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相对来说,最近HDB组屋的市场很热很疯狂。。。。
大家知道Yew Tee的Resale组屋相对便宜的原因吗?
是因为房子质量不好?配套少?还是交通不便?
房子是HDB的,不存在质量不好的问题吧,交通是不方便,只能坐MRT.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发展的项目,无路.
不知道对不对.
西部最便宜的不是YEW TEE,可能是marsilin, kranji,admiralty, bukit gomba这些吧, woodlands的老房子也相对便宜.
BUKIT GOMBA 300多号的四房都卖到36万以上了,还便宜?
不能以一盖全~ 整体来说
BUKIT GOMBA 算BUKIT BATOK 地区,相对比较贵.
YEW TEE 热门的原因是房子新,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静,绿化也好.属于年轻的社区群.不过发展前途比较有限,交通的话如果去市区不是太方便.
最近的规划上都看不到 Yew Tee 区有什么项目,不过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很多人就是图个清静。Yew Tee 那里公寓巨多,公寓密度是西部最大的,HDB 相对来说就少。住公寓的人大都有车,大概也不在乎交通怎么样。
基本也没有什么发展了可能~~
似乎有道理,买车才是王道.
很多么?一共两个EC,两个PRIVATE。
EC: YEW MEI GREE, WINDERMERE
PRIVATE: REGENT GROVE 和新的YEW TEE RESIDENCE
如果有车而且工作在西部的话,甚至在NTU,从YEW TEE 开车去还是比较快的.
应该还有一个Quintet… MRT 10mins 走路范围内有5个公寓,密度不小吧。
你说的原因很正确。太偏,交通不便,生活不方便。我有一个哥们,到现在还到裕廊西这边买菜。
Marsilin, woodlands的都不便宜,因为靠近新山。Bukit Gomba靠近市区不少。Admiralty同样道理。而且油池这个名字也差,许多人不喜欢
Marsilin, Admiralty 感觉就是马来人居住区,华人肯定不喜欢的,HDB 价格搞不起来6,Woodlands 热闹但房子都太旧,也是乌压压的马来人。1年多前我一朋友在 Woodlands Crescent 那里买了套刚过5年的 EC,那时是房产最疯狂的时候,他那套公寓的屋主居然一分钱不涨的卖了给他,而对面的 Dr 73/75 好多 HDB 给华人的配额都空着。Woodlands 附近最近 5 年的公寓项目只有一个,可见供需关系。
真正的西部也就是 CCK 和 YewTee,CCK 的HDB多,YewTee 公寓和 landed house 多,CCK 显然要热闹得多,YewTee 要安静得多。
至于 Bukit Gomba,Bukit Batok,我一般不把它们当作西部虽然地理上来说,它们是在西部。它们更贴紧 Jurong 这个大区的走势。
海军部是最好的!
买菜去CCK,WOODLANDS,也不会跑到JURONG WEST吧~ JURONG WEST哪里买?NTUC不都有了~
而且新的MALL下面有湿巴刹呢,你哥们儿估计还没发现.
你去了解一下就知道marsilin便宜不了~靠近新山又不是什么大优点,反而别人不愿意买在关卡附近,那里住的都是些工人或马来人,环境不怎么好的,房子太旧. woodlands还好.
gomba靠近市区不少? 你应该没住过西边吧~.
至于名字嘛,我觉得这个不影响房价和买房者的心情吧, 说名字差就有点扯了.
这个说得靠谱. 不过admiralty比marsilin的环境好多了,华人也较多.
batok的房子明显比gomba贵.
KK,那是那是,哈哈~~
你就不懂了。全新加坡有多少湿巴刹,有几家是真正好的?就像食阁里有很多摊位,只会有几家是出色的,其他一般很平庸啊。
MALL里的巴刹,从来没有好的。当然,不是非要到Jurong来。热闹的东西,一般有两个可能:便宜、或真的好。你慢慢想吧。
我看你真的是没什么经验。新山又不是什么大优点,但足够有一些特别的群体支持,这就是一个因素。房子太旧,对,但相对来说不便宜,这就足以证明。至于什么工人或马来人,这算什么因素啊?如果这也要说,那也难怪新加坡人不喜欢中国人了。
Gomba当然要比Yew Tee靠近市区多了,这没什么可争论的吧。
我不用想哈,反正我也没有经常做饭,所以对湿巴刹没有研究,对买菜的要求不是特别高,有基本的需要就行,偶尔有空就去去深松,可能你朋友对于吃的要求特别高.每天从yew tee – jurong west买菜.
而且我觉得你说的不是主要的问题,就像食阁,好吃的食阁如果只在市区,难道你天天放工了还要去市区吃晚饭才回家啊.房子的价钱也不可能因为你家附近的食阁好吃就贵些啊~~
因为你总是犯错, 但又不肯认错!
就凭你说我”不懂装懂”这个, 我就知道你胡说八道. 在这个坛子上, 能超过我的没有几个. 说”不懂装懂”的, 一般是固执的够呛.
你连地点的远近都搞不清楚, 我还怎么跟你解释为什么靠近新山有一定的好处呢? 自己动脑子去把.
Maurice就知道差那么一点的差别. 当然, 不是一点. 当然, 马来人多的地方, 并不说明是马来区, 而是因为地点远, 便宜, 华人就不买了.
引用: 挑地名的刺有些无厘头了,不然蔡厝港,杨厝港这些地方都没人住了,厝可是坟场的意思啊。
maurice 发表于 14-8-2009 13:04
兄弟, 你错了, 谁告诉你是坟场的意思. 去作点功课, 查一查!
引用: 厝有坟场的意思,本地的蔡厝港,杨厝港以前其实就是蔡家坟场,杨家坟场。
sh2sg 发表于 14-8-2009
sh2sg也跟着来错. 你们怎么搞的? 即使望文生义也看不出来一个坟场来啊. 厝, 如果跟死人有关系, 那只有几个国民党, 中山, 中正, 经国. 暂厝, 什么意思你们作点功课吧. 不要象这么仁兄在早报上丢人:
居然有人怀疑北京奥运的口号: One World, One Dream(2009-08-08 21:37)
不要因为那里有坟场就把庴当成坟场. 典型的张冠李戴. 新加坡也没有这种说法. 去google一下.
厝[方]∶房屋。福建沿海及台湾人称家或屋子为厝 [house]。
xemee 发表于 2009-8-14 21:14
说真的, xemee is a good guy. nobody is correct all the time, but he is qualified.
good99和korea-pie的对话真有趣,逗得我哈哈大笑。。。。。。说起名字来,我也觉得“油池”缺少了点美感,你看“裕廊”这名字多动听,家里父母回国后向亲戚朋友介绍时也是朗朗上口。现在不是国内网友议论这要给石家庄改名吗?那天也把yew tee 换个漂亮点的中文名字就好了,房价肯定跟着涨
想了一个名字–“优地”,取优美的地方之意,哈哈
我不觉得yew tee 不方便。1交通:早上搭红线去乌节路的方向,一般地铁都有位子坐。如果去jurong east,再去东部。我一般会搭乘直接换乘绿线的那种地铁。每次地铁到bukit gombak地铁都塞得满满的。那些站的人都上不去。如果在batok,大牌290附近不错,有很多巴士。从yew tee,我如果去bukit timah就去搭170.如果去marina centre,就搭960。尤其买的大包小包的,在车上睡一觉真方便。
2买菜。我就不去湿巴刹,没觉得巴刹菜便宜。也许新鲜,但是我觉得超市也还可以。因为曾经在别的地方的巴刹买过菜,我感觉很多卖菜的以貌取人,一看我就是没经验的主,卖的贵。另一方面巴刹关的太早,等我回家早就关门了。我就在ntuc买菜,喜欢ntuc明亮的感觉。超级不喜欢shop and save,感觉布局乱乱的。偶尔想吃海鲜,就去woodlands road那边搭巴士去升松。5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了。那边有时可以买到全是蟹黄的小母蟹。
3 做运动,走个2分钟就到体育场了。楼下公园特别安静,吃了饭散步真不错。
另一方面,我觉得名字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没有那种坏运气的字眼就好了。
我朋友也有买在海军部的,他们都不喜欢乌兰。
我以前租房子看过几次bukit gombak的房子,那种重新翻新的电梯真的太小了,大牌366就是。还没有玻璃窗。我在那边工作了4年多,对那边真没什么好印象。当然了新修的那几座组屋外型真不错,还有几个公寓还不错,剩下的房子真的比较旧。不要说这边生活不方便,其实日常用品都有。如果真的需要买衣服,就在周末去文礼好了。买东西热闹的地方好,过日子还是安静点好。而且我和老公就是那种没事喜欢宅在家里的,喜欢安静。如果喜欢安静的人,yew tee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我家这个楼区,就是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每天信箱里还是会收到买房子的宣传单,出4万现金,等上6个月。
也许搞错了吧,我没研究过那个字,都是听新加坡人说的,刚来时都不认识这个字。
对啦,方言的”厝”是房子,几间房就是几间厝.买房就叫做买厝.
看来它在新加坡不是指坟场,汗,有点过于相信自己的中文水平了。
好吧不管它的出处是什么,反正这个字的解释之一有坟场的意思,望文生义也是说得过去的。我的原意是说地名不是购房的因素,仅此而已。我无意挑字眼。
我一直觉得maurice还是比较认真的, 比较会自我学习. 我也是这样. 不象有些人, 自以为是, 还超级喜欢说别人不好, 比如说K-P, 上来就说我”不懂装懂”, 我很生气.
不过, 就这个字而言, 我想, 它可能受到一是提起坟场就想起林,蔡厝港, 但其实那是大众化的坟场, 新加坡的坟场真的很多很多, 特别是早期的, 都在市区边缘, 后期的大众化的, 当然是搬到偏远的地方了,如蔡厝港, 那里以前是野兽出没的地方. 新家坡最后一只老虎应该是在那里或裕廊那里被打死的, (60年代?)
但, 字的确切解释里面没有坟场的意思, 一定是暂时的停棺的地方. 所以, 中山, 中正, 都是暂庴, 因为那可不是他们的坟地, 他们的坟地在中山陵, 正气亭那里, 那才是, 而且是陵寝. 所以, 不是一般人可以用暂厝的. 如果可以算, 那是组屋楼下. 但对于我们比较学问多一点的人, 这个望文生义是应该学习纠正的.
指教的是, 被气的. 我说的是光顾湿巴刹的.
没有说你说歧视, 但不喜欢并不代表那是一个理由. 新加坡人就经常说’你们不喜欢XX, 那就回中国去!’
你打红色的那句话, 我已经讲了. 另外, 请不要一叶遮目, 不见泰山. 你看报纸吗? 看新加坡人的感受吗? 看st上的读者评论吗? 听广播里的call-in吗? 眼界放开阔一点, 再来批评别人.
如果你这些都不作, 至少会听听正统的新闻吧? 两天前, 李资政在选区国庆晚宴上指出新加坡面临的两个挑战, 第一个就是如何接纳,融合新移民的, 从负面一点的角度讲, 是不是很多XYZ不喜欢AB人? 你只要看国庆前后的那些民意, 就知道为什么资政要讲这种话(挑战!), 总理在明天的大会上也一定会讲. 其实, 每年都讲
我新加坡人? 就因为对新的知识比较多? 多了解一下再来下结论. 我的BLOG可以去看看.不用瞎猜.
周末了,放松心情~~~
各有各的看法,相互尊重才是和蟹之道。
嗯,去买螃蟹去。。。。顺便买酱油。
既然各位对语言文字如此有兴趣研究。
讲讲’厝’这个字。
它是个形声字,”厂”表形,”昔”表音(这个字的古音与今音是不同的,相似的字有”错”)
本来是磨刀石的意思。
可以见诗经 “它山之石,可以为厝”,这才是本意。
我怀疑在古书上与”措”通假,所以在后来的古文中常表示”放置”,如成语”厝火积薪”
停尸房可以委婉的称为厝房,就是安置(尸体)的房间。有人讲坟场,大概由此引申。
方言中用这个字,估计只是借用字形而已。
说文解字,历来争议很多。 我非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而已。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这场争论颇有学术之风,学习了
和蟹之道?! 我喜欢. 经常买螃蟹作黑胡椒的. 今天中午去AMK 233吃牛肉粉, 那么就有一家卖螃蟹的, 挂了很多螃蟹壳. 不过, 在大牌232, 另有一家卖螃蟹的, 比这个更好.
当然, 主要是去吃牛肉粉(米粉). 牛肉绝对嫩, 我得赞一个. 在新加坡还有这么嫩的. 真的就是牛肉在热水中直接过三秒钟就好了. 没有看见的绝对不敢相信. 我吃的是牛杂. $4. 以后有机会的大家可以去试试. 只有中午. (螃蟹只有晚上)
~~~ 对不起, 重复了, 在下面 ~~~
不是吧….好像两地离很远诶
讨论是挺有意思的.
在福建等地, 庴是用的很多的, 都做房子什么的讲. 台湾地名中很多. 新加坡也是通这个意思.
暂庴绝对是比较文言的正式说法, 新加坡是不会用这个意思的.
如果有人看了maurice的引用, 就知道, 蔡庴港的来历是完全福建口语化的, Kang Chu, 演化成 Chu Kang. 没有任何跟死人有关的意思. 先有英文, 才有’庴’, 因此完全可以说通福建台湾方言中房屋居所的意思. 说真的, 一百年前, 你要新懂庴房的意思, 太难为他们了.
误传为坟场, 应该是那里有大众化的坟场, 很多新加坡人在清明都要去. 不是蔡家的, 公共的. 以前很多很多新加坡人根本就不懂汉字, 理解错了完全可以理解.
我是说这里有比较好的湿巴家. 人家也是顺路从城里回来, 买了再回家. 个别情况. 地方确实相距挺远, 但正可以说明那里的生活不是特别方便.
但我要强调一点, 只是相对而言. 一般的生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特别是现在已很完善了.
每个人的关注重点不一样,有人喜安静,有人图方便。自己喜欢就好。
说得不错. 只是, 房价的高低, 根本不取决于你个人, 而是取决于整体市场.
这里讨论的是为什么YT最便宜, 道理很简单, 我已经说了. 有些人偏要以自己的喜好来替市场说话, 那就不合适了. 更要对别人人身攻击, 极端不可取.
中国来的一般喜欢JW, YS, 因为那时候比较便宜. 但你非要以此来断定MARSLING不好, 价格没理由高, 就不对了. 你几个人, 就算许多中国人, 又算几根葱. 市场很大, 决定因素远远超过个别的要求.
有些人看环境, 有些人看方便, 有些人就喜欢清静, 罗卜青菜各有所爱.
呵呵,某些人一急就看出本性了~~没啥好讨论的,大家的回复也都看到了.你年纪大并不代表你说得都是对的.说实话我的确知识很浅薄,只是看不惯你以专家自居的语气讲话,这版块是来讨论的.你写了几篇文章在BLOG就代表了啥?
各个地区房子的环境,房价的高低都是事实,争也争不出来个啥的.
该干嘛的干嘛去哈~~继续当你的专家吧~~连买BTO的房子没有3W的津贴都不知道…
我的确是没有当家庭主妇的经验, 也没时间每天放工回家煮饭. 把你这段话引用出来放大,嘿嘿.
专家的语气就是强烈有力,而且不把别人放眼里,吓倒偶了~~这贴我不再做有意义的回复了.
哇~~真有学问,ST我都读不懂呢~~真是见笑了~~
佩服你对新加坡了解得这么透彻,果然是专家
不过就算新加坡人不喜欢中国人是事实,专家也不必讲得这么大声,讲得这么理所当然,这么理直气壮哈,小小声讲给我们中国人听就好了.
也许是因为像您这样”太过聪明”的人多了, 所以新加坡人感觉到有”压力”才不喜欢咱们吧.
我才回复good99的这么一个贴子,就说我总是犯错,又不肯认错…专家真是有先见啊,知道我会一直犯错下去.
的确,这语气能超过你的没几个哈~~’才’大气粗就这个意思吧.
最恶心的就是有些人理屈词穷还要用红字、粗体、大字。没有一点公德心。
算了,你这种就叫固执。别的我也不说的,说你错的地方你还非要死撑。看来你是不懂英语,特地从HDB网站上截取下来给你看。反正你是会将错误继续到底的,但,不要污染大家的眼球并误导别人!!!
3w 补贴一般指的是 Housing Grant 吧,这个 BTO 是没有的,而且不分收入,只要符合条件就有3w。
Additional Housing Grant 是额外补贴。
楼上2位对补贴理解不同。
恼羞成怒的大叔~~~请息怒~~~我已经承认我不懂英文了,别伤了身子哈.
男人,尤其是自认为有学问的男人,要保留点风度比较好,没有的话装也要装出来.不然…不是可惜了这身学问,与您的身份和您的公德心不符啊.本来您想证明自己在坛子里数一数二的,结果弄巧成绌.
大家说,是么?
PS:长见识了.
油池已经很好听了,我家还住菜市喃,不过我妈就永远不会迷路
我说得很清楚, Addtional很清楚吧. 她自己三天前就回了, 现在还在后面咬人.
这些都统称Housing Grant.
不懂就好, 虚心点儿. 不错, 有进步, 不用大红字了.
是男人还要装? 是男人就顶天立地, 装什么啊.
这个名字好,跟议员建议一下,房价估计能涨不少。
呵呵,那议员有事情做了,新加坡很多地方都可以取个更好听的名字
我刚买了那里的,没什么不好,对面是公寓,旁边是学校,以后小孩上学方便呢。而且很安静,风很大,完全不用风扇都可以,6分钟到MRT,5分钟到体育场,要说为什么便宜,主要是这里的房源多吧。不过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房价也不便宜。。现金都要三万以上。我们当时(5月)现金5K. 我买的BLK很少有人卖的,是因为人家离hun 才不得已卖的。
至于名字,我当时也不太喜欢油池这个名字,感觉像是封神榜里面的油池。。。。可是现在感觉JURONG POINT的人越来越多,挤死了。。也有看过Combak 和 BATOK 很多交通也很不方便,去MRT都要二十几分钟.
近地铁的YEW TEE的五房式的也要四十几万+现金
Gombak和Batok 都是西部较早的成熟社区 本地人也比较喜欢
交通要比油池方便 但是比较之下油池房价算是很便宜了 所以很多新移民会选择买那里
裕廊现在虽然很热闹 但是也是外劳聚集的地方 总感觉不太安全
大家别争了,别伤了和气。你看这不是有只苍蝇趁机飞进来恶心我们了吗?
到底我们是自己人,君子和而不同嘛。
不管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民族,还是什么,如果内部不和,只会让别人笑话,趁机作乱。不过像新加坡人华人这样瞧不起中国人的还真是让人伤神。他们知不知道有多少新加坡人在中国赚钱?知不知道我们中国人把他们一直当同胞?知不知道国内的人对他们的印象有多好?如果,国内的人知道他们普遍欺负我们中国人会怎样想?
怎么什么话题都能吵起来啊?好不好,值不值都有各人考量,没办法统一的。
我还来说一下。我们刚买了YT的房子。说真的,我还挺喜欢油池的名字的。你看“油”多贵呀,不但有油,还是油池呢。而且,谐音是“有吃”。大家这么关心这个地方,不如往好处想,讨个好彩头。
我也觉得油池相对便宜是因为房源多的原因。到网上查一查就知道了。
还是有不少新加坡人明理友善的。不过那些动不动就说”你们中国人”怎么怎么的确实是狭隘浅薄。他们的爷爷,甚至是爸爸,甚至是他们本人,在几十年前不也是中国人吗?
“我们中国人”要团结,别吵了。
我回帖的语气像吵架吗?
除了回复他那句”难怪新加坡人不喜欢中国人”的时候有点气愤而已,其他的我都是好言好语,对一个没有什么风度又自以为是的男人,我也不屑一吵的.
看到大家都劝说不要吵了,我反而心理不平衡了,呵呵,干嘛要降低我的格调跟他同一级啊~~ 完了,暴风雨又要来了~~闪人
呵呵, 漂亮小妹, 看你的头像还真象吵架。:) 争论升级不都是话赶话,话撵话的嘛。 可能到最后谁都不知道刚开始为什么争起来的了。
够自以为是的,我倒要看暴风雨从哪里来. :time: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没什么不对的.就个人而言,一家人的看法还不一样.
但价格是有市场决定, LZ问为什么便宜, 那就应该从整个市场找原因, 而不是个人. 这论坛上所有的人, 加上所有在新的中国人, 都不可能以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市场.
有人说不过就差两个地铁站, 能算什么价格差别的因素? 这种观点真是好笑. 文礼比湖畔就差两个站, 你看价钱差多少; 湖畔就比JE差两个站, 你看差多少; JE只比金文泰差一个站, 那差多少?
同意这点。。。。 很讨厌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咬文嚼字的把话题扯到爱国上。。。。 好像全世界就他们爱国,人家都崇洋媚外一样。。。。 真搞不懂。。。。
看到good99在这边吵架了,呵呵,很少看他这么激动。这个小妹惹到他了:)
刚买了你们都不看好的woodlands,还超贵,都不敢说出来丢人
您过谦了,贵一定有贵的理由。总体中总有例外。
贵买贵卖!恭喜
房子太贵,房子都租不到,唉,能买一套不错了
贵的理由就是喜欢,呵呵。感觉被忽悠了,但是我不承认,哈哈
‘厝’: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
以上是字典上抄来的。
幸亏当年没买蔡厝港杨厝港的房子。。
一个你下班急着想回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
++
这个好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简单来讲 “厝”在福建潮州话的意思是“家” “Deng Chu”即“回家”
杨厝港 蔡厝港 就像成都的“张家大院” 上海的”徐家汇“一样
Kang Chu 是 ”港主“ 跟”厝“没有关系
何谓港主?请google港主制度
以下抄自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AF%E4%B8%BB%E5%88%B6%E5%BA%A6)
1830年代英國力量在新加坡的經濟活動,以及他們對附近海盜的征剿,嚴重的損害了柔佛王族的利益,後者眼看國內商業衰退,不但人口減少,土地呈現荒蕪狀態,此外財源出現匱乏情況,此現象便鼓勵華人前往墾荒。
西元1833年(清道光13年),柔佛-廖内王朝實際統治者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Temenggung Daeng Ibrahim,後被册封爲拉惹天猛公敦達因依布拉欣 Raja Temenggung Tun Daeng Ibrahim)創立“港主制度(Kang-Chu System)”,當時柔佛王朝統治者召引大量華人種植者移入,掀起柔佛開墾拓荒之路,廣泛種植起甘蜜(Gambir)與胡椒。至19世紀80年代是柔佛甘蜜種植的高峰期,當時柔佛境內種植的甘蜜運往新加坡出口,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當一個華裔種植者選擇一條河流邊上的荒地時,他便向統治者申請一份叫港契(Surat Sungai)的准證,在這種准證裡,統治者給他一大片土地的保有權,它的範圍是在一條河的支流和另一條支流之間,支流流入主流的地方便是一個“港”,開港者稱為“港主”(Tuan Sungai)。
柔佛港主制度創始於何時,尚待考查。根據英國殖民地官員A. E. Coope的論述,最早的一份港契是1833年發給士姑來河的港主的。但這項資料恐有誤抄之處。實際上,根據Carl A. Trocki在70年代於柔佛檔案局的資料搜索,發現檔案局裡所保有的最早一份港契,是回曆1260年1月26日,即公元1844年10月9日發給士姑來河 (Sungai Sekudai) 的港主Ah Chun 和Ban Seng。因此,我們推斷,柔佛的港主制度,應該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至於柔佛的第二張港契,是1844年10月22日發給港主陳開順,開發地不佬河 (Sungai Tebrau)沿岸的土地,即至今我們仍熟知的陳厝港。1845年4月,柔佛天猛公又連續發出了3張港契,一張是巫來由河 (Sungai Melayu)的巫許後港港主,兩張是發給地南河 (Sungai Tiram)的港主。
由上可知,柔佛天猛公發出的最早一份港契是在士姑來河沿岸,士姑來應是柔佛港主制度下最早開拓的一個港腳。1845年6月《新加坡自由西報》首次報導了柔佛開辟種植園的消息,該報說,當時柔佛有4條河地帶開始發展種植業,種植園有62個,包括士姑來河的20個,巫來由河的12個,登加河 (Sungai Danga) 15個,地不佬河3個,種植人總數約有500人之眾 有證據顯示柔佛的港主都是具有秘密會社背景的華人,他們有的獨資開發,有的合股經營,大家都以自己的店號或姓氏為港名,例如在沙勞越開墾的黃乃裳亦稱之為“黃港主”。作為政府的代理人,港主必須負責處理“港腳”—即殖民區的行政和保安工作。
他們所得到的報酬是五項專利權,即(一)經營公共賭博,(二)經營當鋪,(三)販賣酒類,(四)販賣豬肉,(五)販賣鴉片。此外他們還可以抽取所有輸出的甘蜜和胡椒以及輸入米糧的佣金。港主每年只需奉納一些金錢給蘇丹,每一個港腳都有許多居民,他們大都是港主的雇員,港主通常擁有一兩艘船隻,以便向新加坡輸出土產和輸入日用品。
溫士德博士(Dr.Winsted)在著作《柔佛史》中曾經提到1970年代,華人已經在柔佛開發了19個港,10年後,新開發的港又多了一倍之上,可見柔佛的開發主要是依靠華人的勞力。
不好意思把陈年老帖顶了起来
只是看到一票人讨论了半天竟然没人真正切中要点
Yee Tee 是便宜啊,但是pr quota 大多满了,买不了了, Choa chu kang 有些也有pr quota
以前想买Bukit Batok的,都差点签合约了,西部这里算蛮方便的。后来还是买了Woodlands的,因为考虑了综合因素,还是这里更适合我们。
人家新加坡人讲历史,说厝是怎么来的;你说的那个,解释的角度不同。
先有英语、后有华文名。我在48楼已经讲了,所以,那个联系是存在的,而不是像你说的不存在。
不过不重要,跟坟地无关就对了
当年那个地方没人去,卖不出去,象个死镇,就卖了很多给PR,跟裕廊西一样。现在肯定超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港主“一名 乃由潮州方言翻译而成Kang Chu
何来英译中之说?欢迎引经据典 在下洗耳恭听
至于“厝”与坟地无关 殆无异议
以下抄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97045?tid=15
柔佛港主制度原是脫胎於廖內一種享有自治性質的耕種制度。簡言之,即為開發墾殖柔佛,通常選擇在河與河交匯的地方發展,當時的墾殖者向柔佛馬來實際統治者申請一張港契(surat sungai)作其“開港”的准證,讓他們開墾土地,種植經濟作物甘蜜和胡椒。華人習慣上以沿河上岸的地方稱為“港”,開發此“港”的主人,就稱為“港主”(Kangchu);港主之轄地,其開港落腳的地方,則稱為“港腳”,潮州方言發音即為Kangkar。
港腳命名通常是以港主的姓氏或店號為港名。在港腳內,一般會有港主建的工寮“大厝”(潮語和閩南語“大房子”之義),所以柔佛的港腳又有陳厝港、黃厝港、張厝港等的港名。
学了不少东西。多谢了各位!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请找新加坡的论述,好吧?我看到过。
不过,既然结论是一样的,找不到也没关系。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是的 结论一样
不过 还是好奇 为何有此(英译中)一说?
因为KangChu实在不像英文词汇
若不嫌麻烦 还请指教所谓新加坡的论述何在?
当然麻烦。
呵呵 那只好当做老uncle在kopitiam吹牛不打草稿了
纯学术讨论 无他意
随你。一年多前我就说了是怎么回事,你在哪儿?。为一年多前的再来找,呵呵。没必要证明我不是吹牛,因为证明给你对我有啥好处?是个腕再来吆喝。
看看maurice和sh2sg是怎么被我纠正的,这算是上了级别的。这两个人早变了名字,现在已经是别的ID了
看32楼:
引用: 挑地名的刺有些无厘头了,不然蔡厝港,杨厝港这些地方都没人住了,厝可是坟场的意思啊。
maurice 发表于 14-8-2009 13:04
兄弟, 你错了, 谁告诉你是坟场的意思. 去作点功课, 查一查!
引用: 厝有坟场的意思,本地的蔡厝港,杨厝港以前其实就是蔡家坟场,杨家坟场。
sh2sg 发表于 14-8-2009
sh2sg也跟着来错. 你们怎么搞的? 即使望文生义也看不出来一个坟场来啊. 厝, 如果跟死人有关系, 那只有几个国民党, 中山, 中正, 经国. 暂厝, 什么意思你们作点功课吧. 不要象这么仁兄在早报上丢人:
居然有人怀疑北京奥运的口号: One World, One Dream(2009-08-08 21:37)
不要因为那里有坟场就把庴当成坟场. 典型的张冠李戴. 新加坡也没有这种说法. 去google一下.
再看48楼
在福建等地, 庴是用的很多的, 都做房子什么的讲. 台湾地名中很多. 新加坡也是通这个意思.
暂庴绝对是比较文言的正式说法, 新加坡是不会用这个意思的.
如果有人看了maurice的引用, 就知道, 蔡庴港的来历是完全福建口语化的, Kang Chu, 演化成 Chu Kang. 没有任何跟死人有关的意思. 先有英文, 才有’庴’, 因此完全可以说通福建台湾方言中房屋居所的意思. 说真的, 一百年前, 你要新懂庴房的意思, 太难为他们了.
误传为坟场, 应该是那里有大众化的坟场, 很多新加坡人在清明都要去. 不是蔡家的, 公共的. 以前很多很多新加坡人根本就不懂汉字, 理解错了完全可以理解.
一年多前 我在哪儿?对不起 还不在坛子里
只是最近要买房 把老帖子都翻了一遍(还没翻完) 觉得这问题可以探讨 所以吱了一声(不是大腕 不敢吆喝)
不提证明当然不代表一定是在吹牛 提了证明对我也不会给你啥好处
不过坚持某观点却不屑为之defence 难免让人。。。。(好吧 随我)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你那是什么之心?我不说了。我真的不屑去找。
人呢,心胸宽阔一点,怀疑这儿怀疑那的,特别是根本根本无关紧要的一年多前的东西,还怀疑的没完了。
一句话 好奇之心
一个对星马史稍有涉猎的人 对于那个英译中的观点
要让他不去问为何有此一说 是很不人道地
老实说 当初发问时的心态是:
“到底这人是随口瞎掰还是被误导 如果是被误导 误导源何在?”
不过既然连激将法都用上还是刨不出什么有营养的东西 还是就此打住吧
还是一句话 纯学术讨论 勿作他想
我看你会不会打住。
我被误导,当然可能。还要找根,你学雷锋也不用作这种没意义的事儿嘛。
互联网上那么多新闻,你看有多少是真的。如果有假的,你是不是也去找根?真不知道是找根还是找茬。还纯学术,这里没有学术,这是论坛
星马史稍有涉猎?说的轻巧。把蔡厝港的来历找到就好了,不要拿其他港的。我只知道不是那个maurice胡说的蔡家坟地就行了。
放心吧 今天看了部电影 叫inside job
您的心境 可以理解 不会再问啦
嗯,厝那个字的意思我那时确实是很主观的回了一贴,可是我tmd立马就自己承认错误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死撑的事我还远没有某些人做得那么执着。
回复 冏冏有神 的帖子
冏兄应该知道珠穆朗玛峰被老外称为Mount Everest 的历史缘由吧
说到死撑 谁比得上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所以 看开点吧
很高兴你终于明白了
你要是能在蔡家坟场这个问题上能撑两个帖子,我就算你一个人物。错成那样,你还怎么可能撑?太抬举你自己了。
你肯定在别的地方胡撑,还骂人了,ID被封了吧?我倒是一点都不知道。
我 ID 封了关你鸟事?你怎么老跟在后面喋喋不休的?这理财版里人人都知道我旧的 ID maurice 为什么不能用,没人象你那样烦的。
一个多义字理解不同有什么奇怪的,我知道厝有坟场的意思,你要是说在新加坡地名这里这个字不这么解释,应该那么解释。那行,我承认我主观了。完了。还要说什么呢?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给你朋友解释一下,厝有没有坟场的意思?
这么多帖子了,还是厝有坟场的意思,我有点糊涂了。您给朋友解释一下
我发现楼上两位不能在一个帖子里出现,俩冤家啊? 咋一遇到就掐呢?:P岁数都不小了吧?
回复 亲爱宝贝 的帖子
本来是zzzz来掐,我当uncle直闪,没想到还有人继续来掐我。
只好寄希望与zzzz来解释一下了
给某人 我都说了我发问是想厘清观念 你要说掐人 我也没办法
若有人真要掐你 你在101楼的发表的奇怪回复早就不知被人掐了几次了
随便举一例:“还纯学术,这里没有学术,这是论坛”
(奇怪了 本论坛有规定不能做学术讨论吗?)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有本事你掐啊,,你给掐掐啊。
关键的错误你当没看见,鸡毛蒜皮的你来跟我过不去,我知道你是这么回事的。
纯学术,你搞个统计帖,看有谁在这儿搞纯学术,同意的你就请上他们,我没有半点意见
回复 orzzzz 的帖子
最近这么忙?连纠正严重错误的时间都没有?
“厝是坟场”,人家继续坚持错误呢,你怎么不哼一声?鸡毛蒜皮的倒是过了一年多了还在纠缠
可以,算给你一个投名状,答了这个,可以跟你讨论你的学术问题了。
如果说有驾车的话,住哪里都差不了太多。。。
你们可以打住了吗?
别没完没了的。
一点点破事都想争个输赢,那是小孩子的幼稚行为。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一年多前的事儿他还要来找茬儿,我不想理他。他还要讨论学术问题呢,比小孩子认真多了
其实,地点很重要。出门就要驾车,现在我自己都觉得很烦。家里不是人人多有车、人人都驾车。而且,人也变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