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9月份的转售组屋整体溢价中位数降至1万5000元,比8月份跌了约17%,是2009年7月以来最低纪录。
李静仪 报道[email protected]
转售组屋现金溢价再下滑,上月的整体溢价中位数下跌3000元,至1万5000元,是2009年7月以来最低纪录。
房地产经纪估计,到了今年底,溢价(Cash Over Valuation,简称COV)可能进一步降低到1万至1万2000元,回落到四年前的水平。
私宅方面,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的预估数据显示,非有地私宅转售价格在9月滑落1.6%,私宅租金也下滑1.1%,创今年最大月份跌幅。
SRX收录本地超过85%房屋交易量。昨天发布的预估数据显示,9月份的转售组屋整体溢价中位数持续呈下跌趋势,降至1万5000元,比8月的1万8000元跌了约17%,也是溢价连续第二个月跌破两万元的价位。
以季度来看,刚过去的第三季整体溢价中位数也锐减了整万元,从第二季的2万8000元降至1万8000元,与今年首季的3万3000元相比,更锐减了45%。
虽然溢价持续下跌,整体组屋转售价在连续四个月下滑后,上月微升了0.2%。
智信研究与咨询总监王伽胜指出,政府在8月推出的降温措施是导致溢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他说:“位于较偏远地点及较大型的组屋需求放缓最明显,特别是五房式组屋,一般买家不需这么宽敞的单位,也因为收入限制而申请不到较高贷款。”
他估计,到了年底溢价可能降至平均1万2000元,第四季的转售价预计下滑多达2%,全年则预计跌1%。
ERA产业主要执行员林东荣则预计,随着新组屋供应量不断增加,加上降温措施持续发酵,溢价到了年底或跌至约1万元。
他说:“预计第四季转售价会继续放缓,这个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首季。随着溢价持续下滑,可能吸引一些买家进场,第二次购屋者会觉得价格更负担得起。”
博纳(PropNex)集团总裁伊斯迈估计,转售价在第四季会微跌1%,“越来越多新组屋面市,加上永久居民须等三年才能买转售组屋,都打击了需求,转售市场目前主要是提升者和少数永久居民进场,促使价格和交易量趋软”。
ECG营运总监黎日起说:“溢价整体呈下滑趋势,但成熟组屋区如大巴窑和碧山的组屋溢价还是相当高,如大巴窑中一个屋龄10多年,靠近地铁站的四房式单位,溢价要约10万元。溢价跌幅最大的则是盛港和榜鹅的组屋,这两区不但转售组屋供应颇多,也有越来越多新组屋推出。”10%交易出现零溢价
另外,SRX的数据也显示,以零溢价转手的组屋自今年2月来一路攀升,上月有83个单位以零溢价转售,比8月增加了三成以上,占了所有转售组屋交易量约10%。
林东荣指出,虽然近期有越来越多组屋特别是较大型的单位以零溢价或低于估价的价格出售,但整体溢价应该不会下降到零的情况。
他说:“地点不是太优越的三房和四房式组屋卖家担心若现在不成交,溢价会继续滑落,因此他们会较愿意妥协,而且成熟组屋区和地点优越的单位的价格还是很稳,需求也高。”
交易量方面,上月转手的组屋约有1164间,比8月微跌2%,导致第三季的转售量比去年同期锐减了三成,约3660余间。市场估计,全年转售交易量可能跌破2万间。
在第三季出租的组屋则有约4459间,比去年同期微增1%。
关于组屋价格,最近一直在说的是COV掉了。
那么估价呢?那个才是重头戏啊
估价在涨
溢价一直掉的话,估价价怎么涨啊?
不管了,俺不操心组屋。
只要COV整体还是正的,估价就还是再涨^ _ ^
买房三要素
1.地点
2.地点
3.还是地点
如果房子地点好,受这个影响较小。
相反,地点不好的,可能会出现成交价低过估价的情况
何以见得呢?
另一个帖子里面说,转售价格也跌了
在cov跌的时候,整体价格比上个月涨0.2%,那么只能说明估价在涨。
不是Koh的facebook上刚写的转售价格下跌吗?
他后来删除了那条,你看看你转来的信息,说是上涨0.2%。
买房三要素
1.时机
2.时机
3.还是时机
但也说了连跌4个月以后的反弹啊
同意,买房:时机第一,房类型第二,地点肯定3名开外!我和我一个朋友几乎同时买房,我买的郊区EC,不靠地铁,价400K+,他买的大巴窑紧靠地铁的4房组屋,价也是400K+。目前我的逼近1M,他的只有7,800K的吧,可能还少一些。
连跌4个月说的是COV,你可以去HDB 网站查价格,HDB resale price,成交价格。
不知道跌价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呢?
就是大家打回原形 ^_^
如果跌价,希望公寓狂跌。 因为我准备卖现在手里的EC,去买学区的房子。只有学区的公寓跌的多我才买得起哈。
是要说明地点不重要 房类型重要 condo 比组屋值钱?
要是贷款不放宽,cov会在大型组屋的拖累下继续跌。
大型组屋 好痛苦 家庭收入6000都买不起 只能去买不太好地点的四房 好痛苦 好痛苦
典型的一叶障目啊,如果学区公寓狂跌,那经济得坏到什么地步。
到时候即便你买得起,你敢买吗?
在房价高的时候,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地点重要我承认,但那是有个重要前提,相同类型的房子下地点重要!我当时买房看了三种类型:近地铁4,5房,离地铁不算远的EA (140平米的),偏远山区的EC(这本不再考虑之内,没觉得自己是够condo族)。当时价格郊区近地铁的4,5房300K左右,成熟区近地铁400K+,EA郊区400K+, 成熟区没敢看。后机缘际会,看到郊区的EC才400K, 就买EC了。现在看来,同花400K,买EC最正确,目前近1M。大巴窑4房第二正确,有7,800K的样子。郊区EA目前也就600K吧。原因EA和4,5房组屋几乎是同类型的,这时地点重要性会凸显。如果当时我有闲钱投资,估计买400K的店屋,现在应远超1M吧。当然单说店屋,那地点好的店屋又是非常重要的了。
不过yy一下,那是我美好的期望。不成就买靠近学区的公寓或学区的组屋呗。看自己能吃多少米饭来决定用什么样的碗。
compare apple to apple
EC和HDB没啥可比性。。。。
我想他是想让大家赞扬一下他的眼光
却没想到,市场下跌的同时,他的房子也一样
当然他可以选择现在套现
COV是降了,不过也的看地点,现在估价是涨了,我得房子刚估完价格。和同类型的房子相比涨了不少啊。
公寓跌了EC跌得更惨,你怎么买得起
比资产的时候,自己住的那套是不算的。
这两套都是自住的,他享受了交通便利,你享受了公寓环境。要的不一样嘛^_^
同样40万入场,他现在资产价格最高,当然是值得自豪的
眼光真没什么可赞的,根本就没准备买EC,只是机缘巧合,跑过去看了一下示范单位,就被agent忽悠买了,说我有眼光太高抬我了。不用猜,我在回帖里已经说了,就是想现在套现!等一两年(看女儿到底进那间学校),换学区房。公寓买不起就组屋或邻近学区交通方便一点公寓。前提是负担得起的。
抬一下杠,当初买EC那钱,地点换成北京,你赚的更多.
如果一个地区的平均COV持续低于0,那么估价就会下调,反之就会上涨。估价的理想状态,就是和房子的市场成交价越接近越好。
理论上,如果一个地区所有成交的COV都很高,说明这个区域的估价不精确,反之亦然。
但事实上,很多买房和卖方者对COV和估价的权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COV是现金,估价的绝大部分是贷款慢慢还的,所以对买卖双方的心理影响都很大。
很多买房现金并不充足,如果在两套转售组屋其他条件相仿的前提下,可能宁愿选择50+2万的也不会选择45+5万的。
很多卖家卖房子只想着COV,因为只有这个部分是可以自己有权利说话的。如果地点好装修好,就算房子的估价已经高上天了,仍然会要求高的COV。对这些卖家来说,无论HDB给的估价是50万还是60万,都不会影响对COV数额的期望。
溢价是成交价高出估价的部分。只要溢价是正数,那么成交价都比估价高。而下一次的估价是根据过去的成交价,所以下一次的估价会更高。
要估价跌,溢价要负数。
帝都虽然好,可口罩也要钱啊!(^V^)
口罩也要钱。。。嗯。^_^
溢价哪一年是负数啊?求科普
97, 98年, 大的房子负
跨国投资,享受各个区域的发展红利
尤其几乎天天用,长远看来这笔开销也不小^ _ ^
对的。大概98、99年,买CCK EA 时,COV 负1 万。朋友2000年买5JW,才5年的HDB,COV 是0!
看了一下房屋价格指数,今年2季度也才比96年2季度高18.7%. 那会儿房价才真是恐怖啊.
说到97、98太远,04、05年很多cov都是负数。
负两万六的路过^ _ ^
呵呵〜还是你强。05年像我们出6k的cov是很少很少滴。
2009年也有负数,我的负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