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股票】关于股市中的“老鼠仓”之传说

老鼠仓
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 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的特色就是无庄不成股,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券商是庄股中的主力队员,利用自身具有融资的天然优势,从社会各方面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坐庄本来是为了赚钱盈利的,但券商坐庄很少有真正赚钱的,原因就在于券商把股票拉升后,大量底部埋仓的老鼠仓蜂拥出货,券商又在高位接盘。这样的结果就是券商亏损累累,老鼠仓赚个钵满盆满。这便是当今券商被掏空的主要形式。

其实,老鼠仓就是一种财富转移的方式,是券商中某些人化公家资金为私人资金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与贪污、盗窃没有区别。著名的垃圾股也是著名的庄股东方电子和银广夏,不知道使多少老鼠仓神奇地变成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那他们的钱从哪儿来得呢?看看中经开最后亏损累累、资不抵债的下场大家就明白了。中经开把从中小散户那里骗取来的钱、融来的钱、客户保证金再加上自己的老本,一股脑的全转老了老鼠仓的帐上。

建”老鼠仓”违背职业经理人的一般诚信原则,是严重的职业操守问题,并涉嫌犯罪。证券交易员的亲友预先低价买入股票,然后公司再建仓拉升该股票,故”老鼠仓”不但没有风险,而且还能获得高额回报,但它损害了公司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导致所服务的机构严重亏损。德隆事件就存在严重的”老鼠仓”问题。据说,当初参与”老鼠仓”的某证券公司高管亲属获利近千万,全部套现,而德隆系股票崩盘导致至少两家证券公司倒闭和多家银行等机构损失数百亿元。
基金是受托理财机构,”老鼠仓”问题将危及其生存根基,更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法律专家建议,对基金经理人如此违规行为应该严刑峻法。一经发现,监管部门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市场禁入,并追究法律责任,并对公司进行通报。
“现在各公司一旦发现交易经理有建’老鼠仓’者,只对情节严重者采取辞退处罚,并未追究责任并上报监管部门。基金公司更是为其声誉而极力掩饰真相,致使其成为行业潜规则。”某券商首席分析师表示。
“建’老鼠仓’最核心的动机是利益驱动,所以对基金经理建立更有竞争性的薪酬分配制度非常重要。再辅助以严刑峻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鼠仓’问题。”曾任职于监管部门的某基金管理公司高管告诉记者。目前,为防止基金经理人建”老鼠仓”,有关部门控制其亲戚和家人的股票投资账户的方法实际上难以奏效。因为其关联人可能用其他亲友的账户,显然防不胜防 .

什么是老鼠仓?

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有一个堪称经典解释。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 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的特色就是无庄不成股,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券商是庄股中的主力队员,利用自身具有融资的天然优势,从社会各方面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坐庄本来是为了赚钱盈利的,但券商坐庄很少有真正赚钱的,原因就在于券商把股票拉升后,大量底部埋仓的老鼠仓蜂拥出货,券商又在高位接盘。这样的结果就是券商亏损累累,老鼠仓赚个钵满盆满。这便是当今券商被掏空的主要形式。

这个解释应该更容易理解:

  为了能顺利实现坐庄,市场中的一些主力庄家在临拉升股票前,往往会提前将一些消息通知相关的个人和机构,也有部分操盘手会将消息透露给亲朋好友,使他们在第二天早上集合竞价时,于极低的价格或跌停板处填买单,然后在竞价时或盘中瞬间把股价打下去,使预埋的买单得以成交。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很短,为了避免被其他人低价成交,往往以散户来不及反应的速度迅速把股价恢复到正常的交易通道里。表现在k线形态上是留下一根长长的下影线,有时候也会在开盘的时候就出现大幅跳低开盘的现象,然后在盘中形成大阳线走势形态。,对于这类不属于机构本身的,是通过一定关系来实现低价位成交的仓位,俗称:“老鼠仓”,投资者短线及时跟进往往会有一段快速的利润空间。


借钱炒股与老鼠仓的故事

  一位深市五位数股东代码股民的经历(二)

  铁匠smith

  世界上最难借的是钱

  进入1997年的时候,股市在社论打压之后有点半死不活的样子。春节之前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行情可言。但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看多的,每一个人都在准备年后大干一番。为什么所有的人信心这么足,其实还真说不上太多的理由,连续降息是实质性的刺激,还有就是香港要回归。香港回归股市就要涨,这其实是比奥运会股市就要涨更不符合因果关系的一个判断,可是大家都信了,股市就还真能涨上去。

  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准备搜罗所有能找到的钱入市。除了相信大势看涨,还因为有一个可靠的消息。

  当时家里的总资产有二十多万,但并不全是现金,也不全是人民币。其中有1994年三年期三万元的国债,年息将近13%高得惊人,只有几个月就要到期了,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外在《人民日报》社论之后把1996年的一部分利润换成了外汇,存定期当稳健投资的,这也有好几万。我们要首先解决这一部分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办法是找人借钱(也就是高利贷),把国债和存折当抵押品,借期三个月,利息10%。这一下,等于把自己的钱全部变活了。

  当时深圳的非法集资盛行,各个单位也多有小金库,谁出的利息高就借给谁。我们一咬牙,想方设法,这样的钱借了十几万,当然利息付得很高,跟高利贷也差不多了。

  本来没打父母主意的。之前曾经多次向老爷子借钱炒股,每次都被骂个狗血淋头,老爷子认为炒股不是什么正路。但是事巧了,有次回去,老爷子问到我们买房的事,大概他老人家也担心自己的孙子没房子住。我期期艾艾地说,买了房也没钱装修呀(其实这时我们已经决定暂时不买房了)。老头这时挺大方的,装修的钱支援你们点。四万元到手,真是大喜过望。

  就这样,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凑成的一大笔钱离五十万还差一点。我们义无反顾地杀向1997年的股市。

  内幕消息

  炒股的人从不依靠消息的人很少。消息满天飞,但是准确的消息却是少之又少,多数都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有很强目的性的,根据这种“绝对可靠”的消息去炒股,不吃亏的人很少。真正有价值的消息,一定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严格保密。

  掌握这样的消息,在我只有一次,就是在1997年。依我的性格,并不是那种喜欢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人。这种事我也只干过一次,也就是1997年这次。

  严格说来,这消息是由几个不完整的片段拚起来的。我有两个朋友在同一个上市公司,一个是财务P,一个是文秘L,和我一样,当时都是小爬虫级别的,不可能掌握很关键的东西。但是,P参与编制年报,L有时负责和上市公司勾结的庄家联系,这两个凑在一起,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庄家何时进何时出,庄家的手法太多样了,骗死人是不负责的。这时候,我有个朋友F,他的一个朋友A正好是庄家作为主要据点的证券部搞技术的,在后台随时可以看到庄家账户里的动作。

  这下,情况就很清楚了:上市公司要做个非常漂亮的年报,然后搞个十送十的分红方案,在庄家需要的时候放出利好利空消息;庄家负责他自己和上市公司资金的运作,在年前建仓,年后来拉。我们唯一不知道的,是庄家准备拉到多高。不过这一点都不要紧,不是还有A这只眼睛在盯着吗?

  我们5个小爬虫,就这样悄悄地尽自己所能在1997年1月建了仓。大家都知道,这有个专有名词:老鼠仓。除了这个小圈子,这消息没告诉任何人。想想,这种消息能告诉人吗?

  我们几个人商量,买单都不要太大,一小笔一小笔买的。其实现在看来也没必要这么小心,几个人加起来又能有多少钱?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不过小心没大错,谨慎一些总是好事。我们的成本比庄家低多了,庄家9块多的时候才开始动手建仓。

  建仓的时候股票就开始涨了一点。过完年,果然是一路小涨上去。形势一片大好。

  但这个时候,我吃不住劲了。最重要的是思想压力太大。毕竟有一半钱是借的,另一半自己的钱里面,其中的一半又相当于抵押贷款。我开始睡不好觉。赚钱了以后就更睡不好,毕竟才二十多岁,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看来自己真是个普通人,还真不是空手创下亿万家财的传奇人物,这心理素质就不合格。

  客观原因是借的钱快到期了,想着要还。回头一想,这其实是给自己卖出的一个理由,如果真下定决心守下去,其实是完全办得到的。

  我从13块多就开始卖,最后一笔是18块多卖的。算下来,平均一股赚了五块来钱。这时候是1997年3月份,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赚了50%!赚的钱就够还债的了。从这个角度讲,真是成功。

  可是这股票后来如何了呢?5月份的时候,达到了近30元的高位;后来高送后达到次高位;除权以后放量到过12块多,这个时候庄家才基本出完。

  结局是:我赚了很多钱,从来没一次赚过这么多钱。但是,我又一次失去了一举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当然,这次还是比上次强多了,毕竟是赚了钱,长进多了。

  小圈子的后来

  对于参与此事的五个人来说,这一次都赚了不少钱。

  财务P,一直奋战在股市,直到2001年一下子亏了几十万,然后彻底退出股市了,去年行情这么好也没下水。P转战地产,现在已经有多套房,一个月租金收入就有1万多,净资产至少在500万之上。

  文秘L,依然奋斗在股市,不过战场已经转移到H股。历年收益都不错。孩子才几岁,已经给小孩开了股票账户,从小培养理财能力。

  朋友F,是1997年那次收益率最高的,只有他坚持到接近最高点卖出。后几年有段时间试图成为职业股民,短炒两个月损失了几十万,然后,满仓买入啤酒花离开了证券部,该干嘛去干嘛,从此以后形成了捂股的风格。在熊市那几年,啤酒花是极少的几只可以赚大钱的股票。他现在捂着的是sst春花,两块多进的。

  朋友A,在某证券公司一直呆到2002年,多的时候月入超过3万,所有节余的钱都投到股市,都算不清楚一共投了多少钱到股市。最后离开的时候,卖掉所有的股票,市值不过20余万,买房还得按揭。他的作风是短而凶悍,大起大落,今年我们几个里大玩权证的也只有他,且大有斩获。

  我的故事以后还会说。只是借钱炒股的事情,这辈子不打算再干了。

  (本文转自天涯社区股市论坛频道,)


    老鼠仓 rat trading

[ 2009-11-09 09:16 ]

11月5日晚,深圳证监局公开证实,在近日对辖区1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执业行为突击检查中,发现了3起涉嫌“老鼠仓”事件。如调查结果成立,此三人或将成为被首批依照今年二月的刑法修正案中关于“老鼠仓”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基金经理。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The CSRC again warned investors about the risks stock markets posed and vowed to crackdown on insider trading and “rat trading” by fund management companies.

中国证监会再次提醒投资者股市有风险,并坚称要打击基金管理公司的内幕交易和“老鼠仓”行为。

文中的rat trading就是指“老鼠仓”,指market maker(庄家,股票操纵者)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此外,内部人士还常进行insider trading(内幕交易)来获利,这和rat trading一样都属于market malpractice(不正当市场行为)。

Jim的货卖了个好价钱,这真是一次horse trading(精明的交易),但他说这次绝对属于fair trade(公平贸易),而且没有出现trade dispute(贸易纠纷)。他不喜欢参加rat race(你死我活的竞争),开车的时候也喜欢走rat run(小街,小胡同),而且从不rat on a friend(出卖朋友)。


证监会在11月5日发布:严打老鼠仓。http://finance.ifeng.com/fund/special/ydlsc/index.shtml


不过新加坡不知道能不能做老鼠仓,以前中航油董事提前逃仓,不过被控上法庭了…
个人觉得,sinoenv也是老鼠仓,他们家几位执行董事都早已抛空股票…
话虽如此,俺觉得刚上市就做老鼠仓的几率不高啊… 毕竟一做老鼠仓,这支股票就死了…


去看看YingLi ,他的股东也是在抛货。
YingLi一边增发新股,一边股东出货,这也是吧?

YingLi也是莫名其妙地就涨到了9毛多。


公司执行人员一旦靠公司内部消息获利在新加坡都属犯法
公司刚上市就被其他财团筑底 压低 拉升 抛售是很普通的


你说的这是正常运动,老鼠仓完全不是…
老鼠仓的特质是,公有资金拉升,股东逃仓….
新加坡不太容易像中国一样,劵商拉升承担亏损,但是可以自主资金拉升… 然后股东逃仓… 就像sinoenv一样,董事抛空股票… 不过这么做,公司基本就死亡了….
刚上市可能性大吗?


以前新加坡存在一种现象 有人买股票被套
就用本身的CPF 以更高的价格买进自己被套的股
这点老一辈的股民 经纪就清楚
也可能因为这样 用CPF买股的人十个有八个都是亏的


是有这么回事,一种套现CPF的方法….
SGX上有很多没有人交易的冷股…
你可以用现金买0.1,再用CPF自买自卖在0.5… 就套现出来了…
不过会上法庭,也是有过先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