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本地房产供过于求,屋价后年料跌两成,OMY 报纸上说的

有研究报告指出,房价可能在2015年尾下降20%。(档案照)       
有研究报告,由于本地房产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再加上贷款条例以及利率上升息等因素,房屋价格有可能在2015年尾下降20%。 巴克莱资本(Barclays)上周推出的报告预测,基于上述理由和措施,发展商销售额今年会同比下降30%。 数据显示,发展商在今年首8个月一共售卖了1万1174个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他们估计,截止今年底,销售量会达1万5500个单位,和去年销售的2万2179个单位少了30%。 另外,联昌国际(CIMB)报告也预测,住屋供应数量大增,房产价格或会在2015年前调整约10到15%。 报告估计,每年房屋供应平均数量可达4万个单位,并在2015年达到4万7000个单位,与过去年均数量相比多了3万多间。 – See more at: http://news.omy.sg/News/Local-Ne … thash.iynsM19h.dpuf
本地房产供过于求,屋价后年料跌两成,OMY 报纸上说的,大家觉得如何呢?
HDB许文远还说需求强劲???
李显龙总理在国庆日是回群众问题说不会让房价跌,现在的预测会跌20%又怎么说,难道总理讲话也不算?
如果房价真跌20%,大家说政府会出政策救房市吗?
不会是有办法搞跌房价,而没办法让房价回稳吧?

房地产价格预测,有50%是对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本版发帖量服务的。。。。。。。今天去参加一个讲座,主要看法是需求强劲,走稳到2020年没问题。
沙发。

690万不是开玩笑的

现下已经跌了0.7%不是?而且这还是刚开始呢,大量组屋都在2014,2015年才建好,跌到那个时候真得只怕不只20%了吧

0.7% 是pr无法买hdb的关系比较多吧。bto的组屋都有买家了大多数,所以不会跌的。

我的意思 是转售组屋会跌,BTO不会跌,因为是HDB定价的,转售组屋只有PR会买而已,哪里有公民会买转售组屋,都跑去买BTO了,所以这下PR笑了,新公民哭了。。PR捡到便宜了,公民的二手屋因为没人接手,而不得已降低售卖。。。
所以许文远是给了PR便宜,伤了新加坡人。。。。。

房产走势主要还是看私宅,hdb政府随便一个小政策就可以左右了。政府说不让跌,就一定不会跌。报纸上写的看看就好,不要当以为真。要靠自己去判断分析。新加坡的楼市相比国内和香港,真的是太健康了。除非经济出问题,否则很难跌。

公寓建的更多。坡县说的涨跌是指公寓,祖屋有政府操控,历史上从来没有比公寓跌得更惨过,未来也不会^ _ ^

omy是神马报纸  

您想的太美好了^_^ 我看以后还是公民笑呵呵的从政府拿更多津贴,PR和外国人被征更多莫名其妙的税,到时才知道什么叫哭的更惨^_^

前几年每月都有中界打电话问有没有打算卖你的房子, 今年没再收到此类电话, 这已经足以说明现在的市场供求关系改娈了

前几天还有人打电话问要不要卖房子,还打的是手机,不知他们哪里弄来的信息?

有多少公民是拥有二手组屋然后申请BTO的我看政府是最清楚的,二手组屋到时是不是供大于求许部长不会这么糊涂吧。是涨是跌那些专家也只能讲对33%, 未来很难预测,因为东西一直是变化的。

不对,PR对转售市场只占20%,为了住的靠近父母,孩子们的升学,为了靠近自己的公司,很多本地公民也会买转售组屋。

公民不会买二手组屋?开玩笑。。

如果转售市场一直只靠PR撑早崩盘了,PR才多少人…

貌似很多公民买2手呀,最近看房子的不少。就是在观望。要是这个月价格有所上升,他们应该就会出手。

公民是会买二手组屋,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卖郊区的一手组屋,然后买二手的离父母近或孩子上学方便的。公民多数会先申请BTO的,即使远离父母,很不方便,等满五年,高价卖掉赚一笔,然后才认真找自己想居住地地段和房型。这些公民对于组屋市场贡献不大,只能推高市区的组屋价,却会打压郊区的。真正买二手组屋的肯定是PR,所以二手组屋的价格涨跌完全取决新加坡移民厅批准PR的数量。98年PR政策趋严,PR批准数量骤减,直到04年PR政策放松,期间组屋价格就是跌到04年才开始升。新政府保持组屋价,必须多批PR,这又和很多新加坡人的利益冲突,政府也是两难啊。

新加坡从祖屋到公寓到洋房,买家的主力永远是新加坡公民,PR永远是替补^ _ ^

搞笑伐,所谓百万组屋,20万溢价不就是市区才有的嘛,他们郊区赚了笔,绝对是有财力去市区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好嘛

对的,碧山,queens town的百万组屋肯定是这种公民的手笔。他们需要卖掉义顺,三巴旺的组屋(几乎要卖给无房的PR),赚到一笔才能气粗地去市区豪掷。我的意思是二手组屋市场真正的支撑是PR,公民属于提升者,,没PR的郊区接盘,他们也没能力去市区耍富。例如:公民卖郊区的赚200K,加原来的CPF,去市区买一般的4房,这个4房卖家拿赚到的300K+去买隔壁的5房,这个5房卖家手我400k+的现金就会牛气冲天了,800K, 900K很敢给价的说。看起来是公民的买卖交易多,但源头是PR的刚需。公民的买卖大多属于提升。

八卦网站。主要是引用晚报的一些八卦和社会新闻。

我不关心几年后是否跌,我关心的是,如果房价跌15%的时候,
大家是进场买入还是卖出。

理论上是经济危机可以抄底,大赚一笔。实际上是砸锅卖铁,省吃俭用。

卖了换大房子

早报记者看过来,建议投稿,让新加坡人看清楚一下事实

公民的起点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BTO给的一大笔津贴和优惠,起点比普通PR要高20万,这个20万对普通老百姓可是一大笔钱啊,尤其对那些三十多岁的夫妇,他们就可以靠这笔福利来提升住宅改善生活,运气好还能再拿一次新EC,就赚更多了,政府还是很照顾公民的,比起香港和很多国家,新加坡人应该满足^ _ ^

ZF肯定先关照国人,怎么会先关照外国人,尤其2015年大选,现在是拉票的时候,不好好为人民服务,不是没人要投他?

bto的4房都卖到50万了,转售组屋怎么跌。再跌也是VALUATION上减个1万卖掉。就是小赚而已,还是承受得起。可怜我当初买房还了3万8 cov。。。:'(:'(:'(

50万那是中心成熟区的BTO 外围的依然是30万 中心成熟区的二手HDB都70万了 外围的40 50万 这不是很合理么
现在水分大的就是condo
同样位置同样大小的新condo和新HDB 户型差不多 condo多一些配套设施 质量么 不觉得新HDB比condo差
但是价格可是3倍于HDB。。。之前说过这个话:配套设施值70 80万?
现在经济还不算太差 condo价格掉不了多少 真等经济衰落 大家需要套现降低生活标准的时候 HDB是大家的底线 卖condo换成HDB 到时候condo价格降 HDB难说

同区公寓比祖屋(转手祖屋非BTO)贵一倍以内还算正常,超过一倍就是水淋淋的水分,现在的公寓是有些水分了^ _ ^

跌跌更健康??

是的,跟减肥一个道理^ _ ^

那是以前,现在新加坡人买BTO的价格跟买转售组屋的价格相差十多万,而且,BTO是新组屋,转售组屋毕竟有人住过,而且BTO这么多,也比较容易抽中,所以现在很少新加坡人会买转售组屋了。

那时估计好多人不可以买:
(1)手上有组屋的人,至少住个5年,买公寓的话这个没还完只能贷40%-50%
(2)手上有condo的人也不能买,手上的4年之类都卖不了,没现金买也贷不到款
估计只剩下没房子的了,或者真的很有钱拿现金买的

Bto 是有收入限制的。转售谁都能买。一百万年薪的都能买。

BTO房子越来越小,地点离地铁越来越远。还是resale的好,可以随便挑地点。

这是什么逻辑。。。。。。。新加坡人也买resale, 新加坡人买resale有3万补贴, 如果靠近父母有4万, 这对那些超过6500收入,低于12000的人来说, 他们会考虑resale, 还有一部分是离婚, 或2婚的, 也是买resale,4房提升到5房的, 也是resale比较多, 公民娶老婆,拿不到PR的也是大多数买resale, 所以resale的买家里面有80% 是公民. 有空带孩子到楼下的游乐场, 跟本地的妈妈们聊一聊就知道了, 5-6个里面, 有一个是PR家庭(中国的和印度的都有)

买市中心组屋,大手笔的主要不是组屋提示者,而是卖掉公寓的人。还有是公寓en-block的

HDB价格会调整在一个范围, 公寓价格会跌到跟HDB差不多, 这个情况是上几次危机的时候看到的。 所以在高位买公寓和EC, 要谨慎入市。 买HDB, 就不一样

地点可能不如意,但最近10来年BTO面积也没什么缩水,还是110五房90四房^ _ ^

“公寓价格会跌到跟HDB差不多”, 此话当真?以前有此先例吗,我真不知道啊。

都说了是1997年-2007年发生过的事情

97到07年我全程都有经历啊,公寓1200sqf最低400k,但那时同区域5房组屋也只有200K,差不多是一半价钱。

不正常, 通常差别是20-30%。 最差的行情, 公寓旁边的祖屋差价在20-30万左右,2007年CCk附近公寓和旁边HDB的价格, 当时是市场底价, 只有卖家没有什么买家进场。这个数字是比较真实的,当时工作没多久, Jone XXX工作, 管理公寓, 所以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

差别没有20%-30%这么夸张吧,我看一般总有个50%到100%的差异吧^ _ ^

“公寓旁边的祖屋差价在20-30万左右”当时的组屋就是20-30万,所以差价也是100%。一直以来好像都是这个比例。

没有差到100%或一倍这么多, 同等大小的房子。其中的5房祖屋是估价38-40万,COV2000, 当时旁边的公寓同样大小的,58万, 公寓买家就是旁边5房祖屋的卖家提升过来的。 当时收到律师文件,里面有转售公寓的价格, 和付款方式。 老实说, 当时住公寓的, 手上都是现金比较多的HDB提升者。工作那段时间, 10多间转售出去, 只有3间是拿loan, 大部分是一次付清的。

公寓一次付清,真爽啊!也得是赶上好时候。我买EC正好相反,记得只付了一张22K的支票(5%现金,必须的),其余15%(66K)用CPF,之后就是月供。感觉没怎么花钱就有了一个EC。

老点五房有120多平方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