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陪读妈妈准备去“闹事”了。请看:
[color=Red]给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和胡锦涛的申援书
尊敬的大使馆各部门领导:
我作为2001年就来到新加坡陪读的妈妈,作为一部分陪读妈妈的代表,现在向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申援,希望下周11月10–16之间,同我们尊敬的国家主席,党总书记—胡锦涛见面,阐述我们8,9年来,因着新加坡政府“允许小留学生读书的同时,妈妈持长期社交准证可以在当地工作”的条例,成千上万的中国母亲,带着孩子陪读,却接二连三地受移民条例变化而影响孩子学习,影响妈妈们就业生活,母与子处于不能生存,不能做孩子成长学习的监护人。
为此,我们想向组织表达广大妈妈的心声:
第一:希望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停止向母子无pR身份的陪读妈妈拒签;
第二:希望与新加坡政府协调,来本地居住满3年以上的陪读妈妈无条件发放pr身份;
第三:希望与新加坡政府协调,取消对陪读妈妈申请工作限定的外劳配额;
第四:希望与新加坡政府协调,对“未持工作准证而非法做工”,在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等各部门,
取消其“黑名单”档案,以免影响大人孩子在本地今后出国,移民,工作申请与提升。
此致
敬礼!
申援者:中国陪读妈妈
2009年11月6日
胡主席,陪读妈妈和孩子欢迎您!
明天中午11点,我会在城市大厦出口,(ns25city hall)白色大教堂的玻璃门等大家,30分钟后一起走向新达城。为了突出喜庆,建议统一红上衣浅色裤子;
热烈欢迎胡主席到访新加坡!这是我长居狮城8年来,碰上的元首级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因此受惠不菲,才有机会带孩子出国来新加坡读书,期望培养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明天有事不能来的妈妈,我后天早上10点会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它位于乌节路地铁站(ns22)的东陵路。
明天,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就隆重召开了,是新加坡人的骄傲,而我作为旅居在新加坡的中国人,能有机会看到娘家人看到胡主席,当然兴奋了!当然要去欢迎欢迎!
预祝大会顺利!成功!
到谈不上什么闹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依照自己的意识去做事,在下也是佩服
他不是来办这事儿的。。。要是有的谈,大使馆早早就可以根新加坡谈了,还会等到现在。。。
不过陈情也是好的。。。是该借机让新加坡媒体报道一下…
我也是陪读妈妈,不是PR.但是我感觉是不是要求有点过份了,来三年的就可以无条件的要求新加坡政府给PR不现实.我曾经看过一篇本地人的报道,大体是这样说的:新加坡政府没有邀请你来这里带孩子读书,既然来了,是表明你有能力在这里生存,在来之前有存款的担保额和收入证明.就向如果有人到中国带孩子读书,到中国消费,中国人还提供给你工作?还提供给你无条件中国永久居住?怕是不太可能,除非你是尖端人才.但要是尖端人才到那里都是受欢迎的.要知道许多中国人还找不到工作,是不会给在中国的外国人再提供工作的吧.反思,新加坡政府也是保护自己的国民的.目前经济危机,他们的人有的失业,有的找不到工作,还会给我们陪读妈妈提供工作?我想不太可能,不要一相情愿了.妈妈的责任是照顾好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妈妈带他们是不容易的,所有的事情一个的承担,远在他乡的父亲一个人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让他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好好的读书我们做妈妈的就心满意足了.
你跑到北京住10年,试试看会不会给你“北京户口”???
想出风头也不是这么出法!!!
做人不要太过分,特别不要为难国家主席。
想住三年就拿PR的确不现实。但是孩子18岁前在新加坡读书,应该有妈妈陪伴和监护,是合情合理的。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现实的事就不要做了,劳而无功,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连现在的待遇也没有了。
一点都不现实,还丢中国人脸
太可怕了,看看以下的欢迎词吧:
凌晨3点终于想好要写横幅及竖条的内容:热烈欢迎胡主席到访新加坡!
胡主席,陪读妈妈和孩子们想念您!
胡爷爷,祝您身体健康!
中国陪读妈妈祝APEC顺利召开!
陪读妈妈问候胡主席!
胡总,您真帅!
陪读妈妈辛苦了!
陪读妈妈—-母爱伟大!
我小睡3个钟,6点起来,铺开红布笔沾黄油漆,将欢迎词写好。
来到中国大使馆,与保安交涉,请出了值班的大使馆参赞。他对我们欢迎胡主席的热情,表示赞赏。由于胡主席的外交日程安排非常紧,不能来大使馆会见你们;不过,我们大使馆一定会把你们的欢迎词条幅转交给胡主席的代表团;谢谢你们陪读妈妈这么有心。只是今年新加坡政府才修改了“国家安全法”,警察看你一有动作,根本不管你是反对还是欢迎,先抓了才说。因此,你们在这敏感区是禁止等候,长时间在此停留的。
我要求大使:我们来欢迎的热情很高,见不了主席见见代表团也行啊!我们还有给主席的声援书呢!大使说人家来的工作人员人手有限,如有信我们可以转呈。想想也是有道理。
于是,在我们的要求下举着布条满满磨时间,借口在大使馆门口照相让路过的车辆行人能看到我们挥舞的手。
半小时后我们又不甘心就此离开,推说还是要亲手将东西交给大使并想说说信的内容,大使考虑一下后让保安放我们进入二楼的接待室。
在大使和另一位参赞的询问下,我们把陪读妈妈目前碰到的新困难—-身份问题居留问题一一顷诉,对于要求,两位大使官员说会以大使馆的名誉,跟本地政府沟通,协商,我们想什么就要什么,那要看对方的意思和作为。(这点我心知肚明。)17号我们开始办公,这几天再重新写份材料,我们去和有关部门交涉交涉。试探性的问我:假如让你们留下来,不能工作行吗?当然不行了!那样就有三分之二的妈妈会受影响。因为当初她们是在新加坡政府允许工作的情况下来的,而且薪水不多每月都几乎花光,无法积蓄,孩子也是中三或理工或初院,就差几年孩子就成材了;如果这样一走,孩子又不具备赚钱的能力,不就半途而废了嘛!。。。
毕竟他们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努力了,给他们一点鼓励和信心吧
楼主能替陪读妈妈声援,真是感动,支持你!
自己的诉求当然可以表达,只怕效果恰得起反。
一个国家的政策,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反对做出调整。更何况我们是外来寄居的弱势群体。
祝福大家好运。
为什么总是有人弄不清自己的状况就代表别人呢?即便你在这里住了20年,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而无权代表这个群体!
虽然没有亲见那红底黄字的条幅,但条幅上的措词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书者想啥呢?
你就是普普通通的外国人,无论你来此地的方式如何,无论你在此地的状况如何,你都应该放下姿态,入乡随俗。即使大国的使馆也应该尊重所在国的政策,而无权左右他国政策。
一个国家对其政策的调整总是基于一定的形势,这是无可厚非的。陪读政策也是如此。陪读政策的出台只是为母亲与孩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空,仅此而已。怎样飞,飞多高,飞多远,取决于个人的能力。
本人陪读6年多了,至今也弄不懂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总是请愿、陈情?为什么打着“陪读妈妈”的旗号?为什么提出如此要求?为什么总是给人很赖的感觉?
好好想清楚自己的状况吧,如果感觉飞不动了,就别难为自己。
完全同意楼上的说法.
可以发声让新加坡政府调整自己的政策,但更多的应该是想和做如何适应。我们更多地应该体凉新加坡的难处,
如此小的国土,如此匮乏的资源,已经容纳了这么多的人众,要是在一些国家,早就成为搞不好的客观原因了。
按说新加坡允许陪读,已经给有志从小出国学习的孩子提供了归宿或跳板了,我们应该感谢新加坡领袖人物决策的前瞻和英明,真正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我们不应该给她要求太多………
回复 17# 心静自然凉
顶17楼!!!
可见理智的也大有人在!可怜一些人动不动就代表别人,而一些人莫名其妙地常常被代表了–还是被少了根筋的人代表
在人家家里,安分守规很重要。
说的好,不能以点代面,心情能理解。没有谁请我们来这里,再苦、再累、再难,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
但是政策的变化不是自己可以承担的。
摆脱各位了,看看你们的“声援”,“请愿”吧,标语不像标语,条幅不像条幅,字迹又……” 胡总,您真帅!”对我们的领导人尊重吗?
有哪次是成功的?不要再闹了,国家领导人来这里是处理大事的……
希望现有的陪读妈妈们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在别人的国土上就要尊重和了解别国的国情,不然, 连最后的既得利益都会被“闹掉”, 到时候才后悔莫及啊!!
说的对!支持!
[b]这些人,可能别有用心,国际上反华势力还少吗?大家不要上当。在别人的土地上最好安份一点,少丢人现眼。
我孩子看了照片,笑说,像上访的。
元芳:你根本没资格代表,有时间好好练练字吧。
别说这条幅是给胡主席的,就是给乡长的也不能整这样的。
如果我是胡主席,一个不少把这些人全带回国“既然陪读妈妈在新加坡生存都成问题,那就回国,赖在这里给新加坡政府添麻烦,给中国政府抹黑”
中国不是最厌恶他国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吗,为啥陪读妈妈要求胡主席去干涉新加坡的内政?
请愿行动是在申请PR,都已经想拿别国的永久居留,不愿意回国了,胡主席能帮助这些“叛国者”吗??
我不支持她们这种偏激的想法和行为。
[不过我还是佩服她们说做就做、敢做敢为的胆量和行动。
回复 27# 有雪的冬天 [/
我家的两孩子本也准备来新读书,所有的准备工作全做好了,11月26号的机票都订好了,老公就因看
到新加坡,澳洲的私立学校倒闭的新闻,现在说啥也不准我们出来冒险了,他宁愿我们的孩子在国内过平安,平淡的日子。他不愿过那种担惊受怕,亲情分离的日子。当然我们的经济能力在新加坡也足够四个孩子上十年学都没问题的,可就是他不愿离开中国。
我应该怎么办呢?
回复 48# 228726574
“我家的两孩子本也准备来新读书,所有的准备工作全做好了”—学校也联系好了?是政府学校?如果是政府,新、澳私校倒闭的事实不能作为你们不再想来新的理由。
你们开始又为什么想来,那时你老公是什么态度?
至于夫妻情感方面的问题我不好多说,建议你们看看我最近发的相关回复,因为我与你们有相似的问题。
个人决定经济不是问题,来新加坡读政府学校,应该没有问题,主要刚来这里没有朋友,但是孩子比较容易,很快有新的生活,倒是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来了以后,心里比较孤寂,生活上怎么说都有落差。
至于夫妻之间的情感不太好说,一般如果男人负得起责任,老婆孩子不会吃苦,没有大碍吧。
还嫌我们过得不累呀?你们是不是吃饱撑得! 我们的新闻很多啦,不要再加事了!
回复 52# 有雪的冬天
现在老公就怕我们上当,他认为新加坡的旅游及留学政策是针对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来决策的,不会给你外国人占有太多好处的。
每个国家甚至个人做事都是先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这是一定的。至于会不会上当,我觉得不好说,首先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下了,第二个就是多看多听,至于政策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我们可以操控的,所以把握自己就是我们的全部了。
是的,新加坡的留学政策首先基于新国选民的意愿。如果选民认为政府的“旅游及留学政策”对他们利大于弊,这个政策就可持续。
最近关于一个拿了PR的中国女子的言行,可能会对不少新加坡国人有感情上的不爽,也闹得沸沸扬扬,政府可能不得不顾及选民的情绪,调整留学政策,当然经济不景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加坡的的各种吸外国人过来的各种政策都是为了繁荣自己在世界经济上地位,岛国没有别的什么资源,我个人认为既然需要我们,那大家其实就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存在的、一种互相不能分离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新国政策也好,民众也好,歧视你们的“上帝”就会受到惩罚,那象我们国家,对外国人不管那些方面都是优于国人的好客态度。
前面一部分我很赞成。后面部分我有不同看法:
“歧视你们的上帝就会受到惩罚,那象我们国家,对外国人不管那些方面都是优于国人的好客态度。”—-新加坡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民选”,他们必须优先考虑选民的利益。他们的“上帝”首先是选民。
以前我听过这么一件事,说是中国一个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党政领导亲自带着外商去看征用地。第一天,外商看上了一块地,党政领导现场拍板,“就这么定了。”
过了几天,外商说,“我找风水师测了测,说上次那块地不好,我想换另外一处。党政领导又现场拍板,“好,就这么定了。”
这种“对外国人不管那些方面都是优于国人的好客态度”,从现在看来,会造成多少血泪斑斑的拆迁悲剧呀。
你认为新国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选民的利益又是来自外国人给他们创造的,明白吗?
新加坡的成就来自十几代移民的创造,“移民”与“外国人”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
一国的经济发展不起来,民众的利益何在?政府应该让所有选民知道,自己国家的经济又凭什么发展起来,不要又想繁荣,又要歧视外国人,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强大起来了,我们中国人不再是去外国讨饭吃的了,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已离不开中国了。所以外国的政策也应该制订得好客一些吧。
别说外国人了,你可以想一想中国长期以来一些大中城市制定的对待外来人口(包括农民工)的政策吧?现在中国各城市的高楼大厦,哪个不是农民工亲手建的,可他们得到了多少,他们能否像新一样,都有自己的政府组屋?
在哪里都一样,外来人口都会比本地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可达到目的..为陪读妈妈加油!
这些年的国家对民工的政策还是改善了不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我泱泱大国,各种关心民生的优惠政策怎么可能象小国那么容易解决呢,就算中国决策者有现在这份心再加三头六臂、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我想在我们的下一代民工住上别墅是没问题的。
我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是:自尊、自强、自立,在哪里都应该这样
怪不得最近陪读政策这么紧,唉!要丢人回家丢去,在这儿连累无辜.
处事方式,思维,习惯等等的不同的确不仅闹事,还会闹笑话的。
我很支持闹事,每个人都有表达诉求的权利,除非你不把自己当作人看待,自己无视自己的人权相当于把自己不归于人类。最近美国的维权组织控告美国移民局给华人的配额少,反对的闹事的人请你去看看别人是怎样把自己当人的。如果当初不是很多华人和华人政府的国家向美国提出控告,美国在移民政策上歧视华人,不给华人绿卡,难道今天美国会给华人开一扇移民窗吗?!别人国家别人做主,一幅“我为鱼肉,人为刀粗”的模样。这就像以前亡国时期的垂死中国人。
好比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并非他们想要做“鱼肉”,是局势把他们推到了砧板上。我想没有人会愿意做“鱼肉”吧。
这标题怎么看着这么别扭呢
真是丢中国人的脸,没能力就不要来这块土地了,看她们是到更年期了,没脑了…….哈哈
回复 77# YAO1998
中国人的脸都是你这类给骂丢的,更年期的就是你这类乱咬的。
我觉得元方的本意没有错。如果你只代表你自己,那你的行为无可质疑。想代表陪读妈妈这个群体,应该是被大家公认的选举出来的。
我时常提醒自己;自尊\自立\自强
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