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现在的PR政策,新加坡政府自己都没想好…….

我觉得现在的新加坡政府对PR的问题连他们自己都没弄清楚.PR是永久居民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永久地在新加坡生活.但现在是不让他们进出新加坡了.但如果现在的PR已经在国外了,新加坡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让他们回来的.因为PR们有房子,存款等财产在新加坡.而这些财产都是PR们的合法所得.别人是没有权利代他们处理的.因此一定要同意他们回来新加坡.如果不同意的话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但是一旦他们回来新加坡后他们就有权利留在这里不走了.这样根本就不能解决新加坡的PR问题.所以我觉得新加坡政府现在的做法也只是权宜之计!


回复 1# peterfeng2009

“但是一旦他们回来新加坡后他们就有权利留在这里不走了”
处理房产可以办旅游签证来新加坡,没有权利留下不走


蜗居中…
我倒觉得应该把REP改成2年一续,酱紫估计组屋的价格会跌个30%.


    要走的,就直接走了。剩下的,都留在这里,因为2年的REP。房价未必会因为2年的REP而跌。反而需求更多了,因为留下来怕失去REP的多了,对房屋的需求的就多了。
其实10年的REP,比较好,买了房子,回国收租,人又没来住,就可以多租一个房间。等租了8年,回来卖房。 如果要房价下降点, 人少了还是好点。都出国去了,谁跟你争需求的屋子。
蜗居,意义很明确, 你该出手时,没赶到好机会,以后就更难买了。 所以,当有能力买时候,不用计较那点,马上出手,以后就不后悔。


赫赫,现在要出手,估计1年半内就要后悔.
至少有一点很确信,组屋上涨的可能比下跌的可能小.
经济真的走出谷底了吗?工作真的好找了吗?政府的PR申请放松了吗?房租还在涨吗?
差不多了…


如果新加坡的平均收入在下跌,房价在升高,这种状况维持下去,结果就是:平均生活水平在下降.
居者有其屋,组屋是给老百姓住的,不应该作为投资炒作.

政府其实应该收组屋增值税,税率为增值部分的70%左右,如果组屋贬值,则发放适当比例的贬值补贴,使得组屋买卖少利可图.


A SPR who remains outside Singapore without a valid REP will lose his/her SPR status.

所以不存在“回来新加坡后他们就有权利留在这里不走了”之说。

PR 是永久的,只要你不出国。一旦出国,你就要有有效的 REP,不然你的 PR 在踏出海关时就自动失效。

你可以办理访问签证回来处理自己的私人事情。

另外,不要搞混了绿卡(PR)  和签证的关系,这是2件事情。PR相当于当地的居民证,你可以享受居住上的某些便利,但你还是外国人,进出新加坡还是要签证的,只是给PR的签证一般都是5年10年一给,也相当于优惠吧,好过EP/WP每2年续一次。

不是新加坡才有 REP,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具体条文细节有些不同,但大致上是相同的。美国绿卡要是一年以上没回去过,就无法再入境美国,除非你在离开美国前事先花300美刀办理个 REP (http://www.uscis.gov/portal/site … M10000045f3d6a1RCRD),或者在中国当地的美领馆花800美刀申请 RRV (Returning Resident Visa),还不一定批。


回复 9# maurice

    但是只要一年之中回去过,就无需这些程序?


回复 11# maurice

    谢谢。不错,比较人性化,比较合理实际。一旦获批无须再次对“条件”作不透明的审核,不会有打拼十几年把这里当做定居之处,却突然被告知现在对新加坡已“无益”的风险:)


合理吗?呵呵。美国的 REP 有效期最多才2年啊。那怕你在美国打拼了10几年,离境一次超过1年还是有可能回不了美国。

美国的做法是典型的移民监,每年要回来住一段时间才能保证绿卡的有效。

话又说回来,在一个地方打拼10几年还不入籍,鬼才相信他把那里当作定居之处。


那是如果需要去申请REP。只要离境不超过1年,就可以一直都不要,对于真正在那里定居的人而言,是比较合理方便的,以后无须再被审核“条件”。除非本来就只是想要个身份,其实又不是真的在那里生活,这样的话自然人家要防着。

至于入籍,时间也不一定是全部的考量因素。其他版块已经讨论了,放弃中国籍,以后再申请可就比什么都难了。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以PR而非公民身份在这里工作,譬如从25-30岁开始,到60岁退休后回国养老。这也很自然。当作定居之处就一定要加入公民?那PR又算什么?真的是签证长一点的EP而已吗?


“放弃中国籍,以后再申请可就比什么都难了”,
会很难吗?不会的啦,60岁退休后,最多再等二三十年,就可以从新选择(千万不要去北朝鲜),快的话,也许不用等到退休:p

回国养老?还是随遇而安不折腾才好.


你应该搞混了状况。长期居住在新加坡的PR,是不会被取消 renew pr  的,那些上来喊冤的,都说得含含糊糊,其实都是几年都不这儿住一天。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来说,早就被禁止入境了。


同意楼上,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只有了解具体情况,才能给出意见。
就政策而言,肯定从本国利益出发,针对各种情况,都会有相关规定,是不会偏向个案的。


仔细看看美国的移民法,他们的条件比新加坡苛刻多了,相比之下,新加坡一次给5-10年,只要求最后2-3年在本地并且有工作,条件宽松多了。人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1. 绿卡持有者要是没事先办理 REP,移民官就有权拒绝你入境并且没收绿卡。
2. 即使有 REP,移民官同样有权拒绝你入境并且没收绿卡(见下面新闻)
3. REP 有效期才2年,换句话说,无论什么情况,你都得至少2年内回美国。
4. 美国绿卡不是永久的,10年换卡。换卡时要考虑在美国居住时间长短。
5. 如果要申请美国国籍,5年内在美国境外的时间不得超过180天,而且移民官是一天一天数的,超过一天就又要重新计算。


“长期居住在新加坡的PR,是不会被取消 renew pr  的” – 真要如此就好了。只不过有人频频发帖说最近renew 被拒的多了起来。希望真的只有长期不住在这里或犯事的人才有麻烦。

至于美新绿卡哪个更人性化哪个更“苛刻”,恐怕各人见仁见智所以也不必有定论。对于真正想长期在那里生活,而不是只想多拿一个身份的人而言,这些规定都不构成问题。这应该也是美国政府的初衷。


回复 15# hitex

    到时候不再工作的话,两边的生活收入差距可不小喔。不然这里的人也不必60、70岁还在巴刹擦桌子。当然有人想随遇而安,有人想叶落归根。

60岁后再等二三十年?那时候好像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地球上的落脚之处了吧?:)


没看懂,你是说退休之后可以拿回中国国籍?那是不可能的!


你也不用听风就是雨的,这个论坛上发帖说续签不成功的那些人,99%是道听途说来的,都不是当事人,人家的具体情况谁也不知道。只有1,2个帖子貌似是当事人自己发的,内容极其简单,也都是发了就跑,屁都不回一个。


回复 20# NK11CHEN

一个社会能给60、70岁的老人提供工作的机会,来糊口,我觉得这很好。可以在巴刹擦桌子,也可以去麦当劳,有些技能的可以开出租车。在国内,你在麦当劳见过60、70岁的老人在擦桌子的吗?
你有钱,你可以选择不工作,你没钱,你可以找到工作,这正是新加坡的好呀。

三百万的新加坡人,有多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觉得不多。对于那些教育程度不高的,没有积蓄的老人,生活是很苦的。这在哪里都一样。有时我看到巴刹擦桌子的来自大陆,年纪轻轻,就觉得不是滋味。这个年纪,应该多学些技术,至少做些靠体力的活,把机会留给那些需要糊口的老人。


这我是在开玩笑。60岁退休后,最多再等二三十年,可以投胎了。
我的意思是人生苦短,就几十年,活的开心,有意义就好了。不必太执着。
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受这里的教育,他们也没有什么选择。

割了中国国籍,想拿回根本不可能。其实都一样的,虽然新加坡是移民国家,你觉得割了
新加坡国籍,有可能拿回吗?有这样的例子吗?我没听说过,我想是没有的。


问题是所说的这些,你成为新加坡PR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明确告诉你!如果你已经知晓了你不在新加坡居住被取消REP是合理的.但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突然就实施了就不合理了.对吗?


呵呵,看来我缺少幽默感了


你觉得给你美国绿卡的时候会告诉你那些相关的移民法吗?不主动告诉你不等于这些规定不存在,以前不经常实施这些规定也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实施。

我就奇怪你为什么对新加坡的绿卡做法看不惯,我都说了,你自己也可以去做点功课,全世界差不多都是这样做的。


同意楼上。
其实很多情况是,成为PR的时候,有关政策已经写在相关文件里了,不过大多人是不会去仔细看的。
为何说是“突然改变”?有什么理由这样说?
还有即使政策改变,最多就是新闻发布,我等小民,也没有办法。


恩,已经拿到PR的人比那些还在艰苦申请的已经幸运很多了,就不要再抱怨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