二流学校了!

就是说华中在稳步退步中?我还想孩子以后读华中。

如果有实力的话,就去RI和NUSH吧!

不能说华中在稳步退步,千万别以一项比赛成绩来评断一间学校的强弱。
比如说,华中在今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生物竞赛的4位新加坡代表中占了3位(也都拿了金牌;莱佛士则没代表),国际奥信息学竞赛也一样是占了四分之三人数。在这两项比赛,今年华中明显比莱佛士更胜一筹。
还是那句老话,华中和莱佛士,各有千秋。选中学,适合自己孩子的最好。

   都恨不得孩子把几个学校的文凭都拿到手,将来方便上大学?

这个评价中肯!从华中出去的优秀的多了去了。

没有说华中不厉害,只是比较而言,说华中退步了。
看看NUSH吧,前几年一名不闻,现在明显可以和RI争一席之地了。
除了生物外,这几年华中在学术上真的不用心。起伏很大,没有过硬的项目。这也是很多华中生眼中看得到的。
再这样下去真的会掉队啊!

   NUSH成立10年了吧,前几年一名不闻? 让人伤心。
   NUSH招收数理尖子,RI多招收GEP,也都经过各种竞赛培训,这两所在各种奥赛容易抢眼,
   但也不能只以竞赛成绩来比较,孩子们最好能全面发展,在中学不能太偏科了。

我当然没有以竞赛成绩来比较华中的表现。
但现代社会,通才和专才都要,而不像以前可以或通或专!华中太重视通才的培养了!
不是说不好,而是说要更好!逆水行舟不进着退!

[转载}简单统计:五大赛事, 新加坡派出23 人次出场, 包括莱佛书院 10人, 国大附中7人次, 华中6人, 共夺得 12金9银2铜. 人人都有奖牌进账.数理化是莱佛书院和 国大附中的天下, 生物和信息是华中的胜场.夺金大户是 国大附中, 新加坡半数金牌来自于他.在最顶尖学生培养上必有有独到之处.

NUSH 6金   1银
RI        3金   6银    1铜
华中    3金   2银    1铜
华中拿到的名额少,吃亏了。。。。。。
但是人家还有一个团体第二
  女孩子们都去哪里了?  看来得上名校,其他学校都没有机会露脸

不能说前几年一名不闻,我就用国际奥赛成绩数据来说话。
国大附中在2008年第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就从那年获得的国际数理奥赛(IBO, IMO, IPhO, IChO) 奖牌开始吧。
每年,每个国家最多只能获得19个奖牌;NUSH 每年拿到5-7个奖牌,是不应该伤心的。
2008:0金 3银 4铜
2009:1金 2银 2铜
2010:1金 5银 1铜
2011:3金 2银 0铜
2012:2金 2银 1铜
2013:6金 1银 0铜
还有,说到全面发展,每间新加坡中学在前面4年,语文科,人文科,数理科都要修读的,而且一定要有CCA, Character Development 。即便是SOTA, Singapore Sports School, NUSH 也不例外。我只能说,这些 Specialised Schools 能让学生在某方面,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专长。
学生在初级学院/高中(华中,莱佛士,国初,立化等)时,也一定要选择理科或文科,这时也算是某种程度偏科了。我觉得偏科没什么不好,孩子更能钻研他热衷的科目,往他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发展。

为什么你们这些妈妈们总是盯着这些竞赛呢?自我取暖?全面发展才能走更宽广的路。

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除了全面发展,还要学有专长!
对在各大竞赛中脱逸而出的他们,为什么要吝惜掌声?

来看看华中的成就吧.
Between 2009 and 2013, a total of 19 HCI alumni topped their cohorts at Harvard, Princeton, Brown, Stanford, Oxford, Cambridg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King’s College London, Shanghai Fudan and the prestigious U.S. Naval Academy and West Point.
谁能解释一下上面这段话的意思? 我怎么看不太懂?

名誉什么都是浮云,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在进取中深化境界突破自我实现理想就是好的。
RI里面应该还有很多学生,连国际国内竞赛的都资格参加呢,或者整个中学中,有些连任何类型的大奖牌也没拿到,也不能说这些学生是属去RI打酱油的。
只是个中学而已,全面发展应该更重要,就像人在长身体中,如果光追求像脑袋大有什么好,太突出某方面,还可能会畸形呢。

看了直想笑….”你们这些妈妈…取暖…”  — 看把这汉语用的….没有恶意啊, 只是在新加坡要COOL 而不是取暖

不是说获奖牌有什么不好,能拿到大奖牌肯定是学生学校的能力实力的体现,  只是说要用较,,的态度来看这事情。
中学有篇课文”卖油翁”可以参考.

  就是说:脑袋越用越灵,而四肢越用越健壮? 只用一个,另一个就完蛋了

是啊, 像我们这种啥都不突出的, 听到 啥 全面发展 就特舒心,支持都来不及
什么竞赛的就 脑 袋 特 大, 反对都来不及
可说心里话, 听人参加竞赛啥的 又特羡慕, 好坏啊

  竞赛好耶,参加国际竞赛可以周游世界,有时孩子还有奖金支票拿,

举例而已。
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如果某项用太多,可能会有发展和运用不均衡的问题。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其唯有道者。”
认为“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

能够参加竞赛和全面发展不矛盾。
全面发展,如果没有追求,都发展的慢,这样效果也不好,发展一些长处,带动全面发展,可能效果更好。

  《老子》还要章节? 早过时了,现在是“一招鲜,吃遍天”, 没有个特长,怎么才能出头?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也是这个意思,得有突出点

新加坡的不知道,看国内国际奥赛奖得主的现状和去向,大多是当专业教授,很少有被称为“将”的。
我觉得,大多数人在选择报校的时候,不会因为该校奥赛奖得的多,就会报它,之所以报,是因为其它考量。

我看,只有在竞赛的那圈里,nush才能跟RI,HCI相提并论,走出圈子,根本没可比性.
虽然,nush最近几年竞赛比较出彩,但是他们的那套教育模式,我是不敢恭维的,多年前听过nush校长的讲话(我个人觉得他水平有点差,说话水份过多,哈…..个人观点),他所鼓励学生的理念是,”放下所有的,专搞竞赛.”后来也听nush里的学生透露过一些,一到竞赛,其他的课程都可以不上的.这点,我个人觉得,有点缺德,只要自己学校的荣誉,就不理会学生以后的前途的感觉.当然赛好了,学生自己也会有那么一点点荣誉的.但是,将来考大学可不是专门看你的竞赛成绩的,竞赛这东西是锦上添花,如果没锦,那花也是等同于插在牛粪上.而且,nush不考a-level,基本上英国大学的那条路就给封了.
另外,nush的那点竞赛成绩,我觉得跟ri的不能相提并论,经历过ri 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ri是什么样的强度,他们基本上不给竞赛让路的,想赛,大多数是靠自己课外时间.而ri的课外时间那真是要挤的.
当然,nush对那些严重偏科的孩子是最好的选择,也给这些孩子一片发展的天地,这些严重偏科的孩子如果到RI,HCI就会被埋没,华侨个科平均要在1.5以下,ri基本总体课程平均达不到3.6的学生会被屏蔽在竞赛圈外.
所以,这贴里一人讲得对,要选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其实,最主要的是择校前,要清楚自己要什么.

这个是实在话, 我也觉得NUSH要取得这样的竟赛成绩, 是不得不挤占其它的时间, 另外竟赛成绩只是一方面, 真正的比较,应该比较各校进入新加坡热门专业如医科, 法律, 会计金融,化工专业的人数以及得奖学金的人数。 如果是这样比, NUSH就没那么出色了。

NUSH毕业生的去向, 多少人进入欧美顶尖大学, 这个数据谁能分享一下? 还有华中这方面的数据

“所鼓励学生的理念是,”放下所有的,专搞竞赛.”后来也听nush里的学生透露过一些,一到竞赛,其他的课程都可以不上的.这点,我个人觉得,有点缺德,只要自己学校的荣誉,就不理会学生以后的前途的感觉.当然赛好了,学生自己也会有那么一点点荣誉的.”
– 其实,NUSH更注重的不是竞赛,而是研究方面。每位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一项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RP)。我和NUSH校长谈过好几次话,他给我的印象是,爱说话、热心和非常关心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我完全不会感觉到他把学校的荣誉放在学生之上。
– 在选上代表新加坡参加国际奥赛的学生,国家队教练(不是个别学校)是很严格的,要求学生在比赛前2-3个月,要放下一切,专攻竞赛。在这点我觉得NUSH配合的非常好,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我孩子从竞赛回来后,化学老师给他一对一(或几位同样缺课的学生)补了所有他没上的化学实验,还有电脑课(computing studies)老师也给make-up lessons. 在1、两个月内,虽然辛苦一些,也都跟上去了。“nush不考a-level,基本上英国大学的那条路就给封了”
– 去英国大学肯定没问题啦,好多nush毕业生都上了。“另外,nush的那点竞赛成绩,我觉得跟ri的不能相提并论,经历过ri 的家长和学生都知道,ri是什么样的强度,他们基本上不给竞赛让路的,想赛,大多数是靠自己课外时间.而ri的课外时间那真是要挤的.”
– 我觉得NUSH配合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非常好的。不必利用课外时间,不用挤出时间搞竞赛。学校有奥赛选修课(e.g. Math Olympiad Elective, Physics Olympiad Elective, Chemistry Olympiad Elective, Informatics Olympiad Elective) ,不用花钱自己找人教。NUSH 人数少(一届5、6年级才200人),学生被选上的机会多的是(这好比,有能力的学生,在新加坡弹丸小岛比在中国容易出位)。我也很少听说有学生在外补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的。听我孩子和其他家长说过,NUSH老师并不鼓励他们在外补习数理科,说要有问题的话找老师一对一 consultation就可以了.“当然,nush对那些严重偏科的孩子是最好的选择,也给这些孩子一片发展的天地,这些严重偏科的孩子如果到RI,HCI就会被埋没,华侨个科平均要在1.5以下,ri基本总体课程平均达不到3.6的学生会被屏蔽在竞赛圈外”
– 这点我倒非常同意。

以2012 年PSC 奖学金为例,NUSH基本与PSC奖学金无缘。名单在这里http://www.pscscholarships.gov.sg/content/dam/pscsch/pdf/List%20of%202012%20PSC%20Scholarship%20Recipients.pdf
统计结果SCHOOLNUMBERSPercent(%)Raffles Institution2439.3Hwa Chong Institution1422.9Victoria Junior College58.1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23.28Dunman High School23.28National Junior College23.28Ngee Ann Polytechnic23.28River Valley High School23.28Temasek Junior College23.28Chengdu International School11.64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chool11.64Nanyang Junior College11.64Pioneer Junior College11.64River Valley High School11.64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east Asia11.64
要拿奖学金还得上RI或HCI!

谢谢哈 –  作为NUSH粉。

“放下所有的,专搞竞赛.”  超级赞。
first thing first, 既然竞赛, 暂时放下, 其他课不难补吧, 对于有能力参加竞赛的孩子来说。
荣誉对于个人不是很重要吗

哈哈,您拿的数据是旧的2012年的。2013年在这里 http://www.pscscholarships.gov.s … ip%20Recipients.pdf
有3位NUSH PSC得主,其中一位是得到SAF Overseas Scholarship。
您前面的帖子也没提到是什么奖学金,只说是如果算进一些专业和拿奖学金,NUSH没那么出色,所以我问您有没有数据。其实,我知道的,比较多NUSH是拿ASTAR和DSTA,还有其它奖学金,申请PSC的应该不多。就算是在RI,HCI,有很多学生也没有做公务员的欲望,不然他们的人数可能更多也说不定。
关于NUSH学生进的所有专业,我并没有这样的数据。不过,今年初国大医学院来NUSH招生,我刚好在场。有人问了往年几位NUSH学生成功被NUS Medicine录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10年有11位,2011年14位,2012年17位。

估计NUSH学生更受到ASTAR的青睐吧!

歪楼一下,,PSC奖学金真的好难拿啊!其实,我的直觉是,莱初和华初的学生人数众多,加上O 水准的尖子生,中国和亚细安奖学金得主,基数很大,强手如林, 如果能考到前二三十名,那得是啥程度的要求啊!再次向本版已经获得奖学金的牛娃牛妈表示敬意。

如果国大数理每年的毕业生200左右的话,3人获得PSC, 按比例,每年总毕业人数900的RI来比,
应该是14人。也不少了。与华初接近。

以前朋友都很热衷让成绩出众的孩子申请奖学金,不只是因为钱,还因为奖学金的荣誉。
后来,有朋友的孩子获得奖学金考虑再三,放弃了。
也有朋友获得奖学金出国读书后,因为专业捆绑以及成绩高要求等,
后悔接受了奖学金。
某奖学金得主的妈妈说,一度哭啊,觉得自己是卖女儿呀。
当然,最后学成回国应该还是不后悔的,我认为。4年奖学金修完两所美国藤校的本科加硕士。
不过,至此,我就不眼热奖学金了,
孩子愿意,也能读上外国好大学,我们出奖学金好了。
也因此感觉放松很多。
以前隔壁邻居的俩闺女,都是树群小学毕业,PSLE 250出上立化,
O LEVEL后上华初,
毕业后,大闺女自费上康奈尔酒店管理,
二闺女自费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
现毕业都留在美国工作。

2013 年PSC奖学金统计结果如下:SCHOOLNumbersHwa Chong Institution29Raffles Institution28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6Victoria Junior College4Ngee Ann Polytechnic3NUS High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3River Valley High School3Anglo Chinese Junior College2IB School/Junior College/Polytechnic2Nanyang Junior College2National Junior College2Temasek Junior College2Dunman High School1Saint Andrews Junior College1School Of The Arts1Singapore Polytechnic1St Josepth’s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1Temasek Polytechnic1
尽管NUSH有3名, 但结论并没有改变, 即要拿奖学金进RI或HCI是没错的。

以医科为例2012年NUSH为17人, 新加坡招生人数在NUS在250左右, 17/250  =  6.8% 左右, 这个的比率还是太低啊。

有钱当然好说话了, 就不用争什么GEP,RI或奖学金了, 花钱到国外上个大学问题不大。

你讲的都是实在话。RI 有资格申请PSC 奖学金而没有申请的的,多得是。PM LEE 曾经说过:现在是奖学金在追优秀的学生。新加坡的孩子这方面确实幸运,比较多选择。一些孩子拿了奖学金,出国开了眼界后,面对更好的机会,又会后悔。所以家长还得跟孩子沟通好,免得毁约就不太好了。

像高级奖学金,超级尖子生等等衡量不能用比例来说,可能用总数来更科学。

查了一下,RI 2013毕业生1240。国大数理才200人。
人数比例是6.2 :1。
其他初院人数也只是400多吧。
至于医科录取,总数250人,只算RI,HCI 和 NUSH这三间毕业人数,是2640,
NUSH的200占总数的 200/2640=7.56%。

我和孩子爹作为父母,相对是比较懒惰又粗心的。
我很敬佩能给与孩子细致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的那些父母。
我们做不到,只能低一点要求,大人孩子都开心些。
毕竟顶尖的补容易实现么。

到了JC,父母能帮的基本上是复印证件,帮忙报名SAT等行政工作,,或者对他们写的 ESSAY 提点基本的意见,还有照顾他们的身体,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关键还是孩子本身。看到不少同父同母生的孩子,表现就截然不同。所以父母尽力就好!

从一项学术比赛,聊到了奖学金。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大家都对自己的学校有维护。
我也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RI的强大没有争议。我是RI的家长,我为RI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
我说NUSH曾经一闻不名,其实是反衬他这些年来的学术成绩的大跃进。
我说HCI华中的退步,其实是认为他应该还能更好!
我也想告诉NUSH的家长,RI,HCI华中的孩子在学术上的成绩很多是他们自己和家长们的努力,学校对他们的辅导和NUSH没法比。
RI,HCI华中对孩子的要求更多,不会为这些孩子开辅导班,不会让他们跳课等等,用比例来衡量有失公允。
NUSH本来就是以数理为主,就像以体育学校的体育生来评论RI的体育生是不对称的。
HCI华中在学术上的退步,其实是可以改变的。华中应该在学术上做得更好。

由于各种原因,RI 录取的生源中高质量的相对要好的多,记得RGS校长的介绍中说,每届几乎各小学成绩最好的女生有极高的比例都选择来RGS,RI应该也类似吧。
底子就是这样,有什么好比的?
所以说RI 表现这好那好,其实没什么意思,就像说 在某GEP小学里,GEP班中同学的屡次学术考核表现比其它主流班同学好一样。 已经分类过了,
好是理所当然的,真要RI在哪里表现的不好,才值得宣扬和定睛一看。

RI是老大毋庸置疑, 华中能不能坐稳第二把交椅, 在偏理工的孩子看来, 已经是个问题了. 在生源的争夺上, 华中做的也不如NUsH到位

嗯,整体来说,RI是老大的位置,没有人质疑的。
至于自己的孩子更合适去哪所学校,要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来做选择。
很应景的话题,上午接到朋友的电话,就是数学很棒的程姓孩子的妈妈。
她原来是确定孩子去RI的,现在又在纠结,想去NUSH。
原因就是,
1),RI的牛娃太多太厉害了,自己的孩子去到那里也不算个什么,
2),RI 放羊的,根本都不怎么管学生的竞赛,还不如华中(她的原话),而NUSH专门有竞赛培训,
而且老师很有经验。这样家长就轻松很多。
3),去年数学最棒的孩子,最后也被NUSH 争取到了,孩子更能发挥所长。
她说,这孩子的爸爸决定还是选择RI。
我问她,选哪一所都好,看你想要什么吧。
这个孩子除了数理很好以外,文科也很好。
从均衡发展来看,我的意见是RI更胜一筹。

回BB125: 是的是的~  小男孩很出众的,可是他妈妈说,不够有定力,还是需要人督促,所以怕放羊。
我觉得到了RI那样的环境,孩子遇到强手,肯定不需要老师家长督促了。
小男孩的姐姐弱一些,所以选择了南洋。
都挺好的。

俺娃要去NUSH,人少才可能有机会。RI的GEP扎堆,主流的去了也难出头。希望有机会能在赛场向程同学学习。

还是个中学生,需要这么早就定位吗?  个人觉得还是综合性强的中学好。华文才是个要重点考量的因素,想深造华文,应该去华中/南洋吧?

关于中学选择,推荐参考这个帖子:  RI vs 华中(讨论贴)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63403
华中成绩比RI差些,还有个原因也是母语限制,印度马来族的超强学生,如果两者选,只能选择去RI。

华文不用深造,回头让他背背古文什么。孩子痴迷  可怕的科学也许Nush更好

恩 还是以孩子的选择为主。 家长只能尽量多地罗列些考量因素,最后主要看孩子的。

“RI 就是给遇强则强,全面发展的孩子的最好舞台。”这句话讲得太好了!
RI 是全面发展的孩子发源地,当然RI 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在。这我也卖点关子啦!不在这里透露!
对很牛的孩子,RI 有很好的途径让他突异而出!哈哈!

这次考试不算什么,前四中三个RI,一个NUsH,也就是国家队的组成吗?

Singapore Junior Chemistry Olympiad (SJChO)和 Singapore Junior Physics Olympiad (SJPhO)是让中四或以下学生参加的,不管考多好也没资格被选入国家队。比较重要的竞赛是Singapore Chemistry Olympiad (SChO)和 Singapore Physics Olympiad (SPhO),是年尾的奥赛,考好的JC1学生(Spore Citizen/PR) 会被选入下一年的国家队。培训和测试后,再从中选出4至5位选手代表新加坡参加7月的国际奥赛。

我想让孩子大学读清华,多半还是华中合适些。

点评 clthunder2002今年RIPMWC第一名不是程同学.   leooel
楼下听错了,上面说程同学的爸爸决定还是选择RI了。RI、HCI和NUSH都是好学校   clthunder2002
听说今年RI奥数比赛第一名的决定去NUSH  我也听说了,奥数超级厉害,在今年SMO Junior拿到第六名,Catholic High GEP小六生陈同学。他是偏科的学生,根本没DSA RI,选择去NUSH。我相信他在NUSH,会过得充实又开心,很好的选择。

这是肯定的!

NUSH在MOE的EESIS之外, 另提供每年2200元的奖学金.

“这一届孩子里有个程姓同学,也是新移民. SMOPS第二名, NMOS第一名, RI第一名, 代表新加坡参加香港的奥数赛第一名. 这样的才是RI盯着的目标, ”
   陈同学和程同学都很厉害,都是名校的GEP,后者拿到NMOS的第一名和亚太杯前10名,前者拿到SMO第六名。但上面说的程同学不知道是哪一个?  
   SMOPS没有公布TOP20的名单,孩子亚太杯后过了一个多月才知道自己在其中(不是亚太杯前40名),作为邻里小学的主流生,也算一个惊喜。
   谁有这个SMOPS的TOP20名单,能私下给一个吗?谢谢!

支持开心的观点。 Toh 和 Chew 确实好厉害。 上次颁奖时看到他们的名次,鼓掌鼓到快手痛。真心佩服这些孩子!

xiyizi 我比较不关心竞赛,所以弄不清楚什么是什么。你参考我给的LINK。我还是在这里看到程在亚太或第10名。以前知道他获得一些比赛的第一  发表于 6 分钟前 . xiyizi 程同学的姓名:cheng puhua http://www.nanhuapri.moe.edu.sg/cos/o.x?c=/wbn/pagetree&func=view&rid=1107393  发表于 10 分钟前 . 我要开心 今年中一和中二奥数最厉害的(我个人认为)是Toh同学,NYPS GEP全面学生,和Chew同学,TaoNan GEP偏科生。两位目前在NUSH,小六时也都没DSA RI。  发表于 26 分钟前 .其实也没必要太关心这个名次,上下浮动很正常。
俺只是想弄清楚孩子奥数大概在一个什么位置,比较了几次奥数金牌获得者的名单。
每次大致就是那三十多人在得金牌。但是除了NMOS公布前30名排名,其他的都没有公布TOP20或者TOP30的名次。因此也不知道谁最牛了,
看到链接,南华小学的确重视这些竞赛, 比如程同学,P4就获得NMOS的第15名,被选拔培训参加国际竞赛,P5时获得NMOS第1名, P6时拿到RI前15名, smops第2名,和亚太杯的第10名,给新加坡争光。
一般邻里小学,缺少机会,很多奥赛报名时间都没公布,因此根本没机会参加,俺们自己也教不了他。只能希望孩子升到中学后,自己去抓住机会了。 当然了,考试不是目的,作为兴趣来看最好。

SMOPS 应该有个颁奖礼吧。  应该看得出名次吧。
一般来说,孩子他们自己比家长还清楚,谁得了第几。他们是主角嘛。

其实,我了解的这些孩子基本都不存在偏科。他们PSLE分数很高的。去年的Toh, (奥数第一)278;   状元,奥数第二,285。

回清风徐吹:
哇,看来,您这孩子是特殊。 有多少钱?
>=300是前三名; >=200是前五名;(哎呀,记不清了。别误导您。这是去年的行情了。)

回清风徐吹:  查到链接了,http://www.hci.sg/aphelion/apmops/details.htm

1st Prize: $500 and 1 plaque
2nd Prize: $400 and 1 plaque
3rd Prize: $300 and 1 plaque
4th-10th Prize: $200 and 1 plaque11th-20th Prize: $100 and 1 plaque     俺们有时逗逗孩子:你看,如果细心,再多对一题,就能进入前10名了,能多赚100或者200元的,让那个财迷后悔去,      看了南华网页,发现俺孩子最大的损失是:
     亚太杯后,华中在6月5日-7日办了一个数学培训营,邀请铂金获得者参加. 俺们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培训的好机会。

这个数学培训营,应该不是邀请所有铂金获得者参加,而是排前面名次的,从中选出香港和中国奥赛参赛者。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静雯 听您这么讲,我才明白孩子以前去华中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是干嘛的。  发表于 昨天 09:40 .  当时孩子amc8只拿到一个证书,问问组织方,又拿了三个证书和一个奖章,孩子自己挺高兴 的,
   lz,楼歪了。。。。。。 那个物理的结果快出来了,看看哪个学校厉害,

已经翻篇了. 往前看吧.
小学的竞赛成绩只有DSA时有用,(用处也不大). 进入中学, 一切清零.
对了忘了告诉你, 林捷也是邻里小学的.

新加坡这种铂金发它几十个,还真是在新加坡才见识到,呵呵。

今天就是物理奥赛。但是RI很多之前拿过国际奖牌的学生都没有参加。物理天才班的多数都没有报名。

最近看了http://zhangyanxiavip.blog.sohu.com/279689555.html 的上海自贸区到底砸了谁的饭碗,感觉好怕怕,不知华中是否能因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增加而变得更受欢迎呢?我小小的奥数生意又会因此受何种影响,不好意思歪楼了

   不用怕,上海搞这个自贸区,估计将来又是骗子公司成堆,诈骗中国人民的钱,就像天津以前搞的“金融创新”一样,现在都不敢提了,骗了全国老百姓不知多少血汗钱。
   有几个地方领导能站到中央、发展中国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
  开幕式李克强都没去。  让上海自拉自唱吧,无非就是减免各种税,给地方上某些人捞钱机会罢了。
  这个自贸区影响香港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怕的不是自贸区而是克拉运河,这运河如果开出来新加坡的航运中心和其它国际地位恐怕就难保了,虽然开凿运河目前看来仍是小概率事件,很多条件还未到位,但一二十年后就难说了。

操那个心干什么?一二十年后中国还不知道什么样呢?那么腐败,老百姓还不造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