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根据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的转售组屋整体溢价中位数比8月下跌3000元,达1万5000元。这也是自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当时的溢价为1万=========================================================================================组屋终于开始降温了
降价刚刚开始
期待公寓降降降。
热切期待公寓组屋都降降~
白菜价
等老公拿到临时IC就可以看房子了:lol
宣誓和临时IC是同时的吗
不晓得,没有经验,要到时候才知道
微博上说9月私宅跌1.7%
卖房子的要少了。现在,卖房子的中介费都有0.8%的了,说明不好找房源了。
现在是还没出手的买家满意了,已经出手在高点的卖家不满意了,看政府怎么办
我觉得一个地方房价低,证明这里发展得不好。。。
希望房价都能微跌,不给政府长久维持ABSD的理由
政府只要一放出取消ABSD的消息,我就立马冲出去看房子,可是,那时房价一定会大涨吧。
ABSD是什么费?
还有3年那个限制呢
最可能的是,到真正可以买的时候,有人可能在卖,有人可能不敢买!
希望ABSD永垂不朽,再调高房产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 _ ^
我看我们刚签的otp上写的中介费是2.5%
所言极是: 房子这种花费高,又属必需品的东西出现暴涨,会强烈的刺激和影响人生.
1. 同一批毕业起步的大学同学,仅仅因为买没买房或买房多少,而成为家庭资产状况悬殊的不同阶层,甚至后者拼命工作也无法赶上前者。
2. 即便是已经买了的, 也有低点买, 高点买和更高点买之分. 所以不太苟同那些说”一套自主房就不要管房价高低”的说法. 因为现行房价的高低与买时的比较对拥有者心里的影响那也是不可忽视的.
3. 对还进入这个圈子的,影响更大,参见第一点,.
最后说一句, 量力而为,锻炼心智,淡化名利很必要.
早就签的中介吧,要不就是被中介忽悠了。现在2%的少
也有可能是不满三年的PR, kao, 哥们儿这回邪恶一把…
肯定有猫腻
中介费有这么低吗?前几天有中介打家里的电话说是有夫妻要买这一带的房子,问他中介费多少他说2%我们就挂电话了。
是的,有这么低,最近一两个月,没什么人要卖房子,中介找不到房源,以前怎么也会有1%
呵呵,越来越有趣,溢价低了,中介费减了,这样一来卖家也没有损失啊,除了中介买卖双方都没亏~我也算潜在的卖家,心态也是惜售。坐等第四季度的数据。
其实,按照人口,和房屋的需求关系,现在还是卖家市场。但是,很多买家都在观望,不进场,导致现在这个状态。
卖家不着急卖的,就放在那慢慢等喽,到头来还不是那些每个月交房租的买家先着急,进场买。
不敢苟同,哪里来的很多租房的买家?
很多呀,要不怎么resale HDB一直这么热火朝天。没有出各种政策前,价格飙升。当然,还有很多本地的年轻人,结了婚,也要和父母住,很不方便,又不想等很多年,就买了。
要是买家,不多,政府就不用出那么多政策降温。
现在Resale hdb很难卖 没办法
卖房子的要少了?
这个结论感觉不对啊。大量新屋子交付,很多房子就得套出来。这句话我觉得改成卖房子要难了。
同理,低中介费的可能性也减少了。本来一个月卖出的房子,现在要3个月还不见得卖出,收0.8%,不太可能。广告费就亏死了。
中介费得提高 太难卖了
不好意思,好奇下,这段时间放盘的很多吗?一直有留意这方面的信息,感觉在新卖转售的大概有三种,1公寓提升者2.趁价高卖了回父母家住的本地人3.pr转公民bto后。
现在组屋价格持平形势不明朗,想提升到公寓的会不会考虑保留组屋或先缓一缓不急着提升呢,第二种情况在价格没有大幅飙升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一时眼热卖掉自住房。第三种是我比较熟悉的群体,bto这两年top的他们的房子应该在08-09年买入,hdb有给卖家起码半年的时间卖房,在稳赚的情况下没理由着急卖,再者BTO的新移民占的比例很少,大部分是没有房子的本地年轻人。
hdb这一两年的转售成交量是萎缩地挺厉害。
祖屋公寓各降价20%,大家开心吗?呵呵呵^ _ ^
买房前不租房住哪里啊?尤其是非本地人^ _ ^
溢价跌,估价涨,终究房价趋稳。奉劝一句:自己住,赶紧买。
溢价跌,估价涨,终究房价趋稳。奉劝一句:自己住,赶紧买。
还有那些,可以卖,可以不卖,没有时间限制的,就等着卖了,观望着看。还有,我听说(只是听说哈),如果,拿到新房子钥匙,6个月内没有卖出去,可以写信给政府延迟时间。这样大家都观望呗。
要是价格一直慢慢涨,那么,大家都能预计未来,买家看中了就买了,卖家看差不多也救卖了,比较痛快。
至于中介费的问题,朋友在卖房子,他有和我讲,前几个月他签的中介是1.2%,已经算高点的了,别人是1%,然后,最近有中介联系他说如果,房子给他卖,可以给到0.8%.其实,一个房子50w,0.8%就是
4000块,也不少了。而且,现在如果COV降价了,卖家也少赚了,自然不想花那么多中介费,不行,就自己卖了,还能减少损失。要是价格高,也就不介意多给点中介费。
这个还有一句话:人性始然!
高低对应的人群不同,现在就看哪边的人群人数多,哪边叫嚣的厉害,哪边就胜利,哈哈。
市场说了算,叫嚣有什么用?
至于人多人少,好像应该是哪边人多哪边输吧?
本来应该是市场说的算,然后,大家各有天命,公平,但是新加坡是政策国家,这里越是多的人抱怨的东西,政府就会管,而且是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
HDB的刚需还是旺盛的,趁现在现金溢价下滑,可以好好甄选+砍价。
这还是可以商榷的。还有那些,可以卖,可以不卖,没有时间限制的,就等着卖了,观望着看。我觉得这个好像是针对买家心态而言的。还有,我听说(只是听说哈),如果,拿到新房子钥匙,6个月内没有卖出去,可以写信给政府延迟时间。这样大家都观望呗。确实可以延迟没错,不过卖主应该不会因此而观望。如果您是卖主,现在的屋价在历史最高点。今后的局势是未知,您愿意观望,还是愿意先把钱落袋为安?要是价格一直慢慢涨,那么,大家都能预计未来,买家看中了就买了,卖家看差不多也救卖了,比较痛快。而现在的情况,卖家卖房应该比慢慢涨的时候更痛快。至于中介费的问题,朋友在卖房子,他有和我讲,前几个月他签的中介是1.2%,已经算高点的了,别人是1%,然后,最近有中介联系他说如果,房子给他卖,可以给到0.8%.这个中介费行情,大概你的数据比我多,我不跟你讨论了。其实,一个房子50w,0.8%就是4000块,也不少了。按照你这么说,那些卖LANDED,动辄几百万的屋子,给中介2%的佣金,都是傻子。多少,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的。而且,现在如果COV降价了,卖家也少赚了,自然不想花那么多中介费,不行,就自己卖了,还能减少损失。要是价格高,也就不介意多给点中介费。这个是各人的心态,所有的卖主都不想多花中介费的。不管是赚多还是赚少。正常。海峡时报一个加了LOGO的广告是50多,在市场好的时候,或者有些屋子条件很好,卖主人品好,中介够幸运,屋子几个礼拜卖掉了,那还可以。你想一个屋子如果卖3个月的,广告费1500,收0.8%的话,即使是按你说的4000中介费,扣去公司抽成,扣去广告,扣去每次看房的车油,还能剩下多少?这还是你说的5房50W,假如是3房30多W呢?我前面说的中介亏死,就是这个意思。这样我相信没有中介愿意卖房了。大家都去做出租,或服务买主了。现在的市场,卖HDB 1%绝对是友情价。很多中介是不做的。
铜牌行家,说得有理有据。。
顶
我不是中介,我不了解中介内部行情和操作,我只是听在卖房子的朋友说的(他家的房子是5房式的),分享给大家,不想破坏中介的行情。不过,这就是事实(1%,0.8%的中介费)。
如果,一个卖家和中介签字了,那么就是只能这个中介给他家卖房子,稳赚。但是,作为买家的中介就不一定了,多数买家都找好多个中介一起看房子,说不定哪个中介能赚这笔钱。所以,当卖家中介比较划算(我是从外行角度看的哈)其实,一个房子50w,0.8%就是4000块,也不少了。按照你这么说,那些卖LANDED,动辄几百万的屋子,给中介2%的佣金,都是傻子。多少,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的。哈哈,别的也就算了,这个我一定要讲一下哈,我没说过任何人或是暗示过任何人是傻子哈。小门小户的也就那么套几十万的房子,几千块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了,可能是2个月工资,有钱的,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的人,1是他们绝对不只是那套房子,应该还有生意什么的(来钱快),所以2%不算什么,2主要是,贵的房子,要更合法,更安全的卖出,所以中介很重要。再说,现在说的COV应该只的是那些普通的resale HDB,不包括那种私人有土地的房子。
铜牌 如果打了三个月广告还卖不出 中介是不是可以要求卖主另请高明了。zz 广告费掏不起了。zz
好奇三个月卖房广告费1500是怎么算出来的。。。
其实买卖hdb根本不需要中介,手续并不复杂,自己完全可以搞定,5,6千块,对于很多上班族,一个月都挣不到这么多。
行业有专攻。
什么都自己来,看起来是省钱了,其实亏大了。
聪明的人懂得利用别人为自己赚更多钱。
别的不说,很多公司老板不舍得花钱请会计师做账,自己来。后来被税务局罚的钱足够请几十个会计师了。
一个带LOGO广告近60,称职的中介,平均一周2次广告就是120,3个月,13周。120*13=1560听上去确实恐怖。但这是事实。
中介要放弃的话,可以提前跟卖主提出。卖主对中介不满,也可以打电话到中介公司解约。话说,我们卖过一间屋子,是2006年时,2楼的屋子,新加坡卖主,当时已经2次估价,换了2个中介。6个月没卖掉。我们是第三任中介,当时还印了很多传单,附近家家户户去发。卖了3个月,还是没有卖掉。卖主又换中介。过了半年多,还没有卖掉。最后,卖主又回来找我们。请我们帮忙。实在是不想做。不过,终于我们RP还好,屋子卖掉了。卖给马来人了。那时距离卖主开始卖房,已经1年半了。中介费1.5%,那时的4房屋子是22万。其实真没有赚什么钱,但是,跟4个白白做工的中介比起来,我们还是幸运的。
友好中华这种应该是特殊的例子,2楼的房子本来就不好卖。 发表于 11 秒前确实是特例。给我们碰到了。其实屋子本身不错的,但是地点欠佳,2楼,华人不要。印度人配额又满了。最主要是2005-2006年,当时的市场还不景气。
其实买卖hdb根本不需要中介,手续并不复杂,自己完全可以搞定,5,6千块,对于很多上班族,一个月都挣不到这么多是的,其实很多中介,一个月也挣不到这么多。明年,我来写一个卖房攻略。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