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买房记可能需要较大篇幅,因为从1999年开始至2010年止,手上过了七八个房本。惊心动魄之事难以用言语表达,不象狮城这样踏实和有规有矩。创业准证续签其实也不难,只要满足两个条件:1,雇佣至少二个当地人(公民或PR),2,一年至少用于公司的开支超过10W.其它无要求了。有很多续签不下来的是因为自己不明内里,让中介忽悠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金钱。这方面有些中介害了好多同胞晃了一年就打道回府了。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目前形势下,观望一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哦,平尺单价多少啊,你买时您这样一讲,我更想听听北京的买房故事了!我会写的,谢谢!要写北京买房记1、2、3…;还有北京卖房记…各人情况不同,希望能有一点鉴戒价值现在这个时候做决定真的很难了对刚需来说,买房也不在意便宜点贵点了,毕竟要住的。投资角度的话,楼主怎么看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从投资的角度看,新加坡房市一定不会独立于世界房市之外,特别是亚太华人市场。香港的市场对新加坡有鉴戒之处,从去年十月份政府发力调控后,楼市先稳后升,之后继续量跌价升,政府不得不又在酝酿下一轮降温措施。新加坡也一样,这次降温过后,价格降不下来,但量下来了,后续供给不足的话,价格继续走高,政府接着再调,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投资者要看自己的身份和实力,量力而行,顺势而动,万不可逆市而动。所以投资因人而异!这样纠结的就是应该是供给到底过不过量了。预付款制度的存在,使市场上始终有一批供给不被计算在内是的,量不会那么快跟上来,在拿地进场的环节好多开发商会犹豫,这会影响未来的供给。手上有余钱的,有Holding Power的,还是可以继续买啦?管它10%的ABSD?加上10%的税,纯投资的要想想。加10%的税,会影响到投资收益现在外国人进场确实需要慎重了,交易成本买进来18%,至少持有四年,卖出去,加上银行利息至少应达到上涨35%才不亏,每年有3-4%的通涨,但对持有力强的人和公民、PR另当别论想先自住几年,靠近孩子学校,大人小孩不用这么早起床,早上多睡会儿。
等孩子大了,再出租,自己搬回HDB,多交那10%的税,值吗?
叫我卖掉其他的房产,暂时还不想呢。姐~ 可是这不是期房么,远水解不了近渴呀?妹,明年底就能搬了,如果期房的话。
你可以考虑啊,手上这么多现金,靠近名小学呢。哎,我一大意错过了nanyang的义工报名期。
到现在也没报上哪个学校的义工,还在等答复, 愁死了:~(手上有的能不出手最好不出,加10%能再进场也不失一着好棋,名校旁边无忧。学校的事您还最好是抓紧时间搞定,要不然…..看报纸 Yew Mei Green 门口要盖疗养院?居民应该已经开始拉票反对了吧。反对无效!从购房限制外国人本无太多必要,毕竟给公民已经有了保障房-组屋盖疗养院又没有影响到小区,小区的居民反对什么? 这个小区缺点是人比较多,周末泳池里一大堆人。不会的,个别户型不好或有其它硬伤的价格低一些也很正常,请问你是什么时间买的?请问LZ,关注过组屋行情吗?因为没钱,只能考虑组屋。组屋首付一般在多少?银行贷款能带出多少大概?能买组屋当然也是不错的选择,银行一般都能贷出八成,你如果是初次购房还可以申请政府津贴,你还可以用部分公积金。因为你已经是公民或PR,所以有好多便利的政策可以享用,千万要快,不要白白浪费了这个条件。虽然新政出来PR首套也要多交5%的税,但也还是值得买了,尽快进场为好,不要观望了,要不会后悔的!其实新加坡人很多买二套房三套房的,可他们很低调,不说,就是不说。是的,赚钱在暗处,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真正的大财主在新加坡啊!亲,俺没有公积金。自从拿了PR,就回国结婚了。直到现在,PR快过期了,想想废了挺可惜的,计划13年,过完年,忙完这阵子,就去新。家里老公也是中国人,没有Pr,宝宝现在也6个月了。。。。。所以极度矛盾中。。。。不知该怎么办?目前只有100wRMB。。。。100w毛老头可以啦,现在汇率也不错,买个组屋首付没问题,当然位置不同组屋价格差距也蛮大,只要你不挑剔,没有问题,够得很,呵呵,赶紧回来趁着这个市场空档可以出手了。不过有个情况你得咨询下这里的前辈,一个PR买得了组屋买不了?有前辈看了,指点下她这种情况,一个PR和外国人的配偶能否买组屋?不能看来你还买不了租屋,想想别的投资渠道吧那块空地么?。。。你太敏感鸟。。。如果自住,无所谓的。是的疗养院也没关系呀,尊老爱幼,和谐相邻的,只要不是传染病院,精神病院就行啦看地图,那个疗养院挡住了一边的风景,应该只是朝那个方向的居民才反对。贷了38年,最长可贷到80岁,大华银行房屋贷款作的好那可能是你的经济人对政策了解不透,我是直接跟银行接触的,你可能贷的时间短,所以月供高些,但银行的钱能利用还是尽量多利用,这么低的利息不用可惜。
分类