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榜鹅东区补选(工人党赢了)

这次政府得认真想想了”加大开车成本”很赞同,车子可以便宜点,但过一个ERP收10块,哪里堵车哪里收钱还要按分钟收,市区停车场收费要是市郊4倍还禁止月票。
芽茏、实龙岗这些地区道路设计对行人太不友好,这么宽的马路都是用来合法和非法停车的,行人完全没路走。所以改进方法是,交通不好的地段一律减少两三个车道改人行道。市区道路过分密级,几十米就一个路口,应该大力减少改成其他设施,应该像东京香港那样白天晚上行人使用,凌晨才进车子装卸货用。
总之方向就是车子请往人少偏远的地方使用,不要到拥挤的地方使用补充一点:找医生当议员太过时了,穷人加中产本来对医药费高不满意,这边医生太好赚。
另外,中产梦的幻灭影响深远。。看不出鼓励穷人生育对国家长远有任何好处,本来托儿服务就不够,还不如把资源用到好好培养中产家庭的孩子。政府推出育儿新政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人们对后代的重视程度。即你不公平对待我,看情况说不定我还忍了,但你不公平对待我的孩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政府大概觉得低收入家庭人数多,选票多吧。但真心觉得孩子面前人人平等,收入高于7000,成了分水岭了,不仅上幼儿园不享受多余的补助,上小学本来前25%有助学金,也是要收入低于7000。生生让你看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解释。最近政策太多偷懒的一刀切式政策 比如外来劳工问题 搞得很多服务业难以生存 老百姓也跟着遭殃 各种服务都应声涨价 年轻人刚刚开始工作拿工资 又都比较懂政策对生活影响 必然影响选情啊 PAP这次一点都不冤很赞同。
想我家这种,假如买车,也只是买菜,送孩子上学等等。基本很少去市区的。巴西立那边车流本身就非常少。因为假如我这种人买车,可以说根本对新加坡的道理拥挤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因为COE的原因害得我不敢买车了。
呵呵,我也算是屁股决定脑袋吧。。。。没错。我是做会计服务的,见过多少老板郁闷啊。本来新加坡就很难做生意,租金啊等等成本很高。工人难请,这生意怎么维持?
因为某些人嚷嚷说什么外国工人抢饭碗,政府讨好这些人出政府,搞得很多中小型企业老板请不到人。
结果呢,拼命讨好低收入的人,低收入的人还是不爽PAP,PAP反而把那些本来很支持它的中产,许多做生意的人全得罪了。没错。要免,所有人的孩子,全免费读幼儿园。正如大刚需说的,2012年幼儿园费用加了。
换句话,那种享受不到新政中的育儿补贴的中产,等于是负担增加了。。。。要照顾低收入者而不得罪中产阶级的方法是有的,就是整死最高收入层。
看他愿不愿意啦。谁是井底之蛙?投票给反对党的选民吗?这对我们新移民不太妙.亥 家长不是这么好当的同感,他们人才不够。要是天朝能民选,工党肯定倒台,还是新加坡民主啊:victory:同意。恩, 其实俺也是铁杆PaP支持者, 虽然俺没有选票。
俺的想法是强人政治有些是好的, 可是后强人时代呢? 这是现在PaP和新加坡人民要考虑的问题? 这就是民主制度要做的。
所以这几年WP的壮大对新加坡不一定是坏事! 什么总有第一次,PaP第一次执政的时候,相信PaP自己也没有多少信心的,现在不也是做的很好!另外从这几次大选中要学习的就是 PaP胜选不再是必然的, 这样PaP选候选人的时候就会更谨慎。
支持者不再认为胜选是必然的话, 就要学会支持就要大声说出来, 不然网上还是一边倒的声音,就会大大影响中间选民,就可能会输![看看台湾的政治,外人看来就是乱,内部的人看来至少两党都有一套治国之道。]
台湾人自己认为:从两个烂苹果中,不得不选择一个比较不烂。。。其实,虽然不尽完美,PAP总体上讲做的不错的了,当家不容易啊.澄清一下, 榜鹅东不在榜鹅, 而是全部在盛港,查一下地图就知道了, 我本人是住榜鹅的        COE暴涨对于中产家庭是个很大的打击。应该把重点放在控制每家的第二辆车上。第一辆车一个组投标。第二辆以上的另外投标,这样以富人作为整治对象,既可以缓解COE投标压力,还可以取悦中产。另外,富人也不在乎COE的高低,政府COE的总体收入也未必降低,可以说是个多赢的方法。只是政策制定者就是富人,他们会拿自己开刀吗?对PR不妙,但一旦正式移民了,就是公民,那没差别。没人强迫他们当家长,觉得家长难当的,可以不当。 其实面对这问题,政府应该降租金(至少降50%),但不收紧客工。
降租金可以降低企业压力,同时可以让企业更容易发展,就可请更多本地人了。这点俺不认同,追求个人合法利益是每个人的权利。即使要为国家长远利益放弃个人利益,也必须是自己自愿的,如果要强迫被放弃,要是俺是选民,俺也要反对。
所以俺觉得一个好的政党,不仅仅要有对整个国家的长远规划,还要有说服人民支持自己规划的能力。只是一味强迫,和[关键词屏蔽]有什么区别?呵呵,俺不认同。。。。
而且有不同政见,批评政党就罢了,抨击政党的支持者,就有点过了。。。对wp,俺很欣赏他们的政治勇气。
不过如果提到治理国家,俺觉得即使第三代pap像你说的那么不堪,也比wp更能治理好这个国家。不知道这点你是否认同?
而且小李至少有一点很让人敬佩,有对反对党的容忍,对失败的大气!你觉得他老爸能这么容忍?童部长“满腔热血”新加坡也在走台湾的民主老路。
俺个人是蛮佩服蒋经国这一点,为了国家利益,放弃政党利益,开放党禁。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民主来的太突然,台湾那几年是有点混乱。
希望新加坡的两党轮换之路能走的更平稳选个没露过脸的私立医院外科医生来竞选,是pap的失策。外科医生的工作那么忙,一台手术就是5,6个小时,如何兼顾议员的工作?私立医院的医生收入那么高,远高于议员那一万多块的补助,单从收入来讲,他能否专注于议员的工作,能否竭尽全力去擦前任的屁股(例如,去推动慢如蜗牛的riverplaza的翻新),对选民来讲, 是一个未知的疑问。
最后一点,坡国医药费那么高,早已成为众矢之的。这里的很多人应该是没资格对PAP说三道四的。。。
当初PAP收留了我们这些经济上的“难民”,现在应该只能说“感恩”。。。虽然我认为PAP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是选择投他一票童部长没有住过其他国家,很正常的想法,人哪有知足的,没有好,只有更好按照华人传统教育,当然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不过西方的教育貌似不是这样,讲的是契约精神,大家各取所需罢了,谈不上什么感恩不感恩的。呵呵, 支持归支持,该批评也要批评。这才有进步,这才是真正的感恩!强烈赞同! 一个成熟的民主,是为了支持而支持,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我是PR,没资格批评行动党。
行动党的移民政策,让我们受惠,而反对党就老不高兴了。
站在自己的利益着想,中国人还是应该支持行动党的。换着反对党执政,中国人的日子很难过了。对于童部长,站的立场不同,所以观点就不同,可以理解。工人党会赢得榜额东,那是预料中的事情。确实是意料中的事,不过没有想过差距那么大(10%)。。。
还以后会就差几百票呢。。。目前行动党是有能力,但心态错误。我来提出批评和建议幼儿园补贴政策
1.忽视,甚至可以说歧视了中产夹心层。
  就拿榜鹅来说,听我朋友反映和报纸报道,榜鹅幼儿园很缺,学费很贵。  
  这对中产是个不小的压力。
  再根据报道,榜鹅家庭平均收入9000.
  综合以上,这次的幼儿园补贴政策,很多家庭被完全忽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穷人孩子上幼儿园花很少钱,中产却花多钱。这对中产非常不公平。
2.加津贴是个恶性循环。
  政府那边加津贴,幼儿园那边加学费,房东加租金。津贴全给房东吞了。
建议:
取消幼儿园学费补贴。大量建立公立幼儿园,由政府成立专门部门或者政联企业来统一管理,实现廉价幼儿服务收费。仅保留少量的高价贵族化幼儿园,让舍得花钱的有钱人不读。现存的一般幼儿园,政府可以保留,也可以直接接收。
从而实现大部分人的孩子,在幼儿阶段都可以保证最基本的起点。目前行动党的许多政策是错误的,但原因不在引进外国人,而是在国内社会平衡没掌握好。
外国人被排斥,主要是本国内部的财富分配问题,不是外国人的错。行动党的支持者喜欢骂反对党支持者,在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由于新加坡非高福利或者说根本不能算是福利国家,而政府在诸多问题上的考虑更像是公司化的商业行为而并非政府行为,所以导致民怨沸腾。连小李都说需要继续关注民生问题。现在新加坡的很多政策导向让人感觉是富人不受影响,穷人有实惠,就是中间那些啥也没捞着。就拿车来说,富人不在乎那点钱,爱买几辆买几辆,穷人根本就不会考虑买车,而中间那些想买车或者换新车的家庭,就头疼了。到底是中等收入者的车多还是富人的车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政府的精英政治策略使得PAP跟一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有脱节,看看现在政府里的人,医生律师不少,大部分都是本身就不愁吃穿之人,何谈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易?要想让现政府的政策能够更加的公平合理和亲民,就应该要在国会中输送更多普通阶层人士来参政议政,从这个角度说,这次选举结果是没有悬念的。你是不很反感这样呢?
如果是,那这样做,是不是变成自己反感的人呢?
俺没有什么意思,就是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按立场,在下也应该支持行动党,因为行动党是亲金融的。:P恩,可能是吧照顾本地中产阶级的方法,不是排斥外来人,而是必需注重社会公正。
  亲富,是最破坏社会公正的做法,这也是最让中产阶级讨厌的做法。
  目前行动党需要做的,就是让新加坡商业场所的租金全崩,取消所有津贴的上限让中产阶级也可享受和穷人一样的津贴(有钱人虽然也可申请,但他们大多会嫌麻烦而且缴的税肯定比拿的钱多)。生育免费住院,国立中小学一律免费。取消消费税但同时对年入百万以上者加大所得税。这对以一向公司化方式运作的政府会损失一大笔收入,估计他们是不会愿意这么做的,至于消费税,涨就有可能,取消是绝无可能的。那他们就准备继续流失选票吧。只可能PR又要因此无辜的当代罪羔羊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PR可一点都不无辜。
PR就是未来那些跟土著居民平起平坐抢工作,抢房子,抢福利的新公民。
最主要的是在普通老百姓眼里PR/新公民里面的绝大部分都没有给新加坡带来特别振奋的东西,
不是所有PR/新公民都是李连杰,巩俐,罗杰斯这个水平。大多数都是一群过来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
本地老百姓用移民政策来抨击PAP完全合情合理。就像前阵子北京关于异地高考都的政策都能搞出不少事情一样。
本地人攻击外地人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政府没处理好肯定要被攻击啊。普通人试图用选票来威胁本地寡头是灰常可笑的思维。工人党胜行动党10.81个百分点,这不是一点点的侥幸或者运气,悬殊很大说明了什么问题?金某的理解,败选直接原因在32楼。间接就在于民怨。
其实PAP也没经历过民主,只会一味迎合搞出一堆政策折腾。政策越是折腾民怨就会越大,反对党操弄的空间就越大。看台湾便知刘程强在今天再次强调,工人党还无法组成替代政府,目前处在"问政的阶段",针对政府政策"指出问题"、"提供意见。"
很佩服老刘啊,头脑很清晰,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稳扎稳打!
有这样的反对党领袖,是新加坡人民之福。可预见新加坡应该可以避免台湾式的街头政治革命,真正实现美国两党轮流执政模式!执政久了,有点僵化,所以这样的败选,对pap不是一件坏事这次新政问题很大,打击了很多公民,让很多人准备很久的买房子计划泡汤
接触过好几个人,都很气愤。大家的感觉是政府看似要控制房市,实际上是想捞钱。
wp的竞选策略很直接,重点就是放在房子,新移民。。。这些大家都关心的事情wp做作反对党可以,但是如果上台,对新加坡一定不好汽车政策就是一个很不公平的政策,基本是照顾有钱人,让有钱人不仅可以买很多车,而且可以开得顺畅。
新加坡虽然小,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需要一辆车的。
如何让大多数家庭,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能拥车,又不会让交通瘫痪,精英们拿那么多钱该想想看
政府如果没有决心进行根本的制度性改革,执政党很难挽救颓势。富人在新加坡很自在,穷人也至于流落街头,意见最大的应该是中产阶层吧,而且也是最大的人群。新加坡中产阶层的收入,人均财富绝对首屈一指。但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感觉到第一世界人民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中产阶层和上一辈的追求已大不相同。财富不再是最高的目标,自由的表达观点,人性化的管理,平衡的家庭生活,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们的追求更加多元化,不再甘愿做一颗没有思想的螺丝钉。
政府需要挥刀自宫的勇气,这点也适用国内。从家长变成服务者,说的很有道理,顶一个!呵呵,现在应该还不行,不过wp也一直在成长,以后谁也说不好不是其实这次补选的时机对pap是很不利的,婚外丑闻,超记录的地产价格,破纪录的车证价格,都让普通新加坡人感到压力巨大,特别是年轻人。再加上补选不会影响议会的格局,很多选民就想借手中的一票出一口闷气。只是得票差距巨大,让人吃惊,pap其实在pangol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还是作过很多工作,但对这次的补选没有任何帮助,包括选前披露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宏伟计划,和各种补助。这次pap的失利,对pap是一大打击,如果pap能痛定思痛,及时补救,下次的大选可能因祸得福。政府多年前的各方面的施政失误,现在正是吃到苦果的时候,上班族都知道,如果老板不如你,被他领导是很痛苦的事情
我觉得领导一定要精英,细节上可能不怎么样,但是战略上一定要对路
看看这次当选的wp新议员可是poly毕业的
当然不是说poly没人才, 只是不够精英老刘可是南洋大学辩论队的,这种小case这个俺不敢苟同,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精英也不是靠学历,出身来评定的!原来是校友啊,哈哈!他上的是陈六使创立的南大
你上的应该是ntu
两个学校不一样吧?不同領域需要不同精英。
學術研究需要文憑精英,政治需要草根精英。反对党就是耍嘴皮子,说说而已
如果真上台就不会这样子了老南大是中文大學,真真正培養國家棟梁的學府。
新加坡只有華教可以培養真正的棟梁之才。
西方教育注重功利,他們把德育的工作交給宗教,學校不教道德。我也是觉得要从增加用车成本入手,而不是增加买车成本。
其实我们大家有时候真的需要一辆车,比如周末出去玩什么的
每次中国来朋友看到我们买不起车,就觉得苦b兮兮的公路可是用全民的税收修的,但是结果是那些有钱人有机会用,很爽得用,这个不公平ntu的前身就是南洋大学啊
前一个校长还想恢复 南洋大学的名字,最后不知道怎么不了了之了方法是有的。我52楼里讲了很多,接下来再补充。
初到新加坡,发现这里交通规则真好,车速真快,几乎到任何地方都车子都能开进去不用走路。但对比其他国际大都市,人们把车子停在市郊进入市区以公共交通为主,他们市区内相当“亲商”但不“亲车”,而新加坡恰好相反。在东京只有大主干道跑车子,密布在市区地区的都是小巷子,两边全是居酒屋各种店铺,极少见有车子开进去“打扰”行人,香港市区很多街道在凌晨12点前也都是行人专用。
再看新加坡,乌节路搞这么宽的马路干嘛,完全不科学,再加上常年有几栋大楼工地在施工,只留了一米到半米宽的行人道,在人潮汹涌的乌节路造成“堵人”,这样的市政真够垃圾的。
让车子便宜完全没问题,COE和抵岸注册费什么都取消。但一定要加大用车成本,特别是进入市区的成本。新加坡好像准备搞第二代ERP,说是要用GPS,这样收钱就可以更有针对性了,定价应该这样:车子只要在市区或都堵车热点,在特定时间段内车速只要低于20km或停车就一分种收2毛。不是。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在1980年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 。所以国大的前身才是老南大(加新大).
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前身是南洋理工学院,虽然是在南洋大学原来的校址上成立,跟老南大不是一回事。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进行重组,将国立教育学院纳入旗下,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大学校友都不认同南洋理工大学 继承了南洋大学。说得好。哦,是这样啊。。。
看来是俺误解了。。。在宏茂桥10道,不是南洋理工学院吗?跟现在的南大有何分别?说得好啊。
政府说是为了避免交通拥挤。我理解以及同意。
但如果我从巴西立开到loyang。这些地方本来人少车少,关交通拥挤啥事?
从woodland开去实里达,关交通拥挤啥事?
取消COE,降低拥车成本。提高进入市区成本,鼓励市民去偏僻人少的地方,既可以分担市区人流,又可以减低高昂的租金成本,鼓励企业发展经济。两全其美的事情,政府为什么就想不到?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南洋理工学院是1992成立的。
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前身南洋理工学院 是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学校址成立的。其实在2007,2008拥车证超低的时期,政府是有这种打算,提供用车成本,降低拥车成本。好像红牌车就是那时的附加产物,本来这事一个很好的想法,不懂为什么政府突然煞车,有回到原来的办法,搞不懂呀。可能是有钱人抱怨车太多,他们不爽,于是政府就转弯了。红牌车是分时间,希望用车者错开时间来减低车流量。
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对,但抓不住重点。重点是:新加坡有些路段和地区确实拥挤。但同时也是有很多路段和地区根本是人少车少。
假如一个人在所谓的繁忙时间,从巴西立开车去榜鹅,关交通拥挤啥事? 巴西立开车去榜鹅这段路本来车就少。
类似的情况,比如jurong 去tuas,从woodland去北部。这些地方,很偏僻,公共交通不方便(地铁不到,巴士少,德士也少)。允许人们在这些地方用车,不是很好的事情?
政府很多政策啊,本意是好,脱离实际啊脱离实际。拥车制度如此,育儿制度如此。。。。。李嘉诚说,房地产关键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我也说,解决交通问题,关键也是路段路段,还是路段。一所是大学,一所是技术学院,级别差太多了。再大声陈述下,榜鹅东单选区不在榜鹅,而是盛港东区。和榜鹅新镇无交集http://www.ntu.edu.sg/AboutNTU/C … ges/Ourhistory.aspx以前的南洋理工学院 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和 现在的南洋理工学院 Nanyang Polytechnic 中文名称是一样的。其实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前身南洋理工学院也应该算与前南洋大学有关联的。新加坡政府就是想要PR转公民我前面回复网友的都说得非常清楚了,你都没有看。以前的南洋理工学院和现在这个南洋理工学院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南洋理工大学,只是在南洋大学原来的校址上建立的。而且当时不叫大学,叫南洋理工学院。后来才升级成南洋理工大学 。
要说关联,纯粹只是校址的关联。人物和传承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你的链接里面也说到:Our History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NTI) was established on the same campus in 1981 with government funding to educate practice-oriented engineers for the burgeoning Singapore economy. In 1991, NTI becam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with the absorptio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he alumni rolls of the former Nanyang University were transferred to NTU in 1996.
同一个校址而已。
而且漏掉了一个关键。原来的南大去哪里了?被并入国大了。严格来说,老南大是消失了。无论是和同一校址的南洋理工大学,还是合并其的国大,都没有传承老南大。不过要说到前身,很明显。国大更有资格,毕竟历史事实就是南洋大学被合并成国大。正如一个A公司,被合并成B公司了。在A公司的原来的地址上,成立 新公司C。那么,哪个公司是A的延续?引用: 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需要一辆车的
这一点不能苟同。早上送小孩子上学时学校门口车水马龙。一个住在离学校只有15分钟步行路程的妈妈还开车来送孩子上学。我可以理解这位妈妈,因为在上海我也是这样做的。
新加坡现在的空气质量要比上海好很多。但如果一家一部车的话,不知道PM 2.5指数会不会和北京一样。
政府曾经在一段时间鼓励过大家买车(好像是6,7年前),现在的政策应该是对之前政策的修正。个人认为新加坡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mrt,真正做到80%的家庭可以在10分钟内走到地铁站。neoshock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has a distinguished lineage with roots that go back to 1955, when Nanyang University (Nantah),这句话算不算两者有关联呢?
都告诉你几遍了。你所谓的关联是否就是这个:‘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NTI) was established on the same campus in 1981 with government funding to educate practice-oriented engineers for the burgeoning Singapore economy. In 1991, NTI becam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with the absorptio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he alumni rolls of the former Nanyang University were transferred to NTU in 1996.“
事实:老南大被合并成现在的国大。老南大地址上,后来新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后来南洋理工学院升级成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
要说关联,纯粹只是校址的关联。人物和传承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把老南大说成是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不过想当然。【个人认为新加坡还是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mrt,真正做到80%的家庭可以在10分钟内走到地铁站。】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允许人们拥车,不是矛盾。【新加坡现在的空气质量要比上海好很多。但如果一家一部车的话,不知道PM 2.5指数会不会和北京一样。】
你的意思是,PM 2.5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导致的污染?嗯,我也想一起说一下是在punggol park那边,属于后港和万国盛港的交界处,和punggol没关系。引用: 你的意思是,PM 2.5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导致的污染?摘自百度百科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各占几个百分比?
如果车辆增加,增加多少会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可否通过改进汽车排放降低影响?我也赞成加大开车成本,减轻拥车负担,这样就可以买好车,多买几辆,不过住家停车就是个大问题了,你的车可以不开去市区,可总得停在家门口,到时有这么多停车位吗?最好是提高电动汽车的比例,减少常规汽车。不过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实现的。
回到榜鹅东的选举结果,我觉得教育部长之前所说的选闪电党可以让榔头党工作更卖力有拾人牙慧的嫌疑,可能直接到影响到选举的结果。车的问题也不容易解决,贵吧有意见,放开给大家买,到时候又来投诉车位不够堵车问题,最后污染了,空气不好更是骂,很难满足人的欲望。怎么觉得很多人根本就搞不清榜鹅东指哪个区域?他们不住这边当然不知道了,其实简单点,看sengkang 东边LRT的范围就差不多了。具体是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补选结果。。
对俺们不住那儿的人来说,整个sengkang, punggol都是一块儿 :)这些我一样都没有。可我娃却拿不到补贴现在hdb,condo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家庭一个位置停车,多的话就比较麻烦了新加坡重点考量不是污染,是交通顺畅与否
中国的pm2.5也不是主要来自汽车阿
纽约的汽车那么拥挤,不见得污染很严重
再说了,新加坡是个岛,空气自净能力很强的总理还讲了koh很好很强大,结果呢控制路上车子数量的方法可以提高用车成本
这个成本要高过你去坐taxi的费用,其实现在自驾成本也是很高的今天我早上7:40分从榜鹅往乌兰走,擦,高速堵得像car park一样但是现在的方法,大多数人被堵在用车的门槛外
政府应该让大家有车,但是少用车,不是说天天开去上班这样子,或者天天开去市中心添堵[新加坡重点考量不是污染,是交通顺畅与否]
前面某网友的看法,是汽车多了就会空气污染严重。我反问他,主要指出,这个课题不是非黑即白。汽车多了,尾气会多,但会多大程度导致空气恶化呢?
我跟你的看法一样,不会导致空气大幅度恶化,而且是有办法控制。
新加坡重点考量是交通顺畅与否。说得好。可惜政府走错了路。维持交通顺畅,是控制路上的车辆量,而不是控制整体的拥量。就算全新加坡只有1百辆车,但全挤在某个路,那交通也堵死了。相反,即使车很多,但控制它们同时进入的数量,那依然能够保持交通顺畅。
新加坡虽然是个城市,但很多地方人流还不多。前面我一再提过了,很多路线,交通拥挤的问题可以说根本不存在。那么限制使用这些路线的人拥车,跟维持交通顺畅有任何影响?相反,限制拥车数量,但如果依然许多车辆涌到繁忙路段,限制拥车数量有什么作用?限制拥车,把人都赶到地铁巴士上,别说这些人怨气冲天,除了加大地铁巴士的压力,有啥好处?
治车如治水,宜疏不宜堵。提高对繁忙路段的控制,放松拥车,让车流分散到非繁忙的路段,这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请我回复网友有关车的贴。
控制拥车数量,和,保持交通顺畅,不是一个概念。假如一个人在所谓的繁忙时间,从巴西立开车去榜鹅,关交通拥挤啥事? 巴西立开车去榜鹅这段路本来车就少。
类似的情况,比如jurong 去tuas,从woodland去北部。这些地方,很偏僻,公共交通不方便(地铁不到,巴士少,德士也少)。允许人们在这些地方用车,不是很好的事情?早报社论:  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前天的补选中失守榜鹅东单选区,工人党的李丽连击败许宝琨医生,胜败不会让人太感意外,但是李以54.52%的得票率中选,许以43.71%的得票率落败,差距可谓显著,达10.81个百分点。
  10个百分点的差距,以及李丽连的得票比她在上届大选在同个选区的得票率显著增加13.5个百分点,对行动党和工人党来说都是一个意外。
  对这10个百分点的差距,行动党、工人党和不少政治观察者所提的“补选效应”肯定是个因素。在补选中,选民的投票心理普遍在于,可以“放心”地把选票投给反对党,让更多的反对党议员给政府更大的监督和鞭策。但行动党在分析和检讨这次的补选成绩时,不应满足于补选效应的解释而不再深入探讨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行动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在补选中失利,似乎让人看到政治上的“反风”越吹越炽,政府固然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能做出错误的解读,以为无论做什么改革、调整都不能挽回不利趋势。
  一般初步的看法是,民生课题还是此次补选选民所关注的利益攸关的问题,如公共交通、组屋申请和私宅价格、拥车证价格的飙升,以及诸如住家附近有没有托儿所、巴刹、咖啡店、有盖走道等等,这些问题既挑战政府制定政策的智慧,也考验议员经营市镇会的能力。
  在这方面,行动党政府在过去一年多来,的确已经调整了不少政策,当中有些也需要多一些时间才能见到成效,但看到这次的补选成绩,行动党政府还是应该再思考,过去的政策调整,是否还不够快、不够彻底、不够深刻,以致还是满足不了选民的期望。重要的是,这次的补选成绩,不应妨碍政府已经开展的重大改革,政府也许应该对许多问题的优先轻重做出调整。在重大政策上,政府已改变故有心态,去变通,去解决,在一些地方性的课题上,政府更没有理由不能采取灵活的应变,并重新思考一些老问题。
  李显龙总理前晚发表声明强调行动党会继续努力改善国人的生活,这应是国人所期待的。
  另一方面,工人党也应该从这次补选10个百分点的差距中感受到选民对工人党的期望又有所提高。党领袖刘程强昨天说:“工人党会继续扮演监督政府的角色,但反对将每样事情都政治化。”他也表明,该党资源有限,还没有准备作为替代政府,它不想给新加坡人“虚假的期望”。
  但是,随着李丽连的当选,工人党已占据了7个民选议席和2个非选区议席,在国会中有了9把声音,它不能再以自己力量不够大为借口,说在国会中只能参与辩论,而不能提出替代的政策建议。人民有理由期待工人党兑现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对各项重大政策做出更积极和深刻的辩论。
  最后,随着榜鹅东补选结束,政府、各政党和人民都应该把焦点重新转向国家课题,正如总理所指出的,国会很快就要针对人口白皮书展开辩论,本年度的预算案也会在一个月内公布。全国上下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一致,一起为新加坡争取更好的未来。纽约是美国公共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超过半数的家庭没有私家车的城市。如果家家有车的话绝对可以让中国领事馆公布纽约pm2.5指数了。ERP还不够。几块钱对有钱人来说,不够出血。假设上下班进出市区,也就10块。一个月300。别说300,就算1千多,对有钱人来说也是毛毛雨。
取消COE,把ERP提高10倍。除非是真正的有钱人,除非是真的有急事,看谁还开车去市区?!
乌节路这种,本来就应该改成人行购物街。
实行以上政策,可以想象,很多人开车,开到ERP外,停车,换坐公共交通进去市区。也可能,车上放辆自行车,骑车进去。。。。问题是如果人人这样想,而且家家有车的话,就和交通拥挤有关了。
上海中环刚开通时我可以半个小时从南开到北。仅仅半年不到就变成1个半小时,之后我就坐地铁了,至少路上的时间有保障。别说得那么绝对,你说的这些“如果”,你做过实验证明?
别的不说,我可以举个反例:香港人均家庭拥有私家车的也很少。比新加坡还少。可是香港空气污染严重,比新加坡严重多了。这怎么说?按照你的论证,新加坡的空气污染现状就应该比香港差。其实也没什么不公平的,你可以把公路 看成公共资源,公共资源如何合理分配?
你说你需要 他说他需要,用什么办法来控制呢,用金钱(ERP COE等等)来控制我觉得是个合理的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就不知道了。
话说向北京这样,大家都堵在路上也不是个办法吧。
COE ERP 也算是变相的税收吧。
个人认为,提高用车成本会比较有效,比如大大提高市区停车费,大大提高erp,拥车成本可以降低,用车成本 要大大提高。有车不用? 那是不可能的.
怎么限制有车的人少用车? 大幅度提高ERP收费? 或者学中国单双号限行? 都是要被骂死的政策.你又说“如果”了,
就算在那些没有COE的城市,呵呵这种城市很多,就是家家有车了。不是吧?
取消COE,只是降低拥车成本,不等于车就算大白菜了,人人可买,人人可以开。
而且在控制开车路线的前提下(提高ERP),谁也不会没事去送钱给政府。其实政府很难做,MOF的报表我看过,以新加坡目前的税收,这种政策要么就是目标窄而幅度大,要么就是目标广而不痛不痒。真想做到福利政策目标广而幅度可圈可点,那只有一条路,加大税收。
新加坡的个人所得税在发达国家中算是很低的了,但问题它关系选票,就算只加0.5%对政府执政的影响都是难以预估的。全球经济这么不景气,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加大对企业的税收。
平心而论,一个中产家庭一年可能也就缴个千多的所得税,扣除造公路,学校,医院等社会福利设施,还能剩下多少富余以福利形式返还给民众。如果期望一个方面加强福利,就要削减另一个福利/保障的开支,钱不是凭空而来的。
当然这些都是民众不关心的,这么想也是有情可原的,出租车也收erp啊。。 往后出租车都不去市区了,都在pasir ris到punggol的那条路上侯着?【有车不用? 那是不可能的.
怎么限制有车的人少用车? 】
不是少用车,而是尽量不去那些繁忙路段。我前面的问题你看到了吗?你说我开车从巴西立公园区loyang,这种情形的用车跟交通拥挤有什么影响?
你在偏僻路段用得再多,跟市区的堵车有关系吗?
【大幅度提高ERP收费? 或者学中国单双号限行? 都是要被骂死的政策.】
如果把COE先取消呢?现在COE8万,用10年(还是5年?)。给你拥车的自由,但如果你偏要去繁忙路段,对不起,你自找的,你就要付高价。COE+ERP才是找骂的政策。如果算上gst就不只几千块了你是没看我的贴吗?什么叫只剩下富豪开车。只是限制去某些路段而已。中产同样可以开车,而且这样的政策(取消COE)中产才有可能开上车。现在的情况是许多中产根本买不起,(或者买得起,但压力非常大)。[取消COE,只是降低拥车成本,不等于车就算大白菜了,人人可买,人人可以开。]没有coe,没有进口税,汽车还就是白菜价,一辆日本车omv才1w出头,绝对人人买得起开得起。我就想买两辆车,我开一辆 老婆开一辆
到时候组屋楼下停车位都一位难求。有些surprise WP会赢,还赢那么多
不过我觉得挺好的赞同!
而且减少拥车数量,能不能减低市区繁忙地段的压力,不确定。但是,肯定减少偏僻地段的使用了。其实这对公共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偏僻地段的路,也是要钱的,不用是浪费。
现在的政策,对那些基本很少去市区,很少使用繁忙路线的人,打击最大。比如很多人在市区外工业区上班的,或者家庭主妇送孩子上学的。现在这样是把他们赶去坐巴士地铁。除了他们不爽外,也是增加了巴士地铁的负担。大闸蟹美眉,你老公应该是公民吧? 怎么你也去申请呢?
我家那个最近也被我妈忽悠,叫他去申请公民 (我已经是公民了)可以学学上海。。
上海有沪a牌照,沪c牌照。。 沪c只能开郊区,上牌只需手续费。俺也只需要一个新c牌照,在完全不堵车的地方开开,赐我一个0 coe吧。香港没有COE,怎么人均拥车比新加坡还少?
全世界没有COE的城市多得是(有COE的反而只有新加坡),你习惯了就认为理所当然。别忘了,全世界是没有的。上海至少有沪c牌照
相互宁,不懂表哈刚上海还有套牌车,克隆出租车呢,新加坡都没这些现象,外国车辆进新加坡每天都要收费的,EPR照收!政府会赚钱的一塌糊涂啊。
马来西亚就不收新加坡进去的车。这个国家就死要钱,控制车数量就是炒作。树哥哥out了。。
如今好多沪c要转成外地牌照,外地都能进市区,沪c不能。同学们不要地域呀,地域吵架俺会删的限制车的数量也没用。车再少,全部都一窝蜂往几个地方挤,立马堵了。关键还是控制路上的车流,这也最终目的。
其他什么限制车辆,多盖路,都是其中一个方案。莫名其妙!COE太高有人吵,难道ERP高了没人吵?什么逻辑?【如果COE低的话买车的人就会多。
如果买车的人多用车的人就会多。
如果用车的人多堵车的情况就会多。
如果堵车的情况多尾气排放就会多。
如果尾气排放多环境污染就会多。】
第三点不一定成立。
堵车的情况,跟同时使用同一路段的车辆有关。
用车的人多,但开在不同路段,不会堵车。
用车的人少,都往一个路段挤,肯定堵死。
目前新加坡的情况是有些地方挤,有些地方人少。应该鼓励人们在车的地方用车,在拥挤的地方尽量不用车。实际点吧,社会资源有限,要使用就付费,天经地义。公路是有分等级的,贵的便宜的任你选。堵车时间把车开到市区就付钱喽,花钱还是不花钱自己选择,没啥可报怨的。
每回堵车时,看到绝大多数私家车里就一个人在开车,一个人占那么大面积多浪费呀,一辆辆公车一整车的人同时被堵着,你说开私家车不多付点钱还有天理吗?您没看明白我的意思吧,我的意思就是有钱就开,没钱就坐地铁坐公交打车。没必要一定要拥车。     用COE制度控制车子数量肯定没有问题。问题是COE太高怎么办?其实是市场行为而已,太高了标新车的少了,COE自然就跌下来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老百姓不这么看,于是就拿选票给PAP好看。PAP怎么办?既然COE高涨是暂时现象,何不也出一个暂时让大家消消气的办法呢?比如,COE高于5万的话,给家里有二个孩子以上的家庭补贴COE20%,还可以鼓励生育,这是给糖吃;另外给家里有第二辆车COE加倍,或是第二辆车的COE单独投标,而且数量只占总数5%或是更少,用以区分刚需和奢侈拥车,也可以当成车子的奢侈税。这个和第二套房子的政策相呼应。可谓一举多得。。。刚到新加坡时听人说巴西立相当于上海的青浦…鼓励生育的话,每一个孩子补贴COE10%的累加补贴。如果十个孩子的话就。。。。呵呵,你要是觉得这是无奈也罢。肯定是有野心的,不过俺觉得老刘现在很清楚wp现在的能力,如果现在上台,肯定是治理不好的,那就不得翻身了。。。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认识,所以要敲敲警钟。同时向人民展现大家之风
所以俺说佩服他,头脑很清醒,稳扎稳打,是人民之福。俺也看好两党轮流执政的实现有些东西不可以完全市场行为,比如公共交通,住宅,
车可不可以完全市场行为呢,我认为中产家庭必须要有辆车,从这个意义看,车就是民生的必需品.不可以完全价高者得来控制.马来家庭不就乐翻了。
再来一个育儿补贴孩子的个数没有顶限,那马来家庭二公婆都不用上班,pap帮忙养孩子就行了。
就下来pap就要伤脑筋种族的比例是不是又要失调。。。据我观察,马来家庭大多是红牌车,这还是在COE低廉的时候。。。关于拥车各位的建议其实可行,取消COE,大幅提高私家车市区通行的ERP收费额,加收高额市区停车税、燃油税/拥堵费等用车成本,同时将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征收的税费于交通高峰时段在市区开设覆盖面更广、间隔时间更短的廉价或免费Shuttle Bus (与现有巴士线路错开),高峰期间市区主干道公交单向可占2专用车道,应该可以在保证不增加拥堵的前提下圆中产一个拥车梦。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公共交通网不完善、服务水平差(同时还动不动想涨钱),另一方面COE连创新高,使得中产犹如风箱中的老鼠,进退维谷,两头受气。
关于住房,政府完全可以考虑多给HDB购房补贴,如10万块,但MOP期间不得出租,MOP期满后出售时政府享受其补贴10万块带来的相应增值收益。此外,CM7让不少人的两套房梦破灭了,也非常不得人心,其实它完全可以想有些同学说的:大幅增加2套房首付比例,大幅提高3套及以上房的印花税、房产税或租金税,这样就可把一些有实力的投机客和无实力的盲从客排除在外,降低系统风险,同时让真正有愿望和实力提升住房状况的可以买第二套房。
目前政府的做法让人感觉是:郎中开棺材铺——死活都要钱。另外,部分道路早高峰时可以改为进城单行道,晚高峰时改为出城单行道,非高峰期正常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只是操作起来有些麻烦。取消COE的方法是挺好,不过这两年高价COE已经买车的这拨人怎么办呢?车便宜了,提高使用的费用,也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到时买车的人自然大大增加,收费高的地方人不会去,收费低的地方人肯定多了。换一个地方堵罢了。因为地方小,避免交通拥挤我觉得只能大大降低公共交通费用,提高公共交通频率,并提高拥车成本。拥车成本要高,用车成本更要高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的
比如你要去raffles上班
你总不会因为大士不拥堵就去大士吧?幽默本地同事都支持wp, 天天抱怨pap。 不知道下届大选怎么样收场。执政党在建国最初20年是最好的,後来第一代退休了後就越来越差劲了。
应该真正干活的都累了、退休了,唯一不干活只会说大话和打压异己的却留了下来,养一堆马屁精。所以你得去看病,你周遭都如此了,你还能有正常健康的心理吗?
去看病,病得不轻说了半天,你还是不明白一点:
拥车不等于用车
从目的来说,政府的目的是维持交通通畅。而交通通畅是跟道路的上车流量决定,不是拥车辆决定。正如乌节路的人多不多,不是决定于新加坡人口多少,而是同时去乌节路逛街的人多少。这么简单的事实,为什么这么多人硬是想不明白?
从社会公平上说,路是政府用税盖的,是公共资源,要用就得花费。但买车跟使用公关资源有关吗?开车才使用路,而不是拥车使用路。用路多的人多付费,用繁忙路线的人多付费,多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这么多人硬是想不明白?
COE制度是一个落后的系统。因为过去技术落后,无法做到针对使用路来控制车流。在技术落后的背景下,没办法控制车流,只好控制车的数量。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技术了(ERP,GPS),完全可以用控制车流来取代落后的COE制度。就按你的想法, 以目前的情况来做个简单测算
取消COE, 一个每天驾车到CDB上班的人, 每天交多少ERP你认为是合理的.您说的理论要切合实际:实际是没有几个人买了车不用的,或者像你说的有车不开去乌节路购物.
新加坡的消遣消费指标性道路就是乌节路,周末人山人海的,也不是假的。多少人宁愿堵在路上也不愿意坐MRT,说到底这个是行路习惯,有车的人叫他们坐公共交通非常难,他们已经习惯了。
拥车以后不开车,或在郊区边缘地区使用不开去市区,这个现实吗?如果你愿意你倡导我拍手称赞。就好像很多红牌照车子现在车主也开始转到正常拍照了。大家都觉得限制的不舒服,开的不爽。
你说的ERP, GPS技术,现在已经在使用了,可是GPS真的监控到每辆车吗?这个做得到吗?这个就不动用国家资源了?这样也要花费巨大的监控力量,还要执法力度。
就目前的情况,COE已经这样了,彪高的不可能降下来了。取消COE的话那付过的人难道能退钱嘛?政府会取消吗?这都是不现实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买,让他去涨,让能承受的人去开。费用高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不能承受了,自然有一波人会退出来。争论来争论去的,你我都不是部长,都不可能实现的。转,北京城市阴霾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主要分三个方面:1.汽车拥有量过多,透支了整个空气自我净化系统;2.汽车标准不够,保护了劣质产品;3.能源垄断,成品油质量较差。但所有人都不希望从汽车入手治理环境,中国的能源战略和汽车战略受益者根深蒂固,老百姓也不愿意调整现有政策,所以只能忍着,得肺癌吧。阁下没事含血喷人诋毁别人有病,这不理性,纯粹是无理取闹的谩骂。[您说的理论要切合实际:实际是没有几个人买了车不用的,或者像你说的有车不开去乌节路购物.]
你还说不明白,不是“不用”,而是用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很多人,比如我家,比如大刚需家,开车都是在家附近的超市,送孩子上学。还有很多上班的,他们的公司也不是在市区。这些人,就是我反复强调,即使拥车,不会导致交通恶化。不让他们拥车,也不会让交通变得更好。
有车就一定要去乌节路的那部分人群,没车也一样会坐德士去。一样会导致交通恶化。所以重点是提高他们去乌节路的成本,尽量打消部分人坐车去乌节路的做法。同样的,那些因为车太贵买不起的,本来就属于经济能力有限的那种人群,取消COE后,即使买得起车,但面对高价的进去市区成本,他们也会望而止步。
因此,分析起来,我的理论才是符合实际。
你认为现行的COE制度符合实际,那是你习惯了。提醒你别忘记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没有COE制度,所以别以为COE就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由于COE导致车价过高,很多本来可以有车的人买不起,比如一个住谈宾尼的人去changi工业区上班,本来是可以开车的,而且他们开车的路线,不会导致交通拥挤。因为政府的做法让他们无法买车,只好去挤巴士。反而加大了公共交通的压力。看看是那位黄口小儿在骂人在先?
说资政好的就是马屁精了,
你一个小毛头,天天指点你们的江山社稷,一切的过错都是那个人犯下的,没有他,你有现在的生活质量吗?
    昨天参加某公司的年终宴,席间讲到这次补选,同桌的新加坡人众口一词得支持工人党,当时在座的大部分是各个公司的总经理,执行经理级别的,还有一些中小公司的老板之类的,年龄大概40左右。。。
    给我的感觉就是:支持PAP好像是落伍的行为。。。可以对父母感恩,对救命恩人感恩。但对领导人感恩,对总理感恩,味道怪怪,感觉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要出来了,哈哈。恩,这点同意,以新加坡的资源人力,两党轮流执政是个比较合适的民主模式。
不过希望是美式的,而不是台湾式的街头革命
wp负担不轻,要继续努力啊!呵呵,确实,现在公开支持wp是个潮流。
早几年估计都是 莫谈国事!我对老邓,小蒋,老李都挺佩服的。
对老邓,也有些感恩。虽然我知道,政治人物其实也不过为了他自己,为人民服务啥都是迷魂汤。但是,历史上,事实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确实会因为某些大人物而改变。老邓扭转1978年前中国落后贫穷的状态,作为一个在新时代出生成长的,我确实对老邓是感恩。
我觉得,新加坡人(部分)也是类似的感觉吧。哈哈,俺和你差不多,对这几个都挺佩服
俺对小李也蛮佩服的。小蒋放开党禁毕竟是在老蒋挂了,自己完全掌权之后进行的。
小李现在估计现在顶着老李,和党内元老不少压力啊wayban你太狠了,你不用去cbd当然偷着乐了,我们这种天天去cbd上班的就可怜了。
正筹划着买个二手车,节省路上时间呢,要coe这么弄,就死人了。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像我这样吧,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wayban你太狠了,你不用去cbd当然偷着乐了,我们这种天天去cbd上班的就可怜了。]
我也天天去cbd啊。我骑自行车去地铁,再坐地铁。
【正筹划着买个二手车,节省路上时间呢,要coe这么弄,就死人了。】
我主张取消COE。假如真的,你应该高兴死了。省下多少钱啊。
早上开车去CBD节省路上时间?那你要起早啊,避过堵车时间。我没车,可是我曾经早上打过德士去cbd,真心不觉得比坐地铁快。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像我这样吧,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冒昧问句,你的收入如何?我认识很多在cbd,收入一个月7,8千起,他们都没买车。
开车的一般都是老板或者director级别的。普通白领开车去cbd,只能是富2代。。。。我也想去CBD上班,如果能找到可能每天蹭邻居的车去多人讨论互相妥协出来的政策,就一定是好政策?
中国有句老话,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
苹果公司历史,乔布斯曾经被一群自己认为很高明的人赶走。乔布斯力排众议弄出 什么 i pod,i phone。。。。
希特勒也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哦。而且是人民自愿的哦。当时执政党不跟那税妥协,被希特勒发动人民群众赶下台了。。。。
我个人意见,如果新加坡是只小船,我宁愿有个强有力的掌舵人,找到正确的方向往前走。而不喜欢看到一群人,你说要去那,他说要去那,最后哪里都去不了。哦,所以阁下的意思是 希望继续pap执政,但是在议会中只保持简单多数,而不是现在的绝对多数 是吧?
而且俺澄清一下,俺说的美国式的,不是说要实习美国的总统制,是说像美国那样两党平衡轮替,而不是像台湾式的,对自己有力的就支持,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上街游行。。。议会还时不时打一架。。。[wayban你太狠了,你不用去cbd当然偷着乐了,我们这种天天去cbd上班的就可怜了。]
我也天天去cbd啊。我骑自行车去地铁,再坐地铁。好吧,如果不是为了多睡一下,就没有买车的必要了
【正筹划着买个二手车,节省路上时间呢,要coe这么弄,就死人了。】
我主张取消COE。假如真的,你应该高兴死了。省下多少钱啊。不好意思,写错了,是erp这么弄就死人了。
早上开车去CBD节省路上时间?那你要起早啊,避过堵车时间。我没车,可是我曾经早上打过德士去cbd,真心不觉得比坐地铁快。我试过,自己的车还是蛮省时间的。坐地铁 两头都要走路,巴士很慢。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像我这样吧,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冒昧问句,你的收入如何?我认识很多在cbd,收入一个月7,8千起,他们都没买车。
开车的一般都是老板或者director级别的。普通白领开车去cbd,只能是富2代。。。。呵呵,没啥收入,刚开始工作,只是想提高生活品质而已。老板开豪车,我开二手就可以了,况且我这种群体的确也不少。随便说说我们这个群体的想法,wayban不必太较真。…..才会导致今天乱七八糟的局面.
那么你认为以前新加坡比较好是吗? 没有乱七八糟的局面. 这点我非常同意你的意见. 那反过来想一下, 以前不正是老李的时代吗? 新加坡人是不是应该怀念老李呢?
新公民既然换了护照,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新加坡绑在了一起. 我们希望新加坡继续繁荣下去, 这个愿望甚至超过土生的新加坡人.
我们对世界,对周边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希望看到新加坡走上台湾,甚至菲律宾的老路.
新加坡年轻人应该明白”今天拥有的一切不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不珍惜, 毁于一旦是很容易的”呵呵,没有一个民主政策是完美的了。
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的问题就是后强人时代国家任何走你住的地方,应该是离地铁远,然后公司离地铁也远。
我是巴西立,第一站。有位置坐,可以在地铁上睡大半个小时。如果开车,我反而不能在路上睡觉了如果我在raffles上班,那里停车贼贵,我肯定不开车去。但在大士收费低,在那上班的人全都开车去,那块肯定就堵了。交通堵塞得根本原因就是车多,不是取消COE和提高使用费用就能解决的,怕到时连趴车位都没有了。。。。天朝的首堵就是个好例子~~~~相亲结婚好,还是自由恋爱结婚好?
我说关键是找到正确的人,什么方式不重要。
民主,专政,都是统治的一种方式。方式不重要,找到正确的人才是关键。我以前就是开车去大士上班
停车倒是免费,但是那个油好贵!!大士太大了,从tiger啤酒厂那个入口开车到我公司,整20分钟
还没算之前那些快速公路。。
后来真的受不了,直接搭公司车算了,还能看帅哥【但在大士收费低,在那上班的人全都开车去,那块肯定就堵了。交通堵塞得根本原因就是车多,】
全部?那边很多工厂,别告诉我工厂里随便一个谁都买得起车。也别告诉我,除了ERP之外,什么油钱,保险,路税,维修费都不用了。
看来很多人已经被政府的COE政策洗脑了。以为如果没有COE,全新加坡人人有车,人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有事没事都开车兜风。所以COE绝对不能放弃。
朋友们,全世界有COE的国家,好像只有新加坡哦。香港没有COE,人均拥车量比新加坡还低哦。有些人认为除了ERP之外,什么油钱,保险,路税,维修费都不用了。
以为如果没有COE,全新加坡人人有车,人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有事没事都开车兜风。我想不会的,你看看实龙港也没有影响。我以前没买车的时候也是以为是小钱而已
靠,买了以后就知道那个厉害了
买车反而变成是小钱,每个月,每天的费用才是大头, 实在受不了香港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买了车,发现养不起,又卖了。
真是过把瘾就死。。。。你在说当年的我吗? 哈哈哈
幸好卖的时候赚了几千块,不然我真的哭死了俺同意,可是这个正确的人很难找啊,可能一千对里就一对是
其他的不还是的凑合的过!
那凑合的过情况下,俺个人比较喜欢自己找的,不喜欢包办婚姻的取消COE当然最好,谁都买的起车,大家都开心,只是这样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再说工业区里不光只有工人吧,很多中小公司都在里面的,其他的像AMK工业区,樟宜工业区等。香港很多人还在为自己的小笼子奋斗呢,都是相辅相成的~~~你还是坚持没有COE,谁都买得起车了。。。
大士这样的地方你都能担心堵车。。。。
我无话可说了。。。。喔,还有赚。不错相亲不算包办婚姻。提供见面的机会而已
又不是古时候那种。。。。大家都支持工人党去和行动党讨福利和催行动当党多用功,但没人会支持工人党执政。只是各抒己见得讨论下嘛~~~说实话就是忘恩负义?什么逻辑?我们感恩要选对对象,不是胡乱感恩。
阁下那标准,是满清式的盲目崇拜权力标准罢了。
当年建国,人才济济,阁下把功劳全计在老李一人身上。
行动党不是他创立的,第一代领导也不是他提拔和培养的。
他提拔钦点培养出来的领导,是什么货色?能和行动党元老比吗?
把老李吹成神仙,那是抹杀行动党初代其他元老的功劳,那方是忘恩负义,认贼作父。所以俺说的是希望不要这样啊。。。
而且台湾的街头革命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啊,但是刚开放党禁的时候,人民也是很受鼓舞的啊,可是现在呢?
你能肯定新加坡一定不会发展成那样?! 不一定吧可是如果一个政党是绝对的多数,人民没有替代选择,只能被动接受,是不是更像包办婚姻一些呢?
我说你是就是,这是我的实话,我的逻辑。还有,凭什么说你的是实话,我的不是呢?也不一定啦,没人知道刘程强是不是在幍光养讳, 故意麻痹PAP, 现在实力还不强,如果他过早摆出准备夺权的姿态,估计要遭对付.皇帝女  这个逻辑是跟他学的么?  发表于 4 分钟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呃,问题不在于穷人中产夹芯层。。。。
不过无所谓了我也无意继续这个逻辑的讨论。
我看在那个育儿计划出来之前,punggol east的情况PAP就高估自己了。
我一个(当然这是她个人意见)投了WP的同事就说:“PAP找个加入还不到一年的人出来竞选,什么意思?”
选举这玩意吗,尤其是新加坡这种你不得不选的情况下,只不过找个更好的选择。
PAP还是要多研究一下败因,简单的觉得是政策,恐怕下次还会输得“不明不白”。包办婚姻是父母说啥就是啥,不嫁也的嫁,不娶也得娶。
新加坡?政府倒过来讨好。政府更像个宠爱孩子的父母。在台下动动嘴皮子是容易的,真要自己去做事那可是要本事的。
本地人对马宝山的意见很大,一个HDB一个ERP(我不知道事情反正他们就是这样抱怨的),说他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肥——说这话的本地人还真不少。
不过,新加坡如果HDB不是这么炒一下,民间财富会不会这么快增加?
如果ERP不是这么搜刮一下,新加坡的交通会不会提早崩溃?
新加坡人现在的生活比十年前差?恐怕是对外来人口的优越感越来越小带来的吧。
你要引进高素质移民,必然人家的收入水平是高于一般新加坡国人的啊。不管是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度,所谓高素质的人才怎么可能会让你剥削两年青春就打发回去?
但这些话,选举的时候政府是不可能说的,否则这等于直接羞辱了那些低收入或者教育水平低的本国人。所以只能说我们需要外来人口保持竞争力。
如果说人口阶层分化带来的进步动力和社会平均化(我不觉得平均化和公平化是一回事)有矛盾,砝码往那边移?这明显就是为自己到时候“办事不力”提前找好借口。
我们是入选了,但是如果情况没有好转,不是我们的问题。华夏人的标准就是以民为本,不是以国为本。
论感恩,应该去感恩真正办事的,去感恩一个只会做权利斗争的,那方是忘恩负义。
行动党初代元老人才济济,没有一个是李栽培挑选的。
之後,他提点栽培的人,素质如何呢?事实摆在眼前,根本无法和前辈比。问题是只能往前看,不能往后看。你说的那些人再好,也老的老,死的死了。又不能重新来一回。。如果大士会堵,就不要便宜了无论你说什么,我就认定你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这说法完全不合逻辑。
  马就是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这点是很明确的。
  1:HDB涨价所增加的所谓民间财富完全不存在,都是劫贫济富寅吃卯粮的镜花水月财富,毫无实际意义。HDB被炒高,对只有一套房的人,根本毫无意义,因为同样的房子,价值再涨房子本身也没有变化;唯一高兴的是那些有几套房子出租的有钱人,故高房价完全是劫贫济富。而高房价必然造成後代子孙的蜗居让後人消费力差为经济留下祸根,这是一种最严重的寅吃卯粮。
  2:ERP本身没问题,很多国家都有,但问题是没有废除COE的情形下搞ERP是两边收钱,纯粹是虐民。要搞ERP应该先废COE,而‘交通崩溃’是在扯,交通拥挤不等于交通崩溃,现在新加坡的公交就拥挤到离谱,是不是公交崩溃?马路不塞公交塞,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3:引进外来人才,本身就没问题,问题就是当国家发展部长的人长期设施没建够,这方导致人民排外,新加坡排外基本上就是这个敛聚之臣造成的;如果不是他设备建设不够,新加坡人怎会排外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