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要不要来新加坡发展,请大家给个中肯的意见

各位大侠,我们夫妻两个正在考虑要不要去新加坡发展,请大家给个中肯的意见
家庭情况:我和先生都是国内比较垄断的电信系统的正式职工,家庭年收入在30-35万元左右,目前有一套郊区排屋、一套市中心公寓,欠款有120万元人民币。本人本科文科学历,先生211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历。有一个1岁的小孩。
去新加坡的理由:1、主要就是考虑孩子以后的发展问题。我在浙江宁波,这里的房价高得惊人,特别是学区房,好学校资源又很短缺。而学校里老师已经变得腐败不堪,需要家长送东西、送孩子去老师那里家教,才能使小孩得到重视。
                2、先生在国企,混了几年也没什么大的发展前途,终老说不定也就是个科长。所以他想出去闯一闯。
犹豫的原因:1、我舍不得现在两个人都是这么稳定的好工作。我的工作是父母花了很大精力弄来的,如果辞职去新加坡,我父母感情上肯定接受不了
            2、一岁小孩需要有人照顾,如果去了新加坡,我也想工作或者学习,那这样小孩没有人照顾了。
            3、先生去新加坡的工作还没有落实,担心公司不稳定。我的工作问题也没有解决。
            4、我是独生女,我移民的话,父母以后老了没有人照顾。
            5、我害怕换了一个环境,给婚姻造成不稳定。(就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

现在我们两个很踌躇。先生因为有同学在那里,07年去09年拿到了绿卡,所以他很心动。把移民新加坡说得很简单。而我,到国外生活是我的梦想,特别是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但是想想前面一面茫然,所以请各位兄弟姐妹来出出主意,到底值不值得放弃这样的一切。
有以下几个问题
1、去新加坡找到工作,是不是真的6个月后能拿到永久居住权。拿到永久主权就能申请并且获得绿卡吗。目前移民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多少工作办出绿卡有希望?
2、我们想把这里的房子卖了,去那里买房。只有工作签证,可以买房吗?
3、小孩读书有什么限制吗?小孩读书费用不是说全免的吗?还需要交什么费用
4、我文科出生,在新加坡能找怎么的工作呢?

=====================================有几点补充说明一下=========================================
1、可能是我的表述有问题,到国外首要考虑的确实是孩子,但是不单单是教育问题,还包括未来发展的问题。因为目前国内的种种情况,给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也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小时候的种种已经让我喘不过气来,想想现在自己的孩子还要继续我的苦难,甚至更加的艰难,更加的不平等,总有点心疼。
让孩子出国是我和先生从怀孕起就达成的一致想法。想让孩子去国外,因为国外发展的空间可能更大,能去的国家限制也会少一点。请不要和我说:国内国外的教育都一样,还是国内的孩子好。其实一个孩子健康不健康,并不仅仅看成绩。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很多特性都被抹杀了,这是作为中国孩子的悲哀。
当然我并不是一定说新加坡的教育最好,可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加坡是所有外国国家最方便拿到绿卡的,我们要出国就是做第一代移民,为自己的孩子打好基础。毕竟第二代移民吃的苦肯定会小于第一代。
2、开这个帖,我觉得就是大家探讨一下,非常感谢大家的中肯意见。
上来就是广开言路,听听不同的声音。所以我觉得在网上了解新加坡并不幼稚,因为在新加坡朋友有限的情况下,了解在新中国人的感受是了解新加坡最直接的办法。毕竟无论是政府宣传资料还是网站,都是虚的。
3、最后请大家就事论事,我不想大家因为我这个帖,在那里互相指责,毕竟大家都是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不容易。再者大家的经历不同,世界观也不一样,所有任何话题都没有真正的对错。


1、去新加坡找到工作,是不是真的6个月后能拿到永久居住权。拿到永久主权就能申请并且获得绿卡吗
现在没那么容易了,有工作也要差不多2年以上才可以申请pr,而且工资要高
2、我们想把这里的房子卖了,去那里买房。只有工作签证,可以买房吗?
申请到pr 之前,不可以买便宜的廉价房HDB,只可以买贵的,最少70w新币的房子condo
3、小孩读书有什么限制吗?
小孩插班,成绩好的话可以转去好学校
4、我文科出生,在新加坡能找怎么的工作呢?
可以申请政府的教师工作,教中文,薪水不错,比较稳定,只是工作超级无聊
5、新加坡到底值不值得让我们放弃国内的一切呢?
看你的情况,不值得,多好的条件啊,在中国混得多滋润


我的建议: 不要


如果你看不惯国内腐败,到新加坡发展是最好选择!


同意楼上的,能找到月薪8000新币以上的工作再说
否则没什么意思


感觉不值得。
为了孩子的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有那么好吗?


对,过来住住再说,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就出来吧。


孩子教育还是新加坡好,相对宁波来说,以后发展前景绝对好过宁波,大人么。。不好说了


第一代移民么,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我真想和楼主换。。。
在国内那么好的工作,日子过得不要太好哦。


呵呵,其实在国内,每个月那么多的钱,都是被政府和房地产商吸走的。
我们每年30-40万,都在还贷款。
新加坡教育好吗?如果好的话,而且没有门槛,那我还是愿意为小孩试试的。毕竟国内现在教育太腐败了,而且学业压力太大,我不想苦了孩子,只能苦了自己了


关键就是国内的工作,我放不下。说不上很好,但也不坏吧,至少


8000的工作,谈何容易啊


如果你来了,会非常非常失望,8000块的工作基本不可能,说实话这个时候找到工作都会有问题,这的教育我看不出比中国好到哪里去。。呵呵


新加坡学习压力没有中国大
但是大人的工作真的很头痛,我想要不再去读个硕士,出来在找工作。
在中国感觉死气成成的,每个人都对政府不满,但是每个人都在那里苦熬着。想想小孩,要么让他自己出国,要么就是我们出国,就为了拿绿卡。看来也不容易啊


中国人宁肯花几百万也要弄个外国的绿卡,
看不懂


难得的长贴,仔细读了下。
垄断电信系统,现在就剩3个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如果你们有一个或两个在移动的话,可以考虑不要出来。
120万如果30年贷款,商业贷款每个月大概6000-7000的还贷,根据你们的工资还有不少剩余。

回答你的5个问题中的几个:
1、去新加坡找到工作,是不是真的6个月后能拿到永久居住权。拿到永久主权就能申请并且获得绿卡吗
有两个概念,一个叫PR(永久居民),一个叫公民。目前新加坡移民政策收紧,而且是紧到了一定的恐怖状态。
如果你在新加坡找到工作,目前的情况S和Q1准证的PR申请基本不批,P2会让你等到1年以上去申请才有希望,这里说的只是希望,最近很多P2的工资5K新币的都被拒掉了。
理论上PR申请成功2年以后可以申请公民,但目前政策收紧,是不是批的出还是政府说了算。

2、我们想把这里的房子卖了,去那里买房。只有工作签证,可以买房吗?
工作签证可以买私人公寓,不可以买HDB。

3、小孩读书有什么限制吗?
这个没经验。

4、我文科出生,在新加坡能找怎么的工作呢?
这个也没经验。

5、新加坡到底值不值得让我们放弃国内的一切呢?
最终要你自己想,别人没办法帮你决定。

同意楼上有坛友说过来住两个星期感受一下,不过我建议过来住1个月。两周感觉不到啥。最好把小孩子一起带来,三个人一起在这里生活感觉一下。就算不过来也当作在新加坡旅游一下。


嗯,我也觉得要先过来感受一下。
不要一下子就把中国的一切都舍弃了过来,然后连退路都没了。

首先你可以试着找工作看看。工作是第一个大问题。


待久一点先看看,至少一个月以上吧。


不值得,新加坡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好坏是因人而异的,最好能过来实地考察一下,眼见为实


楼上说的好,眼见为实很重要。。


你们英语好吗?到新加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工作不对口,工作起来很没有意思的。要不考虑做生意??


回复 19# taotaofeng

    十分感谢您的指导
   其实在国内,拿那么多钱,我们的还款压力还是很大的。现在为了孩子又开始焦虑学区房的问题。
   关于身份证的问题,您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也觉得拿绿卡并不会非常的容易,至少没有我先生想得那么容易。眼见着快30了,总想现在不去国外打拼,以后就更来不及了,牵绊的更多。现在已经在为有了个孩子而懊悔了,呵呵。
   主要还是工作问题,在中国,我们的地位已经属于中上了。但是先生一个硕士研究生,总觉得在死气成成,靠关系吃饭的国企,没有施展的余地。所以就折腾呗


    好可爱的BB,让我想到我的孩子。为了她,我们要抛下现在辛苦拥有的一下吗?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楼主,比你条件好的我也看到过很多,。。。我一个朋友上海中山医院的副高。。。为了小孩全家移民这里,孩子在国内也就中流偏上,在新加坡几年进了小学高才班了,前途无量啊,今年的小六会考,状元榜好几个都是半途来新加坡的中国孩子,关键看怎么选择了,如果不想吃苦,就在国内呆着吧,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前途,出国是首选,你的是女孩子,新加坡教育虽然不是最好,但是绝对好于宁波吧,你算算你们那里孩子将来进世界一流大学读书的比例,和新加坡中国孩子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比例就能比出来了,而且你们夫妻不像没有能力的人啊,我实在看不出来新加坡那里不好混了,看你接触什么样的人了,给出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不要听人家说不好就不好,想好你为了什么出国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试试吧,再不试确实没啥机会了,过了30岁在出国路真的不好走。。。还有,要有心理准备,国内的文凭来这边要降档,但也不是绝对,我就见过国内IT本科过来进这边银行,月薪8000多的。。所以还是看个人能力了,出国本来就没对错,不过还是越早路越宽。


来新找工作没那么容易的,而且你是过来找,不是拿着PR找。要是找不到好的,你将就的起吗?
还有买房子,新加坡的房子(商业公寓)没平方尺800到1000新币,黄金地段就更贵了。
孩子教育么,是不错。不过你不是新公民,这里入好的小学有一套程序要走。第一,你父母是否校友(你肯定不是);第二,家住5K以内;第三,志愿服务,周末帮学校办办活动什么的。(我有个同事他小孩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去做志愿者了)
最主要的是,你跟你老公的英语(听说读写)好吗?在这里没有英文你很难融入人家的国家。在这里连看个病都是讲英文的。我刚来的时候去看病,我跟医生讲中文,他用英文说I don’t understand. 后来我就一直讲英文了。
(如有说错,请大家指出)

祝,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我6.7岁的时候我家有机会移民美国洛杉矶,当时家里情况跟你家挺象的,但是我家终究没走,父母在国内的高薪工作,舒服的住房,年迈的爷爷奶奶都是因素,但是他们觉得对不起我,在国内就花高价读私立学校,接受西方老师的英文教育,然后我13岁就自己出国了,一晃10年了都,如果你觉得你能培养你女儿很独立,很坚强,那么就送女儿出来读中学,大学,然后移民定居,但是不要当陪读妈妈,留在国内给她赚钱


找工作目前这个形式,全球都不好找,新加坡也不例外,但是不等于没有工作机会,这个跟个人能力有关系的,第一代移民都是要将就一下的,如果连这点委屈都不愿意付出,还是不用出国了,你和你老公的个人能力英语什么的,都是日积月累慢慢提高的,没谁一出国就呱呱叫的,或者有,超级牛人,凡事总有路可走的,不努力哪有收获,看你看重什么了,出国本身就是赌注,真的重视小孩教育,快出国,真的受不起苦,别打听了就。什么公民,永久居民,工作准证啊,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来的。。。移民局会一直开着,不会关门。还有,根据我认识的几个中国家庭上小学的孩子,我觉得好孩子真的不是新加坡补习班补出来的,都是父母督促自己学出来的,也不一定一开始就上什么名校,住家附近邻里学校反而更多,


你属于吃饱了撑的,跑来受罪。看过《围城》吗?
新加坡的教育未必有你想象中的好,今年小六会考的前3名,都是中国来的新移民。
看你在宁波有两套房子以及工作,说明你有很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在这里,你永远的2公民。也许你的小孩将来不是。
说这里的政府透明,不如果这里的政府是家族企业,大的企业和公司CEO都是李家人。你永远为他们打工。
你把宁波的房子卖了,倒是肯定可以在新加坡买一套公寓,就是养公寓的费用比较高。物业费+税是比不小的数目。
另外,在中国,你在事业单位,可以不用考虑养老,这新加坡就不一样的,首先要想好给自己存多少养老金,根据经常听得投资讲座,据说你退休的时候户头上要存至少100万新元,才能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在中国,你不用存,老了,国家会发给你。
最后说老人,老人过来很可怜,完全没有朋友,因为很难和这里的人有共同语言,会抑郁的。还有,出门不认识字,蛮难得。不过,冬天来度假还是不错的。
搂主,说实话,请慎重!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和你交换。


回复 29# $林林$

    关于住房的问题,你刚才讲得说公寓每平米1000新币,市中心更贵。我想说的是,现在在中国政府和开发商的运作下,在一线城市,已经没有7000元一平的房子了,许多普通商品房都25000人民币了一平了,换算成新币,那就是3400一平,你说我们就算有30万一年,又怎么够呢
小孩看病一个感冒就100多人民币,那算是便宜的。学校择校费那是以10万人民币以上的,还不包括每年逢年过节、教师节送老师的私下礼金。另外还要算上兴趣班和辅导费。你说在中国,一个30万的家庭,只能算活得宽松一点,至于说很潇洒,那绝对是假话了。
为了还房贷,我们两个连下馆子都很少,甚至只去50元以下消费的小馆子,总得来说应该算是很节约的两个人了。


要区别哪些是实的,哪些是虚的。

比如“出国是你的梦想” – 这是虚的。你很有可能把来新加坡想得太浪漫了,实际情况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新加坡有它的优点,比如治安好,政府部门效率高,基本不用担心有毒食物……但是即使与国内小城市相比,它也有它的缺点,比如人情味和过日子的气氛差,单调,没有四季,上班时一样会有死气沉沉的感觉。这里的人都讲要讲发展机会的话还是在中国。30岁不出来以后很难出来不是出来的理由。有本杂志上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你会发现,其实哪里都一样。

无论如何,没有落实满意的工作之前最好不要割舍那里的一切贸然行动。在这里先体验一下是个办法,不过估计你们不可能拿那么久的假期,而且在这里度假和上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看比不看好。

小孩来这里读书固然不用面对腐败,但即使在新加坡读大学,将来只对她在新加坡工作或去西方读书什么的有利,问题她(尤其是女孩子)究竟适合哪里现在还很难说。

总之,至少不要为了一些虚的、尚未落实的贸然放弃实的。经济危机的时候新加坡是会裁员的。

如果要变动面临的不确定太多,而留在那里主要是小孩的教育,那还不如解决后者比较简单。即使需要送钱,那也是有限的并且可以估量的吧。


我也觉得你别来的比较好。。。 有机会我也宁愿和你换。。。
虽说有人可以赚8000的工资, 但是有时一个人的事业也是靠一点点运气和时机的,现在全球都不好找工作,当然你是顶尖人才的话,现在跳槽还能长工资。。。 但是问问自己是那些顶尖人才吗???
这边8000的工资付出的努力简直不能和你们现在的工资的努力相比较的。。。 国内走走后门,有可能你还能拿着高工资, 整天翘脚没事干。。。 这边的钱都是努力换来的。。。
这边的教育我还真没觉得好。。 表面上看起来是不错,但是我觉得孩子缺少尊老爱幼的思想教育。。 我觉得我小时候小学好像重点都是要尊老爱幼,尊敬老师什么的思想教育。。。 来了这边, 除非你有把握和时间把孩子教育好,搞不好孩子就变得很物质很现实的孩子了。。。不懂得珍惜今天你们为他付出的。。。。
还有就是别看这边好像是半天课很轻松,不管名校还是邻里的普通学校, 我觉得都取决于孩子自己是否独立, 自己要不要学。。。 如果孩子不爱学习, 你进了名校也跟不上,功课也都不少名校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这边的孩子要攒课外活动的分数的,所以另外的半天也不会很闲得。。。孩子下课了回家自己不学, 也都白费。。 你还要给他交大量的补习费用。。。家长2个人都忙于工作,很多都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别光看着读名牌大学的比例比国内高, 要看看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有潜力。。。 这边的名校的基本的入学要求ls 有人说过了。。 都符合了你还要抽签呢。。。 就这么苛刻的要求,本地人都争的头破血流的。。
去当义工也不是说你去人家就要的。。。我的教授, 身上的硕士,博士文凭一大堆,在工作上很有权威, 为了儿子,去当义工还要面试3次,他说比他自己找工作面试都难。。。校长问他可以干什么,他说可以教小孩子什么科目都可以教。。。  结果挣来得只是给厕所刷油漆, 站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 最后还是因为运气好点第2轮抽签中了才可以进的。。。

我觉得你们自己本身的养老问题 ls也有人说过了。。。 说的很对。。。。

还有你上面的父母老人的问题,如果在国内生病了, 你怎么照顾?  如果过来了, 整天没个人说话,就是帮你带孩子.. 他们多寂寞哦.. 运气好的,能找到有共同语言和类似状况的老人一起说说话,完全没有老年生活可言..别再虐待你那辛苦半辈子的老人了…  ( 我父母说,他们老人院都决定好了去哪间了, 我不回去的话, 老了就去住老人院,也不要来新加坡)

实在不行你门家一个人先过来找工作, 稳住脚了之后再全家总动员的搬过来…反正孩子才1岁, 还不着急上学呢..


他说的是1000新币一平方尺,你如果算大概是11平方尺算一平米。


回复 36# 记忆消失

    谢谢大家给的留言,我今天晚上会和老公再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我父母也是中产家庭,在中国也有很舒适、安逸的老年生活,所以我是很踌躇的,要不要让他们来帮助带小孩的。因为这样他们牺牲太大了。
   另外,金融危机确实是一个问题。
   关于孩子的读书问题,我们一直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国,即使我们不出国。因为在国内和国外,小孩的眼界和发展机遇是完全不同的,这点我想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再考量一下。至于说小孩作义工的事,其实我个人是很赞成的,可惜中国的教育,真的是糟蹋了下一代,义工什么的,完全都是流于形式。
   另外关于小孩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我觉得还是和父母本身有关,毕竟在中国,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是世风日下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尊老爱幼的。呵呵


回复 39# yishun2009

    谢谢你的中肯意见


刚刚看了论坛里的另外帖子,总结了一下,就是我们去晚了
新加坡也不是那么好签的了


如果你绝对优秀,新加坡也还是要的。
现在是紧很多,但是我们终究还是看到有人批出来的。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你觉得自己够优秀够勇敢而且又够爱心(为了孩子),那就出来吧!
刚开始生活肯定不习惯,多半生活水平也会有所下降。但没有过不去的坎,大不了回国重新开始。


等孩子大了再送来念书也行,国内生活稳定,这边一切从头开始,很难,而且移民政策缩紧了,永久居民不是那么好拿,小孩学费也上涨好多,所以我觉得如果只是为了孩子读书,不要来了,等孩子大了再送来念书吧。


楼主,大主意还得自己拿~~~~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人认为新加坡好,也有说不好的。就象“小马过河”。

首先,楼主为何觉得新加坡教育好呢?我觉得新加坡主要有英语环境,其他的方面也不见得好。
其次,关于工作,在国企能混个科长也算不错了,你们时间还长,基本觉得应该能混个副处长,处长什么的。况且你能进电讯,应该多少有点关系。怎么能保证出来就一定能好?

虽然说:人挪活,树挪死。但是这句话不适合用在你们身上。
虽然有人两年拿到PR,但又说明什么呢?

如果你们想出来,就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还有一句话就是:家有长辈,不远行。

楼上有朋友说,旅游一到两个月,好主意,可以在这段时间试着找找工作,进一步了解下。


有人在中国有30到35万的年收入还不满足,做人还有什么意思,死掉了结它算了吧.


的确,赞成和不赞成的都会有,关键是自己权衡利弊。
我虽说是赞成,实际上也仅仅是50.000…1%的赞成。人生就象赌博,没有%的把握可以赢,只不过是多一次选择的机会。来与不来,自己定;决定了就不要再纠结。反正是各有利弊,不要有什么后悔。


做人是知足呀!!!!!!我在中国每月拿2000人民币的工资,年收入2万多,我活得多开心呀.


如果你们的家庭收入可以稳定翻倍,就可以考虑来,这个是最低标准,否则无法满足你在国内的生活水平
1来了工作压力大,来了工作一定没有原来的稳定
2教育未必比中国好,还有一个就是文化教育。有钱有心思,努力存些钱,然后让孩子在国内学好中文,现在国内孩子的英语都不差,然后高中就申请出国,当然是自己实力考出去的,这样比较放心。如果孩子学习不行,就让他在中国读好本科,花钱在送他出去开开眼界,由他自己决定去那个国家。未来20年中国一定是月来越好的。新加坡教育的孩子都比较西化了,我还是喜欢孩子接受国内的传统教育。
3你们在国内已经很好的水平了,没有必要苦自己。有的时候折腾也未必有好的结局,莫不如稳稳当当。还有你们英语都要足够好,才可以慢慢融入近来,否则,你们当中一个在事业上不如意,也会影响家庭。
4国内机会很多,其实你们这么好的工作,完全可以开辟第二职业。
5想出国,去欧美吧,新加坡不是特别理想


新加坡是农民工与拥有千万闲钱人民币以上富人的天堂,楼主处与不上不下的位置,最不该移居新加坡.
新加坡没传说中的好,它讲英语,所以对外宣传比中国有优势.它的大学排名很靠前,其实水平远在中国前20所大学之下.
它的中小学教育除了英语优势外,其他比中国的差,中国来的插班生成绩很容易超前.


我觉得楼主吧,应该找个和自己家庭情况水平相当的人打听打听新加坡的情况,不要人说不好就害怕了。。。有人提到小马过河。。。我觉得很贴切,只是觉得楼主这样的家庭小孩还不能出国,实在看不出来什么样的家庭可以早早出国了,哪里都有过的好的和过得不好的,反正我觉得过得在新加坡过得最苦的就是那些国内就没什么钱通过中介出来打工的一批人了,中介听黑心的,凡是有点学历好点的学校有点工作经验的,好像还都过得去,小孩子早出国肯定好于晚出国的,眼界人品的培养都是不一样的,看看国内的电视剧吧,蜗居你看了么,看看现在的年轻女人都崇尚什么,唯利是图,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成年以后出来的和从小就在国外长大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出国不管对大人对小孩,都是趁早不趁晚,越年龄大接受新东西越慢,路越窄,你不要和有些陪读妈妈比,其实陪读妈妈很辛苦,也是因为国内的家庭条件不够支撑新加坡的费用,俗话说量力而行,你家的条件绝对够了。我说这些只是觉得楼主应该适当衡量自己的位置,不要偏太多,也不要裹足不前。


而且你们家是女孩子。。。比较适合新加坡,新加坡不完美,但是综合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是理想的地方。


这话说的,30-35W是家庭收入,不是一个人的收入,就算是1个人的收入也不能这样说话是吧。


冒险不要全家一起冒,要去新加坡也是孩子他爸先去找找工作看,找到了先工作几年再作决定


不建议来。。。。
其一,工作。现在新加坡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在目前的形势下,你们两人在一年内能顺利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都不大,更不用说申请PR了。
其二,房子。没有PR,不能买HDB。以你们的经济实力,买公寓有点吃力。租房子住,租金不便宜。你们在中国的生活再过几年会非常轻松。
其三,机会。放弃国内的人脉和发展机会,机会成本太大。现在的中国是很腐败,但是人们还是生活越来越好。新加坡的腐败是另一种形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如国内滋润。新加坡经济萎缩,制造业严重不景气,发展经济要靠赌场和服务业。与其在国外折腾还不如在国内多努力。
其四,新加坡的教育名不符实。普通小学,名校,国际学校,NTU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有接触,觉得也都很一般。新加坡的中国小孩不是每个都能上名校的。不要崇洋媚外,国内同样有很多小孩出国留学的。小孩子如果有出息在哪里都可以成功。
其五,养老问题。


既然决定了要送孩子出国,你不做第一代移民,你的孩子也早晚做第一代移民,她也会面临你现在一样的问题,一样的,除非你家里人永远呆在国内,否则有这个想法,迟早走出这一步,看辛苦给谁或者说谁愿意付这个辛苦了。


围城心态无处不在


楼主,如果你先生那么想来,让他来试试,呆一段时间他就都明白了。我和你的情况家庭背景都差不多,也可以说是老乡吧。问题是,我很傻得来了,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都拿到了PR。我的孩子和你一样大,于是第一件事情是察看幼儿园,结果很失望,800新元,也就是4000人民币,才能去组屋楼下的幼儿园。也就是相当于,宁波那边小区里的车棚,租了3间屋子。孩子没有任何活动场地,唯一的场地,就是邻近小区的滑滑梯。在宁波,你可以送去私利幼儿园,老师都是外教的那种,也就2000元。说这里是英文语境,那你最好去住公寓,新加坡的小孩,英文确实很溜,但都是Singlish,说1,2,3,都是one,do tree.中文更奇怪。小孩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除非你打让以后让小孩在新加坡扎根了。不然,回中国,她的中国话没人明白,去英语国家,英语也会被别人嘲笑。
   现在,我很郁闷,因为想回去,有难度,原来的工作肯定回不去了,再找也很难。然后晾在这里好尴尬。


新加坡,不是个发展地,还是不要来。请三思。


千万不要来啊,你现在的日子是天堂了,别来。


    人家一家大小的情况和你不同,你不要误导人家。


觉得楼主这样的条件还是不要来了
如果是为了孩子读书,可以把小孩送来就是了
毕竟你们这样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羡慕的


楼主,说句实话,如果你一家大小移民过来,就算找到份不错的工作,我觉得机会成本还是太大了,不值得!
如果为了小孩的教育,我认为与其花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到这里从头再来,不如在国内花这些钱请家教请好老师,等孩子高中毕业以后再决定是否出国留学。如果出国留学,最好能去英美国家的名校。
虽然楼主30不到,但也是有家有业的人,抛开这些到这里从头再来,我觉得太折腾——如果是一个人,那也无所谓,但一家大小,我觉得不妥当。
至于说开眼界之类的,恕我说句粗话:纯粹扯淡~。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和侧重点,楼主你现在应该是以生活的稳定为主,国内生活不轻松,这里生活更不轻松。如果你在国内有一定的关系,我觉得不宜重头再来。将来孩子大了,还贷压力小了,出国旅游或游学,有什么不可以呢,心情还更悠闲。


最好是问问出国两三年的人,出国太久的人对国内的情况已经不大了解或理解了,出国时间太短的新鲜感还没过~


国内的大城市的基础教育相当不错的,我觉得孩子最好还是在完成高中学业以后再出国。至于本地的英语发音之类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为了英文放弃国内扎实的数理化教育是得不偿失,当然这是我的观点。英文好不好还是在于个人努力与否,否则的话,即使全英文环境,会的还是那么点而已。以你们的经济条件,相信给孩子读个语言学校也是不难的。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几年后,等你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发表一样的感慨,国内的工作不错,生活悠哉,父母也是中产,要不要为了你的外孙子,她的孩子出国。。。。。那个时候烦恼是你的下一代,你完全像你现在的父母一辈一样。。。不用烦恼了,呵呵。


这位,请看清我写的原话,
“如果你绝对优秀,新加坡也还是要的。现在是紧很多,但是我们终究还是看到有人批出来的。”
这个和我个人情况没有关系。也没有误导的企图,都是大人了,做决定还是要靠自己。
论坛上只是提供信息,得到信息,然后自己做筛选看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


我是新加坡PR,并且刚刚回到了中国2009/11.
同意楼上的

楼主在新加坡很难找工作;即使以后找到了,机会也很少,因为你是二等公民或者文化,语言的差异。


感谢大家的中肯意见,非常感动
下面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去年下半年开始比较难拿,不过工资很高的话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工作很重要。”
那么多少高的工资可以拿绿卡呢?

“在这边上幼儿园费用比较高,条件和教育水平普遍不如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好。”
不是说大学前的费用都是全免的吗,那孩子上幼儿园还需要什么费用呢

请各位指教


第一个问题,我看到的情况,目前过的如果不是本地学历的工资一般在6K以上。


听谁说的呀,学费全免?那是骗人的鬼话


还是先找到这里的工作看看offer的条件再过来吧~


回复 71# lilimarleen

学费全免?你这是哪来的虚假消息?


楼主想法挺单纯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看来新加坡的宣传真是挺到位的。
要是楼主觉得在国内委屈了,那建议你到新加坡来住一段日子,找找工作看,如能月入SGD8000 以上你就留下,否则走人。
国内的教育小学,中学一点不差,这是公认的,无需争论,差的是中学以后的教育。

  说起大学,如果都还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根本不能叫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北大虽有排名,其实也是名不副实。


    顶这个~


    希望那一辈的孩子长大的时候,出国还是回国对他们来说只是平常的事,而不用象现在这样思前想后。


月薪6K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
在这里工作10年的中国工程师也只有少部分可以拿到这个数。


总是有人看到说新加坡英语不好啊,华语不好的,其实我觉得语言这个东西就是个工具,能用的好足够沟通就行了,那里没有口音,中国那么大不也是天南海北的语调什么都有么,谁又能笑话谁呢,成熟一点吧,我自己的感受,我家孩子4岁,2岁上的本地幼儿园,就是组屋楼下的,收益最大的就是英文,好听赖听,完全能表达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现在自己在学校里跟英语老师对话没有问题,回家不用说了,都是汉语,700的我觉得不贵,也有550的,包三餐,洗澡,早7点到晚上7点,同样上一个国内的都是外教英语环境的国际幼儿园,请问3500够么,效果如何呢?不大多数也是中国人教英语么,国内35万年薪。。。刚好吧,不算多也不算少,这边俩人都工作很容易吧,不要说什么生活质量差距,其实我觉得在新加坡俩人月薪6000多,或者就5000多,养孩子,买租屋,也没什么大的压力吧,难道成天吃喝玩乐泡酒吧装大爷就是生活么?80平米三方住不得,非得住公寓?我看楼主也是好好过日子的人,新加坡没你们想的难过,只要你不太差,好好过日子的人,不会太大压力的,起码我身边的人都这样,当然了,个人能力有别,我是针对楼主家庭能力说的。总之自己想好,路都是走出来的,国内垄断企业多了。。。。。年薪35万。。。。


呵呵,看来真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啊~


工作的话,国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很难一过来就拿到6k以上的。
幼儿园很贵。读中小学的话,马来人的学杂费才是全免的。就算是公民,华人也要交杂费,只有学费免。绿卡的话就要交学费了,外国人交的学费更贵得多。
房子,没有PR只能买公寓,偏远地区最便宜的也要500多一平方英尺,差不多6000多一平方米。有了PR就可以买HDB了,最贵的HDB也才这个价钱。
总之,lz夫妇俩如果决定了,就要做好生活质量有所下降的准备。年轻的时候闯一闯也是好的,就算是现在PR再难拿,也比澳洲容易很多。
或者如果只是为了小孩子的教育,不如让她读完中学或者高中后才出国留学,年纪足够大到照顾自己,因为有在国外读书的要融入社会也比大人容易很多。我自己就是这样,虽然同样是第一代移民,但是因为本地学历,不论是工作生活都几乎与本地人无异。


    两个人就算6000的月薪,带个孩子,什么都得从头开始,除了工作之外就剩吃饭睡觉了吧~更何况楼主是国内大学的文科,在这里还不一定找得着工作。简而言之,如果楼主在国内考虑的是发展问题,那么来这里的头几年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来之前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请问你有孩子么,或者你在新加坡有什么打算呢?如果有孩子,或者打算有孩子,我想肯定是回国内受教育了,国内的基础教育那么好,况且您也可以等孩子大了在让他自己出国,要不以后您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新加坡让人恶心的华语英语,没事华语里说点英文单词,不得让您天天觉得悲哀啊,这您应该是想到的吧,我真的理解不上去,语言表达能力也确实不行,为什么明明不喜欢还要说为了自己的孩子前途让他学习在让您每天都觉得悲哀的环境中,更何况是语言,口音,每天都要用到听到看到的基础,为什么一面自己穷尽一切追求新加坡的“高素质”教育一面又告诉他人新加坡教育不够好,实在想不明白您是怎么平衡调节心态面对每天生活的,毕竟这里是人家的国家,新加坡式英语华语无处不在吧,您在新加坡看起来也是要常呆的,或者说短期居住?或者根本不屑在新加坡呆着,那PR根本就不需要申请,其实挺累赘的,鸡肋一样,不知道这个短期是什么概念,也许是5年,10年?既然孩子送回国内培养,受那么好的教育,你就这么舍得两地分局么?楼主是想孩子出国读书,语言么,就是交流的工具,不是用来炫耀的本钱,起码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事不对人,


我是觉得楼主亥年轻,可以继续有机会深造,如果等到30多岁,40多岁,也确实没什么机会了,或者说机会少很多吧,我是觉得既然有了出国的想法,要趁早不要趁晚,当然了,衡量最后决定是楼主自己,我是觉得很多人把新加坡说的这么不堪,有点觉得奇怪,这么不好其实可以回去么,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当然了什么都得计划先,不是贸然行动,谁出国钱也不知道会如何,心里准备是每个人必然要做的功课,毕竟看得都是别人的生活,衡量过了有心里准备就好了,当然了,前提是到底想怎样。。。定了目标就要好好的走下去,毕竟人生不可能重活。。。不要在徘徊中留下什么遗憾,


至于说的什么欧美。。。确实好,但是我个人实际的感觉,楼主的学历家庭情况财力目前直接去欧美。。。。真的就是二等公民了,没有过硬的英语基础,工作可能更不好找,做实验室?可能需要高学历。。。PR2年,5年能拿下来我觉得也有点困难,据我了解,一些朋友也在考虑送孩子来新加坡学习双语。。。未来是双语的趋势,大家应该都看得到,我不是非要楼主来新加坡,非要说的新加坡好的不行了,只是觉得客观来说,新加坡目前是个不错的选择,哪里都有过得好的过的不好的,成功失败可能就在一念之差,人生能有几次选择呢。。。最近不忙。。。关注这个板块多了点。。。


首先谢谢你的回复  请恕我冒昧  看到你的留言我一直有疑问 你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上中文论坛为什么要用英语回答 既然无法用中文回复 为什么却看得懂中文帖 不能理解


嘿嘿,有下面的可能啦
1. 有些人英文写习惯了。
2. 电脑没有中文输入法,但是可以看中文。


讲了半天,主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在国内想出来是因为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到了这里以后可能会发现,其实是以其他的、或是新的不如意之处代替了原来的,而且总体生活质量与稳定性而言是亏了。从一楼的描述看楼主对出国还是有一些比较想当然的浪漫想法。


是啊 因为出国是我一直的梦想 可惜父母比较保守 因为我是女孩 不肯让我往出国的方向发展 而我这个是属于被动型的 现在结婚后先生有这个想法并且貌似还有点学历 所以我才又萌生这个想法
再者 有了小孩 看到国内的某些情况 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的 并且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 我们夫妻两就抱定了要送他出国的信念 可还是不放心他一人出去 就象先生说的 出国就要吃苦的 与其让孩子吃不如我们吃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一个我们能接受的价位的工作 否则我是不愿意放弃现在的一切 毕竟这里更有保证
等吧 等大选之后再看看吧


哦,那你们为了孩子付出还真多,您每天忍受这么恶心的语言,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孩子。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国家呢?我好想也没听说那个朋友为了融入该说所谓的语言,人总是受环境影响的,呆久了说点地方语言很正常,不过自己头20多年受的什么教育打的什么基础很难改变,我个人觉得新加坡的英语也是一种文化,东西方交汇的产物,我们应该给予尊重,而不是嘲笑,真正欧美来的外国人很少有嘲笑新加坡英语的,反倒是我们从中国这个非英语国家的国人嘲笑人家的蛮多的,就像中国的地方方言一样,不是基础教育的失败,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与其只会念标准英语20多个字母,我觉得能说一口表达清楚的英语更加有用,我很难想象您的孩子在新加坡成长20多年以后说一口字正腔圆的美式英式英语。。。。不过如果是真的这样,只能恭喜了。


至于什么听出来来源地,我觉得更可笑了,新加坡华人本来就是中国南方人的移民,单反有点教育基础的应该不会这么狭隘。有句古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如果你不爱你生活的环境,你怎么可能生活的快乐呢,安居才能乐业,自己不快乐怎么能带给别人快乐,何必说的那么堂皇委屈自己坚持呢,以坚持还是那么多年,,反正如果我不喜欢一个地方,我肯定不会委屈自己呆很久的,尤其是语言。。每天必须听的见的,每天都生活在恶心中,日子怎么好过呢,我总觉得有点违心。–我是对事不对人,你别生气,就是有点觉得有些人既然不喜欢新加坡还在这里长期委屈呆的一些人,想法真的很奇怪。。


回复 97# hhslty2009

很多中国人刻意模仿新加坡人说中文的腔调确实挺恶心的,没见哪个洋人刻意去模仿新加坡人的英语。
新加坡人说话说成这样是几辈人演变过来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刻意去模仿就有点儿不伦不类了。


    我见过一些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纵然想回去但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因为孩子在这里上了一年学后再回国内是跟不上的,只有留一级。本来来这里就耽误了一年半载,回去再耽误一年,你说人家该怎么办?更何况有些是听了中介的介绍付了一笔中介费来的——这就是不了解情况。这个帖子,那么多热心的人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有什么不对呢?


我大概中文不够好,通篇不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没有中心思想的“小散文”,呵呵~


嘿嘿,有下面的可能啦
1. 有些人英文写习惯了。
2. 电脑没有中文输入法,但是可以看中文。

——————————————-
Haha taotaofeng’s second guess is correct
also I am lazy
do not install 中文输入法 for working computer


那只能说明中介的可恶,是应该谴责的,中国人骗中国人挺恶心的,大家发表中肯的意见没什么不对,我也在发表自己对新加坡的看法啊,早说过了对事不对人,希望楼主看到些正面的好的反馈,很正常吧,还有没有什么是回不去的,腿长在自己身上,想去哪里是自己决定的,量力而行,是对的,我只是觉得有些强调客观如何如何,被迫如何如何,实在有点可笑。


回复 102# hhslty2009

很感谢你这么关注这个帖子 你的答复是这么多回复里比较积极的 鼓励型的 在我们踌躇之际 支持的声音也是很重要的
开贴是想让我和丈夫能够理性客观的了解新加坡 显然万事总有两方面 无论对错 一味的好或坏都是不现实的

要感谢楼里的每一位


如果是20岁刚出头,还是可以来这里闯闯。可是有像楼主这样的基础,不值得。
如果仅仅为了小孩,更不值得,因为你来这里的理由其实不成立。

新加坡是双语教育,可是就算是能说好英语就有好的发展吗?难道新加坡的人就比中国的能力强吗?
20年后在中国能说英语的只怕到处都是。现在的中国小孩,英语好的也很多。有意多培养一下,等到了高中或大学再出国更好。

再说,以后下一代也许要到中国找饭碗呢。


也没有什么,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对你们决定有好处,毕竟人生能做几次决定呢,出国不是小事,态度目标都是很重要的,积极的态度总比消极的好,其实我觉得你最该找和自己条件差不多的朋友问问他们在新加坡如何如何,有些是中介骗来的,和你们没有可比性。。。中国人骗中国人确实可恶。就关注这些了,我个人经历也没什么好参照的,只能说,和我们差不多的,都听安居乐业的,没听说太差的。


千万不要来。。 来 新加坡是我 今生走的一步错棋。。。 建议本国人, 留本国是最好的。   绿卡哪里有那么好申请。  除非你是派过来的, 不然你就是个二等公民。


其实我很喜欢新加坡, 也过着比较舒适的所谓”中产”生活. 之所以建议楼主不要来, 是基于楼主在中国的条件, 如果冒然举家迁来新加坡, 恐怕一时之间容易产生巨大心理落差. 在这里过得比较舒适的人, 大部分都经历了艰苦奋斗的过程. 并非一蹴而就. 如果楼主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来闯一闯, 我觉得应该让你老公先过来, 找到工作, 适应两年, 申请PR, 你们再决定是否全家移民.


这个说得很对!


国企的,到新加坡来不顶事儿。。。。。有什么一技之长么??


是啊,我也觉得怎么会有不喜欢一个地方却又委屈的长呆的人呢,说白了,您也是权衡利弊,想明白了留在新加坡好处有点多于回国才会决定继续走下去,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只是看你对本地语言 用。。。悲哀,恶心。。。这些我觉得感情色彩很浓的字眼,很容易让人误会你不喜欢新加坡阿,我脑袋笨啊,转不过来弯,怎么也没想明白一个不愿意接受本地文化却又能长期呆下去的人士而且还是想下一代继续受人家文化熏陶的是如何平衡日常生活的。文化不管怎么说都是应该被尊重的而不是被嘲笑的。


新加坡的年轻人还是不错的。有一句说一句。


语言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往大了说没意思,既然你都承认了喜欢和新加坡人打交道,难免不听他们的新式英语新式中文,你应该也是接受的,所以我对你说的觉得恶心产生疑虑没想明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是想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因为我一直觉得你肯定是实际中接受的,这都是根本不可避免的吗,所以一直跟帖子,现在清楚了。新加坡有人说是天堂了么?


    这句话诚恳,现在在国企混,越来越没有一技之长,除了拍马屁或者走关系。感觉自己的竞争力越来越不如同龄人,所以惶恐,所以迷茫,所以吃饱了撑的想出国,呵呵
  也许现在出国还不算太晚,至少还可以读一、两年书,再充实一下自己。
   目前本人在在职读研究生,可这些纯粹就是混个文凭


    这是打动我和先生的原因
  因为先生的同学说,在新加坡人际关系至少不用那么累。搞关系拍马屁没啥效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有点怀疑,毕竟新加坡还是华人居多,华人不是都要搞的关系什么的吗?


人际关系嘛,新加坡的确是单纯简单许多,过年拜年可以只拿两个橘子,小孩压岁钱可以给个5块10块,都是人际关系简单化的具体例子。


LZ明白事理。。。。。。。。。。现在不光是国企,牛B的外资在国内也是本土化了,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公司,都有走后门儿的。。哎~~~没关系靠自己的学生,是在和那些有关系的学生的父母在PK,然而往往负多赢少。。这就是祖国的就业现况。。更不用说国企,朋友们大学毕业,国企的80%都是塞人塞进去的。。国企太能混日子了。。
LZ加油吧,只要有恒心,就不会晚。。。。


yishun2009确实有点儿偏激了,恶心怎么可以用形容语言呢?各地都有不同的口音很正常,中国的各个省份也有不同的口音,不能说哪里的方言恶心吧?
我觉得恶心的是某些刚来新加坡的中国人,明明他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却故意模仿新加坡的口音讲话。拿腔拿调的,听着起鸡皮疙瘩。如果是移民的后代在新加坡受的教育,学了这边的口音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新加坡的中小学里上华语课时也是提倡讲标准的华语的。


感觉不值得 而且你们年龄应经不是优势了 除非你们在某方面很有实力


对啊。。这个才是关键啊。。
怎么没有人讨论lz夫妇,如果来新后,容易找到工作吗? 找的到什么样的工作?
这个不是回答LZ问题的根源?


新加坡的中小学并不比国内强,唯一的优势就是双语(其实更侧重英语),在国内只要肯花钱也有很好的双语学校。
新加坡的人际关系确实简单,而且去政府部门办什么手续也不像在国内那么扯皮,走后门也很难。这是你向往新加坡的原因吗?
我觉得你们在国内的条件真的不错,全都放弃了然后来新加坡重新开始并不值得。


回复 134# yishun2009

呵呵,我见过一句话里参杂话语英语和闽南话一起讲的,人家已经习惯了,没有办法。


不敢苟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看到功劳拼命抢,看到问题拼命闪,闪不掉就拼命推到别人身上,这类的办公室政治,哪里都有。越是大的公司,越厉害。和人种没关系。
MNC的政治斗争,和国内的国企相比,毫不逊色。只是吃相好看一点。。


哈哈,这个同意,而且你也不用成天惦记着那些结婚生孩子考大学要给的礼金,而且趁着这些去攀关系搭人情,最基本的就是结婚给的红包,目前来说我给出的红包最多的是一家中国的朋友结婚的喜钱-80新币!


回复 141# 金夫人

1、婚丧嫁娶礼金很少
2、办事不用托关系走后门
3、逢年过节不用去领导家送礼
4、朋友一起吃饭,吃完之后不会出现大家争着结账的情况
5、买东西不可以讲价


你觉得新加坡人的语言,好到可以足够沟通么? 英语汉语都算上 , 两个半瓶。

给你讲个十分钟前发生在我办公室的真实故事。 我新加坡同事给中国国内的工厂打电话催工期, 本意是月底前完工可以付给工人额外的奖金。 我的新加坡同事电话里说, 如果能在月底前完工,工人将得到额外的“赏赐”………. 听的我跟另外一个中国来的同事用头直撞桌子。 不知道电话那边的什么反映。


回复 143# 海呆

换个纯洋人来还不知道赏赐这个词呢吧.而且新加坡精通双语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去香港讲粤语,去台湾讲闽南华,去中国就讲普通话,去美国讲英语…我的很多新加坡同事都可以,而我就只能讲中文+半瓶的英文
绝大部分新加坡人中文比洋人说得好,英文比中国人说得好.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我来这里三个月,觉得三个字:不值得


回复 122# aabbccwang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LZ 就说了文科和211工程学校,但具体的专业和工作经验是什么很重要,如果是这里早就拿起一大把,或者属于本地人更擅长,来了会跟本地人抢饭碗的专业,那么无论申请工作和 PR 都会很困难。比如新加坡本身是个金融中心,所以最近好像学会计金融的被拒的很多?普通文员更是到处都是。


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但困难倒是实实在在的困难。
新加坡也有学区房,只不过没那么明显罢了,小孩上学也是一大堆的费用,CCA啦,补习啦,相对国内来说资金投入可能少些,但是父母的心血/压力一点都不小。
你先生在国内发展不好,到新加坡未必就能出人头地啊,工程硕士,IT民工这里一抓一大把,做到管理层的寥寥无几,首先语言关难过。

我也是浙江人,从小出来闯,没觉得什么;但我所知道的很多浙江人,收入不错,小日子滋润,温室生活久了不一定习惯闯荡的生活,会面临很多很琐碎的困难。


又是新的一天 这段时间中国很冷
昨天政府突然通知所有四岁以下孩子全面补种一种疫苗 据说是因为之前的都是过期的 家长很无耐 政府对这事模棱两可 最后只强调说之前的疫苗是免费的 言下之意就是我们都白捡了便宜 还要挑什么 系关祖国未来的健康问题都这么随意 真的能算得人草菅人命了
抱着孩子挤在人满为患的大厅里等着挨针 悲愤 无力
难道我还要让我孩子的下一代继续这样任人宰割的命运吗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因为害怕而放弃去做的事情 又凭什么要让我们的孩子去尝试呢
等待合适机会一定要出国


等到你真的来了新加坡再体会什么叫任人宰割吧。过去说,出了虎穴又入狼窝,其实不然,虎要立足于虎穴和虎要立足于狼窝是根本不同的。


有机会出国当然出去开开眼界没啥不好.但如果为国内某些不如意而义无反顾,那就是理由有问题.
出国后碰到的不如意会更多.那里都有种种不好.
就拿新加坡说吧,在国内城市人不愿干的活,在新加坡全是本地人在干—出租车司机,菜场商贩,门卫保安…,说明普通人生活艰难.而且越老越苦,很多70岁还要干活维持生存,而且是政府要求国民活到老打工到老,非常冷寞.


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楼主家庭也是不太喜欢中国的一些侧面,建议出国,只是要分步走而已,父母那边经济能力还行我觉得目前先不用考虑太多,你这个年纪真正最需要你的是你的孩子,等孩子大点了能自理了,在多考虑一下父母,楼主多大?我27,也独生女,我爹妈50多岁也在国内生活,经济能力也还行,毕竟给共产党打工了一辈子,不会差太多,当然可以随时来跟我们住,我亲戚又在欧洲的也有在美国的,比起那边中国老人在新加坡还不算无聊吧,起码能认字看报纸看电视交朋友,语言不是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考虑的是孩子的教育,尽我能力铺垫好。


能有这样办公室政治的本事再把自己藏好了的人,我绝对是仰视的。


新加坡大多数人学历并不高,跟他们没有义务教育也有关系,很多人上完了中学就不念了,尤其是马来人更甚,华人还好些,哪里都有穷人和富人,中国差距不是更甚,至于有人说新加坡老了刷盘子刷碗的,他们家庭也确实是低收入家庭,真要横向比起来,在中国50,60岁的低收入家庭的老人估计想找也找不到工作吧,人多么,选择余地大,别说我倒老了才不去干那些活呢,如果你真的老了,家庭困难,在中国你想找能找的到么?当然了,有钱人那里都能过得好,新加坡的有钱人也不见得50,60十岁去刷盘子碗啊。新加坡本来就是个没有资源的小岛,自食其力是他们国情决定的,这并不耻辱。


自己的长处和人家短处比,没有可比性,反过来说,用你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你的英语足够和英国人沟通了么?每个英文单词都用的完美么?会不会英国人英国同事之间也用头撞桌子呢,又作何感想。


同乡哦


新加坡是个国际城市,只能跟上海比,没法跟中国乡村比.
新加坡老人被迫工作是因为社会保障不好,没有养老金. 他们年轻时工作的CPF,买房子用掉了


楼主是把自己梦想加在孩子身上。
现在已经不是80,90年代初期了,出国已经不合算了。有能力的人在国内会比在国外过的好。
如果你有信心在国外发展的好,那就出来。否则,出国只是辛苦了自己,孩子也不见得能受益。


还是别出来了
出来就后悔了
真的
我倒宁愿和你换


一个朋友跟我提起一事:
话说一朋友来新之前广泛征求朋友的意见,特别是在新的,结果大部分劝别来。她是铁了心要来,最后对劝别来的说: “谁再劝我别来,我恨谁”,最后还是来了。结果不到一年又要带着孩子回去,孩子来后留了一级, 大家又劝别走,因为孩子回去又得留一级。 她又对劝别走的说:“谁再劝我留,我恨谁”,最后她那还是走了,临走扔下一句“我要恨谁就劝她来新”。


超级正点!


    没有认为这是耻辱,只是觉得年纪大的人如果 被迫工作是很可怜的事。如果是有些50多60的老人,身体健康,想出来做做那也算了。可是,有些年纪很大明显身体不是很好的老人还要在咖啡店端盘子、洗碗、擦桌子, 那可见这里的养老制度怎样了~
意思就是:楼主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吃了苦,将来就会好了,不是这样的。好好的,别瞎折腾~


虽然楼主快三十的人,我觉得还不成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一个外国人,凭什么给你免学费。这种国际假话都信,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而且刚刚出台政策,新加坡为保护国民,让二等公民识趣,永久居民即pr的学费猛涨两倍,一年一年地递增,外国学生涨幅更大。在中国你收入这么高,而且是义务制教育,现在小学只交100-200人民币,你还觉得不好,不知道你要什么才好?新加坡的国民都不是义务制教育,你有什么权利享受?外国学生除了交学费,每一年开学书本费就400左右,还要交教育赞助金,很多陪读家境并不差,把中国的房子卖了以维持孩子的学业都还不够,把孩子养出来,一家人也就变成了穷光蛋。等你上了这条责船后悔晚矣。新加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做广告。


回复 160# Tampines2009

    哈哈, 这人也真是的,好像一直满腔怨恨等着派发呢!


回复 162# cyndi2005

    我看 LZ 应该还是有国内的月亮比较缺,所以想当然地以为这里的月亮一定比较圆的想法。甚至还可能光跟她说没用,一定要自己折腾过了才会知道,否则估计她心不甘:)其实我的感受是,能干出名堂的人,无论在新加坡和宁波都是可以干出名堂的。如果嫌两个人都在国企没有“未来”,一个人自己在国内另闯都比全家连根拔起好。不过,说归说,该折腾的还是折腾,这就是人生。


我也想跟你换阿…

这条件出来折腾干吗讷…


你说新加坡人的母语是什么?
新加坡人说英语英国人撞墙, 说汉语中国人撞墙, 这就是所谓的“双语”?
苟且在几种文化的夹缝中而已


还真会比,呵呵
报告这位同学, 我汉语比老外说的好, 德语说的比中国人好, 粤语说的比东北人好, 上海话说的比福建人好。。。
我也是人才啊!


你可以去别的国家。。。新加坡政府没有绑架你。。。。何必自己遭这洋罪呢。,


新加坡是个高度被控制的社会,有很多方面比中国还厉害,比如都规定个人不可装卫星电视.中国装了也没人管,新加坡就见不到一个敢装的.
这样的社会靠个人奋斗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在新加坡的成功就是看你能否挤进利益集团,低级的薪水少点,越往上越厉害,如你有本事当上部长,年薪就上百万.
个人是渺小的,新加坡对个人是严厉管制的,个人无法捞,但利益集团可以为成员分发利益


呵呵 你别急啊
新加坡政府大老远把我请来的, 给它点面子,再干两年,就当是支边了。  小孩上幼儿园之前我是肯定会离开的,要不小孩子学一口“新嘎破啦” , 我得费多大劲才能给他改过来啊。


还是那句话啊,楼主还是找个和自己背景相当的家庭问问,不要过度乐观也不要过度悲观,不同的学历能力背景来到这里生活的质量肯定不一样,给你的反馈也不会一样的。有些中介过来的陪读妈妈什么的,我想母爱是伟大,但是如果需要国内卖房子卖地才能供的起一个出国读书的孩子,这样的经济实力确实挺困难的,那样还坚持出来的我想本身就是对孩子未来的一个赌博,学出来了固然都好,但是也是凤毛麟角吧,过不好了请也不要抱怨,经济问题这些出国前就应该自己衡量的,大人的错误决定毁的是孩子,再说了,好的孩子在哪里都能发光的。我听相信一句话的,在国内过得好的在哪里也都不会差,在国内过得不好的,在哪里也不一定好,换个地方抱怨而已。

老人和孩子都重要,但是孩子还那么小的时候,大人有能力就多为孩子创造机会,孩子都是站在大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等孩子大点了能自立了,老人肯定是放第一位的,并不矛盾,我也有亲戚在欧洲,同学在美国的,比起那边的老人一出门就是瞎子哑巴,在新加坡的中国老人已经可以了,不会说英语一样过得OK。

我真是闲的没事最近,逛这个版块太多了,发现真实什么人都有,人总是有追求的,既然新加坡这么不好,那么不好,为什么还要呆在这里,大可以另寻出路,如果我不喜欢一个地方,我肯定不会长呆的,更不会考虑拿什么PR,如果我打算长呆,必定这个地方有很多优点是我欣赏的,它的缺点也是我可以包容的。既然有些人想长期呆下去,为什么还要成天抱怨这个那个的,自己能快乐么?

顺便八卦一下,李光耀的孙子代表剑桥大学在全球英语辩论赛上夺得最佳辩论员,在剑桥大学三科成绩全年级第一,从1981年开始的英语辩论赛,亚洲只有3个人拿过英语最佳辩论员,全部是新加坡人(注释:不都是李光耀的孙子)。


您真是人才,可惜上了你不喜欢的贼船啊,还得两年啊,太久了点,还有700多个日日夜夜,还以为你够潇洒马上就走呢。。呵呵,有点高估你了


如果每种语言只会说几个字那可不叫会,也算不上比山东人,上海人说得好!
不过如果你真的会说德语,粤语,上海话的话,在语言方面也可以算是天才了。


实在看不出你“新加坡是个高度被控制的社会”与“靠个人奋斗是不太可能成功”有什么因果关系,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很多中国人已经自由散漫惯了,行人乱穿马路,机动车飞驶过人行道,随地吐痰,假文凭,行贿受贿,托关系走后门…
我喜欢新加坡恰恰是因为“高度控制”,只有“高度控制”才能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靠个人奋斗”的人才更有可能成功。


确实挺闲的,还打了那么一大段~
人家又没抱怨,只是叙述自己眼中的事实而已。

    另外说一句:国内混得好的,国外未必; 反之亦然。


强烈同意一下。在地铁和公交里不能吃东西喝水也是很好的规则。


    最后一句不敢苟同: 现在的财富分层已经相当稳定了,所以要从一个层次突破到另一个层次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 现在早已不是20、30年前,靠“个人奋斗“可以出头的时代。靠“个人奋斗”大概可以得到相对稳定、优裕的生活,而这些楼主在国内都已经差不多有了,还出来奋斗个鬼啊~真是搞笑来。
别到最后才发现“货不对板”,那时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人么也“沧桑”了一回——不过你为此地的消费做出了贡献,这个是值得表扬的。


    这个同意!


高度控制,赚钱行业几乎全部被政府垄断,连出租车行业都不放过,个人几乎没空间. 中国政府的做法原来是从新加坡学来的.
高度控制,社会活力就差,民间智慧被压抑.最近10年的新经济如互联网,新能源,成功的全是民间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开始10年网络基本是英语,新加坡本来最有条件参与,结果完全被抛弃.可以预见下一波的新经济,新加坡也不会有份.
高度控制,整个社会只有政府在思考,而官僚的思维一般是僵化的,当新经济蓬勃发展时,新加坡只想到开赌场.
一句话,高度控制,意味着损失社会的创新能力.
另要提醒,地铁不能饮食等是规则,并不是我所指的”高度控制”.
个人不能装卫星电视才是控制,其中内涵大家难道不明白?


呵呵, 做人也不能太任性, 也得有点责任感不是。
再说, 周围国家还没玩遍呢。
走的时候一定通知你,呵呵


在我看来地铁不能吃东西也是控制,不能装卫星电视也是控制。两种形态的控制罢了。一个是行为上的,一个是意识和经济上的。


针对楼主想闯世界的愿望,在控制装卫星电视的国家,个人是闯不出大名堂的.要奋斗,就要去可以装卫视的国家,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可以装的.
如果一定看中新加坡,就让你先生一个人来,别担心丈夫出轨家庭不稳,新加坡遍地丑女,没事情的.反而女的先来有可能危及家庭,新加坡男人眼里,中国去的女人个个是美女:lol


回复 163# lenyue

    不了解情况,有怀疑所以才问大家。总比蒙头傻乎乎的直奔新加坡去的好。
   另外关于你说的中国小学的义务教育问题,义务教育说了这么多年了,真正免费的有吗,到现在还要收200元,这只是明的,暗的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的礼你算进去没。
   为什么中国说假话、空话就能容忍,人家国外政府作个宣传就那么不遭人见待?

   中国为了读个书卖房卖猪的何止千千万……外国的月亮确实不是圆的,但是中国的月亮也确实缺了点


现在的200块其实也不算多,这个应该是城市里的价位,农村学校不用这么多钱。
以前中国的教育确实是义务的,我上学时一年才两块钱。
你能看到中国的月亮有缺是因为你在中国呢,等你真正在国外生活过才会知道哪里的月亮都有缺。


   原来是个纸老虎。。。确实高估了,


老公先来了,EPEC, 找到工作换成EP,你可以申请DP一起过来,不愿意就准备TOFEL,等老公工作稳定后你拿着DP来找工作的同时可以申请南大国大的研究生,才一年,很容易,学费也不贵,不管转成学生签证还是找到工作转成EP,对你以后申请PR帮助很大,最近这么严格,南大国大毕业生批准率还是很高的,拿了PR,或者只要你找到工作老公可以申请读PHD,平均4年左右就能毕业,相信你老公也没多大年纪到时候,新加坡的工作经历和学历或者移民曲别的国家都很有帮助,新加坡的大学世界上认可度还是相当的(不包括私立学校)。–有人要做详细预算,不需要吧,去华新,北纬一度看看,就知道了,很多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有些人可能有心却没有这个能力走这条路。。但是楼主家似乎还行。。楼主问问你们在新加坡的朋友他们大概花多少就有数了。做好心里准备就行了,20,30万也许对某些家庭式天文数字,我相信楼主考虑的不是钱的问题,当然,如果不觉定出国呢,就没必要问了,一切都是虚无的。路总是有的,你肯定不是第一个,吃苦的准备也要有的


看了你这段话,我敢99% 肯定你一定会后悔放弃原来的生活(一旦你来了这里)~


最好做个详细预算出来~


来一个算一个,毕竟人家卖房过来也有不少钱,两个青壮劳动力带一个小毛头,这笔帐划算~


楼主, 建议你按照187楼的建议,好好做一下功课,看一下你需要多少存款以及找到每个月挣多少的工作来维持这几年的基本生活。不要偷懒,如果信息不够,这个帖子里的热心人一定会提供的。


我到觉得LZ很想体验生活,那就先申请留学,毕业了再留下就容易多了. 以你的经济状况,学费你是没问题的.


呵呵~只能说,呵呵~


我觉得也是,留学容易多了,何况你们也是国内的名校吧


先做个预算吧,很实际,而且会看到很多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然后再考量要不要来~
如果这点功课都做不好,那么如何应付出国后的种种事务。
hhslty2009可以先帮你们做个大概的预算。


你这是明显的抬炕,直接忽略,另外我从小就对钱不太敏感,理财更是不行,好想您比较懂的理财之道。。


    呵呵,别沉不住气——其实我发言到现在,恰恰是这条最中肯。
一谈到实际问题怎么就不发声音了?象你这种的我见过很多了,没有实际问题前花好桃好,真的有问题了马上闷声不响了。


是啊,您见多识广,我小家子气,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呵呵,老实讲,长这么大,也真没见过钱,所以从来不做什么预算,您是会计还是学会计的这方面我确实不行,但身边很多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不需要根您解释。。。学费生活费,学校网站上好象都有列出来。。这点功课楼主肯定会做的, 我发言到现在也没觉得那句不中肯,可能您还是看不懂,那就继续当看散文忽略吧


生活预算不需要会计,每个人都会。
此外,我没有要你跟我解释,只是觉得你这么热心跟贴到现在又主动提出187楼的建议,那么你应该会给楼主一个解释——何况你身边那么多人这样走过来,那提供信息应该更方便了。我不需要你的解释,你不要“自作多情”~
学校网站会显示学费但不会显示生活费。
你的最后一句话,我就不驳了,没有意义。“小家子气”是你自己说的,我没说过。


不好意思,预算啊,我还真不会,让您失望了,我做人从来都是鼓励大于打压,积极取代消极,从小父母就这么教的,没办法我总是在劝楼主找背景条件相当的人打听,她自己也说了又朋友同学在这边,问了情况都挺乐观的,只是我也美觉得多难,可能对某些人来说确实难了点,所以我也一直强调量力而行啊,小马过河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热心跟贴的不只我一个吧,您在干什么呢?


算了,根本就不关我的事~自己多事了。
各位再见!


不知道lz的老公具体是做什么的。

基本上,由于LZ是文科出身,来新加坡之后是不可能做高级职位了,应该只能去做普通的文员,月薪2000左右,做够五年,不被裁,有机会申请PR。加上现在经济不好,很多新加坡人失业,新加坡人在选择工作方面,也是比较偏向于文员之类的,就像之前有人说的,很多新加坡人的学历并不高,对于那些学历不高的女孩子来说,做一个文员是很不错的选择。LZ放弃国内的工作,过来做office girl,会是什么感觉?

LZ的老公呢,我希望他在电信方面不是做管理的,因为国内的管理经验,除非是高管了,一般管理人员,出了国,工作经验是没什么用的,毕竟你不能用国内的经验来对付外国手下。我就假设LZ的老公是做通信技术的,硕士,不到三十岁,大概有五年工作经验吧。正常情况下,五年的工程师经验,在一般的公司可以做到senior engineer,但是这必须是在本地或者欧美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国内的工作经验,通常不被新加坡的大公司承认的。所以,你老公以接近三十岁的年龄,只能做普通的engineer,按照去年的水平,薪水大概是2800左右,鉴于工作经验,希望可以拿到3200左右。你老公的同事有新加坡本地人,中国的二代移民,新加坡的大学毕业的中国人,以及其他非华裔人种。我不想说这算是歧视或者什么吧,总之,你老公很难去跟印度人马来人接触,而对于其他华人来说,同事之间的关系就那么回事,为了升职勾心斗角,你老公英文肯定不如其他人,在新加坡的社会经验也不足,而且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他只能拿到合同工,拿不到永久工作。公司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你老公都可能倒霉。虽然你老公条件比你好,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拿到PR也要三到五年。

这三年时间,不考虑任何失业问题,一切稳定,你两个人的年收入在六万左右,低于你们在国内的三十五万的年收入,房租水电网络下来,一年至少在一万二左右,再去掉吃喝,交通,穿衣,休闲(毕竟你们在国内的生活水准不低),你们可能连一万块都剩不下。这是在宝宝不生病的情况下。这对于一岁的孩子是不可能的,这个年龄是疾病高发期,你抱怨国内看个感冒就要百多块,由于你们不是PR,在新加坡,看个感冒也要百多块。。。这样算下来,等你孩子上学的时候,你手里还有什么?


这真的就是现实的情况。。。也许楼主在想月薪6000,甚至8000的,我觉得根本不现实。。
就算在这里再读个硕士或者花上4年读个博士,求职方面也不会有什么优势。
楼主来了之后也会发现这里的老师比国内的也许更糟,小孩的补习也许从幼儿园就要开始,看病,普通的日常开销,或者出去享受一下生活,一点不比国内便宜。。。
要想在新加坡过上像中国有两套房子,包括排屋的日子,只怕更是难上难。
父母如果没有好的发展,小孩也只是跟着受累。

不过看上去楼主铁了心要出国。。。


可以拿到多少薪水得看具体的专业,不是这里缺少的人才当然够呛。


正常情况下,五年的工程师经验,在一般的公司可以做到senior engineer,但是这必须是在本地或者欧美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国内的工作经验,通常不被新加坡的大公司承认的。所以,你老公以接近三十岁的年龄,只能做普通的engineer,按照去年的水平,薪水大概是2800左右,鉴于工作经验,希望可以拿到3200左右。
——————————————–
that depends on situation
3200 is too low for 5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3800++ is a reasonable salary for lz’s 老公
if lz can get 2500++ and lz’s 老公 get 3800++
then i think this do worth a try


对啊。。这个才是关键啊。。
怎么没有人讨论lz夫妇,如果来新后,容易找到工作吗? 找的到什么样的工作?
这个不是回答LZ问题的根源?
—————————-
hehe you got it


孩子教育不是问题啊。。。等孩子大一点送到新加坡读书OK的啊。

在新加坡找到5000的工作。。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内不容易实现。。

在说新加坡的PR..只给5年。。5年之后RENEW,看看现在又多少PR RENEW有问题的人。

哪怕在新加坡买了HDB,结了婚,还不是有需要卖房回国的么。

——————————————————————————————————————-
建议:等孩子大了,在送出国读书是好选择,目前可以让孩子过个快乐的童年。然后可以1个人陪读。另一个人偶尔去度假。
——————————————————————————————————————-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楼主真的要三思后行
当年,我和老公也有过这样的烦恼
后来我老公决定先过来,在这里安顿了房子,自己的工作,也给我联系好了工作后,
我才带着孩子过来的.我刚来时是探亲准证,一个月后换工作证,6个月后全家换PR


强烈不建议,我要你的那个条件,铁定回国。。。。

在新加坡要有8000的薪水,没有10年,那是不可能的,折腾什么啊,在家里有双亲在身边,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房租水电网络下来,一年至少在一万二左右”???你是叫LZ过民工生活呀,那她一天也呆不下去.
我为了保持国内的水准,现在房租就3000/月.一家子过来,水准基本保持,2000/月还是至少的


    你一个人住,3000/月的房子,我只能Orz。。。


当然一家子, 1200SF, 3000/月,面积比国内小,配套比国内好(泳池+免费停车),综合起来基本保持国内生活水平


3000/月是楼主在国内租房的价钱,楼主说了想要在新加坡租条件差不多的房子,那每月房租就得至少1400,加上水电以及其他必须消费,每月2000都是不够的。


其实送LZ两个字就够了,折腾。。。


对啊,没事跑来干什么?还带个一岁小孩,估计LZ只能在家带小孩了,老公拿一份薪水养一家子,真的很难!
当年我和女儿是拿了PR一年后,确定老公不能回国了才把国内房子卖掉,辞职走人,在这边买房,如今两年半了,多了一个小孩,家里除了我都申请了公民,感觉这边有这边的好,国内的生活虽说肯定比这里舒适,当我们已经回不去,当然要在这里好好过了,父母不肯来这边定居,我妈勉强过来帮我带小的,两个月后又回去了,他们在这里的医疗也是大问题,毕竟在国内他们是全额报~而在这里外国人住院一个星期要好几千新币,这也成了我妈心病,总是很怕自己出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夫妻分居两地的问题,我是绝对不会来定居~抛开梦想之类的实际些一条条列出来算衣食住行各种花消~
出来就是吃苦,人离乡贱


分析的挺实在的,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能承受的压力也不同,所要得到的东西又不一样。
LZ过来了,可能生活水平会下降。要看LZ想得到什么,值不值得。这么多人提供了热心的分析或建议,来不来还是要自己定。


宁波什么生活质量我真的不清楚,其实你大概粗略用你们的收入比较一下在上海北京能过什么样的生活质量,来新加坡大概也就那样了,你老公如果是技术型的,3800应该是可能的,我说的是底薪,一般一年13薪,年终有花红,市场上是平均2个月左右的工资,通讯行业可能会多点,银行啊石油啊半年以上的花红很正常,你也快有研究生学历了,不管怎么说也会起点作用,文科也有很多种。。国内研究生学历当个小学华文老师月薪2600很正常,也有13薪和花红,平均一个月3000多,初中老师也有可能,不过薪水会搞一点,高中和POLY的差不多,平均一个月5000多,我朋友就是POLY的讲师,底薪4500,年终奖4个月外加13薪,不过你可能不够资格目前,如果你读了本地研究生什么的,路可能宽很多,薪水肯定不一样。还有你的学历肯定够了,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跟你的英语水平直接挂钩。


新加坡人也不都是傻子,我一个同学就跟我说过,她老板实验室招人的时候收到很多简历,还叫她帮忙过滤,国内的名校人家也是知道的,尤其是本科学校。至于楼主能承受什么样的生活,具体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可以去本论坛房屋板块看看,有些有图片的,什么价位能住什么样的房子,新加坡的房子价格也可以去搜索一下,一来就像买房子,肯定只有公寓了,别跟李连杰比较,普通点的,首付20%大概准备80万人民币肯定能买到,政府的房子只能等拿了永久居民以后才能买,价格差很多,首付也许只要40万人民币到60万人民币应该够了。说说我自己吧,也可以给你做个参考,我也是独生女,爹妈在北京小人物,不过有那么几套房子出租,而且俩人都还在上班,过的还行,我和老公也是北京读的本科,但是没在国内工作过,老公是直接过来读博士,有点很少的奖学金,我在国内准备的TOFEL毕业后结婚,先来找的工作然后生的孩子然后申请读的自费研究生,学费杂费一共不到4万人民币足够了,当年申请PR会比较容易,EP9个月就申请到了,薪水才2700肯定没现在多,看得是单位可能,而且我还是主申请人,那个时候老公还是学生签证,在新加坡我住最最普通的组屋,二手4房(35万左右,整个重新装修3万左右,也是卖掉一套国内的小公寓买的,不过那是家里人结婚送的,算不上我们自己买的,小小啃老了一下),我家一月开销水电大概180左右(基本夜夜空调),卫生费60,网络电视手机一个月100出头,没有出租房间,电视费和房产税一年几百块,贷款我们是没有的,不过即使有,每月扣的公积金也足够了,基本不用现金,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全天每月680(如果是公民有津贴才100多块),小玩具和零食衣服基本和我在北京没差别也就400新币,每周孩子上钢琴课一月不到100块,逢年过节肯定出去吃,一次全家100用不了,平均每周出去玩一次,一次100也用不了,个人消费化妆品和老公衣服家里杂七杂八的500够了。如果再加上每年回国或者去其他国家的费用,平均相当于我一个月的薪水可以养家,存的是我老公的,老公今年才打算买车,这边养车比国内贵很多,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的,呵呵。至于公寓,没想过,我觉得的有那个钱,万一孩子不是优秀到可以拿政府奖学金去名校学习,也可以为孩子将来去好点大学读个好专业做准备,住我们自己的租屋也听踏实,实在想住公寓就回国住,几个小时的飞机么,呵呵。不管怎么说,祝你们好运


你是有退路,后顾无忧。

不过路总是人走出来的,不试试怎么知道。


呵呵,大主意还是要自己拿,怨不得别人。


为了孩子?
孩子吃苦,不如大人来吃?
呵呵,如果孩子并不需要呢!关键是你自己都不了解的一个新环境。

其实,我认为,孩子的苦头,就得孩子来吃;谁也替代不了。
老实说,从你的发言风格来看,突然来一个新环境,我都替你担心。
如果不是运气特好,外面的风雨,要超过你最初的预计承受能力,大概率事件。
如果一定要来,把后路断了再来吧。这招可以提高你的承受能力。
上面武断了些,不过,前提还是先找份月薪8千新币,或类似总收入的工作再说吧。
最后,在新工作两年,发现新加坡本地人最敬业,领头主动无薪加班的经常是新加坡本地员工;这意味着来这里工作,辛苦也是大概率事件。习惯了国内慢节奏的高福利工作,一下子可不好适应


以楼主的情况,其实是可以安安稳稳过完一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吃苦。。。
她是自己有个出国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孩子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楼主有拼搏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要实际一点。无论是新加坡还是中国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要听你老公同学的只言片语就觉得新加坡月亮更圆。 中国人好面子,回国的时候当然只会和朋友吹嘘自己在外多风光,真正受到的委屈是不会提的。

很多网友分析得很有道理,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清楚。快30的人了,放弃国内的一切来新加坡,在新加坡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这个冒险大了点。如果说2年后在新加坡的一切不尽如人意,你回国还能找到和现在一样的工作么?


看楼主的意思,其实你自己很想出国,如果这样的话,谁的意见对你都没有意思,你心中早有天平。


“平均相当于我一个月的薪水可以养家,存的是我老公的”   
生活已经很滋润了,不过无近忧也不能忘了远虑.这个岛国的CPF是不足以养老医疗的,赶快到中国买房子,到时候回去安度晚年


是啊,在新挣工资,赶快拿回中国买房子,做养老金


这倒也是,爹妈比我们强多了。。。呵呵,我们年龄差不多吧,27?28?就是觉得楼主不出来有点可惜了, 35万我觉得不算很多吧,让我为了35万的家庭收入放弃梦想却是是不可能的,也不一定就在新加坡呆一辈子,人和人不一样,反正决定了就去冲吧。


北京已经有几套了,虽然不是我名下。。。不过我是独生女,不需要买那么多吧。。。。。


我们实力不行,普普通通,中产都算不上,当初卖那套小公寓卖早了,去年卖能多卖好几十万,公寓我目前真没想过,不过也不排除那天改变注意哈,虽然我妈说了180遍了,每次回北京住着也没啥感觉,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追求这个,我孩子刚出生我就买了教育保险,我想让儿子将来去美国读医科,。


长远计划肯定是有的,也是量力而行,我觉得吧,我家目前赚钱不是头等大事,虽然我俩本薪加一块才8000,好象也够花了。。。实考虑哪里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我出国的时候我父母就告诉我,家里不用操心,你自己放胆去飞就行了,有困难再跟父母说,我们申请公民了,好象国内新加坡公民也有很多吧。。。国籍本身没有什么,未来更是,不防碍在哪里生活,我们也没打算工作到老啊,差不多就退休了,钱么,购花就行了。


这个数字是新加坡的平均家庭收入。即使两个人的薪水都花了(没有房贷,一般来说是花不完的),只要存下AWS和花红,也应该有30K了,小日子过的很不错了!


新加坡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自私自利,这么好的条件到这个地方来,真是想不开呀,不要把新加坡想象的太美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