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延续前两个季度的势头,我国今年第三季的组屋转售市场进一步趋稳,衡量市场走势的三大指标全部下滑,其中组屋转售价格指数自2009年以来首次下跌,从第二季的206.6点下降至第三季的的204.8点,跌幅为0.9%;转售交易量也减少13%,从5235宗降至4529宗;而最受关注的现金溢价中位数更从第二季的2万8000元跌落到第三季的1万8000元。联合早报高健康报道,市场分析师指出,市场指标全都下滑是由于政府推出更多预购组屋和在今年推出两轮房地产降温措施,例如收紧偿债率和规定新永久居民必须等三年才能购买转售组屋。这些做法使得买家对组屋转售市场的需求大减,基本上只剩那些组屋提升者与合格的永久居民买家。分析师们预测,组屋转售市场还将继续走低,今年全年的整体转售价涨幅估计不会超过1%;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全年交易量也可能跌破2万,创下历来最低;今年第四季的整体现金溢价中位数预计将滑落到一万元左右。
挺好的,跌跌有益身心健康^ _ ^
不跌不足以平民愤!
市场总算给点面子了。
不跌部长睡不好。
郊区公寓还在死撑,我感觉2014 Q1 最晚Q2核心中央区/中央区/郊区公寓价格全面下跌^ _ ^
再跌很多人也会反对的哦 好像我们这种想卖房的人 希望越贵越好 跌了就惨了 涨价涨价再涨价 严重要求
谁也不能保证发展商标到的地就是稳赚的,要是市场不好要么囤地要么贱卖。最近看得最多的就是,哪块地地价多少,发展商不可能卖低等等。。。说得好像发展商只要能拿到地就能毫无风险地定价,而市场也要照单全收似的
卖了还买新的吗?
买BTO 呵呵
2014Q1? 不能这么快吧。。。。,但是,感觉这波下跌,时间应该比较短。想买的朋友,要看好时机了。
打听了一下INFLORA, 三个中介公司,收支票1600多张,抢400个房子,貌似有不少人持有现金,就等待低位买入了。 很有可能公寓刚开始降,就立马反弹了。毕竟大多数人还是长期看好公寓涨的。再加上,这几个月出的新盘,出奇的多(大都在2016,2017TOP),以后呢?等到2016年的时候,会有这么多的新盘吗?如果新盘数量减少,地价越标越高,大家又都持有现金观望,弄不好房子不值钱,但是又炒上去了。
公寓跌倒崩,不太可能阿。反弹并且涨过现在,倒是有可能。
不会崩盘啦,下滑20%左右只叫做调整,跌百分之三四十叫做大跌,象以前香港日本暴跌50%到70%才叫做崩盘^_^
我个人觉得,整体应该不会跌20%,这个要看具体位置,像那种2000多一尺的,有可能跌20%。
INFLORA 明显还有1200 张支票呢。 这些人850-950 每尺就开始抢了。比INFLORA 位置还要差的地点,新加坡也不多了吧?
地点稍微好点,这1200的人,估计会在900 甚至1000就出手。市场上持现金的人,绝对远远不止这1200,毕竟这1200大都不是特别有钱的人。
估计明年会跌一些,但是想要底位抄底的人,大有人在阿。(我怎么感觉身边的人都想抄底,连没钱的都想抄底)。
问题是1。假设明年2014 年Q2 开始跌了。分情况讨论:
2014Q2 TOP的,就是2011年买的时候,也就800-900 多一尺。现在公寓中位数差不多1300一尺? 要跌45%,这些人都不一定开始着急卖房子。
2012年买房子的,就有可能有人着急了。也要看多少钱买的。
2013年买房子的人,根本不着急。还没开始还房贷呢。着急也没用阿。
只有一直跌。跌。。跌上三年,估计就有人开是抛楼了。
问题2, 假设很多人想要抄底。 那么到2014Q2 的时候,会有一个季度17,8 个新楼盘吗?如果新楼盘比现在少。想抄底的人去哪买?
澳洲,几年前还行,最近行情就是跟银行打工,
中国?持续的涨,顶着泡沫涨,有胆投中国的,才是高人!
马来西亚?听说要收税了?具体不了解。
印尼?
缅甸,公寓翻番的涨,但是只可以卖给缅甸人,外国人获利空间有限。
要卖就趁现在卖吧,就算涨也不太能涨太多了。现在有房,没房的都在盼跌呢!
意思是老许连打人8拳,那人觉得疼,这“出乎老许的预期”。老许觉得还没怎么用力出手呢,怎么就跌了!
真正要跌,肯定是跌得人都不敢买.
老许头一直很痛,涨也痛,跌也痛.:Q
老许跟尚达曼还是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