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2000元的存单24年到期后本息共22万元,但却没能领出来.[转帖]

2013年10月09日 16:54:14        
新浪新闻
 在南阳新野县,有此遭遇的储户不止一人,存单上显示的本息他们没能领出来,银行解释称,因银行政策变动,利息改为按规定的最高期限8年存期计算
  昨日,河南商报以《黄粱一梦》为题,对湖北丹江口储户与银行纠纷一事进行了报道——2000元的存单显示24年到期后本息共22万元,但到期却没能领出来。1989年,湖北丹江口市民盛忠奎夫妻拿出2000元积蓄存入当地某国有银行,办理了两张保值储蓄存单,上面写明24年到期后本息共22万元。今年,存单终于到期了。可当盛忠奎夫妇去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存单已失效,22万元缩水为8400元。(见8日《河南商报》)
  盛忠奎夫妻节衣缩食,积攒了2000元,满怀希望地存入国有银行,并同意24年后支取。存单上明文规定,此存款24年到期本息22万元,且存款利率、保值贴补率无论怎么调整,到期银行凭此据定额支付。那个年代,在当地买一个商铺也就2000元。盛忠奎本来倾向于用积蓄买商铺,经妻子劝说后同意办保值储蓄。这笔钱可以圆他们的好多梦,比如养老梦。为了银行说好的22万元,等了24年。24年后突然成了8400元。要是当年买了商铺今天,它该是什么价?
  客户苦苦等待24年,结果呢?黄粱一梦!希望变成“恍然大悟”,梦想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和盛忠奎夫妻一样,被蒙在鼓里的储户有70多名。按照湖北楚韵律师事务所律师彭德江的说法,银行以上级部门规定为由,拒绝按照原来约定兑付存单,是一种违约行为。
  22万缩水成8400元,该怪谁?从银行方面讲,相信绝非故意失信、“耍赖”,“政策规定”有变,银行也无奈。该银行负责人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对保值储蓄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的传真电报显示,该保值储蓄合同客观上被认定为无效存单。但问题是,传真电报显示时间为1989年9月18日。而盛忠奎夫妻的存款日期是1989年的9月21日。换句话说,银行方面在已经接到停办该保值储蓄业务通知的情况下,仍为盛忠奎夫妻办理了这项业务?如果盛忠奎夫妻没有记错存款日期的话,那么,银行方面此举未免太不厚道了。再退一步来说,即便政策有变,24年来银行为什么不告知储户?
  而距丹江口不远的南阳市新野县,中国农业银行一位储户遇到了类似的情况,100元存24年,万元的利息梦终究成空。
  河南商报记者 张君瑞
  事件——100元存24年      万元利息“流产”
  1989年8月8日,聂先生的叔叔老聂,在中国农业银行新野支行办理了一张100元整存整取储蓄存单。存折上的大字显示,存24年,到期后给付本息1.1万余元。
  24年后,当老聂委托侄子聂先生取钱时,银行以政策变化为由,把这笔钱从1.1万余元降到了400多元。
  老聂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担心“讨说法”对自己有影响,就让聂先生帮着讨个公道。
  聂先生(@不熄的烟斗)发微博称:@中国农业银行,我小叔于1989年8月8日在中国农业银行南阳地区中心支行以“优化储蓄”方式存入100元整,存期24年,承诺到期给付本息11156元。现银行说此项业务违规,不予兑现。
堂堂国有银行,公章是用来开玩笑的吗?
  其微博配发的“优化储蓄存折”图片显示,存入金额100元,24年后可得本息11156元。
  聂先生说,他小叔老实巴交,一个月只舍得用一度多电,这100元钱,1989年在新野能买400斤白面,现在呢?就算给400元利息,能买多少面?
  疑问——万余元本息为何不兑付?
  新野支行工作人员:1990年,新野支行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只规定了3年、5年、8年三种定期存款形式。
  新野支行将老聂这笔存款设定为24年,已不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所以之后的利息,都是按照规定的最高期限8年存期计算的。
  此外,100元存24年可得本息1.1万余元,这是根据理论测算的,但储户取款时仍以到期实际利率为准。“保值贴率为零的时候就不再保值,全国银行都是这样的,媒体报道的湖北丹江口也是如此。”
  1988年后,通货膨胀比较严重,当时很多国有银行都吸引储金。但1990年,人行就发了紧急通知,停止办理这个优化储蓄。
  政策变化为何储户不知道?
  聂先生:作为银行的客户,我叔叔为何从来没有收到过银行相关政策变化的通知?
  新野支行工作人员:因为通信不发达,没有固定电话、手机、网络,只能通过在银行门口贴公告进行告知,确有通知不到的地方。但该公告的都公告了。
  储户到底能拿走多少本息?
  聂先生:我叔叔之所以把钱存进银行,就是希望能够保值。但1989年的100元,存了24年,到了2013年成了400多元,难道这保值吗?过了24年,他到底能拿走多少本息?
  新野支行工作人员:有类似的情况已经起诉到了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有类似的判例。
  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下发的关于保值储蓄业务方面的通知,属于政策性调整,既要保证国家金融政策稳定,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又要保护储户的利益。并在判决时认为,银行支付储户本息,根据公平原则,利息计算方法按1989年存款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8年定期存款利率,计付至款付清之日止,存期内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计付保值补贴。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聂先生的叔叔能够得到的本息共计470元左右。保值为零的时候就不再保值,1996年之后的保值率就为零,而且中间时有时无。100元存24年变成470元左右,其中几十元就是保值补贴所得。
  说法
  有法院庭长认为,储户可要求银行赔偿损失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新野支行类似的储户有几百人,都是这样计算的。并且,不仅仅是新野县,全国都存在这种情况。该行的客户大多都接受了银行计算本息的标准,而且即使起诉到法院,也是这样的结果。
  他还称,存折上还有一行小字显示,“到期可得本息数,系按现行利率和保值补贴率计算的,到期支取时按支取时的利率和保值补贴率付本息”。农行为保护客户利益,都是按照最高利率计算的,并且全部按照8年存款期为一个节点,否则储户得到的本息会更少。
  在南阳中院类似的判例中,法院认为,银行应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计算本息。但邓州市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一民事庭长认为,储户虽然不能要求银行按原协议履行,但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这村子再出个诸葛亮来这事就摆平了!

银行存钱不靠谱儿

胳膊拧不过大腿,但太不厚道了!

所以不要存钱,要投资,这才是真理。

好的投资方法,那个时候没有啊。

坡国有没有稳妥的4%的投资回报?

稳妥的是没有的。 连国债都不到4%
可以买点儿蓝筹股收着, 估计能有4%的收益。

公积金特殊户口

中华人民   共和国,
特色的  社会主义…..
哈哈哈….

就是一个T&C的事儿,二十来年前还没学到”先进国家的经验”呢

银行赖账非常可耻

天朝只要钱不抓在自己手里,交出去了,就不是自己的了。
过二十年回头看今天的公积金和养老金。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是土匪强盗国家的本质。

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我说你算你就算,不算也算!我说你不算你就不算,算也不算!

所以说,钱要花了才是钱,买房子,买店铺,买金条,不要存银行,没用

所以说,钱要花了才是钱,买房子,买店铺,买金条,不要存银行,没用

男子1986年用10元入股信用社 27年后获利8.91元
2013-10-14 成都商报
腾讯新闻
彭时体展示入股凭证
1986年,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小学老师彭时体用10元钱在当地信用社入股,按照社员证上的约定,其后每年可以分红。27年后,当他拿着社员证去找信用社时,工作人员却告知:除可以退还10元本金外,还可以领取8.91元的利息。
老人回忆,那时的大米才1角多钱1斤,10元钱能买将近100斤大米,“存了27年却只能获得8块多钱的利息,现在的物价只够吃一碗面!”
10月11日,76岁的彭时体老人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小本封面烫金字写着“宣汉信用合作社社员证”。这本泛黄的“社员证”虽然历史久远,里面的红色公章以及字迹仍清晰可见。翻开社员证,上面记录着编号为1662,发证日期为1986年8月30日,入股股数为5,总金额10元。
据老人回忆,1986年,他在宣汉县花池乡小学当语文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就三四十元。“当时有个朋友在乡信用联社工作,当时他推荐我入股分红。”彭时体说,股金为2元1股,本来只想买1股的,但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购买了5股,一共10元。他的朋友口头上说的,并没有明确每年能分多少。“自从入股之后,我一直也没有分过红。”老人出示的社员证分红记载栏是一片空白。记者注意到,这本社员证并没具体的明细规定如何分红。
“分红”
先说5元 最后确定8.91元
今年8月,彭时体的儿子得知乡里的信用社在退还股金,于是拿着父亲的社员证到花池乡农村信用合作社咨询,柜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除了可以退还本金10元之外,只能得到5元钱的利息。
“存了27年只有5块钱,平均每年不到2角钱的利息。”彭时体一家人都有一些疑惑。“我实在无法接受。”彭时体的儿子认为,当年的10元钱完全不能等同于现在。按照社员证的约定,既然已经入股,就是信用社的股东,应该享受到分红的权利。现在信用社发展了,效益也好了,分红怎么也不止5元钱。
11日下午,记者陪同老人来到花池乡农村信用合作社,柜台工作人员看了老人的社员证之后解释称,因为有不少人是1995年入社的,按照这个来算,到今年的利息就是4.95元,而当时彭时体的儿子并没有说老人入社的具体时间。
“按照如今3.3%的年利率计算,可以获得利息8.91元。”在听了工作人员的解释后,老人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进行兑换,“存了27年只能获得8块多钱的利息,现在的物价只够吃一碗面,真是没想到!”彭时体说,他今后也不打算兑换了,就把社员证留作纪念了。
信用社回应
历史遗留问题 此股金不是股权是存款
11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帮老人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了宣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其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当时的股金并不等于股票,那个年代流行合作社,交了股金就可以变为社员,社员就可以享受一定的互助贷款优惠,那是当时国情下的一种产物。那时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就相当于存款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
“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也要和信用社的经济效益挂钩。”他介绍,长期以来,宣汉全县的信用合作社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是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信用社的效益才逐渐转好而盈利。以前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这是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以前的信用社经常出现亏损,按照规定是不分红的。”该负责人说,这类社员证或股金证,按照国家兑换政策规定,一般将其转化为存款,并支付相应利息。

龟腚凌驾于法律

假如我问银行贷款100W,约定20年之后还银行1000W,但是实际到1年的时候由于本人长辈喝止,从而单方面终结合同,并登广告说,这个不算了,然后,过了20年银行来问我换1000W,我说,哪里1000W,按照我的计算只有180W而已,并且以本人长辈喝止和已经登广告为由拒绝剩下的820W兑现;你们说银行会肿么办呢?:lol:lol:lol:lol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