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房屋】读早报:金管局严防 房市投机行为

整篇转载早报的文章,想问问大家是如何解读的?:P

金管局表示,如果经济增长比预期的来得疲软,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房地产买家和投机者可能会面对资本损失;反之,如果经济复苏继续下去,利率最终会上扬,并抬高融资成本,对那些过度借贷者来说会产生严重后果。

随着我国走出经济衰退,利率预计会维持在低水平,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仍有可能增加。金融管理局表示,到那时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金管局在每年发表一次的金融稳定检讨报告中指出这点。金管局说,考虑到仍不稳定的经济复苏,这些措施的本质和时机要有所权衡。

  金管局在报告中说,私宅房地产的需求从今年第一季开始复苏,并出现了强劲的增长。虽然房地产市场的反弹可能看上去与国内经济展望的改善是一致的,但目前的低利率环境可能也起到了作用,降低了房地产融资的成本。

  如果不受限制,随着更多的房地产买家和投机者进入市场,这可能会导致需求和价格的不断上涨,并让房地产市场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风险。

  金管局表示,如果经济增长比预期的来得疲软,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房地产买家和投机者可能会面对资本损失;反之,如果经济复苏继续下去,利率最终会上扬,并抬高融资成本,对那些过度借贷者来说会产生严重后果。

  政府已经宣布了一些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措施,包括在明年上半年将政府售地计划的正选名单(confirmed list)“解冻”,同时增加备售名单(reserve list)上的地皮供应,取消所有私宅项目的利息承担计划(IAS)和只支付利息计划(Interest Only Loans),以及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与房地产相关的援助措施将不会获得延长。

  金管局表示,随着我国走出经济衰退,利率预计会维持在低水平,还不能排除新一轮投机行为增加的可能性,因此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的降温措施。

金管局也在报告中指出我国金融系统所面临的另一个风险。金管局说,随着各国政府准备退出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转向由私人领域推动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挑战。全球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然不确定,任何负面的冲击将影响新加坡经济的表现。

  如果经济复苏出现停顿,企业盈利可能会再次承受压力,企业融资会变得更困难,失业率会随之上升。对消费者和企业偿还贷款能力造成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影响银行资产的质量,使得不良贷款和坏账的准备金增加,贷款增长可能再次放缓,拖累经济复苏。

  本地股市自今年3月来出现回弹,金管局指出,一些评论员和投资顾问表示,由于企业盈利并没有出现全面的改善,本地股市可能回弹得太快,增长前景的重新评估或风险承受能力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

  不过金管局指出,整体上,这些挑战预计不会显著削弱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全。我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和健全的金融系统,能够帮助我国应付可能出现的负面风险。


呵呵,好吧,我先说说我的观点.

在目前的疯狂的房屋市场里面,我看到好些极度疯狂的人。有些工薪阶层的人,用各种手段,贷款买5、6套甚至15套房子,而且全部都是贷款买的。
无疑,这些人就是在赌市场会继续往上,而不会与之相对。

这么做的风险在什么地方?
就是粗体字的这部分:
如果经济增长比预期的来得疲软,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房地产买家和投机者可能会面对资本损失;反之,如果经济复苏继续下去,利率最终会上扬,并抬高融资成本,对那些过度借贷者来说会产生严重后果。

Profit Margin已经很小了,而风险非常大。现在来借贷炒房,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工薪阶层的人,如何贷款买5、6套房?哪家银行肯贷给他们?

房产投机早就出现了,一大堆人买老鼠公寓的时候是最疯狂的时候,现在其实稍稍静了一点。金管局现在放话,我当他在暗示利率要升了。


说的明确一点,不管经济数据好坏,政府的干预是影响房地产价格走势最大因素,市场必定降温,价格也肯定会下滑,这是毋庸置疑的。


每个月收入6、7千的家庭不少吧,他们算工薪阶层吧?
事实是,有很多办法能拿到的。


银行贷款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不相信月入 6,7K的家庭能拿到2套以上的私人房贷。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真要有哪个金融机构敢这样放贷,最大的风险其实在银行那边。


回复 8# maurice

    每个月平均八千元收入的家庭只适合购买政府组屋。而政府租屋不可能5,6套的买。


能说说6,7千月薪的人怎么贷款买到5,6套甚至15套房?


我也觉得不能理解。
工薪阶层的人,怎么贷得到2套,3套,4套甚至15套的款呢?


年薪30万的,想贷款买第二套房子,银行方面回复说:”NO WAY!”.

这是我们最近的经历,我们不是公民也不是PR,或许不一样的待遇.


    什么是老鼠公寓?


怨不得这几年银行一家连一家倒闭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样也贷不到款,请问,你们要向银行贷多少啊?


老鼠公寓我想丁丁指的是那些很小的STUDIO 吧,真的很小…

BTW, 年薪30W 的贷款买第二套公寓除非是之前买的很贵,或者要买的很贵,我算了算30W年薪的至少可以贷到200W或者以上吧?如果是PR或者公民的话。


最好等那些贷款抄期房滴人top时拿不出钱,一起组团捡便宜去


多炒炒好, 破产的多了, 公寓低价卖, 会有更有钱的去抢购


回复 1# 雨茜

新加坡私人房地产是不会大幅下降的。 HDB 能为祖屋降温,通过投入更多的HDB 房子。但这么多新移民都要从二手市场买房子,能降下来吗?

感觉新加坡房产,特别是HDB 房子并不比北京上海的贵。更不用说香港了。因此价格不会下降的。


如何买到5、6套的?
月薪7K左右,年薪算上Bonus有100K左右。
1套租屋,其余的都是私房。大部分都首付20到30左右。总共的贷款额在100多万。钻了一个空子,就是几套房子同时买的,在不同的银行申请不同的房屋贷款,所以,已有的贷款在每家银行都是0.

15套的不是工薪阶层了,是一个还算比较有钱的。


还在瞎掰


新加坡私人房地产是不会大幅下降的。 HDB 能为祖屋降温,通过投入更多的HDB 房子。但这么多新 …
松岩 发表于 14-11-2009 00:33 [/quote]

现在没有新移民了,最近申请PR的通过率不到1%。


我还是没看明白,20% 首付不是在签合同时要自己给的吗?怎么没签合同的情况下,就去找银行贷房价的20%?你说的是以前有所谓 IAS 和 Interest Only Loans 下的做法吧?

再说了,几天内同时买几套,忙着跑银行申请贷款,这个时间要拿捏得很好了。这些个例,不会被金管局当作投机的表现。


    虽然移民门槛提高了, 但能拿到PR的,是各方面条件比较不错的,比如,底薪高,或者本地大学,或者投资者, 他们买房的能力比以前薪水1800拿到PR,的买房能力要强。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说,他们可以慢慢吸引人才确保是新加坡需要的。


本人潜水很久, 有个感觉 那个叫雨茜的是有点瞎拌胡说不仅是上述的观点,在其他的贴上疑有蛊弄玄虚之意,不知他有意还是无知。


是不是让那些想房产投机的人到你那儿得到些如何向银行寻求贷款来购买5-6间的私人公寓投机你可以为此多开几个讲座-$$$$$$


    条件这么好还被据,看来政府知道组屋涨太多了,所以据些条件好的,让你们只能买私人房产。:)


  这个钻空子是可能的,不过首付20%+Stamp Fee可是要先付的。5套就算都是MM,也要S$250W左右,首付得50W左右。年收入100K的家庭能一下拿出50W现金,很不一般。也许有什么其它收入。


跌吧跌吧,我也支持跌


有些薪水高的,可能是时间短问题。 有很多事情说不清的, 只是PR门槛提高, 带来影响要看明年经济表现。总之一点, 只有低过估价,房子才会跌,如果COV,从3万跌倒1万或者5000, 只能说房价稳定的涨。 我不看好HDB会跌,只是看房价稳定的上涨, 但不会那种COV一下子猛涨,估价大张的局面


我是在说我的亲眼所见。


    我认识的一个本地人,收入一般,月薪才4000+++,老婆没有工作,女儿小学,已有一套组屋,但是有做大生意的叔叔做担保,问大华借了200w去买3套公寓,大华还嫌他借的少。。。。。。。。。让俺郁闷了半天。。。。。。。


我同意,而且,讲得有条有理!~
^_^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点,我还没有从这个方面想过。
是否说,量小但精,消费力强呢?
是否也说明,HDB5房以上,Condo和 Private Property还是有一定稳定的需求呢?


    自做聪明,整个一缺心眼


    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打工一族,却有几套房产的


    不必介意,有些人就是少见多怪。


    赞同你的观点, 欣赏你的回帖,言之有物,一针见血


    白天不懂夜的黑,穷人不能理解富人的思维和做法,正常


一个月入9K多的也被拒。
N多的NUS, NTU毕业生被拒。
看来人口饱和了。


回复 40# 八卦大王

    :handshake


一天,一个工薪家庭(月入7k),看着火爆的楼市,想炒房投资,哦,不。是投机。G想,一不做,而不休,咱就买个5,6套condo。
算了算,每套70w,5套就要350w啊,借80%,那可是280w啊,就算是最低的利息1.6%,35年,一个月可就是8700块一个月。要是引用政府的规定,月供不能过收入的51%,那可得17000的月收入呢。扣掉工资,还差10000的收入呢。

ok,G想了办法,买A的房子的时候,拿到A的地址,ic,然后找了个远房亲戚A1的ic,自己做了一份租约,说A把房子租给A1,月租3000,租期两年,然后花了己百块,去IRASstamp,嘿,就合法了。依照此法搞定了B,C,D,E。哇塞,5套房租呢,15000的租金收入,租期还大过1年,所以,银行按照70%来算,那就是10500的月收入哦,比需要的10000还多了500哦。嘿嘿。于是G就凭借着这5个租约合同,搞定了贷款。哦,还有个小插曲,当G告诉那个banker他要这么做的时候,banker马上说,你做什么不用,也不要告诉我,我只需要你给我租约和政府stamp fee的收据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我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G还发现,他告诉屋主,告诉自己的亲戚的时候,大家似乎都约好了,都是那句话,你做什么不用告诉我,我什那么都不知道。

哎呀,这个世界有一种颜色叫做“灰色”。这个世界还有一句话,叫“富贵险中求”。

以上纯属生活经历,杜撰与真实参杂,请勿对号入座。


房地产,无外乎captial gain 和 rental gain。

投资的人,请看重一下rental gain。投机的人嘛,呵呵,自然是超看重captial gain了。
量力而行,买的时候,想想如果遭遇96到05那个艰难岁月,你是否依然有能力持有,能坚持到07大牛市。如果,可以,你就是投资客,而非政府打击的投机客,呵呵。

富贵险中求,毕竟有个险字。投资的人,是求小富,而不去涉险的人。


好个“富贵险中求”。。。
确实。。。要致富就要有点冒险精神。。。
想当年我妈炒楼的时候也是这样。。。
不然一个工薪阶级,哪里买得起整百万新币的房呢。。。
要发达总是要冒点风险的。。。


呵呵,言辞犀利,但有理,同意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你是要拿5套还不属于你的房子的房租的合同去让银行帮你成为这5套房的房主,还是要先成为5套房主再有可能拿到租房合同再去说服银行替你还剩下的80%?

这20%x5 的首期如何“灰掉”,我实在想不明白。


他那租约是原屋主和所谓的房客之间的,但可以向银行证明他要买的房子是有投资回报的,
首期需要真金白银


同问。就算你有出租合同,每月多一笔租金收入,但同时你也要支付贷款,所以净收入未必有多少。银行如果连这个都不会算,无语。除非同时向多家银行贷款不同的房子,技术难度很高呀。将来一旦租金不能偿还每月贷款,结果可想而知。这可不是一般工薪层可以玩的。再说那么多首期的真金白银可不是那么容易攒的。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发生,大家心知肚明。有时候放下得理不饶人的气焰,给个台阶,反而可以锻炼自己宽容的胸襟。


我说了,我讲的故事是杜撰的.真实的案例是贷款到第三套房子时,银行就要求30%的首付了.

几个常识:
1.condo的租约是可转让的,可计入买家的收入。
2.银行对于租金收入,一般来讲:condo的租约剩余时间大于1年的,租金70%算作个人收入,大于6个月的,50%算作个人收入。
3.本地银行通常的借贷标准是总月供不可超过月收入40%,政府的规定是51%。某些外国银行在07年的时候就是51%。


理论数据都会算,但实际操作几乎不可能。
这种想以小搏大、空手套白狼的方法,当入乱世,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但新加坡不是乱世,一切都太有序。除非是来路不明的,国人的钱袋子几斤几两,政府太清楚了。李资政说了:“我们不是傻的!”政府很强,规则由他们订,小鱼小虾玩不过的……银行、律师楼,是政府重点看护对象。这2者乱了,房市会大乱。你想政府会让他们乱吗?


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你家的车贷要是还没还清,都会影响房贷30%。现在贷款当然不至于这样苛刻,但一个纯靠收入 6-7k 的家庭,就算他还清了 HDB 房贷,也贷不到2套以上的房贷。除非他以其它的东西做担保譬如自己祖传的物业,或者家人以他们的物业做担保。但这就不是简单 6-7k 的事了。

上面说的那些钻空子的方法,我相信确实存在,再严密的法律都有漏洞。但是你要是把个例引证为引起政府警告的大众行为,那就太言过其实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