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了多少选民的房产投资梦. 新政太鲁莽了. 有很多其他方法控制房价, 一味增加TAX,只会让人反感,甚至厌恶….那怎么办?
1,限购,这个组屋的限购已经很严格了。公寓没法限购吧……
2,加税,这个已经这样了。
3,加息,这个最有效,不过这样的话哭的人更多吧…………
当然,加大土地供应,不过这个见效比较慢,政府也要有衡量,总之不会主动让房价跌吧?要不那些已经有房的更不满意了……楼主单存了点
如果等你买了
发现泡泡破了 你是不是又要怪政府没控制了?
另外punggol 的 那边的HDB大多没过MOP 所以他们都不能投资房产呢
所以呢 对他们没多大影响呢方法有得是啊,比如可以把第二套出租的房子(不是第二套房,是第二套用来出租的房子)的租金上缴个人所得税啊,租金的50%上税,不就解决了!
还神马精英政府,这么蠢的招(国人第二套房收重税,打击面太大)都能想出来了,不丢榜鹅东,天理不容!你的这个招数一出,非富豪级的炒家们就不能以租养贷了,顶不住,第三、第四……套房子必被吐出无疑。新政确实不得民心,榜鹅东多的是满了5年的祖屋。很多公民计划着提升拥有一公寓一祖屋的美梦就此打消。
提前拥有2套或者以上的笑了,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突然发现门槛高了对他们不公平,就直接体现在选票上了。完全活该,政府要若用在下的办法就不会有这问题。第三套或者以上的房子,每年的property tax相当于房子市场价的2%,看大家还要不要买那么多房子屯着要选票就要损害少数人利益,照顾大多数人利益
本地人当中,拥有三套以上房子的比例不多,但是他们才是真正炒房的
拥有一套hdb,一套condo,根本不算炒房,这只是中产阶级让钱保值的一个手段而已【政府的立场不过是保护低收入者买的起房屋。】
低收入者现在就买得起房。说买不起的,拿出证据出来。新加坡3房BTO才多少钱,经过政府补贴后,首付才多少?
更别说政府还有提供2房,1房组屋,再不行还有租政府提供的组屋,很便宜。
问题不是低收入者没有房子住,而是这些低收入者不但要有房子住,还要住得好住得大。
我强烈提议,政府应该做个调查统计,究竟多少人是真的3房组屋BTO的钱都拿不出,还是要求太高?选工人党就能改变政策吗?我觉得投WP的太草率了。
WP不是说没有政治野心要替代政府吗?这种P话怎么补选前不说?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对PUNGOL EAST的影响不大,那里选民才3万人,平均2个投票人一家人的话才1万多户。。。这影响真的是微乎其微的。国家利益第一政府公布的只是cooling measure,好像没有立法
这些个cm对每个人都公平么?还不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地,损害或保护某些人的利益本地年轻人太多的选区有挑战
我认识的新加坡人好多支持反对党
其实这些年政府的政策不得力
知道政府难做,但是问题是社会发展了,人民生活困难了,至少比以前难,作为新加坡人的优越感在丧失
老百姓最关注吃穿住行,这四个方面都明显感觉难了上面的思路很明确。 有钱,去炒股,别去炒房。抑制通胀啊。。。最近过年菜又涨了不少~房价抑制手段加税那个不是说暂时措施,盼着早日取消!这个骂的人少
炒股和炒房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在新加坡。一个不动产,一个金融产品,怎么能相提并论?新加坡弹丸之地,哪有那么多地卖呀?能建多少房子?
可股票是无穷无尽的,要多少有多少,股价高了,不打紧,搞个十送十,或配股,股价不就低了吗?凯德置地那么大公司,股价才4元,合人民币才20元,高吗?一手才4千,贵吗?
鞋盒子公寓再小,也得3百尺,现在至少50万一套;没有再小的,能造到1百尺吗?况且URA已经出面干预这种小公寓产品了。
榜鹅东补选,已经证明,本来PAP有微弱赢面,可政府的房产降温措施一出台,反而由于不得人心,而失去了那微弱的赢面,变成惨败。
时间会证明,这些措施既不得人心,又没什么效用,让我们拭目以待![quote]【政府的立场不过是保护低收入者买的起房屋。】
低收入者现在就买得起房。说买不起的,拿出证据出来。新加坡3房BTO才多少钱,经过政府补贴啊?租金不是一直要交个人所得税的吗?难道不用交? 我们讨论税率和福利问题,当然是说利益问题,税务和福利上,只要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就是对的。
这把和富人全杀了或瓜分他们的财产,是不同的问题,这已不是税务问题了。
有合理福利,合理的物价,就是人权和公平。
对富人,只要对他们抽税在50%以下,就算是人道和公平的。
论契约精神,政府和人民的契约就是最大的契约,所有其他契约都得有限服从这契约。
所以,政府必需以照顾穷人和中产阶级的利益为最大行政原则。
对富人,只要税务不超过50%,就是合理的;当然新加坡由于没有天然资源,对富人不能太过分,就在30%以下吧。[童緯強 其实大家只是希望能和以前一样,中学毕业20年能卖三房到四房,大学毕业就公寓没压力。30年前是这样的。]
刻舟求剑的故事听过没有?没有去学学。
世界在变,新加坡一只小船,不能不跟着变。早期新加坡的发展的黄金时代,周围国家都是落后。你倒想着一直有好日子,问问其他国家愿意不。现在全世界一片高通胀环境,你倒想新加坡还停留在以前工资高(相对),物价低的时期。谁不想,政府不想,人们不想?想有个鬼用啊。行不行得通才是关键现代人想要的跟30年前相差太多,世界是这样,中国是这样,新加坡也是这样,但是有人却坚持一直活在30年以前不肯面对现实。所以行动党的支持率就越来越少了啦~思维不同就不要争鸟。谁都不会认同谁细密大没办法,由坏变好易由好变差难;尤其是以前房子便宜领袖工资低,现在领袖工资越来越高房子却越来越小越来越贵,是人都火了。童先生才30岁,世界回到30年前,童先生就不见鸟。问题就在目前人民觉得政府不能和人民同甘共苦。
工资不涨房价涨,国家领袖却高薪养廉。
国家又不是年年亏钱,却吝啬福利。
国家年年赚钱,但GST却一直在起。
当然,其他不说,但说房子;新加坡的土地80%为国有,而且政府之前承诺给人民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故此,至少HDB对学历工资比例,尽量不变是人民对政府的一个基础要求,这是政府自己以前的陈诺。
他们原本也长期办到这承诺,至少一直到某马姓乱臣贼子以前。
之後突然办不到承诺了,自然要挨骂。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政府严重歧视单身人士,这点也会让他们不断流失选票。
很多单身人士认为他们连PR也不如(PR家庭),所以这些人也基本是反对党的贴票了。
HDB目前对单身人士限制很多,在下个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很多向往自由的年轻人都不爽。
这也是为何本地年轻人大多讨厌行动党。某党放了两条狗:
一条带着花红到处派,希望人们收了红包,帮他们咬敌人,却没有人鸟他;
一条想讨好选民,压低房价,同时抵制PR跟外国人买房炒楼,没想到选民还是不买账。。。
放狗想咬人却反咬了自己一口!
看着高兴啊。。。
也不想想,PR跟外国人就是潜在公民群,拉大学费差距、福利差距、胡乱增加印花税等等。。罄竹难书阿!大家在外打拼,就是糊口饭吃,何苦这样为难人?
有一天,当这些人拿到红色IC时,这一票会投给谁呢?
我常觉得,“某人“也不过就是时势造英雄,这样的英雄,摆在别的国家未必能成气候,也是由于新加坡过往的时事,才有今天的传奇,可是时代不一样啦。。。再继续胡搞下去。。。。怕的是~~~江山阿。。。兮~~一去不复返阿。。。
看这个国家,越看越有趣,10几年前刚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政治气氛跟环境,整整落后台湾30年,那时的情况就像国民党执政时的台湾,且看30年后如何变化。
才过了13年呢,反对党就如雨后春笋崛起,年轻人也开始觉醒,版图也慢慢受到威胁,再10几、20年后,那才是真正考验某党的时代阿
别再发布一些莫名奇妙的政策了,人民都不赏脸,徒劳无功。
江山代有才人出?能保江山的才人在哪里?这才是他们应该研究的课题。我觉得你已经严重的往那边去了。
税务和福利,根本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缴税的人和需要福利的人,根本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税务是福利的基础,而缴税的人也基本没什么福利;有福利的人,一般也不怎么缴税引用: 契约精神等废话这些都是国际银行家和金融寡头搞出来骗人骗钱的,我们应该当成废话。
那谁的话都可以是废话了。引用: 最後,瓜分富人的财产并不妥,因为这是杀鸡取卵,应该让他们继续有钱而继续赚钱,但同时把税务加重到刚好在他们的忍耐极限以下,让他们很不高兴却又还不会不高兴到要走的地步,这样就能长期对他们抽重税,比马上瓜分他们的财产聪明得多。
搞共产主义啊。养着富人当小鸡养?有这么蠢的人被你当小鸡?笑话引用: 至于资金外撤的问题,只要立法搞一个资金外撤税,规定撤离新加坡的资金收重税,就行了。不过规定只要是买东西有收据就不必缴撤离税,只有调资金出去而不是买东西回新加坡用还抽税,就行了。^^
你真的是新加坡人?代表大多数?我有点恐怖了。 这好像是在以前的中国、越南等严格共产主义的国家。
就是现在的中国也做不多,难道新加坡会这样做。
好啊,我买,买了奶粉全运去中国大卖。之后呢?买完你新加坡还有什么?整个国家信誉已经被你毁了,还指望什么?笑话
白日做梦!这种想法绝对是白日做梦。我不知道你怎么会想出这种东西的。靠,被禁止卖口香糖,不能随便抽烟的人也很多。
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不满的人多了。但正因为此,新加坡迅速成为发达国家、花园城市
新加坡政府就是敢于执行这种对国家有利的政策才有今天的成果。
当然,你肯定会说今天的成果是大家的,随便你说。也不至于。房价下跌了大家就马上有机会了
但是,新加坡人不是个个喊没钱,怎么可能有钱买房子?我有点纳闷了你们这种情况真的很多的,我们也是这样的组屋情况,好在房子的事情老公90%听我的,我10%听他的,加上之前交过代价高昂的学费,我们终于学懂了结婚,买房都要“凭信心”的道理,—-这个是姐妹一定懂的:)当然,有祷告是信心不变成贪心的保障。。
人家PR两个人贡献国家,以后又至少多一两个下一代贡献国家。你一个人顶人家4个?本来就是大家,没人民配合,政府什事也干不了的。不见得。
穷人,不纳税,享受福利。
中下收入,纳税也享受福利,但享受到福利比纳的税多。
中产阶级,纳税也享受福利。
中上收入,纳税也享受福利,但享受到福利比纳的税少。
有钱人,纳税,不会浪费时间去申请福利。
这样最好。^^
所谓福利,并不一定只是指水电回扣之类的东西,广义的“福利”如高效廉洁的政府、对合法收入的严格保护、良好的治安环境、高等级的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才是富人们更看重的。不会啊,经济学者以外的知识分子还有普遍老百姓的话就不是废话。
共产主义是瓜分富人财富,对富人抽税不算共产主义,只要不超过其收入的50%就行了。
在下说买东西不缴撤离税,意思是说去国外购物,买回来新加坡,不必缴撤离税。
不过把资金调离到国外,就必需缴撤离税,这种Capital Control又不是只有新加坡有,不会影响甚麽国家信誉。
相信国际金融炒家和银行的话的,方是在做白日梦,因为他们基本没有好人。没政府引导,大家还跟中国一样呢。
你这种辩是没有意义的。
CEO说要这样做怎么盈利,底下人不知道该做什么对盈利也不关心。你看董事会需要谁?由pr转成的新公民大多是支持行动党的,现在行动党打压pr讨好旧公民,旧公民不买帐,也让pr心寒,流失新公民支持,脑子进水。普通老百姓就不是废话?废话最多的就是。
你慢慢想你的什么撤离税吧。到那个时候,两国联军就来了,不用八国,美日足够。说真的,不会那么严重。人家把钱全给你就行了,您慢慢用。反正日后怎么发展你是不用关心的。
你的帖子再不理会了。不上路子
I guess 精英政策吧,精英们是不喝黄酒的,了不起吃牛扒时配些红酒。这个问题,思维差别大,不代表其他问题思维差别也大吧?现在是:
所谓中产看不到自己纳的税带来任何福利,买第2套房都被征高税,更别说中上层收入了。至于有钱人,没有后续力量抬轿子了,干嘛钱要放进来?除非没有更好的选择!
大家都不用争论得那么激烈,新政就是既作了样子又多了票子,要从火热的市场里分多点羹,做了[关键词屏蔽]立了牌坊,管你爽不爽,反正钱要进来潮水要涨,不把堤坝修高一点多笼些鱼虾怎么对得起自己。新加坡zf从来都是经济效益至上的,这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不会改变的,所以的其它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作为政党,样子,面子是一定要做的,但在没有实质威胁其统治地位之前,民粹也好,虾米别的也好,根本就不是事儿。最多权衡轻重,不时做点秀。
莫以为我在抨击闪电,我还是它的fance,谁叫我们目前没有太多谈判的本钱,但是还是要警告一下它,不要做尽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新加坡已经不是一家天下的时代了,有些人讨厌你,再怎么样都是讨厌你,新加坡人整体的政治智慧并不高,别以为亡羊补牢能挽回多少人心,保住自己现在的支持者才要紧。
试想多少本来就不爽ZF的人,看到别人,甚至是外国人占尽买房的好处,自己好容易存点首付要同时拥有私宅或干脆离开组屋,又被这样扼杀了,该恨到什么程度啊!作羊的时候,羊圈破烂被狼占了便宜,好容易想通了成了狼,又无缝可钻吃不到羊了,如此悲催的人不在少数。
新加坡的空房率比国内低得多得多,国内3线城市许多房子一片一片地空着,这样的房市都垮不下去,指望政策能让新加坡房价跌的同志们也许愿望太美好了些。唉,对我们江浙人来说,这个就算必需品啊,我们浙江有一种黄酒叫“加饭”,可见跟菜肴一样必须……大
交流是应该的,不过您那个比较惊世骇俗,我胆小,不掺合了烟就更贵了,可是烟好歹算危害身体健康,咱就算政府替俺们着想
黄酒啊,啤酒啊,中国多便宜,年轻人吃个夜宵啤酒喝一箱是常有的事,这里……便宜的专门烧菜的不贵啊
花雕好的6、7快,差的才1块多啊闪电党的这些都是赚钱的能手,一个个即使不搞政治,从商一样赚大钱1、2块的是厨用的,里面有盐啊,不能当酒喝,就是料酒
若在下支持共产主义,应该是主张完全充公有钱人的财产,废除私有制。
在下只是反对完全自由市场,主张财富合理再分配罢了。
也就是合理的福利,合理的税务;对富人税率不超过50%。
难道要有钱人缴多少税就是多少%的共产主义吗?
这不合理吧。这个楼真逗,从房市到股市,从选举到烹饪,从唐僧肉到阶级属性无一不涵盖;各说各的都很起劲你的说法是本人亲眼所见的。我岳父在上海每天一斤黄酒那是必须的,中午晚上两顿,有时要1斤半。他买那种5斤塑料桶装的,便宜,( 当饭吃,所以叫“加饭”对吗?),人都80岁了,身体还刚刚的。黄酒,真养人啊!这样喝才爽本来只是围观的 但是你这个观点太误导大众了····
我真的不知道你如何得到BTO价钱是参考resale的 bto的本质在我个人来理解很像国内的集资建房 只不过统筹主体是HDB 这个价钱理论上说就只是土地相关的花费和所有建造相关费 加上administrative fee···不否认BTO价钱有水分 但是也不能说BTO是参照resale吧 你这样的观点是侮辱了所有做valuation的人····
如果说BTO参照resale的价钱的话 我只能想象出一种情况 – 拆迁 而且这种情况只是把resale value作为参考 而绝不可能完全挂钩··· 如果挂钩的话 这种政府倒了也算了 大家都闪人吧····新加坡从自治到现在从来不是个完全自由市场····哪样没有政府的影子在?不知道你从哪得出完全自由市场的观点…..这个,是相关的。就是参考resale的价格(这个基本考虑了地价的因素),再给十几万的折扣(因此一般新房比旧房还要便宜很多)
resale的价格高,会导致相对应的地价偏高。不过,不管怎样,政府的补助(折扣)还是在那儿的。
其实脱扣也不是一个不可以考虑的对象这个是从价值上考虑的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新组屋实际是一种再分配制度 跟其前身SIT有本质区别····组屋建造有预算 HDB理论上自负盈亏 但是实际上主要还是靠自己收入加政府低息贷款
新加坡土地政策基于 Land Reform + Land Re-distribution 这个很早之前就已经确立了 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 land acquisition Act 本质就是政府已相对低的价钱在早期强制收回大片的土地 而代价就是花钱建房子给那些人住···(Accumulating reserves)
这个法令的本意就是政府协助HDB以低于市价的价获得土地 来保证组屋的土地供应以保障组屋价格 ····而土地的价格是按照附近出售的土地平均价格来定的····
换句话说 BTO的土地价格跟resale的土地价格不应该比 或者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因为resale的土地市场价值很高 但是根本就不计算在内·····没有出售····所以没可比性····私人产业的土地是通过竞拍出售的 价格高的多····
resale的土地价值在今天可能很贵很高 但是理论上不影响bto的土地价格的 因为resale房子还在那 土地没卖啊···唯一有影响的就是土地的估价 ····不知道怎么说 语言能力不好····土地的估价不是看某一片的地的价格的 某一块地的高价会对相近的土地价格有影响 但是个案而言影响很弱···只是在新加坡这个地方 这个影响就被放大了 估价会被提升 但是hdb的拿地方式跟私人完全不一样 没得比啊····resale的房子那块地还没卖 是不影响bto土地的估价的
我个人想表达的意思其实 对sold flat 而言····如果hdb通过compulsory acquisition拆迁重建的话 那块地来BTO的话 resale的价钱就会影响bto的价钱 ····但是hdb现在都没有这样做的····拆迁都是给你迁到别的地方了·····其实你比较下 bto和sbf 就应该了解一点了···而且土地估价这个话题太大了 太多因素了 容积率 土地性质什么的影响太多太大了···
以上都是个人收集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简单翻译和加上我的理解
BTO是以成本定价:特别地价、建设和管理费用
Resale是市场定价:纯粹市场供需决定的一件商品价格,其价格反映地价但是不包括地价
所以两者不具可比性新加坡人被教育得不喜欢喝酒了。比如在下就不喝酒。:P这当然,因为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完全自由市场,否则政府就名存实亡了。
但目前的问题是,政府过度亲富亲商,造成天平严重失衡了。
我们不应该追求完全的共产主义或资本主义,应该追求一个中间路线。
目前新加坡,是太过偏离中间而靠向资本了。在下是反对过度的资本主义,因为过犹不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缺点是相反但一样多的。
所以,在下反对纯粹的资本主义,认为应该走中间路线。
在下不是仇富,是仇为富不仁。有钱人从社会获得了许多财富,本来就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
又不是要让他们倾家荡产,只是让他们多缴一点税,他们如果这么有钱但这么小气,是活该被人仇了。
一个有良知的有钱人,只要不太过分,税多少不是大问题,税的流向还是问题。
在下主张税不多于50%,这是最高顶限,在一般的情况下,或许不必让有钱人缴这么多税,这就得看政府开支了。每天咖啡店里 一桌子人在喝一大堆啤酒 边上还有各种啤酒妹服务的 难道是美国人刚好一半,如果税务超过一半,就变成此人的收入过半要被拿走,所以不合理。
一半应该是顶限,不该超过,50%以下,依照国家财政需求来定税率。支你一招:自己做酒酿。只要时间够久,那就是天然美味的米酒!
只要不去非法贩卖,这个无人能禁止阿。
自己做酒酿,其实超级简单的,5分钟就做好了。连饭都懒得做的,打包也可以。。咖啡店啤酒6元一瓶,还好啦。可以喝喝啤酒的。其他酒有点贵了。这个,实际不是这样,但实际确实是这样的。
新加坡精英确实有个特点:把事情复杂化。华文是惜字如金,这里的却是把事情搞得越复杂越好、一句话要掰成十句话来说。当然,好处是就很严密,但往往普通人晕了。
地价,是参考当时的地价。标准就是resale的地价。你说的那个法什么的,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政府,把这个地–国有的地,作为国家资产。因此,不能“贱卖国有资产”,它的价格必须是当时的市场价格。
地卖了以后(所有的国有地),卖地的钱要进入国家储备(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部分是置于总统的控制之下,政府是没有资格动用的!
至于整个房子的费用,显然要超过resale的价格(地价一样,房子是新的)。而实际是,国家津贴超过10万块,把房子低价卖给人民居住。这样的话,政府要亏本。因此,必须从预算中单独列出来(这部分的钱是国家税收)
因此,地价用中国话说是收支两条线。总体来说,没什么问题。引用: 换句话说 BTO的土地价格跟resale的土地价格不应该比 或者说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因为resale的土地市场价值很高 但是根本就不计算在内·····没有出售····所以没可比性····私人产业的土地是通过竞拍出售的 价格高的多····
是的,很多人说这不合理。地价不应该随行就市、政府却坚持那是“国有资产”不能贱卖,不能用子孙钱。don’t know what to do liao
我不想说这是否合理,但实际是这样子的。关键是政府认为它作了大量津贴,而大家现在认为津贴不够。。。
可以改,应该改。反正津贴了,现在再津贴。可以从国有资产”那部分再津贴20万,然后限定每个家庭只能一次。卖房收益50%归国家。这不就平衡了。不愿意受此限制的,按现行办法执行。
其实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房子。真正买不起房子的人是少数。50%为税率顶限是很简单的逻辑,不是感觉。
税率超过50%,就是自己工作赚的钱,大部分都要给政府,自己只能支配少于一半的收入。
这从逻辑上不合理,而且不可能有人可以接受,故50%的税率是顶限,不能超过。
当然,正常情况下,也不该收到50%这么高,必需看国库开支来定。引用: Resale是市场定价:纯粹市场供需决定的一件商品价格,其价格反映地价但是不包括地价
所以两者不具可比性
这个,是否可比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以后这些房子是很快就要进入公开市场的,相关是有道理的。
以前,这没有任何问题,那个时候津贴足够。现在,resale太高,政府是否应该加大津贴的问题;然后怎么把收益收回来的问题。哦?有意思了,为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还是全世界的人,不都是杀了唐僧吗?新加坡这几年GDP增长在14%以上,跃居四小龙第一,经济发展势头这么好居然还有人不满意的。
那些说台湾好的看看台湾房价多少?!几个台湾年轻人能买房子的?!中国就更别提了!
很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分类
难道PAP看不出榜鹅补选结果证明最新调控cm7太不得人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