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罚金调至15% 中国投资客疏远新加坡楼市 (转)

2月1日,在滨海湾金融中心里,李志明(Warren Bishop)与陈昶维(Thomas Tan)向包括本报在内的中国记者们阐述他吸引中国投资者的计划。   新加坡房地产商正试图让中国投资者继续为当地楼市繁荣提供动力。
  2月1日,在滨海湾金融中心里,李志明(Warren Bishop)与陈昶维(Thomas Tan)向包括本报在内的中国记者们阐述他吸引中国投资者的计划。
  李志明是莱佛士码头房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RQAM)的CEO,陈昶维则是住宅项目部市场总监,他们负责营销和管理这个占地3.55公顷,拥有3座办公楼与2栋住宅楼的滨海金融中心项目。他们正在设法向中国投资者推销预计于今年年中竣工交付的高层豪华公寓。
  但这并不容易,新加坡政府近期推出政策组合拳降温房市,尤其是限制国际投资者购房的局势下,他们要想吸引中国投资者出手,必须首先打消他们对新加坡当前房市的众多顾虑。
  李志明解释新加坡楼市将长期走强的三大理由:首先是低于2%的年贷款利率;其次70%的华人人口能提供更好的文化认同感;第三,“学区房”概念满足部分投资者送子女到新加坡就学的需要。
  新加坡的房价目前已较2009年时的最新一次低谷跃升了59%。为了抑制房价,新加坡政府从2011年12月起,对大多数在新加坡购房的外国人征收相当于房价10%的“罚金”,此后中国人去年在新加坡的购房活动明显减少。
  据报道,中国投资者2011年一度成为购买新加坡房产的最大外籍群体,占2011年上半年外籍买房者总数的32%,远远高于2007年的8%。
  不过,据全球房产咨询机构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2012年,中国人购买私房的成交量较2011年下降了42%,在新加坡外国人购房成交量当中占比22%,跌至第二名。马来西亚人以26%的比例夺回第一名。印尼人第三,占19%。
  一位最近移民新加坡的香港人对本报介绍,新加坡大多数当地人都能够申请到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所以房地产市场主要受国际投资需求驱动上涨。这也是新加坡政府大力开出“罚金”限制外国投资者购房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新加坡政府再次“严打”国际炒房客,将外国人在新加坡购房的额外手续费从购房价的10%调高到15%,前往新加坡购房的中国人自然也逃不过这一“罚金”。
  重罚之下房价涨幅有所放缓。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的数据,2012年私房价格上涨2.8%,低于2011年5.9%的涨幅。
  但李志明对政府房市调控的效果有所质疑。他说,2011年要求外资购房者额外缴费10%是新加坡第五次变更此类政策,但结果2012年新加坡房市仍然继续上涨,以他负责的滨海项目的预售情况来说,2012年反而走强,外资购房者比例反而上升。
  李志明说,今年将“罚款”比率从10%上调到15%,算是第七次政策变更。他并不认为这会吓退外国投资者,反而会促使一些投资者加速购房——抢在下一轮政策变动再次提高“罚金”之前出手。
  陈昶维说楼市还要看基本面,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政府希望将人口从当前530万增加到600万,这表明房市将长期向好,虽然不一定能像前两年那样大幅上涨。李志明是莱佛士码头房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RQAM)的CEO
房产商就忽悠吧。去年仅仅2.8%的涨幅,又出台了更严厉的新政,今年涨幅会如何,有涨幅at all? 对海外投资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除了刚需和转移资产的,从投资角度讲,在供给量小点的中国二线城市买入才是王道。新加坡的房子就留给马来人,印尼人来抢吧。中国人,机会太多了!真是买涨不买跌.越涨越有人买.一旦跌,就观望不动了.就冲这学区房概念就知道那家伙的人品不咋地
新加坡入学政策摆明在那里,学区房跟外国人有什么关系?完全正确,中国人都这样。
实际上,2012年年初到10月份一直都是观望阶段。那会成交量极低。如果能像楼主一样看到大势所趋,在那时候买入,岂不比现在恐慌性购入强百倍?所以楼主的国际化视野,眼光还是很令人佩服的。
现在国内的论坛,就缺乏这种国际视野。不明白政府怎么统计出去年涨幅2.8%的,凡是下半年特别是年底看房的人,普遍都会觉得比年初最少上涨10-15%.数字就在那里,而为什么是那个数字就需要我们动脑筋去分析了。
当只是使用一个数字来代表涨幅的时候,这个数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认为,原因就是政府统计的是整个城市的成交均价。去年热点地区成交少,高档私宅成交少,所以成交均价偏低。具体看某个大众化私宅小区,可能增长了10%到15%。不冲突。现在还是恐慌性购入?中国人来新投资房产,赌的不是房价的变化,是汇率的变化。房价不出现大的危机或复苏也就是3%上下浮动,汇率4.8和5.2差的就是10%。各个区的涨幅不一样
很多豪宅基本么有增长
ocr的condo长得比较凶猛学区房,接着忽悠。今天到牛车水换钱,看到一个小兄弟100万人民币要换新币,我就问他为什么换这么多钱过来啊,他说买公寓,我问他准备买哪里,他说先换钱过来,买哪里还没定,靠近地铁站就行。
可能买气还是很旺的。这三条理由给的一条比一条无耻,忽悠的技术太差,我这种智商的都懒得反驳。
欧美日暂时消停了就找中国人来托市。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